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支那”是辱华用语?如何教育、监管、惩戒高校退休教师?

河北唐山某高校退休女教授石某,在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被枪杀后,居然在微博发文称“关于安倍先生遇刺,我很庆幸,在我的微信朋友圈没有看到欢呼雀跃的支那劣根奴。道不同不相为谋!”该言论一出,引发公众强烈愤慨。

为什么“支那”是辱华用语?如何教育、监管、惩戒高校退休教师?

本来,对于日本首相遇刺案,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有不同的感受,属于正常的讨论范畴,但为什么说将“欢呼雀跃”的国人称之为“支那劣根奴”,就是辱华呢?参照之前的一些案例,对石某会如何进行处理?我们该如何预防类似的辱华事件再发生呢?下面,我们围绕着三个问题来谈:

一、为什么说“支那劣根奴”是极端辱华的用语

众所周知,“支那”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蔑称,但为什么是“蔑称”,很多人可能就不清楚了。

“支那”,起源于印度,印度古代人称中国为秦,音为“chini”。中国从印度引进梵文佛经以后,要把佛经译为汉文,于是高僧按照音译把chini就翻译成“支那”。《大唐西域记》有言:“王曰:‘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宣,去斯远近?’对曰:‘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支那国是也。’”

后来,日本僧侣空海于804年随遣唐使赴唐学习佛经,他书中的“支那”就是从汉译经典里学来的。后来,一些佛教界人士为显示博学、虔诚,也开始用起了“支那”一词称呼中国。那个时候,“支那”是一种敬称。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后。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普遍使用,其中所带有的胜者对于败者的轻侮情感也逐渐浓厚起来。在甲午海战中国战败之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将中国与“懦弱卑下”之类的贬义词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对中国的轻蔑和疯狂的征服野心,“支那”一次更是满含轻蔑。

为什么“支那”是辱华用语?如何教育、监管、惩戒高校退休教师?

后来,中国民间也逐渐开始意识到“支那”一词中的轻蔑,因此对这个词语的反感也日趋强烈。在1930年,国民政府就照会日本:倘若日方公文使用“支那”之类的文字,中国外交部可断然拒绝接受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彻底失败之后,应中国代表团的要求,盟国最高司令部经过调查,确认“支那”称谓含有蔑意,故于1946年责令日本外务省不要再使用“支那”称呼中国。也就是说,“支那”辱华,是得到国际公认的,作为有精神学术素养的大学教授,不可能不知道。

至于“劣根性”,指长期养成的、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性,鲁迅先生曾大力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所以,该教师将中国人称为“支那劣根奴”,完全就是按照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思维,对中国人的极端蔑视称呼,辱华是毫无疑问的。

二、参照类似案例,高校会对石某处理的预判

石某发布辱华言论之后,目前,该教师的微博已经被禁言。而该教师所在的学校,已经组成调查组,展开调查。虽然最终的处理结果尚未出炉,但参照海南和武汉对同类事件的处理,估计最后的处理结果,会引发更大的争论。

最近几年,发布类似言论的高校退休教师至少还有好几个,最具对比性的就是湖北大学文学院的教授梁艳萍。

为什么“支那”是辱华用语?如何教育、监管、惩戒高校退休教师?

2020年,梁艳萍多次发布、转发“涉日”“涉港”等错误言论,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单论性质,比这个石某的言论要严重得多,但最后,湖北大学决定:开除党籍;行政记过;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教学工作。

为什么“支那”是辱华用语?如何教育、监管、惩戒高校退休教师?

联系其他一些高校退休教师发布不当言论的处理,标配基本上都是如果是党员,开除党籍;降低岗位职称(减少退休待遇),给予记过之类的处分。可以说,这样的处理,基本上不痛不痒。

由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对石某的处理进行预判,最主要的可能就是减少退休待遇了。

三、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事后的处理很重要,事前的预防其实更加重要。针对近些年高校退休教师发布不当言论的问题,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显得尤其重要。

那么,如何预防呢?

一是加强教育。高校教师退休之后,除了每月领工资,每年体检,基本上不与学校有联系,不少人甚至处于“失联”状态。慢慢的,退休之后就可以无所顾忌成了常态。长时间不受政治思想教育,没有正确的思想占领头脑,必然导致思想异化。所以,需要高校加强教育和引导。现在,线上学习已经成为常态,完全可以利用线上平台,组织退休教师学习,避免思想异化。

为什么“支那”是辱华用语?如何教育、监管、惩戒高校退休教师?

二是加强监管。某种程度上,高校的退休教师基本上处于不受学校约束的状态(一些大学里,在职教师都不受约束的现象,也需要引起重视)。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监管。比如,收集社交媒体账号,不定期查看,适当的时候予以提醒。

三是加强惩戒及宣传。你砸中国人的锅,我们就要砸你的碗。对于那些发表辱华言论的人,一定不能留情,诸如发布“支那劣根奴”之类的辱华词语的人,一定不能姑息,该开除开除,该取消退休待遇取消退休待遇,该移交司法机关就移交司法机关,否则,那就是姑息养奸。

同时,还要把这些案例,在退休教师群中宣传,以起到警示作用。

为什么“支那”是辱华用语?如何教育、监管、惩戒高校退休教师?

总之,高校教师本来是一个思想相对自由、活跃的群体,高校退休教师也是一个受教育约束管理较少的群体,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其不当言论必将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必须要采取措施,高度重视。

关于这一话题,你还有哪些意见建议呢?欢迎交流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支那   蔑称   高校   大唐   湖北大学   印度   佛经   日本   用语   中国   待遇   类似   言论   思想   教师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