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深度解析:谁是黑帮?谁又是教父?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教父》大哥桑尼扮演者詹姆斯·肯恩逝世,享年82岁,对于《教父》的影迷们,这是一件悲伤的事情。阿尔·帕西诺发文表示:“吉米是我虚拟世界的兄弟,也是我一生的挚友,很难相信他已经不在这个世界,因为他是那么地鲜活、勇敢。一个伟大的演员、好导演、好朋友。我会想念他的。”

许多读者朋友私信隐者,希望能写写教父这部电影的影评,本篇文章就回顾一下这部史诗级电影,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无法被超越,永远被模仿

《教父》深度解析:谁是黑帮?谁又是教父?

1、你黑,你才黑

要看懂一部片子,特别是伟大的电影,对于拍摄的时代背景、导演的思想都要做全面的了解,才能看清楚电影的全貌。《教父》这部电影很有意思,它的戏里戏外,就是一场舆论战:你是黑社会,你才是黑社会

首先,20世纪60年代,五大家族中的一支爆发了全面内斗,他们的动静一度引发了各大媒体的关注,《纽约时报》专门开辟了专栏来报道这场黑帮家族的内战。一时间,媒体上充斥着对黑手党的谩骂和侮辱,继而引起了美国民众的公愤,对黑手党的恶评甚至一度波及到针对旅美的意大利人。铺天盖地的指责在痛诉黑手党的罪行,你黑,你真黑,你太黑了!

为了挽回黑手党的形象,五大家族之一的克隆博家族主导拍摄了这部电影,《教父》于1971年诞生,并于1972上映,之后便在美国掀起一阵追逐“教父”的狂潮。这种颠倒黑白的宣传手段,扭转了美国民众的认知:尽管他们内部仇杀不断,但并不滥杀无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正义。看看这味道,熟悉吧,后来的香港电影《英雄本色》中,小马哥是做什么的?印假钞的。

《教父》深度解析:谁是黑帮?谁又是教父?

2、导演科波拉:你全家都黑

当然,艺术家最牛的地方就是,你说你的诉求,我带我的私货。科波拉的格局是很高的,这才是《教父》经久不衰的原因,绝不是网上传的什么男人的圣经之类的说法,这也太小看科波拉了。

就像姜文一样,一个能拍出《鬼子来了》的天才,《让子弹飞》怎么可能是部爽片呢?同样,拍完《教父》不久,科波拉又拍摄了《现代启示录》,如果你连起来看,你会发现,科波拉真的了不起。

在科波拉的眼里,教父也好,议员也罢,在人性面前都显得很渺小,最黑的是人性,一如他衷情的小说《黑暗的心》。

《教父》深度解析:谁是黑帮?谁又是教父?

3、我相信美国

《教父》第一集里,在银幕还漆黑一片的时候,一个男人的声音说出了第一句话:“我相信美国。”然后包那萨拉那张焦灼的脸庞才慢慢隐现,又接着说了几个重要的美国式理念:“美国让我发了财,我以美国的方式养育我的女儿,我给她自由……”

这可不是平铺直叙,而是为整部电影定下了基调,本应该是正能量的陈述,出现的主人公镜头竟然是布满阴影的痛苦表情,女儿受到了欺辱,却不得不找老教父来解决,而不是正常途径,这才是最大的讽刺。

包那萨拉一身正装,带着领结,显然一副上流社会的打扮,但是在女儿遇到困难之前,却一直躲着老教父,因为嫌弃科里昂家族,这也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心理,夜壶只有深夜时也会被拿出来。

《教父》深度解析:谁是黑帮?谁又是教父?

4、科里昂家族就是美国,美国就是科里昂家族

二战英雄,长相俊美,身手了得,处变不惊,这个年轻的迈克尔像极了二战后地球的新贵美利坚,它充满着美国梦似的理想主义色彩,迈克尔想与家族的黑暗生意划清界限,就像美利坚希望人们忘掉二战前它是如何发家的,忘掉印第安人和黑奴的血泪,忘记日本发动战争的每一颗子弹里的钢铁,四分之三是美利坚卖的。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家族是支持你迈克尔理想的底气,同样,二战后最大的债主国则是美利坚的底气,有理想很好,想洗白很好,可是一旦家族利益遇到威胁,迈克尔就露出了狰狞的一面。

回想一下老教父的一生,从欧洲逃难到美利坚,一如当年欧洲大陆的失意者和新教徒一样,不被接受,被迫聚集到一个新的地方。但很快发现,那种对弱小的压迫很快就出现在了这片土地上,最后被逼无奈的老教父,奋起反抗,做掉了街区的大佬,自己成长为教父。

结果呢,就像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一样,对于利益的争夺,野蛮和暴力是不变的方式。

《教父》深度解析:谁是黑帮?谁又是教父?

5、自我麻醉:生意就是生意

隐者每次看到超市收银台旁边的儿童棒棒糖,就觉得讽刺。商业社会极大地提升了社会效率,同时,对于人性阴暗的放大,又是不可控的。家长在结账的时候着急走,非常容易向孩子屈服,顺手买个棒棒糖,这生意就成了。

研究人性研究的太透,还有人性吗?这是个哲学问题。

同样,老教父就是这样完成自我麻醉的,生意就是生意,以此来减少负罪感,怎么可能呢?生意从来不只是生意,它的背后是对别的家庭的掠夺,或柔和,或激烈。可是这又不是老教父的初衷,他曾经那么的正直、诚实和勤劳,但这些无法让家庭过上正常的日子。

从维克多,到迈克尔,他们本性都很善良,他们也找不出问题的出处,第三部最后,迈克尔告诉妹妹,“康妮,我一辈子力争上游,朝合法正直的目标走,却争权夺利,为名位、家族而争,为了免于成为富贵者的奴仆,我忏悔了,康妮,告白了我的罪行。”

《教父》深度解析:谁是黑帮?谁又是教父?

6、科波拉的思想内核:《黑暗的心》

《黑暗的心》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人类文明以及人性这一主题作了深刻的思考。大致的意思就是屠龙少年变恶龙的故事。

小说人物库尔兹刚来非洲时带着教化野蛮的初衷,后来却变成了追求财富和权力的野心,他抛弃了所有的道德价值观念而堕落得与野兽无异。

像不像教父?尽管很多杀戮看来都是被迫的,但你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这和库尔兹有什么区别呢?

但是没有科里昂家族,这世界就清静了吗?怎么可能,还有那么多毫无忏悔之意的家族呢,在争夺利益面前,他们连一点反思都没有。甚至连洗涤灵魂的教堂,也成了洗钱的工具。

《教父》深度解析:谁是黑帮?谁又是教父?

本篇先写这么多,教父里的内容远不止这些,以后咱们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教父   美利坚   隐者   黑手党   欧洲   英国   美国   黑帮   深度   人性   导演   黑暗   利益   生意   女儿   家族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