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规划人都应熟知的村庄规划常识



知识点:规划人都应熟知的村庄规划常识

行政村

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设立的村民委员会进行村民自治的村庄。

村域:

指村民委员会管辖的地域范围

飞地:

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通俗地讲,如果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那么它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该地,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


宗地:

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属界址范围内的地块。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一般情况下,一宗地为一个权属单位;同一个土地使用者使用不相连接的若干地块时,则每一地块分别为一宗。宗地是土地登记的基本单元,也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历史上曾称宗地为“丘”。


村庄建设边界:

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进行村庄开发建设的 地域空间边界,是需要保留且相对集中的农村居民点现状建设用地以及因村庄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农村宅基地:

指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生活附属设施的土地,包括住房、附 属用房等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

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 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

村域性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村委会(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小学和幼儿园、卫生室、农村区域 性养老服务设施、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

自然村(集中 居民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自然村(集中居民点)活动室、 文化站、老年活动中心、快递收发点、杂货店、信用社、停车场、 公厕等。


农村社区服务设施用地:

指为农村生产生活配套的社区服务设施用地,包括农村社区服务 站以及村委会、供销社、兽医站、农机站、托儿所、文化活动室、小型 体育活动场地、综合礼堂、农村商店及小型超市、农村卫生服务站、 村邮站、宗祠等用地,不包括中小学、幼儿园用地


一户一宅: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宅基地一户只能申请一处,然后在该地块上建房,即一户一宅。


宅基地三权分置:

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乡村产业用地

指依托农业农村资源的乡村旅游、 农村电商、农产品分拣、包装、加工、仓储保鲜冷链、产地低温直销配送等农村产业项目用地,主要对应《国土空间调查、规划、 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中的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不 包括乡村道路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农村部分)、工业用地(农 村部分)、仓储用地(农村部分)。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中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建设用地;不包括居住用途的集体建设用地(除租赁住房用地)。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是指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公平、公开的原则,入市主体将一定年限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让与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支付土地出让金(租金),并以书面合同约定权利义务的行为。


村庄居住用地规模:

为《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中 0703 村庄宅基地和 0704 农村社区服务设施用地之和。


历史文化名村:

经国家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与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予以确认的,保存文物和历史建筑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庄。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


古树名木:

据中国有关部门规定,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古树名木的分级: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


土地征收: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在依法进行补偿的条件下,将集体所有土地及其上权利移转为国家所有的行为。土地征收是将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重要制度。


农用地转用:

农用地转用是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获得批准后,将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行为。农用地转用又称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一般指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建房“八不准”:

不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不准强占多占耕地建房;不准买卖、流转耕地违法建房;不准在承包耕地上违法建房;不准巧立名目违法占用耕地建房;不准违反“一户一宅”规定占用耕地建房;不准非法出售占用耕地建的房屋;不准违法审批占用耕地建房。#行走在襄阳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村庄   树名   居民点   飞地   宅基地   知识点   地块   村落   文化遗产   社区服务   乡村   设施   集体   常识   土地   战略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