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天眼号的崛起

“李所长,发现一颗新的脉冲星!”

  高频脉冲研究所的监测员小刘闯进李所长的办公室,举着一张脉冲图谱兴奋的喊道。但李所长对此似乎并不感兴趣。

  “小刘,我费尽心思给你申请来的天眼内网接入权限可不是为了让你寻找外星人的。”

  兴奋的小刘依然没有忘记关上门,他看了看自己的杰作,接口道:“寻找外星文明痕迹也是天眼的功能之一嘛。再说了我也没找外星人啊。我说的是我发现一颗新的脉冲星。”

  “这样的话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自从天眼建成后我们都发现多少脉冲星了!”

  “这次不一样,我发现的这颗脉冲星是一颗高频脉冲星,他以每秒上千次的运转速度在朝着我们的地球极速飞来。”

  “什么!”

  李所长大惊失色,当下抢也似的从小刘的手上接过图谱。

  李所长看了片刻,却只说了一句话,“继续观测!”

  小刘讶然,察言观色见李所长没有解释的意思,便扭身离去。

  小刘的观测点,他盯着屏幕上一串串的脉冲峰值。他的神色越来越严肃,再没有了以往的兴奋和雀跃。

  小刘又来到了李所长的办公室。这一次,他递上了厚厚的一打图纸,上面画着的都是带着各种颜色的峰值数据。

  李所长没有说话,接过这些图纸看了片刻。接下来他莫名其妙地说了一句话,“这次,我倒也希望你发现的是一艘外星飞船。”

  小刘沉重的接道:“我也希望,然而事实总是残酷的。”

  “数据可以精确到最小误差是多少?”

  “两万公里!”

  “对地球而言两万公里的误差绝对可以忽略不计了。何况,这次我们要面对的是整个太阳系的危机。”

  “哪怕这颗脉冲星在太阳系两万公里外的太空地带擦过去,他所带动的脉冲波也足以将整个太阳系冲击成粒子状态。”

  “还有多长时间?”

  “保守估计三十年。我第一次观测时他的速度应该是五分之一光速,但现在已经达到了光速,我不知道他最大可以提升到多少倍的光速。”

  “继续观察吧!等他速度提升到五倍光速时再来报告。”

  “是!”

  半个月后!

  小刘拿着一摞厚厚的图纸来到李所长的办公室。

  李所长依然是先接过图纸看了半晌,然后问道:“这次预计还有多少时间!”

  “还是三十年。因为上次我已经按照他的峰值预算出了最大的速度值。这次我可以确定,他最高可以提速到三十倍的光速!”

  李所长惊讶地站了起来,“这不可能。哪怕是脉冲星其高频运动的速度最大也只能达到十倍光速。”

  “这不是一颗寻常的脉冲星。”

  突然,李所长双眼放光,他盯着小刘问道:“这么高的速度,他是否已经可以跨维度运行。他安然穿过太阳系的几率是多少?”

  “万分之一!”

  李所长呆立当场!

  “所长,要上报吗!”

  “数据误差?”

  “两千公里!”

  “报!”

  三天后,小刘和李所长被召集到了中科院总部,这里已经汇聚了三十多位来自十多个国家的顶级科学家。

  其中一位年轻的西方科学家和小刘握了握手,诚恳地说道:“刘,你的数据十分的准确,我们的太阳系已经只剩下三十年的时间了。”

  小刘苦笑,“我只能发现,如果要避免恐怕无能为力。”

  其他科学家你看我我看你,纷纷摊手,表示无奈。

  这时中科院总院长李天宇说道:“各位,我代表中方表示,我们是绝不会坐以待毙的。”

  “不错,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妥协的时候。”首先表示支持的居然是美方科学家。

  其他科学家最终表示倾尽全力,避免这次灾难。不过大家也都表示,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那位美方科学家又说道:“既要防御,单凭我们的力量可是不够,必须召集各国首脑开会,希望能够全球合作。”

  整个世界空前的团结起来,一个叫作天眼会的组织迅速成型,全球各种顶尖资源集中到了天眼会的基地,但没有谁能够乐观起来,这一次,不是对抗暴雨和地震,而是来自深远宇宙的威胁。

  二十年后。

  天眼会终于研发制造出来了第一个翘曲引擎,电影里可以穿越时空的飞船即将成为现实,只要寻找到可以匹配的能量源就可以批量生产,至少可以把地球文明转移出太阳系。

  然而,能量源却陷入了瓶颈。地球上根本就找不到与之相匹配的能量源。

  一位科学家颓废的躺平,他还是不甘心地说了一句:“这不科学,既然我们可以制造出翘曲引擎,那代表着地球上是可以寻找到这种能源的。”

  一位著名的科幻作家接口道,“电影里的翘曲引擎根本就不是在地球上制造出来的。那是地球进入星际文明后才有的产物,我们目前连星际文明都没有进入,我们不可能在不会走的情况下就跑出去,这不科学。”

  虽然气氛沉闷,但还是有不少人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这位作家是在后期加入天眼会的,其实就是个参谋性质的存在。

  很快又十年过去了,太阳系中已经开始出现彩色的氤氲,地球上每天都昏沉沉的,高频的脉冲射线已经先期来到,太阳光都被压制起来。但这些射线对生命似乎并无害,甚至许多重症患者都有康复的征兆。

  这些氤氲的确可以被收集利用,但是却无法成为能源。似乎他只是一个对生命有益的东西。

  地球剩下了最后的三天,天眼会宣布解散,时任会长的李天宇发表了一个讲话,他平静地向全世界宣告,太阳系只剩下了三天,该干嘛干嘛吧!

  刘望星来到了天眼基地,这里风景独好,又有他喜欢的东西,他独老此生,此时他宁愿伴随这座巨大的天眼化为尘埃。

  他太爱天眼了,通过天眼可以展望那无限的星宇,探索那未知的奥秘。这是他从小就立下的宏愿,这一生,他虽然只干了这一件事,但是他不后悔。

望着星空,此时已是深夜,地球上所有的灯光都已熄灭,氤氲中的极光漫布,那是脉冲星将要来到的征兆。此时它距离太阳系还十分的遥远,他将在三天内跨越这遥远的距离。

  此时的刘望星居然有些骄傲,因为他将一颗脉冲星的运行轨迹的数据误差缩减到了百里之内,而且时间上也保持在三天之内。哪怕这颗脉冲星立马降临他也值得自豪了。

  天亮了,刘望星登上山腰,在这里他可以俯瞰到整个天眼,他带着一个背包,他打算将生命定格在这一刻,希望可以伴随这个天眼基地化尘而去。

  他突然有一种明悟,所谓的宇宙,说不定就是一颗尘埃呢!

  突然间,天地都似是寂静下来。刘望星突然间感觉到一个愣神,那种感觉很奇妙,说不上来,就好像时间停止了。停止了多久他不知道,因为他在清醒的时候只感觉到一愣神。他能感觉到时间停止已经非常奇妙了。

  突然间他又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发现他此时所站立的地方是天眼大锅的正上方,他正在悬空站立着。

  他是一个科学家,他绝不惧怕任何诡异的事情。于是他开始探索,他最终发现他并非是站在虚空中,而是在从另一个维度审视着天眼,或者说天眼处在了另一个维度中,而他正在天眼的中间。

他终于发现了一粒尘埃,他突然间明悟,这粒尘埃就是那颗中子星,此时他完全的静止下来,他不由自主的伸手碰了一下中子星,然后一股电击般的感觉,随后他发现自己恢复到了本元世界,他依然站在半山腰,天眼的大锅俯瞰在眼下,唯一不同的是那颗如尘埃般的脉冲星依然在眼前。

刘望星不由自主地又伸手去碰,这次却没有碰到。实际上,那颗尘埃依然还在大锅的中央悬浮着,有一团彩色的氤氲包裹着它。刘望星知道这近似眼前的尘埃实际上离他有好几百米呢。

  地球似乎又恢复了光明,刘望星下意识抬头看了看天,久违的刺眼阳光照射下来,十分的温暖。

  刘望星飞奔下来,下了山他才觉出异样,他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刘望星电联了李天宇,让他召集天眼会的成员开会。然后他叫了一架直升机直奔中科院总部。此时,地球所有的社会活动几乎都停止了,他利用他仅剩的权限打了一架飞的。

  “脉冲星已经到了,万分之一的几率被我们遇上了。召回翘曲引擎吧!”

  早在五年前翘曲引擎便被一架一百二十八级的火箭发射了出去,虽然没有能量源,但这引擎毕竟代表了地球上最高科技,随同的还有地球文明,希望这些东西可以躲过一劫。

  在刘望星的叙说下,专业方面的科学家很快制造出了一个脉冲罩,这是专门用来盛放脉冲星的容器,这将成为翘曲引擎最完美的能量源。

  这项工作由刘望星来完成,他在直升机的威亚吊挂下,非常随便地将脉冲星的尘埃罩在了“玻璃”罩中,轻轻一拧,伴随着咔的一声轻响,整个玻璃罩都好似变成了一团彩色的氤氲,五彩、七彩、九彩,说不上来有多少颜色。他突然发觉他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光谱。

  接下来还有更离谱的事情,刘望星返老还童了。这个过程虽然是渐进式的,但却非常快,仅仅三个月刘望星就恢复了年轻的外貌。

  他觉得这可能是自己碰触到了脉冲星的缘故。同行们都想对他进行研究,被他强行地拒绝了。因为他发现他现在力大无穷。

  五年后,翘曲引擎回归,脉冲星能量源加装到了引擎上,引擎又安装在飞船上。飞船是早就造好的,因为引擎没有能源,整个飞船飞不出去,只能把引擎拆掉用火箭运送出去。

  飞船悬浮在太空,引擎却仅只有东方红卫星那么大。

  一千名星际志愿者成为天眼号的首批船员,这里面包括科学家、医生、机械师、战士等等,刘望星成为天眼号的第一任舰长,他将带着地球对宇宙的敬畏和憧憬,驶向那未知的深空。

科幻:天眼号的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天眼   太阳系   光速   氤氲   科幻   脉冲   误差   飞船   所长   尘埃   科学家   能量   地球   速度   发现   引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