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史》第三章 明朝与郑经西两岸分离的政策 郑经违背盟约

作者:戚嘉林(中国台湾)

文章较长不妨听着音乐慢慢阅读

明朝与郑经西两岸分离的政策

郑经西征福建康熙十三年(1674)初三藩乱起,郑经乘机率军西渡厦门,攻取同安、泉州、海澄及漳州,因与耿精忠的势力范围发生冲突,经吴三桂出面调停,郑、耿双方于次年初议和,以枫亭为界。

《台湾史》第三章 明朝与郑经西两岸分离的政策 郑经违背盟约

郑经此后乃转而经略广东。1676年夏,郑经违背盟约,占领汀州,接着和硕康亲王杰书率军进入福建,当时广东尚可喜病重,耿精忠乃于是年底剃发降清。清军人命后,长驱直入,所向皆捷。1677年初,先后收复汀州、兴州、泉山、常州、海澄。郑经又退守厦门。是年夏,广东尚之信降清,潮州及惠州所题办相维归清:1678年战事再起,郑经节节失利,退至海澄。

载数东日病世1680年初,清军克复海坛。郑军节节败退,3月20回京四朝泰合牵守海整回援厦门,由于获报清廷水陆各军即将会同合攻厦门,一时余高百姓鼎清选察,局势再也没法控制。郑经见大势已去,乃于3月27日率军皇退回合湾:此后、郑经意志消沉,纵情花酒,整天作乐,于1681年3月16日病故,时年39岁,遗命传位于郑克蔵。

恃海上风涛之险,约为兄弟之国清廷在统一台湾的过程中,也曾力争经由设判方式完成统一,故自康熙元年(1662)郑成功逝世郑经继位始至康熙十人年(1679)止,清廷与郑经当局先后进行多次和谈,但均告失败。

《台湾史》第三章 明朝与郑经西两岸分离的政策 郑经违背盟约

清郑和谈失败的关键之处,在于郑经认为“今日东宁(台湾),版图之另辟乾坤,幅员数千里,粮食数十年,四夷效顺,百货流通,生聚教训,足以自强,又何慕于藩封,何羡于中土哉”,故要求清朝“能以外国之礼见待”“况今东宁远在海外,非属版图之中,东连日本,南蹴吕宋(菲律宾),人民辐辏,商贾流通,王侯之贵,固吾所自有,万世之基已立于不拔”,故坚持“比朝鲜不制发,愿进贡投诚”。

对于郑经要求依朝鲜例的独立政策,康熙皇帝于1669年敕谕“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并采取只要郑经“果遵制剃发归顺,高爵厚禄,朕不惜封赏,即台湾之地,亦从彼意,允其居住”的宽大政策,但仍遭郑经拒绝。

《台湾史》第三章 明朝与郑经西两岸分离的政策 郑经违背盟约

清廷与郑经当局和谈,不但付出艰辛努力,并作过重大让步,但每次均告失败,其主要失误在于和谈策略,缺乏足以对郑经当局形成致命威胁的军事实力与战争手段作后盾,使郑氏恃海上风涛之险,一闻招安,便约为兄弟之国,企图使台湾独立于中土之外,最后迫使清廷动用武力,出师东征,攻克澎湖,完成统一大业。

康熙统一中国

施琅号琢公,汉族,福建晋江南浔乡人,天启元年(1621)生,出身于较富裕拉衣户,少年时管拜师学经,17岁参军,后转入郑芝龙所部,并因功升任副总兵,施酸于顺治三年(1646)随那芝龙降清,但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行列:惟郑成松西除于1651年夏杀其父施大宣与弟施显、施琅遂于当年再度降清:1664年9月,施琅出任靖海将军,于是年底及1665年5月两次率军出海东征,但均为风海所医:1668年5月,清廷调施琅入北京为内大臣。

《台湾史》第三章 明朝与郑经西两岸分离的政策 郑经违背盟约

1681年3月16日,郑经病逝,郑克藏继位,侍卫冯锡范联合反郑克藏的参力发动政变。将之缢杀,并于3月20日拥立年仅12岁的郑克壤(郑经次子)继位:福建总督就自圣获悉后,认为此乃天亡海逆之时,乃于7月4日奏请乘机攻取台湾:是年9月10日,康熙皇帝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少保,前住福建,克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当时,明郑领导层刘国轩积极备战,选按精壮,抽调但丁民兵,使澎湖守军增至二万余人,于澎湖诸岛分遣官兵死守,有如“星罗棋布,坚如铁桶”。当时,在明郑统治阶层的强制下,谁载二心?用现代的术语来说,就是借政权机器操纵民意,强制人民保卫台湾。

《台湾史》第三章 明朝与郑经西两岸分离的政策 郑经违背盟约

一鼓平南,澄万里海波1683年7月8日晨,施琅率领官兵二万余人、大小战船约240次,自铜山(福建东山)出海,浪静风顺。9日下午抵猎屿、花屿,是夜船风泊人罩水地溪,随后数日曾与郑军小船发生战斗。16日上午十时前后,施琅造船50艘自东畔直入鸡笼屿,另船50艘自西畔入牛心湾作疑兵牵制,施琅本人则亲率大乌船56艘,分为八股,每股7艘,各作三迭,施琅居中,乘风前进,另有80余艘留为后援,对澎湖娘妈宫郑军发动总攻击。当时,郑军大炮船及乌船尽出迎战。

《台湾史》第三章 明朝与郑经西两岸分离的政策 郑经违背盟约

战斗正要展开之际,正刮着北风,清船逆向,郑船位居上风,清军恐惧不已:当时黑云乍起,忽然殷雷震动,风向南转,清船反居上风。是时水桶、火罐。矢石、炮火等相互交攻,有如雨点,咫尺莫辨,清军奋不顾身,拼命死战,戮力击杀,乘风纵发,决战终日,烟焰漫天,郑船相继烧毁。黄昏时,郑军主将刘国轩乘小船自侯门逃出,其余明郑守军先后降清,施琅大军遂登陆澎湖。

《台湾史》第三章 明朝与郑经西两岸分离的政策 郑经违背盟约

此役,郑军惨败,船只沉失190余艘,焚杀汤死约12,000人,降清者计官165人,兵4,853人。

郑克壤纳土输诚清军占领澎湖后,当地居民惊窜。施琅立即下令安抚,禁止清军侵犯百姓,并于7月27日公布晓谕澎湖安民示,免除澎湖百姓三年的劳役租税。

对于5000名降清郑军官兵,施琅不杀一人,并赏明郑镇营以袍帽、给众以银米、济带伤者以医药,且尽释所俘士卒归东宁(台湾)。这些被释放返回东宁的明郑官兵对施琅莫不感泣,争相传说,东宁人民因此都愿意归顺。当时的东宁“人心瓦解”,在“民心既散,谁与死守”的民意压力下,刘国轩也失去了战斗意志,虽有人主张南下吕宋,再建基业,但为刘国轩所阻。后终以众志瓦解,且知道施琅没有杀害他们的意思,郑克壤遂决定率众归顺。

《台湾史》第三章 明朝与郑经西两岸分离的政策 郑经违背盟约

10月1日,施琅配置水陆官兵3000名、大小船只30余艘留守澎湖后,乃亲率一万名以上官兵,乘百艘左右的庞大船队自澎湖出发,3日抵台湾鹿耳门,刘国轩与冯锡范率明郑文武官员到军前迎接。10日,施琅公布安民告示,不许官兵占住民房、严禁兵丁混折糖蔗等民间物业、不许借称官办所需而侵取民间一丝一毫,依照民间市场价格购买大军所需的日用蔬菜。19日,施琅又下令严禁劳军,一经检举,定行严惩。

11月13日,施琅宣读赦诏,郑克壤等皆欢呼踊跃,望阙叩头谢恩。当时,施琅一面遣返各省难民,一面拨船配载官兵于11月下旬起,护送郑克壤、刘国轩及冯锡范等子弟诸文武眷口至厦门,听从安插;施琅见诸事已告就绪,乃令兴化总兵吴英驻守台湾,而于1684年1月8日班师内渡。

《台湾史》第三章 明朝与郑经西两岸分离的政策 郑经违背盟约

清廷纳台湾入我国版图1684年3月6日,康熙就施琅所请设台湾镇守官兵事向大学士等征询意见,李霨谓“台湾孤悬海外,屏蔽闽疆。弃其地,恐为外国所据。迁其人,虑有奸宄生事,应如琅议”。康熙帝亦称“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是年5月27日,清廷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将台湾纳入中国版图。

《台湾史》第三章 明朝与郑经西两岸分离的政策 郑经违背盟约

施琅拓土开疆永垂青史施琅以63岁高龄,依其15年前所规划的平台方案,乘风破浪,亲临阵战,一鼓平南,解除我国东南沿海及台湾长达20余年的战争状态,从此海波宁静,百姓安居乐业。施琅平稳顺利地统一台湾,使台湾成为我国的边海长城,锁钥天南,屏障祖国东南半壁。故就整个中国而言,施琅实为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其拓土开疆之功,应永垂青史。

自古得天下者才能受降。当时,由于明郑当局与清廷敌对太久,双方军民间仇怨错综复杂,难免有许多人想公报私仇,甚至借机掳掠。但施琅于誓师东征之际,即向大军约法三章,一不可挟私报仇,二不许杀戮降众,三严禁抢掠奸淫。施琅受降时不对郑氏复仇,不施屠戮,极大地稳定了当时在台汉人民心,增强了他们对中央的向心力,对祖国平稳统一台湾有非常之贡献。

康熙三十七年(1698)施琅去世时,已是施琅平台十年之后,且人死灯灭,身前荣华权势恩怨亦俱云消烟散。然而康熙皇帝以天子之尊,在其所颁敕建碑文中,赞许施琅“排群帅以密陈,乘南风而破浪,六月于迈,一鼓而平,四十余年之巨孽悉除,三十六岛之残黎皆悦,戢兵而惟宣德意,受降而不复私仇,调度周详,朕深嘉叹”,也就是对施琅不计私仇,惟宣德意的为国胸襟,予以崇高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台湾   东宁   平南   中土   澎湖   明朝   总兵   朝鲜   清廷   盟约   厦门   福建   版图   官兵   当局   中国   康熙   两岸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