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崛起的中产,被“烂尾”一棒子打回原形


大家好,我是无相君。


在20世纪的70、80年代,日本被称作 “一亿中产阶级”社会。


当时日本的贫富差距与北欧国家一样,均属最低水准。


但随着房地产的泡沫被刺破后,日本的中产开始迅速分化,不知不觉成为了“格差社会”(贫富分化社会)。


刚崛起的中产,被“烂尾”一棒子打回原形


时至今日,很多人感慨,我们和日本的道路何其相似。


改革开放,我们开始承接对外加工,随后经济飞速发展,再然后,我们大力发展房地产,造就了不少财富神话。


这些可都是日本干过的事儿。


历史告诉我们,走日本道路的中产们是脆弱的,那么今天的中国中产呢?


刚崛起的中产,被“烂尾”一棒子打回原形

曾几何时,中国的中产是这样的。


手上带着蜜蜡、手串,嘴里念着国际风云。


在骑了两年自行车,挤了三年地铁,拥有了自己的小汽车和小房子后,就有了一种老司机的错觉,觉得抓住了蝉就抓住了整个夏天。


刚崛起的中产,被“烂尾”一棒子打回原形


每天上班摸鱼,看着各种理财的红线绿线。


每天下班撸串,和弟弟妹妹们畅谈自己的人生经验。


但近期的两件事儿告诉我们,我们的中产其实非常脆弱。


一个是河南村镇银行的事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我们的中产只能手拿塑料瓶,顶着烈日,蹲坐在石梯上冒出乞求的眼光。


一个是楼盘烂尾事件,数十万烂尾楼业主,哭的哭,傻的傻。


近日,一段热门的短视频显示,一对郑州网红小夫妻,买房之前每天都是乐呵呵的,眼中有光,脚下有路。


每天乐呵呵地发出对生活的赞美和期待。


刚崛起的中产,被“烂尾”一棒子打回原形


可得知房子烂尾后,不到一个月,这对夫妻感觉整个身体被掏空,一时间不知人生何处是归途。


此情此景,着实令人同情。


刚崛起的中产,被“烂尾”一棒子打回原形


很多中产都把自己的财富压在了一套房子上面,甚至掏空了家庭的六个钱包。


为的就是在城市里过上体面、稳定、住有所居的生活。


而因为对未来有期待,对增长有信心,所以也忍受了高房价之痛。


但他们也从没想过,自己省吃俭用、辛辛苦苦买下的期房突然烂尾,自己的存款会突然消失。


烂尾楼的业主和村镇银行的储户一样,他们不是底层,而是中产!


刚崛起的中产,被“烂尾”一棒子打回原形


“我曾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拥有着的一切,但转眼都飘散如烟。”


朴树的一首歌,道尽了中产们的内心彷徨与不安。


我们的中产应该明白自己的脆弱属性——财富其实并不牢固,往往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比如期房烂尾,就能瞬间让他们跌落成无产。


刚崛起的中产,被“烂尾”一棒子打回原形

疫情爆发的第三个年头,现实中的中产肉眼可见的变少了。


白天开着烟酒店的小老板,晚上开始跑滴滴。


曾经朋友圈每天预测大盘走向的炒股老师,也没了踪影。


我想,今天这几个热点事件所折射出的中产群体困境,足以引起当下社会深思。


刚崛起的中产,被“烂尾”一棒子打回原形


《环球时报》的前总编辑胡锡进评论道:


“中国的老百姓总的来说是守规矩的,从银行借了钱都会努力偿还,贷款买房后想方设法逃避还贷的人几乎没有。然而房子是中国普通百姓家庭财产的最大头,毁了人们这份财产的安全,对相关家庭的打击是根本性的。”


刚崛起的中产,被“烂尾”一棒子打回原形


和日本一样,房地产的泡沫被刺破,也就意味着一大批的中产被刺死。


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大量的企业都开始压缩员工数量,转而以非正式员工待遇来招收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


这一时期被称为“就业冰河期”,由此诞生的就是“就业冰河期一代”。


这一代人,很多人一直都无法成为正式员工,只能做低薪的非正式员工。


而这种状态持续至今,已经有30年了。


也就是这样的一代人,造成了日本生育率和结婚率逐渐低下的局面——目前的日本,66.4%的男性和56.1%的女性没有结过婚。


刚崛起的中产,被“烂尾”一棒子打回原形


对任何一个社会来讲,中产都是稳定器,他们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他们是法律制度与公序良俗的天然拥护者。


而一个社会能否产生庞大而又稳固的中产群体,关乎着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刚崛起的中产,被“烂尾”一棒子打回原形

我们的中产,和日本的中产是一样的脆弱。


在疫情的轮番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压力,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与信心,以及忍耐力、承受力,也与以往不同。


我们的中产是羸弱的,我们的中产是经不起折腾的,我们的中产是需要保护的。


在现阶段,真心希望各地方机构,能够带着一点同理心,对民众的诉求给予理解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而不是以简单粗暴的手段应对之。


刚崛起的中产,被“烂尾”一棒子打回原形


当然,保护是次要手段。


主要手段,还是要转变发展思路。


一方面,我们不能再把土地和房地产当成赚钱的工具,要想实现长期发展,就必须摆脱“香港模式”!


“集体停贷”,就是这两年房地产行业密集暴雷的延续,暴露的是多年高歌猛进过程中积累下的诸多问题,以及房地产行业突遭整顿后的困境。


刚崛起的中产,被“烂尾”一棒子打回原形


另一方面,要通过产业转移来实现人口的转移,实现全国均衡发展和布局。


过去,我们一直重视发展大城市,放开土地供应,放开人口控制,让大城市无限膨胀。


数亿中国人涌入一二线城市,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水资源短缺,耕地占用,交通拥堵,各类资源的紧张。


从而就出现了牢笼效应——我们大量的努力成果在激烈的互相竞争中被白白消耗,哪怕很多高收入家庭也活得很累。


刚崛起的中产,被“烂尾”一棒子打回原形


宁南山曾感慨,自己不希望国家变成下面这个样子:


“十几亿中国人日以继夜的辛苦工作,争抢教育资源,拼命工作还房贷,除了少数富人,大多数人,即使是年收入在发达国家都属于高收入的人群,也生活在无法停止的劳碌,在城市牢笼里面无止境的激烈竞争,用几十年的时间还贷款,最后却只能生活在几十平米狭小空间。”


大面积的停贷,不仅仅是中产的危机,是一个个家庭的危机,也是整个市场的信用危机。


保护中产,建立起值得信任的法治体系,转变发展的思路,在当下,刻不容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中产   冰河期   烂尾楼   期房   棒子   村镇   牢笼   日本   原形   中国   脆弱   手段   房子   员工   家庭   社会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