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广会客厅|绽放在铁道线上的“青春之花”

业务学习,她们孜孜以求,勤于钻研;线路质检,她们精益求精,与毫厘博弈。她们栉风沐雨,用青春践行保安全的誓言。集宁工务段卓资东线路车间女子质检组9名“95后”女孩,在确保运输安全的主战场上展示“女子半边天”的巾帼风采。

职场花蕾初绽放

“第一次上线路,别提有多狼狈了……”回想第一次现场经历,姑娘们仍记忆犹新。

那天,老天仿佛与她们开了个玩笑,线路检查进行到一半时,突然下起了大雨,雨夜轨枕湿滑难行,她们行进的脚步愈发踉跄。进入隧道后,线路两侧老鼠、麻雀的尸体又挑战着每个人内心的承受极限,在工长带领下,她们战战兢兢将4公里的路程走完,这次心惊肉跳的经历,让她们对质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线路质检不仅要克服心理的恐惧和艰苦的环境,更要有扎实的业务基础。姐妹们抓住一切时间学技练功,问师傅、翻《安规》《技规》《修规》,把业务知识写在本上、存入手机,在通勤车上还要相互提问、共同学习。工余时间,她们在车间院里的实训场推着轨道检查仪反复练习,不厌其烦重复着单调的作业流程。

“质检稍有疏忽就会遗漏病害,不及时安排整修,会造成旅客列车脱轨等严重后果。”罗玥说。在钢轨上推行质检仪,既要防止被轨枕上的雨雪滑倒,被拉杆绊倒,又要紧盯探伤仪视窗内显示的波形,每走一步都需格外留意。在线路质检时磕碰扭伤是家常便饭,每个人的腿上、脚上常常会磕伤碰破,但从没听过她们叫苦喊累,在风雨中磨砺出的勤奋、坚忍的品格,让这些伤疤成了她们引以为傲的一枚枚“军功章”。

逆风成长迎蜕变

“上行有车,停止作业!”6月21日凌晨2时17分,旷野寂静、夜风清冽,在铁道线上推送仪器的姑娘们听到防护员尹婕的喊话,立即停止作业,整齐列队避让列车。

“经校对,轨距和水平误差均在0.3毫米内,可以继续检查。”再次上道后,孔烁星熟练核对轨道检查仪上的参数。

“不管天气多么恶劣,质检数据的准确性必须保证。”说话间,孔烁星擦去眼镜上的灰尘,问及是否后悔选择这项工作时,这位毕业于大连交通大学的高材生笑着说:“工作虽然脏苦累,但干啥都得有付出。这活儿充实,有干头。”

每个女孩都有一个“女神”梦,正值花龄的她们也不例外,经常夜间工作,加之风吹日晒,极易影响颜值,但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在美丽的容颜和运输安全两者间,她们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连续120分钟的质检结束后,顾不得歇息,她们分工协作拆卸轨道检查仪,合力将近90斤的检查设备搬运至施工车。

“返回工区后得抓紧将发现的问题录入系统静态病害库中。”确保问题不过夜,这是质检组成立以来一直延续的习惯。

从2019年8月质检组成立至今,每个姑娘都经历着成长与蜕变:尹婕在协作中学会了宽容、互助和自我约束;胆小、怕黑的罗玥战胜了恐惧、收获了自信;薛娇先后获得集团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并提名为“精彩呼铁·2021年度人物”。

质检之花竞芬芳

心中有梦想,肩上担使命。业务技能的提升,让质检组成员干好线路质检工作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

“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大数据理念融入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普速线路安全生产工作数字化、精准化。”为此,她们主动申请到乌兰察布高铁线路车间学习高铁数据分析经验,为精准化作业提供数据支撑。

质检组成员收集建立大数据基础库“一枕一档”20万条,为每根轨枕建立了“身份证”,实现足不出户就能了解轨枕设备实际状况。

如何用数据科学指导工区养修线路,质检组成员投入到艰辛的摸索中。她们分工协作,在完成日常质检的同时加班加点翻书籍、查论文,自学办公软件编程功能,将数以千计的数据分类运算……

辛勤付出终有收获。开展数据分析以来,她们统计并分析车载报警600余处、轨检车数据及重点病害346处,针对性编制了“一处一案”297个,精准的方案有效杜绝了线上无效作业,使维修作业有效率达到100%,质量优良率由73%提高到92%,使线路设备更优质,列车运行更平稳。

“工作虽然累,但姐妹们共同拼搏的时光却非常美好,我们期待下一个三年。” 逐梦当下,奋斗青春。流汗的付出总有收获,全区“五一”巾帼标兵岗就是对她们不爱红装爱工装的褒奖。


中国交通广播:高雅

通讯员:刘红军、韩宗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集宁   轨枕   工区   病害   作业   会客厅   巾帼   精准   质检   铁道   车间   轨道   线路   青春   业务   数据   设备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