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每一次感冒,都是对家庭和谐的重大考验

1、产科的萧条让人惊讶。

最近有一波来势汹汹的流感,我的女儿就中招了,这几天我一直陪着她去医院看病。


在医院,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因为儿科所在的楼在15楼,但电梯只在双层停靠,所以我每次都选择在16楼下电梯,然后从16楼步行到15楼。


16楼是产科病房,在我的想象中这里一定是人声鼎沸,婴儿的啼哭声此起彼伏,因为我生孩子时就是那样。


可是这几天我频繁地经过新生儿科病房却仅有一次看到有一位家长带着新生儿坐在大厅里乘凉。整个病房区静悄悄的,只看到护士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前台。


而15楼的情况则完全相反,孩子生病的那天是一个晚上,我们到达医院的时候已经七点半了,可是看病的人还排着长队。

孩子的每一次感冒,都是对家庭和谐的重大考验

我们去开药检查拿药,然后再等输上液的时候都已经晚上十点半了,孩子输上液以后检查结果陆续出来了,我们从取报告机上取到了结果,然后就拿去办公室给医生看。


可是从十点半到一点钟之间,我始终没有找到机会,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去医生办公室,都发现带孩子看病的家长排着长队。


那天晚上我们一直输液到凌晨三点才离开,直到离开的那一刻,还看到络绎不绝的有家长带着发烧的孩子来看病


白天的拥挤情况就更加地明显,我们早上八点钟出去,十点多钟才能输上液。儿科病房真的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走廊上,大厅的中心连一个座位都找不到。

孩子的每一次感冒,都是对家庭和谐的重大考验

每一位家长都只能手撑着一个晾衣杆,上面挂着给孩子输液的药袋。


由于人太多了每一个护士都背着一个扩音器,因为正常说话声音很快就会被淹没在人群中。


看到了儿科的繁华,再想一想楼上新生儿科的寂静,这强烈的对比冲击力实在是不可谓不大,我不禁想到,再过几年,等现在的孩子都长大了,不需要在儿科看病了,儿科会不会像心生病儿科一样寂静冷清呢?


那个时候看病还这么难吗?看病还这么贵吗?那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对于普通人,我们该怎么应对怎么选择呢?


我就从我自身的情况来说一说我的看法吧。


2.看完一本书,我决定生二胎


说来有点好笑,生二胎这么大的事情,我居然是看了一本书之后做出的决定。

我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工作之余哪里也不想去就宅在家里看书。


其实大家一定想不到,我曾经是一个坚定的不婚不育主义者。不过我没能坚持到最后,不但结了婚,还很快生下了儿子。


在儿子三岁左右的时候我看到了一本书叫《大国空巢》的书,当时我特别钦佩于作者敢说敢写。


可是书中通过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揭示了我们泱泱大国的人口困境。作者对这某一政策是抱怀疑和批评的态度,他认为这一政策使得我们国家的精英人才,高质量人才被集体阉割。


他预测了今后几十年的人口走向,提出了大国空巢这样的一个凄凉的景象


这本书对我的冲击力非常的大,可能我也是一个喜欢反其道而行之的人,不太按常理出牌。我想既然大家都只生一个,那么生两个应该就更有优势吧,于是脑子一热就决定生二娃。


现在一个孩子上小学四年级,一个孩子即将上小学一年级。

孩子的每一次感冒,都是对家庭和谐的重大考验

生两个孩子幸福感大吗?我想说,如果不用上学,不会生病,我的幸福感还是很强的,可是正是这两项不可避免的支出,让我的生活不时陷入一种压力之下。


在双减政策之前,我的孩子都要上补习班,平均每个月两个孩子的教育支出就在5千至6千元之间。


双减之后,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把补习班给孩子停了,可是停了一学期之后我才突然发现,内卷不是更轻更轻了而是更重了,原来班上的同学都在悄悄地在外面补课呀。


于是这个暑假成绩落后的我们还是咬咬牙报了补习班


再来说说生病看病这一块,我还算是一个比较淡定的家长,在带两个孩子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次发烧。


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自行用药,喂药之后,如果退烧了就不去医院,我尽量避免给他们输液,因为觉得输液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免疫力。


因此,像这次一样半夜三更去医院还是第一次。


原本在我的想象中,我到了医院跟护士说我的孩子烧到了39.5度,护士肯定会如临大敌一样叫医生来处置。


可是等我到医院之后才发现39度以上的高烧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到儿科来看,烧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基数那么大孩子高热到抽筋的样子,医生也都见多了。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小时候发烧了就去医生那里打一针,可是现在去医院想看病,可是真的很难呀。

孩子的每一次感冒,都是对家庭和谐的重大考验

医生开了一大堆的检查,等这些检查结果拿到都已经两个小时过去了。


而且我还很怀疑这些检查到底有没有用?比如我的女儿只是发烧了,但还给她做了尿检,还有检查粪便,做了流感抗体检查,心肌酶谱和血常规。


这一套操作下来就是两三千块钱,而我在儿科病房和其他家长聊天得知大家都是这样,如果发烧比较严重的几天输液下来就是两三千块钱,如果轻微一点就是1000多块钱。


我不得不说,孩子生病的支出实在是太大了。


而孩子的教育和医疗支出,还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作为城市生活的人,我们还要面对房贷,车贷,还有生活开支,赡养老人。


这些年来,虽然说我并没有后悔自己生了两个孩子,可是我特别的理解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的那种感觉。


我们已经是上了贼船下不来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如果现在给我一个选择的机会,我也很想单身啊!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多有掌控感啊!


那么生孩子这事的意义在哪里呢?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写在唐朝时候我们国家有8000万人我当时想,仅仅几千万人,我们不我们不是一样可以成为世界强国吗?


可见,人口对国家的发展并不是最重要的,可是书中又给了另外一组数据,当时唐朝的人口是整个欧洲人口的几倍。由此可见人口数量还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爱国青年,愿意为国家做贡献,那么你就结婚吧,生孩子吧,越多越好。


如果我们想生孩子,那么真的就只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吗?其实也未必。


3、焦虑家长和要求完美的家长,助推了养育成本的提高。

我在儿科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像我这样孩子烧到39度带着去看病的家长不在少数,可是也有很多的家长显得过于紧张了。


孩子发烧只有37到38度之间,医生就给他们开了一些药,这些家长就会很紧张地要求医生抽血检查,要求流感检测或是拍胸片。

孩子的每一次感冒,都是对家庭和谐的重大考验

在凌晨一点钟的时候,我也遇到了一位家长带着她的女儿,当时他们测了好几次,温度都在37度,由于医生和护士都很忙,他们做了很久也没有被诊治。


那位妈妈特别的紧张,问女儿你感觉怎么样?女儿说头有点痛,那个妈妈说那我马上打车带你去另外一个医院看病吧!


对比这些家长,我觉得我真是一个心大的家长啊,我的孩子发烧只要是精神还好,我也不会带去医院,而是在家观察物理降温,或者是吃一些退烧药。


看到这些紧张的家长,再看看病房里如森林一样竖起来的凉衣杆,上面密密麻麻地挂着的输液袋,我也不禁担心很多家长都说他们的孩子每次感冒不输液就不会好,可见,孩子们耐药性已经越来越高了,体质也越来越差。


其实,通过这些紧张的家长我也得出了一个自己的结论:我觉得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医疗费这么高?为什么我们感冒都像生了一场大病一样,要耗费那么多的资金?正是因为有很多完美的妈妈存在。


这些妈妈对孩子的健康极度的紧张,他们生怕发烧烧坏了孩子的脑子,生怕一场感冒影响了孩子的智力,影响了孩子的长远的身体的健康。


于是他们特别的焦虑,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往医院跑啊,进行了过度的医疗,过度的检查。


可以想象对孩子这么紧张的家长,在其他方面也一定会如临大敌,生怕孩子在教育方面输在了起跑线上,生怕孩子哪一点没有照顾好出错。他们不能接受有一点点的闪失,一点点的不完美。


而且在我的生活中,一个孩子生病了,全家人吵得不可开交,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的事情也不在少数。就是因为大家太过于紧张了孩子一生病便如临大敌。


其实这些也无形中加大了孩子的养育成本,也让人们变得特别的紧张,压力巨大,这种压力也会传导给年轻人,让他们看到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如此焦虑,如此没有安全感于是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孩子的每一次感冒,都是对家庭和谐的重大考验

所以也希望年轻人们能多一些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也不要被这些现象吓倒,从长远的角度去规划和考虑自己的人生。


我想说我很理解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育的心理,但是我理解却不支持,我还是希望他们多一些自己的思考,能勇敢的做出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孩子   如临大敌   补习班   块钱   儿科   病房   支出   护士   紧张   人口   家长   女儿   和谐   医生   家庭   医院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