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扎根新疆》第26章

第26章:李扎根在新疆过春节

阴曹地府,判官来到新鬼登记司查询,发现腊月腊日索命的名单中少了一人。

“怎么少了一人?"判官问新鬼登记司工作人员。

“我问过新鬼了,那个人当天没上班。”

“是谁没来报到。”判官问。

“那个人叫买买提-巴图尔。”新鬼登记司工作人员说。

“他咋能夺过一劫。”

“不清楚。”

“去调查一下,看是什么原因?”

于是,新鬼登记司工作人员找来腊月腊日索命的新鬼,问买买提-巴图尔在人间的情况。新鬼说,买买提-巴图尔心地善良,喜欢助人为乐,肯做好事,大家都尊敬他。矿难发生的当天,他腿摔伤没来上班。

新鬼登记司工作人员把调查的情况告诉了判官。

判官思索了一下,道:“天意难违,他命不该死,由他去吧?”

买买提-巴图尔夺过一劫,这个消息戈壁女鬼很快知道了。“一定是千年狐走漏了消息,救了他一命。”戈壁女鬼断言道。仇人不死,戈壁女鬼心生怨恨,于是,她来到苍茫的戈壁滩深处,找到千年狐,兴师问罪来了。

“你为啥要救买买提-巴图尔。”戈壁女鬼气愤道。

“他是个好人。”千年狐说。

“他是我的仇人转世,他该死。”戈壁女鬼说。

“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千年狐说。

“他是强盗,罪恶太重,不能饶恕。”戈壁女鬼说。

“他千年前是强盗,现在是好人。”千年狐辩解道。

“你为啥要护着他,你知道他是好人吗?”

“他救过我的命,我亲眼所见。”

于是,千年狐把自己误入网套,买买提-巴图尔和大卡车司机搏斗,救了自己一命的经过说了一遍,肯求戈壁女鬼看在她们相识千年的情份上,放过买买提-巴图尔,让他孝敬父母,陪伴父母,幸福快乐地走完生命的旅程。也许,买买提-巴图尔永远都不会知道腊月腊日那一天,他为何能躲过一劫的秘密。其实,是他的善良救护了千年狐一命,千年狐感恩回报了他。买买提-巴图尔永远也不会知道,在这苍茫的戈壁滩上,因他的一个善良的举动,千年狐和戈壁女鬼为他的生死谈判。

“可是,买买提-巴图尔是我千年前的仇人转世,你让我放过他,我心有不甘。”戈壁女鬼愤愤地说。

“也许,买买提-巴图尔的前世只是参与了那场抢劫,但他并没有杀害你。”千年狐说。

“如果是这样,我心里好受些。”戈壁女鬼说。

“我相信,不是他杀害你的。”千年狐说。

“他是强盗,你咋知道。”戈壁女鬼说。

“他救过我的命,从这一点看是好人。”千年狐说,“也许他前世做强盗,是为了养家糊口,迫不得已。”

“你老是护着他,说他是好人,算了,我不追究了,让他好自为之吧?”戈壁女鬼看着千年狐说,“大仇也报了,等我处理好其它事情,找个好人家,也该投胎转世去了。”

“谢谢女鬼姐姐。”千年狐笑道,“祝你转世成人,幸福一生。”

“狐妹妹,我若走了,以后见面的机会就少了,真舍不得你呀?”戈壁女鬼忧伤地说。

“别难过,女鬼姐姐,我们都要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千年狐安慰道。

这一夜,戈壁女鬼和千年狐说了很多,在苍茫寂寞的戈壁滩上,她们相识了千年,陪伴了千年,结下千年的鬼狐情谊,说要离别,真心不舍。然而,生死轮回是有规律的,戈壁女鬼总不能在阴曹地府永远地住下去吧?舍得,舍得!舍去才能得到,该走的早晚要走的。戈壁女鬼和千年狐挥一挥手,依依惜别。她没有回阴曹地府,而是去了沙海子矿职工宿舍,她要去找李扎根。沙海子矿周围灯火通明,机器声轰轰隆隆,时而有人影走动。此时,天上一轮金黄的圆月高挂空中,明亮的月光洒满戈壁滩上,洒满沙海子矿的宿舍楼上,星星眨着眼睛,在仔细地观看着人间的变化。戈壁女鬼来到李扎根的窗户前,透过淡淡月光的缝隙往屋里看,李扎根的床上没有人,手机在床头充电,旁边床上,刘子明打着呼噜,睡的正香。戈壁女鬼知道,李扎根下井去了,她本想托梦的,告诉李扎根爸爸的下落和李志埋尸的地方,李扎根不在,只有等下次再托梦了,戈壁女鬼默默的离开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春节到了。

这个春节,李扎根注定一个人在新疆度过。

沙海子矿除留下个别人值班外,其余人放假三天,尽情狂欢,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一。当地的矿工都回家过年了,内地的矿工离家远,留守宿舍。刘子明去了女朋友叶茹娟家,新疆农十师生产建设兵团,他在那里过春节。马千里打来电话,要李扎根去他家过年,被李扎根拒绝了,他想一个人静一静,正好有时间研究,探讨,亲身感受一下新疆过年的风俗民情。李扎根通过在网上搜集关于新疆过春节的历史资料中看到,任何一种文化和风俗形成都是在人的不断交流中酝酿发酵的。如涓涓溪流,在奔向汇聚未来这个大海的时候,各自叮咚流淌出属于不同历史时代的传奇。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世居在新疆的汉族、蒙古族、满族、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都有过春节的习俗。这样多民族汇聚一处的春节年俗堪比传奇,好似醉人的美酒,经岁月着色,在这片神奇魅力大地上自由畅饮,继往开来,散发醇香……

汉人是较早进入新疆地区的民族之一。公元前101年,汉朝军队开始在轮台、渠犁(今库尔勒尉犁)等地屯田,后来扩大到全疆各地,各屯田点成为汉人进入新疆后最初的分布区域;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以后,或为官、或从军、或经商,进入新疆的汉人连续不断。新疆有文字可考也是从张骞开始的。历史上第一个嫁到边疆的公主不是王昭君,而是西汉的细君公主(公元前105年—前101年嫁到乌孙)和解忧公主(公元前101年—前49年嫁到乌孙)。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时期,是中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各民族迁徙往来频繁,又有许多古代民族进入新疆,如柔然、高车、吐谷浑等。今天吐鲁番的高昌国就是公元460年时由汉族建立的,是所谓“说胡语的汉人”,是西域历史上第一个汉族政权,统治高昌地区长达近两个世纪。由此,千百年以来屯垦戍边保卫开发的汉族将士们在风雪漫漫的寒冷冬季,用故乡的年俗祈祝着一年的平安;以故乡的乡音问候着日夜的思念。故乡的灶台已经打扫干净,盼望的人再也回不去。人就随着思念瘦了,随着佳节愁了。这一刻,心在颤。将士们看到了老家村口的炊烟,看到了院子里的老树,看到了屋檐下挂着的冰凌,看到了灶坑里点燃的火焰……

隋唐(公元581—公元907年)时期,对新疆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域和中土的人员交流和文化融合更加紧密。而且当年那些“屯垦戍边”的汉族将士们,他们大都与当地居民通婚,甚至直接融合到当地的其他民族之中。1124年,辽朝(公元916年—1125年)皇族耶律大石率众西迁,征服新疆地区,建立西辽政权,一批契丹人由此进入新疆。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率军进入新疆后,把他征服的地方分封给其子孙,又进一步同化、融合了部分契丹人和蒙古人。新疆巴里坤县位于哈密地区,是新疆的东大门。汉时属西域36国的“蒲类”国,清朝时被称为“镇西”,取其镇守西域之意,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没有丝绸之路新北道咽喉处的巴里坤,也就没有中原文化在西域的交流和融合。巴里坤也是汉文化在新疆的起源地,文化传承很好,有许多内地都没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现象。在巴里坤的年俗里,每年在春节到来的前两天准备做过除夕的杏皮饭。当地人在年廿七、廿八就准备好牛羊肉、萝卜,做成馅包饺子冻起来。除夕当天,女主人把饺子和杏皮子以及事先备好的萝卜丁、蘑菇丁、豆腐丁等放在一起烧煮,一般是一家做一大锅。做好后,先挨家挨户送邻居品尝,然后才是自己家人吃。至于除夕为什么吃杏皮饭,当地人多称是对春天的一种祝福,“杏花”是大地回春的象征,是幸福的意象祝福。“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老宅的年画已经张贴整齐,盼望的人还没有回来。楹联写满了美好的祝福,祝愿他乡的亲人平安。这一刻,心中暖。听到了亲人牵挂地唠叨,听到了孩子们欢乐的笑,听到了爆竹声声,听到了繁花似锦。不忘祖先的人们像一片叶子,被风催促着,飞舞着,向往着,投入根的怀抱!

清朝统一新疆时,汉族人主要集中聚居在乌鲁木齐及以东的东疆地区。清朝统一新疆后,由汉族人为主组成的绿营军成为屯垦戍边的主力,遍布天山南北:随军征战的商人和迁居新疆的农民已经成为新疆农业开发的生力军。哈密、巴里坤、吐鲁番、木垒、奇台、昌吉、玛纳斯、呼图壁、伊犁成为汉族人的主要聚居地。随着屯垦范围的不断扩大,迁居南疆焉耆等地的汉族人逐渐增多。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时,很多湖湘子弟扎根新疆。到清末,汉族已分布在全疆各地。特别是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清朝政府为进一步加强新疆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达斡尔)等族官兵驻防新疆,他们成为新疆少数民族中的新成员。以后,又有俄罗斯、塔塔尔等民族移居新疆。

在民国时期,由于内地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原因,河西走廊的居民大量迁往新疆。随着历史不断的进程,新疆和平解放,解放军脱下军装,在塔里木河流域、在昆仑山脉、在额尔齐斯河、在荒凉的戈壁建立了生产建设兵团。当年上海、山东、天津、湖南等地的知识青年大量进入新疆支边建设。如今他们的第三代正在新疆奉献着青春。

扫尘、贴春联、守岁、放爆竹,生在长在新疆的下一代正在沐浴着先人们流传下来的年俗:传统手工技艺、新疆曲子、新疆民俗杂话、威风锣鼓、特色饮食等等展现新疆各民族新年习俗的“一体多元”。

在新疆过春节的民族,祖籍大多在内地。中华民族不忘本,新疆的人们不忘根。祭祀是中国人“过年”文化中最古老的源起,无论是祭拜祖先,还是酬谢神明,祭祀仍然是新疆人们增进族群团结、深厚家庭亲情的重要桥梁。新疆的过春节的民族在年关祭祀的对象不尽相同。生活在昌吉州玛纳斯一带的汉族人供奉的是林则徐和左宗棠的牌位,因为他们的祖先多是追随者林则徐、左宗棠迁入的福建人和广东人。蒙古族在春节期间祭拜的是成吉思汗。而锡伯族怀念的是带领他们西迁进疆的锡伯营总管图伯特。达斡尔语称春节为“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洒扫庭院,在大门的正前方用杂物和家畜粪码成一个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后,轻烟缭绕,到处笼罩着节日的气氛。老人们将大块的肉、馍、饺子等食物抛进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晚上人们在房屋西侧雪地上插上香,朝西叩拜,以示缅怀祖先。

其实,无论哪个民族祭拜是哪个祖先,在新疆人民的心中,他们每一个人都值得去从心底最深处由衷地敬畏。

团圆是今天中国人过春节时最大的主题,无论相隔多么遥远,一家人都要在春节团聚;无论时序如何转换,春节总会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也许身在新疆的一家人因为种种因素不能够回到祖籍团圆。但“远亲不如近邻”,在新疆和谐团结的各民族大家庭中,逢年过节互相走访是其乐融融的。过古尔邦节时,少数民族朋友常会邀请汉族去家里做客。同样的,过春节时,汉族也常邀请少数民族朋友来家做客。不管走到哪家,桌上都会摆着大盘的馓子、葡萄干、杏干等各具特色的小食,喝的也许是浓香的奶茶。少数民族家庭的主人说不定会端盘饺子和炒上大盘鸡等各种菜肴,不少汉族家庭的主妇也能做得一手拉条子、抓饭,再给客人端上热气腾腾的粉汤、薄皮包子、烤肉……种类丰富的美食,在各民族之间走访中变得更加美味。

在新疆的春节文化庙会很红火,秦腔、京剧、豫剧俱全。特别是汉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各地庙会从廿三一直办到元宵节,祈福、敬香、剪纸、猜谜以及社火表演、新疆曲子等汇聚一堂。在春节习俗表演上,除了表演汉族的秧歌外,还表演维吾尔族的“麦西热甫”和塔吉克族的鹰舞,达斡尔族在春节期间有化妆舞会、听书唱歌等活动。多种文化的元素下的年俗活动十分生动。甚至还能看到蒙古族和哈萨克族青年表演踩高跷、扭秧歌的节目等,各民族的精彩演出应有尽有,春节已成为多民族的节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年三十中午,李扎根一个人在宿舍里度过,他在食堂要了四个小莱,买了半斤一瓶的新疆名酒伊犁特曲,他喝一口酒,用筷子夹一片肉送进嘴里,心里别有一番滋味。这个时候,李扎根突然有一种浓浓的想家、想妈妈、想女朋友徐静静等家乡亲人的感觉,他不由自主首先拔通了妈妈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妈妈慈祥的声音。

“扎根,儿子,你在那里过得还好吗?”

“妈妈放心,我过得挺好的。就是想家了。”李扎根说着说着眼泪流下来。

“扎根,男儿立志在四方,学会坚强。”妈妈鼓励他。

“妈妈,我不在家,你要照顾好自己和外爷。”李扎根深情地说。

“放心吧?儿子,家里不要你牵挂。”

“妈妈,明年春节我一定回永,陪你和外爷过年。”

“好,儿子,安心工作。”妈妈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静静前天来看我了,买一个羊腿送来,静静是个好姑娘,别忘了给她打个电话,问声好。”

“知道了,妈妈。”

李扎根挂断电话,吃饭。他想等一会再给徐静静联系,刚吃一口莱,手机响了,李扎根一看,是徐静静打来的,忙接听。

“李扎根,在干嘛呢?”

“我在吃饭。你吃饭吗?”

“和谁在一起吃饭呀?”

“独在异乡为异客,我一个人吃饭,能有谁呀?”

“一个人吃饭不寂寞吗?”

“吃饱喝足不想家。”

“过了年,天气转暖,我去看你,也欣赏一下新疆的风光。欢迎我去吗?”徐静静笑着说。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李扎根笑道。

两座城市,一万里的旅程,把两颗年轻的心联系在一起,拉近了相思的距离。

爱情不再遥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新疆   巴里   蒙古族   西域   汉族   汉族人   戈壁滩   判官   戈壁   长篇小说   公元   千年   春节   民族   妈妈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