2022年上半年GDP增速2.5%,超出预期了吗?

从比烂的角度上没那么悲观。不管是因为疫情导致的劳动力损失,还是说因为疫情暴露了过去数十年全球化经济的缺陷,又或者说战争和疫情引爆了各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毋庸置疑,目前全球经济都在滞胀状态下加速下行。

在当前比烂的市场中,生产力和信心为王。谁能铆足劲搞生产,谁能给市场最大的确定性和安全感,谁就能在当前的情况下占据优势。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坚持要防控。尽管新冠对经济的影响究竟几何,目前还是未知数,但防控良好的大国(或许仅剩中国)目前基本上都没有陷入滞胀。

虽然我们需要未来的回顾性研究,才能充分弄清楚到底这一轮全球经济危机和新冠是否存在很强的因果性,但直觉上,我认为防控总体上保护了生产力(尤其是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免受永久性打击,避免了试图通过滥发货币拯救供给端生产力和供应链的无谓努力,因此也避免了滞胀。

一直生活在国内的居民对滞胀等经济危机的理解可能不足。

疫情之前二十年,国内经济总体上没有经历什么能称得上危机的事件。而滞胀的可怕就可怕在市场指标和资产价格可能产生非常大的波动,而且滞胀的根源很可能超出某个主权国家的控制范围。

好比说当一个人发生了车祸被送到医院抢救。截肢固然可怕,但至少能让人看到希望。而更可怕的是医生告诉家属,他不能给当事人止血或者截肢,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止血,只能靠当事人自己的体质硬抗。

金融领域经常使用预期回报率和波动性两个指标来衡量投资品的优劣。我想在宏观经济中也可以套用一下。我们不仅仅要预期回报率(GDP)增长,而且也要尽量降低经济指标的波动性。既然经济降速甚至负增长几乎不可避免,那我们更应该进行防控稳住经济,压缩危机时间,保存生产力。

长痛不如短痛,时间就是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波动性   经济危机   经济指标   毋庸置疑   回报率   疫情   生产力   当事人   上半年   可怕   危机   指标   风险   时间   经济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