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狄仁杰最后的下场如何?

唐贞观四年也就是630年,并州晋阳(现在的山西太原)城内,东宫内直郎狄知逊的府中,狄仁杰降生了。之后,狄知逊每到一处为官,都会把年幼的狄仁杰带在身边,时时教导,让他从不同的环境中去领悟生活的不易。 随父亲游历了几乎半个中原的少年狄仁杰,也在不断更替的环境中增长了自己的见识,磨砺了自己的意志,这为将来他在朝堂上大放异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狄知逊一直在仕途中,但大多是地方官,品秩也不高,待遇不是特别丰厚,所以童年时的狄仁杰并没有因为父亲是官员而享受过特别优渥的待遇,只不过用度不缺而已。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不算大富大贵的少年经历,再加上不断的游历生活,使得狄仁杰少年时期没有养成一般官员子弟身上的那种骄奢荒糜习气,而是刻苦好学,沉稳镇静,少年老成。有一次,狄府发生案件,当地官员前来查验,家里人争相申辩,喧闹不已,只有狄仁杰在房内丝毫不为外界所干扰,继续读书。


历史上,狄仁杰最后的下场如何?

仪凤二年(678年)四十八岁的狄仁杰升任大理寺丞,他运用多年担任地方法曹的办案经验,把之前一直积压在大理寺、涉及一万七千多人的陈年旧案在一年内全部判决完毕,而涉案者无一人冤诉,皆是心服口服。这件事轰动了大唐朝堂,高宗皇帝闻报后对狄仁杰的超强审查断案能力赞叹不已,于是升其为侍御史,在自己身边负责纠察百官,弹劾不法。也是通过这件事,狄仁杰在决狱断案方面的名气长盛不衰,一直流传到后世。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狄仁杰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把孝、忠、廉称之为大义。狄仁杰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史上,狄仁杰最后的下场如何?

700年,七十一岁的狄仁杰病逝。武则天哀痛不已,发出了“朝堂空矣”的慨叹,并下令停朝三天,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

705年,中宗李显追赠狄仁杰为司空;

710年唐睿宗李旦继位,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

747年,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庙,附祭于中宗庙廷;

941年,后晋追封狄仁杰为太师。

时至今日,狄仁杰一直是正义公理的化身,在老百姓的心中立着,这就是狄仁杰正直的一生

历史上,狄仁杰最后的下场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大理寺   优渥   文昌   涉案者   旧案   后晋   谥号   用度   正直   下场   官员   待遇   父亲   身边   少年   环境   狄仁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