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亲情观正在欧美化

中国人的亲情观正在欧美化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前不久,舅舅叫我去他家吃饭,我一再推脱,最终也没有成行。算起来这四五年里,我也就过年的时候才会去做客,前两年因为疫情索性就不去了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过去嗤之以鼻的欧美不注重亲情,正在我身上上演,亲戚、长辈正在逐渐疏远


而我这种行为也不是个例,90后性格上的社交恐惧和求学、工作大迁徙,正让中国的年轻人的亲情观美国化


1


历史书上的中欧亲情观就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有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而欧美热衷航海,一看就是经常出去浪的一群人


农业立国的我们,种地才是传统艺能,建国前,全国农业人口占95%,因此农民有了土地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如果他们失去土地就变成了流民,也是社会不安定因素,所以农民万万不能离开土地


中国人的亲情观正在欧美化


我们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业经济就决定了适应农业发展的上层文化、政权组织


就得想办法把农民吸附在土地上,于是就有了古代的举孝廉、安土重迁、宗法制,总之就是尽量不让农民到处迁徙


既然大家都被困在土地上不能动弹,当然十里八乡举目都是亲人,这样的环境下家族之间互相监督,想不当个孝子都难


2


但是这些年我们的尊老爱幼,重亲情的传统,正逐渐遭遇冲击,这里面既有物理攻击又有魔法攻击,我们正逐步向欧美底层老百姓的亲情观靠拢


欧美不注重亲情的说法由来已久,但显然是不客观的,美国的罗斯福家族、布什家族、肯尼迪家族等等,无不以家族为单位在政坛活动


包括美国的大学推荐制度,这些都说明欧美上层同样是以家族为纽带的人情社会


而欧美的底层老百姓肯定不会有所谓的家族,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很低,这里话题有点扯远了


我们的亲情敌不过物理距离的疏远,过去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十里八乡,一年十几个节日不说每次都串门,三五次肯定是常有的事情


中国人的亲情观正在欧美化


家族之间的孩子从小玩到大,这种感情融汇了亲情和友情,而如今,大家一年才见上一面,如今因为病毒驾到,可能两年不见了,我们现在搞的是远亲不如近邻


3


魔法攻击就是观念上的冲击,比较常见的就是前面说的西方弱亲情,尤其是生活在县城、农村的老百姓苦人情社会久矣


他们希望自己也可以像欧美那样翻脸不认人,对着某个天天舔着脸过来占便宜的亲戚道一声,滚


我更不喜欢走在路上一路打招呼的样子,还有数不清的人情债和份子钱


中国人的亲情观正在欧美化


我国南方的一些村落,保持了近千年的乡村家长制,整个村落关系错综复杂,同气连枝,大家都是一家人


人往往都是实用主义,大家会选择性忘记这种家族制的优越性,比如可以团结一致抵御外人入侵和自然灾害


4


观念冲击最大的要属贫富差距


改开之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不再被束缚于土地,解放思想,解放了生产力,于是乎有一大批进城的人,不管是自己的本事,还是时代的红利,总之他们先富裕了


没有富裕的一批人,并不是个人素质问题,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未到,但是这种差距逐渐拉开的过程,就是会让亲情变得疏远


我们有句古话说的好,不患寡而患不均,即使学识上的差距也会让两个群体吵得不可开交,更不用说金钱的威力


能怎么办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装出来的东西注定无以为继,最终一触即溃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固化会如期而至,你不想被甩开,那就只能自己再往前进一步


中国人的亲情观正在欧美化


如果自己想明白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那样的人生照样精彩


我们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变革,改开的三十年发展,远远超过历史几千年的变化,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理性的目光去看待经济、政治、文化等变化的冲击


对于进步的变化,要积极推进,而好的传统也要保持,我们的亲情观正在逐步淡化,显然属于消极变化,因此大家需要重新把亲情捡起来。


什么都不说了,下个月我就去串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艺能   罗斯福   亲情   欧美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美国   村落   老百姓   差距   中国人   土地   农民   传统   家族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