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百县之汉滨区

汉滨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汉江上游,处安康市中心位置,东临旬阳,南接平利、岚皋,西连汉阴、紫阳,北邻宁陕、镇安,北依秦岭,南接巴山,海拔在210米至2141米之间。全区总面积3645.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1217人。

陕西百县之汉滨区——山水汉滨 自在安康

秦惠文王时始置西城县,西魏时因盛产黄金取名金州,明万历年改称兴安州,清乾隆四十八年称安康县。新中国成立后设安康县,1988年9月撤县设县级安康市,2000年12月安康地区改市,撤市设区,改称汉滨区。

境内有瀛湖和双龙景区2个国家4A级景区,安康历史博物馆、泸康工业旅游区、古西城文化园、香溪洞4个国家3A级景区,凤凰山森林公园1个国家2A级景区。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18处、人文景观22处、古文化遗址17处。芋硒王魔芋饮品、泸康酒、陕茶一号、汉滨米核桃、咚咚锵牛肉酱、悠源魔芋、龙王泉富硒水等地方特色产品成为省市知名品牌。

陕西百县之汉滨区——山水汉滨 自在安康

香溪洞风景名胜区距安康市区3公里,南依巴山,北临汉水,分为香溪洞、三天门、文武山、蜈蚣山、牛蹄岭5个景区。山上有道观,始建于明成化初年。风景区周围山环峰绕,层峦叠嶂。山下溪流蜿蜒。山谷间野花香草,色彩绚丽。其中有花名为“香团刺”,花色黄白相间。阳春三月,花香远播,漫谷飘香,故名“香溪”。溯溪而上,谷狭山峭,悬石夹道。

相传吕洞宾曾在此修道成仙。后人在此架桥筑楼,凿岩开洞,名之“香溪洞”。香溪洞为道教石窟。据现存碑文及地方志记载,创建已有500余年。历经各代修缮增筑,楼台殿阁,桥梁洞府俱有。游香溪洞,从山底洞盘山小路曲折而上,停立“天门”处可遥望汉江一带,安康城廓尽收眼底。三天门上建有石壁青瓦小屋1间,门上横额石刻“去天五尺”4个大字。再上有纯阳洞,洞内有百祖塑像,壁间有石刻“来往大千须半日,金州南畔有柴扉”,“仙人已乘降龙去,羽士还疑化鹤来”等诗句。除此之外,还有药王洞、龙王洞、龙泉、八仙洞、下棋亭、架云桥、通天梯、玉皇阁等名胜古迹。

陕西百县之汉滨区——山水汉滨 自在安康

瀛湖风景区主要景点有特大斜拉桥、电站枢纽工程、天柱山、白云寺、玉兴岛、关平岛、牛郎织女石、汉代古墓等。瀛湖是省级风景区之一,位于安康市区西南18公里处的天柱山脚下,是安康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西北地区最大的淡水人工湖,周长540公里,水域面积77.5平方公里。雄踞在火石岩峡谷中的电站大坝,坝顶总长541.5米,坝高128米,故有“陕西第一坝”的美称。每当泄洪时,飞瀑高悬,雷霆万钧,蔚为壮观。坝侧是久负盛名的佛教胜地天柱山白云寺,坝下不远处是一座我国自行设计并建造的特大钢构斜拉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瀛湖广阔秀丽,波光潋滟,湖中岛屿棋布,相映成趣。瀛湖水产丰富,出产价值较高的银鱼。此外,湖畔产茶,“安康银峰”毛尖茶茶香味真,颇有声名。

陕西百县之汉滨区——山水汉滨 自在安康

安康双龙生态旅游度假区,以解构龙之传奇,体验龙之神韵,追寻中华龙文化为主题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位于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总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景区距安康城区47公里。整个景区以5.6公里旅游环线,贯穿了龙潭峡、祥龙谷、游龙瀑布、青龙寨、玉龙宫等主要景观景点,各景观景点可入宫探源、观水探脉、登山过峡、穿丛越林、品茶沐汤;看龙之景观,听龙的故事,赏龙之演艺,着力彰显度假区灵、幽、奇、险的四大自然景观特色,是一处融合文化体验、观兴旅游、生态养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度假风水福地。

陕西百县之汉滨区——山水汉滨 自在安康

秦巴文化生态旅游区,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区。旅游区由生态运动公园,生态商业公园,生态文化公园和儿童欢乐世界组成,现列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休闲运动、生态观光、历史文化传扬和海绵城市体验为主题,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安康高新秦巴生态文化旅游区,并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和外来游客休闲、运动、亲子、娱乐、漫步的首选之地。

陕西百县之汉滨区——山水汉滨 自在安康

安康博物馆位于汉滨区江北黄沟路,前身为安康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2014年迁入现址。是安康市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现有馆藏藏品4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近千件。春秋战国时期巴、蜀、楚文化遗物,汉魏南北朝时期的青瓷器、画像砖和陶俑,明清时期名人书画等为馆藏特色。

陕西百县之汉滨区——山水汉滨 自在安康

高新生态文化公园地处西康高速出口,安康大道以北,高新大道,汉江路紧邻而过,高新生态文化公园是集合我市十大县区的著名风景为缩影,集中在生态文化园对外展示。公园自建成投入使用后,目前已经逐步完善公园内的设施。以前这里是荒无人烟的荒坡野岭,如今变为了如花似锦之地,漫步在公园的林荫小道,如置身世外桃源。安康市高新区生态文化公园规划用地面积136亩,将以安康全市一区九县的历史文化为创意点,把安康悠久的地域风情、民俗文化与传统建筑形式等融入公园中,并结合文化底蕴,传承文化精华,建成具有安康特色的十大景观。

陕西百县之汉滨区——山水汉滨 自在安康

双溪寺位于今安康市汉滨区新城办巴山东路63号,双溪寺建于何年?《州志》仅言其“在南山下,久废,新建禅院。”《府志》以《贾通志》说“在新城北门外。”旧《县志》载:“在新城北门东,寺在施、陈二沟之间,故名。有二溪图,成化间建,名普同塔,筑新城时分一塔城内。”今人多以旧志所载或者古人所叙东岳泰山庙事“计算”为双溪寺的“寺龄”。

陕西百县之汉滨区——山水汉滨 自在安康

凤凰山森林公园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交通便利,距城区35公里,面积19800亩,森林覆盖率85%以上。整个山势雄伟,林木青翠,绵亘数百里。安康凤凰山森林公园是一九九七年九月经省林业厅批准的省级森林公园。公园经营面积为584.4公顷。分为四个景区:即云雾山景区、望河垭景区、石窟山景区、溪竹园景区,已开发各类景点三十余处。这里森林景观优美,公园内森林覆盖率达78%,莽莽青山,郁郁葱葱,青树翠

蔓,萦络摇缀,参差披拂。各种花草、林木种类达370余种。

陕西百县之汉滨区——山水汉滨 自在安康

龙王山位于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包湾村,是安康四大名山之一,亦是安康八景之一(安康八景:1.瀛湖泛舟2.神河秋池3.电站飞虹4.岚河漂流5.南宫日出6.千家坪探幽7.香溪绿荫8.天柱夕照)。距安康城区11公里即达山下,18公里直达龙兴寺,海拔874.3米,山峰突起,如立锥状。山顶开阔,古木交融,上有一寺一殿,即为“龙兴寺”和“祖师殿”。龙王山山顶开阔,古木交荫,上有一寺一殿,寺为“龙兴寺”,”建于明天启年,建筑群颇具规模,香火极盛。相距百米的“祖师殿”,建于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签卦最灵,每年三月三庙会数日内,香客逾万。民间谚语称:“看了龙王山上云,便知风雨晴。”

白云寺位于安康市西南约18公里处,因主峰如柱插入云端而得名。现住寺僧侣10余人,年接待游客万余人次,是安康市佛教胜地。史载创建于唐麟2年(664年)。白云寺是陕南佛教圣地四大丛林之一,列为安康八景之一。寺庙由三进四塔、一炉五殿、九洞三院组成。沿台阶攀至12层,便是建真武祖师殿的石碑。此碑为清代楷书精品。

陕西百县之汉滨区——山水汉滨 自在安康

瀛湖枇杷,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从上世纪80年代起,瀛湖镇就开始发展农民种植枇杷。经过数次改种换种,枇杷品质不断提高。

陕西百县之汉滨区——山水汉滨 自在安康

安康“八大件”是安康饮食风俗最正宗的代表。据传说,明末清初,全国大移民,南方居民向四川方向大迁徙,南方移民流落安康,形成南北人群杂居格局。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政府为加强地方统治,升兴金州为兴安府,在府城设“安康县”,取“安宁康泰”之意。

陕西百县之汉滨区——山水汉滨 自在安康

安康蒸面是以面粉为主料蒸制而成的一种面食,已成为安康人早点之首选,也是外地游客颇具口碑的风味小吃,被誉为安康风味一绝。只要是安康人或者在安康生活过或者跟安康有过关联的人,大多数人都喜欢食用安康蒸面,及至定居他乡后回安康探亲访友或出差归来,通常想品尝享用的第一食物就是蒸面。

陕西百县之汉滨区——山水汉滨 自在安康

安康窝窝面是陕西省著名的汉族面食小吃,以上白面粉为主料,辅以海参、鱿鱼、玉兰片、香菇、猪肚、猪肉、蛋清、鸡肉、淀粉及多种调味品制成。成品面形浑圆,漂浮碗内,汤清味鲜,红绿相映。

陕西百县之汉滨区——山水汉滨 自在安康

对于安康人来说,柴火锅巴是儿时的记忆,小时候是零食,长大后发现它也可以是美食。金黄的锅巴像是半圆的土地,浇上滚热的猪肉汤汁,瞬间发出的滋滋声响,犹如一首交响乐,锅巴的香气顿时融入汤汁,吃起来又脆又香。

陕西百县之汉滨区——山水汉滨 自在安康

酸水凉粉。安康人制作泡菜时多出来的泡菜水,就叫做酸水,用这种水来调制凉粉,别有一番滋味,夏天吃,酸爽解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安康市   凤凰山   汉江   安康   康县   陕西省   佛教   景点   陕西   景区   龙王   旅游区   生态   公园   国家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