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必须要回到我国手中,若是英方有拖延的话,那么直接将部队开进去,一锤子砸死!”

1992年10月,一向和蔼可亲的小平同志在出席中共十四大时,就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拿出的香港驻军方案批示:软了。

他没想到最该强硬的事情上,刘华清等人压根没有做好武力接手的准备,香港回归一刻都不能耽误,面对百般阻挠的英方,怎么能只考虑和平接收呢?

两句话下来,刘华清就出了一身冷汗,他连忙重新制定了香港驻军方案,增加了进驻香港部队的数量,正是因为小平同志周全的两手准备,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得以顺利进行。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只有18分钟的交接仪式,象征着百年屈辱的终结,我们究竟是怎么收复香港的?英方为了阻止都闹出过什么乱子?

主权问题寸步不让

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人民通过努力将国家建设的日益强大,这个时候,香港回归就成了众人眼中最关注的问题。

从1982年开始,中英双方就香港问题就展开了多次会谈,为了延续自己对香港的侵占,英国可算得上是花样百出。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在撒切尔和小平同志会谈黯然离场之后,英国就逐渐放弃了维持原状的幻想,开始从其他方面入手。

英方代表不怀好意地提出:“你们不需要在香港驻军,万一香港出问题了,你们再派军完全是来得及的,为什么要造成民众恐慌呢?”

面对这样可笑的提议,小平同志一句话就斩断了所有可能:“香港是中国的领土,没有驻军的权利还叫什么中国领土!”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一计不成又出新招,英方又假装要“各退一步”,表示香港的主权交还给中国,但是治理权还留在英国手里,还美其名曰为香港人民的生活幸福考虑。

这样换汤不换药的法子自然躲不过我国政府的眼睛,小平同志直接对英国前首相希思回应:这条路是不可能的,1997年香港必须回归!

面对我国坚持的态度,英国的各种招数都没有作用,他们只好接受了正式谈判。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从这天开始,中英经历了22场的谈判,用了两年的时间才终于达成了一致,起草出了收复香港的文件。

但这时英国再次开始拖延,始终不提签字的事情,面对这样的对手,小平同志彻底失去了耐心,给出了最后通牒:“这是中国最后的方案。如果你们还不接受,中方将撤回我们的方案,撤回方案的后果你们负责。”

眼看双方就要谈崩,英国权衡了许久,终于意识到因为香港和中国发起冲突是非常不合适的,1984年12月19日,双方终于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这场两年的谈判终于迎来了好的结果。

也正因为确定了香港回归的时间,才有了开头那一幕,1992年10月,刘华清把接受香港的方案交给了小平同志,这份和平接收的方案显然是不够的。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小平同志心里明白,英方到现在也没有放弃幻想,因此他才再次提出,要用最硬气的态度来对待:“如果有阻碍回归的事情发生,部队就开进去,一锤子砸死。”

这句简单的话尽显中国的决心和信心,小平同志就是代表着千万个中国人发声,我们再也不会重蹈覆辙,必须让所有国家看到,现在的中国不畏惧任何人,也不会再被人欺压!

也有许多人因为这一句话改变了对小平同志的印象,直呼想不到这么温和的人还藏着铁血的一面。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但其实小平同志在主权问题上,一直都是如此强硬,他和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的第一次会谈,将其“吓得”跌倒的画面,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

引起热议的中英会谈

1982年9月24日,撒切尔夫人趾高气扬地来到中国访问,走进人民大会堂的她还有着势在必得的信心。

因此刚刚坐下不久,她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一脸严肃地说:“如果中国收回香港, 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要想继续维持香港的繁荣, 就必须继续由英国来管治它。”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撒切尔之所以敢如此气势汹汹,正是因为此前应该刚刚取得了马岛战争的胜利,沉浸在英国实力最强幻觉中的她,依然把中国当作可以随意欺辱的弱国。

小平同志很快就打破了她的幻想:“中国人穷是穷一点,但打仗是不怕死的!”

这句话一出,撒切尔的嚣张气焰瞬间消失了,她没有想到中国的态度会如此强硬,在这场心理战里,她已然落了下风。

但她咬紧牙关,始终坚持香港的繁荣离不开英国,否则一旦出现问题,香港就会产生巨大的波动,这几乎是已经明摆着要武力威胁了。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但这样的恐吓对小平同志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他直截了当地回应:“如果说收回香港真的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一向以强硬手腕出名的撒切尔夫人面对同样强硬的小平同志,一时之间无从下手,她意识到,中国不再是曾经任人欺负的弱国,也丝毫不会在主权问题上让步。

两个小时的会谈结束了,撒切尔夫人不仅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反而被中方的态度打击得精神恍惚,甚至在走出会场的时候还在人民大会堂的石阶上狠狠地摔了一跤。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这一幕被等待的媒体们拍了个正着,小平同志得知之后,特意嘱咐中方媒体不要就此事报道,但西方媒体却没有顾忌,直接配图称这是:“英国的倒下”。

尽管这次会谈中英双方没有达成有效的协定,但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英方不再抱有继续侵占香港的幻想,在之后多次谈判中改变了强硬的态度,最后香港才得以和平回归。

香港回归前夕的紧张

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会展中心缓缓升起,这一刻会场内外都陷入了欢呼和掌声,英方的代表查尔斯王子和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黯然离去。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这看似顺利的交接仪式背后,其实藏着无数的危机关头,英方也弄出了不少乱子。

在香港回归前夕,我国各方都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不出所料,6月25日晚上8点,插着英国国旗的联合舰队突然出现在我国海域附近。

两艘护卫舰开始试探着向前行驶,距离最近的宜宾舰迅速被吊了过去,战士们都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一旦英方攻击,必将狠狠回击!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可英方舰队并不靠近宜宾舰,而是在海域上耀武扬威,绕着圈子行驶,我方政府意识到,这是英方政府利用最后的时间,试探我国是否有勇气发起战争。

毫无疑问,我国决不允许任何挑衅主权的行为,宜宾舰上的军人更是气愤难当,他们看准英方舰队的航向,直接全速向前,决心要撞毁对方。

看到宜宾舰视死如归的勇气,英方舰队慌了,他们连忙退出我国近海,驶向了远方。但我方依然没有松懈,派出了三艘军舰在海域里巡视,就这样对峙了三天,英军彻底放弃了最后的幻想。

与此同时,香港的会场里也有着不见硝烟的战争,我国的外交官安文彬发火了,他盯着面前的英国代表,坚定地说:“中国国旗必须在0点0分0秒升起来,英国已经占领了香港155年!我们现在只需要两秒钟,你们始终拒绝,这是不能被容忍的。”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原来为了确保香港交接仪式的顺利进行,英国国旗需要在23点59分58秒落下,可这时他们却又起了小心思,试图给中国下绊子,怎么也不愿意让出这两秒。

但同样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我方外交官们个个态度坚决,根本没有转圜的余地,最终英方也只好妥协。

这看似只是两个小小的插曲,但其实稍有不慎,都将会阻挠香港和平回归的进程,这也多亏了小平同志给出的底气啊。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不得不说,哪有不费吹灰之力的成功,其实背后都是一个个负重前行。无所畏惧的爱国战士!

香港回归路上的重重困难,终于被我们一一解决,但回首往事,很多人再次想起了那段屈辱的历史。

实力才是硬道理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近代最大的耻辱可能就是险些成了“亡国奴”,属于我们的领土被西方各国侵占,香港也正是这样离开了祖国的怀抱,长达155年。

1842年8月29日,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的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就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随后的几年,英国再次强行向清政府“租借”九龙半岛等地区,时间长达99年,更可怕的是,接下来美国和法国也同样开始效仿,我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

但中华民族是不会投降的,广大的劳动人民站了起来,不断地对抗着各国的侵略,终于在1945年赶跑了最后一个侵略者日本,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开始进行解放全中国的任务。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这让英国政府陷入了焦灼,他们紧绷着一根弦,观察着我方对香港主权的态度。

尤其是当中国人民解放军顺利解放了广州,抵达深圳河北岸的时候,英国政府坐不住了,他们连忙增兵香港,摆出了要作战的架势,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毛主席的态度竟然是“暂时不动香港”,这是怎么回事呢?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其实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中国领导人就已经商讨过香港问题,在毛主席看来,此时内地有更迫切的问题需要解决,而香港问题也需要尽量用和平过渡的方式解决。

要知道这时的中国正面临着美国的孤立和封锁,中国和西方各国的贸易受到了很大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维持香港现状,反而能打破封锁,把新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起来。

不得不说,毛主席在这一问题上的处理相当精妙,不仅利用了香港自由港口的便利,还成功利用了西方国家的小算盘。

1950年1月6日,英国政府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宣传不承认国民政府,有了这个开头,丹麦、瑞士等国家紧随其后承认了新中国,这一突破让美方措手不及,只好放弃了原本的计划。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可“暂时不动”显然只是一时的策略,一部分心急的人总追着主席询问,到底要何时计划收回香港。

但毛主席总是笑着说:“香港暂时不收回来好,目前对我们还有用处......”

1974年,爱德华·希思来华访问,毛主席在中南海和他也免不得谈到了香港问题,主席并不避讳,而是直接指着小平同志说:“到时候回归怎么办,我们再商量吧,这是年轻人的事了。”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小平同志听着主席的交代,心里也暗暗下了决心,等到时机到来,一定要让香港准时回归!

不得不说,伟人的深谋远虑着实让人敬佩,在新中国实力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既发展了内地和香港的经济,也减少了中英的冲突,甚至还借此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真是一举数得。

而后人也并没有让主席失望,在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越来越强大,有了实力就有了底气,1997年7月1日,香港准时回归到了祖国强大的怀抱。

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为了庆祝这一天,各界人士都欢聚在天安门广场,欢呼声响彻云霄,烟火照亮了夜空,举国欢庆的画面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到了2022年7月1日,已经是香港回归的第25年了,在这些年里,尽管也遇到过波折,但香港也打开了更美好的新篇章,和内地已经建立了更加亲密的联系。

我们也要始终记住这个日子,记住无数前人努力换来的成功,并且发愤图强,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撒切尔   香港   宜宾   英方   方案   驻军   英国   锤子   我方   舰队   主权   强硬   英军   中国   部队   态度   同志   我国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