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零”时代的“三千万箱俱乐部”港口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原标题:“三点零”时代的“三千万箱俱乐部”港口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邹倜然 通讯员 洪宇翔

巨轮穿梭,岸桥林立,各种颜色的集装箱码放整齐,智能集卡穿行其间,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图景随之徐徐铺展……

两年前的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波舟山港考察,提出了“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殷切嘱托。

嘱托在心、使命在肩。两年来,港口生产实现新突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首破12亿吨,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年集装箱吞吐量首破3000万标准箱,成为全球第3个跻身“3000万箱俱乐部”的港口。

“总书记考察穿山港区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我们的思想指针。宁波舟山港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聚焦‘四个一流’目标,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新提升,取得新业绩、新成效。”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毛剑宏说。

一流设施提升服务能级

2021年12月16日,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7号泊位的一只“身披红妆”的集装箱,在远控桥吊和智能集卡的配合下,被稳稳吊装至“中远海运双鱼座”轮,标志着宁波舟山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破3000万标准箱,成为继上海港、新加坡港之后全球第3个跻身“3000万标箱俱乐部”的港口。

高水平设备设施是港口发展的基础,也是港口高效运行的命脉。突破“3000万标箱”,离不开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在建设一流设施上的持续投入,以及不断强化港口支撑能力的长久努力。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6号至10号集装箱码头是国内目前设计等级最高的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2150米,陆域总面积约180万平方米,新建2个20万吨级和3个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为430万标准箱。目前,6号至10号泊位已全面联通,预计工程将在今年底全部完成,届时梅山港区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将超过1000万标准箱。

如此一来,宁波舟山港也有望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唯一拥有双“千万箱级”单体码头的港口,为支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硬核力量。

为了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加快建设铁路港站,完善多式联运物流通道,提升水路、铁路运输比例。截至2021年底,宁波舟山港已开通21条海铁联运班列,业务辐射全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1个地级市。2021年,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业务量更是成功突破12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9.5%,服务能力更强,辐射范围更广。

智慧港口进入“3.0”时代

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万吨巨轮一字排开,集卡穿梭忙碌,桥吊装卸有序,整个生产过程行云流水。

这一切离不开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自主研发的宁波舟山港集装箱码头生产操作系统(n-TOS3.0系统),该系统结束了我国“千万箱级”大型集装箱码头依赖国外系统的历史。

如果说n-TOS系统是港口的“最强大脑”,那么远控桥吊、远控龙门吊、智能集卡组成的作业链就是港口的“灵活四肢”。

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龙门吊司机只需要坐在办公楼的操控室里盯着屏幕,轻推手柄,即可稳稳抓取堆场内巨大的集装箱。在20多米高的操控室里坐到腰酸背痛的工作方式已成为历史。

“海港EDI”网站2.0版提供转场申报、查询、修改、撤销等“一站式”服务功能,提升宁波舟山港口岸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内外理智能一体化系统实现宁波舟山港集装箱码头全覆盖,过去需要1至2分钟的人工操作流程,可缩短至不到30秒……一项项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成果在宁波舟山港落地生根。

“面向‘十四五’,我们将坚持‘数字先行’理念,不断提升设备自动化、生产智能化、管控智慧化、服务便捷化水平,更好赋能港口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陶成波表示。

打造人才成长新平台

“大家好,我是竺士杰。今天,属于我们劳模工匠的学校终于成立了!这个学校可以说是集团劳模工匠的摇篮。它将见证我们产业工人从入门到专家,从工到匠的成长与蜕变。”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竺士杰自豪地说,“作为工匠学校‘工匠特训营’的首班班长,站在这里,我非常激动。”

前不久,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工匠学校授牌仪式暨“第一课”在宁波环球航运广场举行。成立“工匠学校”是集团进一步提升高技能人才技能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为加快培育涉海涉港工匠型人才量身打造的教育平台。

“发挥好劳模作用,带出更多的劳模。”截至目前,“竺士杰桥吊操作法”已更新到第三个版本,“竺士杰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完成30多个自主创新项目的研发,培训桥吊司机3000余人,培养高技能人才17人,团队中“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人才辈出。

“传帮带”的概念在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并不陌生。集团目前拥有全国级创新工作室3个、省部级创新工作室7个、市级创新工作室13个。每个创新工作室都由专家级人物负责。工匠学校的成立,让创新工作室的“专家大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全集团的产业工人面对面,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只要技术过硬、有一技之长,你就有可能成为工匠学校的老师。”竺士杰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港口   舟山   劳模   浙江省   工匠   宁波   港区   海港   俱乐部   总书记   集装箱   工作室   集装箱码头   标准   学校   集团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