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郭永怀刚回国,便将所有存款48460块钱全都捐给了国家

1948年,郭永怀和妻子李佩先生刚回到祖国,便将所有存款48460块钱全部捐给了国家。当时,2000块就能在北京买一个四合院,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才2,30块钱,中科院的工作人员反复询问:“你确定要捐吗?会不会对生活产生影响?”谁知,郭永怀说的一席话,让在场的众人惊呆了……

1948年,郭永怀刚回国,便将所有存款48460块钱全都捐给了国家

1,矢志报国,改专业,留学拒绝日本签证

郭永怀是山东人,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国立大学。为了航天救国,他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光学专业,改学航天系。

当年,有一次公费留学的机会,需要在3000多名考生中录取20个学生去英国留学。其中,航天工程系只录取一个人。“半路出家”的郭永怀,却和钱伟长,林家翘考了一样的分数,并列第一,一起得到了留学的机会。

然而,当得知他们乘坐的轮船将在日本横滨停靠3天,需要接受日本的签证时,当时留学的22个学子毅然下了船。他们觉得,哪怕以后再也不能留学了,也坚决不能接受日本的签证。


1948年,郭永怀刚回国,便将所有存款48460块钱全都捐给了国家

就这样,郭永怀他们放弃了留学机会,一年后才踏上留学加拿大的旅程。

作为多伦多大学第一批留学生,郭永怀很快得到了导师辛格的大为赞赏,“中国竟然有这样的人才!”仅仅半年时间,郭永怀就拿到硕士研究生学位,并到了加州理工大学,和钱学森成为同门师兄弟,师从冯卡门教授。

2,在海外功成名就,却毅然放弃一切回国

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当时,钱学森和寝室同学研究推进加速器,郭永怀则研究起了声障。

上世纪40年代,飞机的速度已经接近了声速(每小时1200公里),但是当人类试图跨越声速时,却陷入了意想不到的“死亡漩涡”,飞行员的尝试往往以机毁人亡的惨剧告终。人们普遍认为,声速无法跨越。但郭永怀却不信这个邪,他刻苦研究起来,以至于导师冯卡门走到哪都介绍:“郭永怀是个了不起的学者,他在研究声障!”

令人吃惊的是,郭永怀竟然真的破解了这个难题。他发表的博士论文“破声速不连续解”,从理论上回答了声障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1947年美国制造出人类第一架超音速飞机,人类首次实现了跨声速的飞行。

不仅如此,他和钱学森一起提出“上临界马赫数”概念,为人类突破“声障”难题即跨声速飞行奠定了理论基础。郭永怀还尝试运用并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形成一种新的数学方法,即国际社会公认的PLK(庞家勒-赖特希尔-郭永怀)方法,在多个学科广泛应用……


1948年,郭永怀刚回国,便将所有存款48460块钱全都捐给了国家

郭永怀作为在空气动力学和应用数学都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在国际上广负盛名。各个研究所都朝他投来了橄榄枝,开出了种种诱人的条件。

然而,郭永怀却丝毫不为所动。

他获得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职位时,却反复强调:“我来贵校只是暂时的,我想回去的时候就要走。”“我是中国人,我以后是要回到祖国的!”

当时,钱学森已经回到祖国担任力学所的所长,他写信告诉郭永怀:“快回来,快回来,我们拼命欢迎你!”


1948年,郭永怀刚回国,便将所有存款48460块钱全都捐给了国家

郭永怀再也坐不住了,他立刻卷起包袱,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也不要了,3层别墅也不要了,就要带着妻子李佩和女儿回国,连他们家的高档轿车,也送给了来送别的朋友。

一家三口登上“克利夫兰”号轮船,可轮船却迟迟不开。一些人冲上轮船,搜查另一对回国科学家夫妻的行李,李佩才明白了丈夫为什么要把所有纸质资料全烧了的苦心。

3,把所有存款捐给国家,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事业中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程,郭永怀踏上了深圳罗湖口岸,终于回到了阔别近16年的祖国。刚回国,他便捐出了自己家所有存款48460块钱给国家。

当时,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才2,30块钱,2000块就能在北京买个顶好的四合院。中科院的工作人员 不敢置信,反复询问:“你确定要捐吗?会不会对家里生活产生影响?”郭永怀却坚定地说:“完全没有问题,这本是人民的财产,再回到人民手中也是理所当然的。”

很快,郭永怀便成为了钱学森的同事,投身于建设祖国的事业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人都开始安享晚年的时候,郭永怀却和科研的工作人员踏上了茫茫戈壁滩造原子弹。


1948年,郭永怀刚回国,便将所有存款48460块钱全都捐给了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列强不愿看到一个新的中国在东方崛起,1950年,美国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原子弹被悄悄运至航空母舰上,美军上将麦克阿瑟扬言:“建立核辐射带。”美总统杜鲁门宣称:“一直在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

面对美帝国主人的核讹诈,郭永怀钱学森等科学家深知,只有我们自己造出原子弹,加快氢弹的研制,才能打破西方国家的核威慑。

为了尽快让原子弹成功爆炸,郭永怀长期驻守在戈壁滩上,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彻夜不眠。青海高原海拔3000多米,地处高原断氧层,空气稀薄,水煮不开,饭也煮不熟,最低气温零下40℃,生存环境非常恶劣。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郭永怀和广大科研人员一起喝碱水、住帐篷,以惊人的毅力,集智攻关,完成了研制原子弹的壮举。

自然而然的,他忽视了家庭。年幼的女儿过生日时向他要礼物,他只好满怀歉意地指着天上的星星说,以后天上会多一颗星星,那就是爸爸送你的礼物。女儿郭琴第一次写信给父亲,想拜托郭永怀买一双棉鞋。可郭永怀却一直未能买上……

4,这对科学家伉俪,哪怕去世前,都心系祖国

遗憾的是,1968年12月5日凌晨,郭永怀从青海赶往北京途中,不幸遇到了空难牺牲了。人们艰难分开他和随从人员的遗体,却在两人胸口发现一个完好无损的公文包里面是核武器的绝密资料。

20天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成功爆炸,可惜他再也看不到了。

1968年12月25日,郭永怀被追认为烈士。1999年,郭永怀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8年7月,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申请,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将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

1948年,郭永怀刚回国,便将所有存款48460块钱全都捐给了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郭永怀先生的遗孀李佩先生,在遭遇了中年丧夫,晚年丧女一系列打击下,依然不改初心,投身到中国教育事业中,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之母”。

李佩先生晚年,将家里所有存款60万和纯金的500多克“两弹一星奖章”,全都捐了出去,就像处理一张水费单子般,直接走进银行捐了。其中,30万捐给了力学所,30万和纯金奖章捐给了中科院。她说:“捐了就捐了,要什么仪式。”

5,

记得李佩先生生前,有记者问她:“如何看待这么多学生出国?”

李佩先生回道:“我们那个时候,出国是为了回国。”先生已逝,她的回答至今振聋发聩。

据统计,美国硅谷各高新企业有一万多清华北大毕业生,他们从中国的大学出去后,选择定居国外。那个令杨振宁都赞叹不已的物理天才少年尹希,公费留学后留在了美国……

从情感上,我能理解他们作出的选择,但从理智上并不赞同他们的做法。

正如科学家钱三强曾说:“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倘若钱学森,郭永怀,钱三强等老一辈科学家没有求学报国之心,没有毅然回国建设祖国,又何来我们如今的生活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不能忘记老一辈科学家所作出的奉献,更不能忘记他们矢志报国,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精神。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郭永怀先生和李佩先生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但他们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块钱   声障   卡门   存款   声速   奖章   日本   原子弹   美国   轮船   中科院   中国   科学家   祖国   国家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