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县蚕陵重镇,叠溪海子之由来

蚕陵, 古县名。汉元鼎间置,因在蚕陵山下得名。治所在今四川茂汶西北。东晋以后废。


茂县蚕陵重镇,叠溪海子之由来


据众多文献考证,岷江上游河谷早在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生息。夏后,便是蜀族活动之地,夏初曾建都于蚕陵。司马迁《史记.三世表.正义》:“蜀之先王肇于人皇”。人皇乃黄帝,“黄帝娶西陵氏(蚕丛氏亦称蜀山氏)女嫘祖为妃”。《蜀王本记》:“蜀之先登王者蚕丛”西戎蚕丛氏得帝喾封蜀西,西戎蚕丛氏居山下石室,即为王都。后黄帝妃薨葬于蚕丛山下,蜀山更名为蚕陵山。蚕丛都亦更名为蚕陵之都,在蚕陵山下一巨上建嫘祖祠祭之。西戎蚕陵氏到雅鲁、于永开发蜀地(成都平原)从这里走向辉煌。从蚕丛传至柏蠖、渔凫、蒲泽(鳖灵)、开明达五世。

战国至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在岷江上游设湔氐道蚕陵为湔氐道所辖。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以冉駹戎王辖地置汶山郡所辖蚕丛地名为霸陵(八陵)县。置北部都尉。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北部都尉辖八陵县。

东汉: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八陵仍属北部都尉所辖。到灵帝时为汶山郡所辖。

三国:蜀汉将霸陵(八陵)县改为蚕陵县。稗官野史言:姜维命属下,按诸葛遗命在蚕陵城北里许,摆下“旱八阵”,防羌人来侵。

西晋:(公元265年—316年)蚕陵为汶山郡所辖。西晋武帝太康中(公元280年—289年)汶山郡在蚕陵置守兵防守。东晋(公元317年—420年)仍然如是。

南北朝: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置绳州,蚕陵为为绳州所辖。

北周:保定四年(公元564年)改绳周为汶州,蚕陵为汶州所辖。


茂县蚕陵重镇,叠溪海子之由来

民国时候,因地震叠溪城以西到松坪沟,山崩塌形成水堵。磨房沟、鱼儿寨、白腊寨等11个大小海子(堰塞湖)。北至平羌沟、猴儿寨,一小时后,岷江反涌,涌至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沙湾城堡被淹没,当时到沙湾清真寺集会的回族103人,共300余人遇难。八月二十七日水淹普安、九月六日水淹泉水岩的观音庙,高峡平湖群山旋绕,逶迤达12.5公里。宽2公里今称大海子,大桥旁的新街对岸的观音庙、水磨坊、榨油坊全被水淹。九月三十日,小海子的水漫入叠溪堰(进沙子河坝约1500米处)该堰顶高超过银屏岩和大桥堰坝,所以淹没上两堰顶,,使三海连成一片,岷江叠溪下游断流45天;十月七日叠溪堰水开始外溢,岷江复有了细流。岷江上游阴雨连绵江水大增,又有余震,触发松坪沟内工棚、白腊等海子溃水涌入,叠溪湖不堪重负外溢增大,十月九日七时许余震触发叠溪堰崩缺,积水顷刻涌出,惊涛拍岸,声如雷鸣,大定以上,浊浪排空浪高达20余丈,叠溪以下,至两河口,洪峰将黑水河拦腰截断,黑水倒涌淹没沙坝。燕儿岩以上岷江两岸一扫而光。溃流于晚间9时到达茂县,大河坝、花鼓园等地尽成泽国。11时到汶川次日凌晨3时许洪峰横扫都江堰,冲没鱼嘴、安澜桥、韩家坝、金刚堤、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渠道防洪堤坝荡然无存,邻近的崇宁、郫县、温江、双流、崇庆、新津等地均受巨灾,不完全统计死亡达2500余人左右,因水灾,大定死亡24人,石大关23人,长宁21人,椒园32人,大河坝71人茂县冲毁农田2686亩,房舍729间,冲走粮食2579石,牲畜死亡2170头;汶川县死亡483人,房屋346间,牲畜死亡2315头,土地4000余亩,(两县只统计当地人,外来人口不计)损失惨重。洪峰到灌县雷霆万钧,汹涛过处城墙、房屋瞬息不见;地震后两岸山体破坯,嶙峋垒列。震后两月中一遇风起,飞沙走石狂奔江中。南至石大关21个羌寨覆没,另有13个羌寨房屋垮塌,茂县一带房屋摇摆如扇,梁柱忽开忽合,屋瓦抛飞,山岩崩塌。叠溪后山的七珠寨30余户羌民连农田全翻盖于山下。鱼儿寨地震后起火,所幸连日阴雨,火灭。斯时叠溪城内有278户人家,还有国民党有一个连驻军,另有来赶庙会的,上下的骡马帮约690余人沉于江底。龙池寨全寨覆没,在河谷中变作横高100余米的山脊;原叠溪城北与较场是一片平地,震后,有一里塌陷,至此不连接。叠溪城仅存东门、城隍庙、火药碾子、石狮子、蚕陵重镇巨石碑、玉垒洞、唐时的摩岩造像等遗迹。据川省震灾委员会调查震区计死6865人,伤1925人;损失房屋5108间;牲畜9678头。岷江沿岸田地冲毁;有4790余人无家可归。叠溪、大桥、银屏岩三山崩塌堵塞岷江形成三大海子(堰塞湖),积水40余日。1933年10月9日下午7时许塞湖开始瀑溃积水涌出,浪高达20余丈,浊浪排空,飞奔南去。

震后茂县旅蓉同乡会,社会团体等纷纷向四川省政府呼吁。省府向南京政府行政院、军事委员会、内政部、财政部、赈务委员会,电告震情,求拨巨款赈济。震后近一月,四川善后督办刘湘始派成都水利知事公署技术主任全靖川等人,赴叠溪调查。四川屯殖16署派人与全靖川等10余人前往,因路垮塌,日行30余里至大定一庙内投宿,全遇一老僧乃故人秉烛而谈,余人皆睡,忽闻呼啸巨吼之声大震,二人出庙观看,浊浪翻天,二人不及呼唤众人,奔向山脚,顷刻水淹庙顶,转瞬庙无,第一次调查人除全靖川外无一幸免。十二月复派督办上校副官刘铭吾和全靖川,电台一部由台长朱明昕等30余人赴叠溪调查,历时五天,尚存中段海子,积水已消,,下段积水已无,唯大海子、上海子、工棚海子、鱼儿寨、白腊寨等海子尚存,如不疏导必成大患,在各界人士资助下集资一万二千元,在郭、全等人指挥下,调集县境民工500余人,历时四个月初将堰塞湖可能溢出的积水疏通,并督修道路。工程毕,树立积水疏导纪念碑于较场坝“点将台”左侧,将碑文刻于大石中部,高i.09米楷书竖刻22行,277字,刻记民国22年,叠溪地震后疏导积水疏导过程,民国23年4月15日立。地震形成上下两个地震湖,当地人叫海子。长10余公里,面积为3.89平方公里,最宽处692米,水深81米,出口狭小,湖水涌出,水花飞溅,形成“四面山峦回峰映,一潭碧水峡口流”的美景。海子群山环抱,七珠山倒影辉映于湛蓝的水中,因地震而得此美景。叠溪古城遗址,为当今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地震毁坏遗址。


茂县蚕陵重镇,叠溪海子之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茂县   大定   岷江   陵县   沙湾   海子   河坝   都尉   水淹   牲畜   重镇   黄帝   积水   公元前   由来   公元   房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