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新东方人,说说东方甄选爆火的流量公式


这几天总有人要我拆解东方甄选直播间:他们用双语带货,从6月3号的242w,到6月13号的2000w,只用了10天。


于是大家问我,你怎么看?有没有和老俞聊过,小董老师碰过?有什么流量密码吗?双语直播是一种全新的趋势吗?会火多久?


一个是我老师,一个同门师兄弟,我看了一些关于他们的直播间视频和评论,说说自己的观点。


先说结论:

我认为,东方甄选干得的确漂亮,这波老师们都是可爱人儿。但这里没有什么新的流量密码,也没有什么全新趋势,而是呈现了内容领域一直以来稳定的本质——


(一门手艺+一种情绪+一群粉丝)*随机性


看透了这件事,就看透了所有的逻辑。


接下来,我们大概用2200字,说说这几个问题:





01

为什么老师转主播很顺利?


为什么老师转主播会很流畅?

因为本质来说,他们都是服务业。


所谓的服务业,就是通过人和人之间交互,满足对方的价值,创造价值的业务。


电影、文娱、明星当然是服务业,销售、保险是服务业,做内容的、老师、培训、咨询、顾问也都是服务业。


只要是服务业,就必须有这么“三件套”:一门手艺+一种情绪+一群粉丝。


- 手艺,带来的是“功能价值”,你必须讲清楚你为什么能服务我,做得比我好;


- 情绪,带来的是“情绪价值”,你必须是个真实的,让我有情感体验的真人,不是什么AI页面;


-粉丝,则是“功能+情绪”不断传播,击中合适用户的结果。


过去美国的销售员,开着车,带着魅力笑容,在美国乡村逐家逐户给主妇推销自己的货物,靠的是这三件套。


郭德纲于谦讲相声,李诞说脱口秀,肖战演电影,新东方老师讲课,麦肯锡的咨询师做咨询,也依靠是这三种能力。


老师和主播,看似完全不搭界的2个工作,认真看两者并没有跨度那么大。


一个老新东方人,说说东方甄选爆火的流量公式


考虑到很多东方甄选的购物者,都是新东方的老学员,就像与老罗直播间的人,很多看过罗永浩的发布会,这两群人所需要的情绪价值,是相通的。


一个老新东方人,说说东方甄选爆火的流量公式




02

爆火的流量密码是什么?


怎么理解公式里的那个“随机性”呢?


作为一个服务者、IP,每人每天要做的,就是面对观众,不断的调整、优化和对齐这三者——提高手艺,调整情绪,以及不断的寻找平台和受众。


这是一个漫长、孤独、随机的过程,有人一天,有人十年。


随着不断地打磨和对焦,他们终于发展出来一种打动小众用户的方式。当年郭德纲在相声小剧场讲了几千场,就是这个阶段。


但当时,IP还没有“出圈”,平台、媒体、适合的受众,还没有对接上两群人。


但算法永不眠,算法在不断匹配。当三者突然对齐,网络会一下击穿,这个人就会猛然成为全民焦点,世界会狠狠地回报他。


反映在个体身上,这种表达就是董宇辉在和腾讯新闻对话说的——


“从去年年底直播带货时就一直是用双语教学,也会和大家讲天文地理......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火了”


一个老新东方人,说说东方甄选爆火的流量公式


对,他也不知道,他只是持续的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熟悉的状态做事情,持续做,不断调,一直有一天,就突然火了。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火15分钟。


更重要的,其实是下一个15分钟——有些人并没有太高门槛的手艺(比如张同学、大衣哥、旭日阳刚),有些人没有很稳定的情绪输出(比如人设崩塌的人),他们会迅速被粉丝抛弃,寻找下一个人。


而那些手艺更好,情绪真实的人,会留下来,迎来下一个阶段的流量。


所以,在火之前,你最好做好手艺和情绪的积累。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别信她。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文字和才情已经绝顶,她的孤傲敏感也已经刻入骨髓。她的手艺和情绪都已经到位,只等时代拿起她的小说,砸在世界头上。这个时候出名,才好呢。




03

新东方直播间会一直好吗?


我想会的。


和很多MCN机构不断签各种老师不同,新东方自己有持续培养某种精气神儿(情绪价值)的文化基因。


我有幸参与新东方从03年到08年,从北京分校、到广州、上海、武汉分校,到全国散开的全过程。


从一开始的老师选拔和面试,接下来拿着磁带反复听,到写逐字稿,老师磨课的口提面命,培训师讲专业,名师讲新东方精神,熟练教师的排课,放大更多名师的巡回演讲……


新东方一直有一套批量吸引、复制、托举人才的方式。


这些人可以是新概念老师,口语老师、语文老师、托福GRE老师……他们登台演讲,有相同的气质,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能自己喝起酒来。


甚至离开新东方很久,比如老罗、笑来、李尚龙、奇葩说的艾力、投资的李丰、讲脱口秀的教主刘旸、史炎,也能一眼看出,他们是新东方的老师。


只有这样,俞敏洪的品牌能传递给新东方,新东方的品牌能给东方甄选,东方甄选的品牌,能传递给很多老师。


海底捞你学不会,新东方你也未必能。


另一个爆发出这种多彩又齐整气质的,是奈飞。


以他们为例,最近他们的《爱死机3》刷爆全球,他们拥有最多的用户数据,但还是没法预测什么。最后他们规定了这三个主题:爱(性)死(暴力)机(科幻)x动画。


一个老新东方人,说说东方甄选爆火的流量公式


动画是手艺,性暴力科幻是情绪,诞生出来一个又一个爆品,打开一圈又一圈的人群。通过不确定的创作,获得某种确定性。


正如奈飞的持续创作力,因为有自己的创新文化基因。新东方的业务有自己的生命力,因为也有自己的精气神。


当然,直播间火不等于电商模式就通了,这背后还有一系列的供应链、物流、组织、资本方面的事情要做。但气质在,方法论在。正如石头缝里长出来的小芽,还是会继续生长。




04

说好的密码呢?


你看,这就没啥秘密,只有常识。过去手艺人这样,未来的手艺人也是一样。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要拆解呢?


我小人之心的猜测一下,除了媒体必要的蹭热点(比如我),各种直播营需要神话卖课,对于普通人来说——大概是我们太需要神话和秘密了。


经济越不好,行业越不确定,我们越是希望有什么密码能抓住,有什么新趋势能赶上,有什么神能追随。


如果告诉你,其实没有什么密码,只有持续的尝试、内心的热情,偶尔撞到的机遇,下一段不确定的路途。


但这种话,谁又爱听呢?


人类天生讨厌不确定,喜欢拿来即用,喜欢向外归因,相信自己没成不是因为怂,而是因为错过了某个秘密。


就像功夫熊猫的爹说的——真正的秘密是,没有秘密。要让一碗面好吃,你只需要相信,秘密是真的。


一个老新东方人,说说东方甄选爆火的流量公式


秘密,是别人相信并干出来了,你不愿意相信的某个常识。


如果真的要有一个,那就是——这个变化的世界越来越稀缺这样的精气神儿——持续,长期的做自己。


外在越不稳定,内心就要越坚定;

向外没有方向,不如向内活出自己;

速胜既不可能,慢赢就定是光辉之路。


最后,我呼吁大家:


少拆些秘密,多做做自己。

有空多去下单买菜。




你身边“网红”的三种能力都是啥?

留言区告诉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脱口秀   精气神儿   新东方   流量   手艺人   随机性   东方人   手艺   公式   服务业   情绪   气质   粉丝   密码   秘密   老师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