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整治谐音、变体字传播不良有害信息,夹总没有“被夹”

7月13日,微博发布一则有关于对微博内利用谐音字、变体字等“错别字”发布、传播不良信息的违规行为开展集中整治的公告。呼吁广大网友在参与社区讨论时,文明表达观点、规范使用汉字。

微博整治谐音、变体字传播不良有害信息,夹总没有“被夹”

微博管理员发布整治内容如下:①加大对利用“错别字”借机传播不良信息等违规行为的排查清理力度;②健全平台用语管理机制,完善关键词识别模型;③通过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加强站内宣介等方式,引导站内用户规范使用汉字。

该公告发布后立即登上热搜,对于此次微博整治谐音字、变体字等错别字行为,有网友表示对其大力支持,希望此次整治能够精确落实,还网友一片健康的网络空间。但也有网友认为,谐音梗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很多平台对于许多词汇的敏感程度过高,导致用户不得不使用拼音缩写、谐音字、错别字来发表文章或者视频,扩大了谐音字、错别字的使用频率和泛用率。

值得关注的是,微博作为当前互联网社区的头部平台,对于站内社区的用户发言管制较为严格,部分触发了微博敏感词或者不正当言论的网友所发的微博会被系统自动删除,以至于有网友将微博CEO王高飞,微博ID:来去之间,戏称为“夹总”。此次微博官方进一步整治站内社区用词行为,有网友评论道可能是微博CEO王高飞:“再也忍不了被叫‘夹总’了”。

此次整治是否意味着所有的谐音字、错别字都不可以再使用?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微博本次治理目标是,通过错别字传播不良有害信息,并不是不允许任何错别字的出现。南都记者留意到,目前微博上关于“夹总”的评论也依然存在。

整体来看,此次微博站内整治迎来网友的普遍支持,绝大多数网友认为谐音字、错别字的滥用导致网络环境恶劣。微博官方则称希望通过此次整治能够健全平台用语管理和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引导站内用户规范使用汉字。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马宁宁 实习生 邱康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变体   谐音   汉字   错别字   激励机制   不良信息   用语   敏感   不良   记者   有害信息   网友   公告   官方   用户   平台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