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智能电动汽车厂:未来究竟是向东走还是向西走?

现在网上消费者的关注点还有华为手机嘛,基本上没有了,90%人都在关注华为汽车。

华为余承东在网上掀起了华为汽车一波又一波的声浪,其实已经预示着华为在造车的道路上成功了一半。

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

从去年年中发布赛利斯FS5,到2021年年底发布问界M5到现在,华为正式进入汽车领域也就是一年的时间,可是就是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之内,华为把整个国内汽车行业搅得底朝天,让80~90%的眼球全部转移到了华为,让华为俨然变成了造车的巨头,这可是在短短一年之间的时间在我们眼面前发生的事情。

因此我们不得不赞叹华为,赞叹余承东所拥有的巨大的市场驾驭能力,而这个市场能力的背后是华为10多年时间,6000~7000人的巨额技术投入。

可能有一些人并不是非常的服气,认为华为在炒作,华为玩的这一套跟其他公司没有什么两样,如果是这样理解,那就是大错特错的。要羡慕就羡慕华为有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以及华为在过去20年到30年超过10,000亿人民币巨额的研发投入所打造出来的雄厚的技术实力。

而华为只要把这个技术宝库里面稍微拿出来几件宝贝就可以打造出一个有竞争力的产品解决方案,构建一个庞大的市场机会点,而今天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何尝不是这样?

很多人在比较问界M5跟其他竞品汽车的续航、里程以及车重车轴距等等一些参数,其实这些东西都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鸿蒙以及以鸿蒙为基础所衍生出来的智能座舱和生态,这才是华为进入汽车领域之后最厉害的杀手锏,也是其他竞争对手无法跨越的门槛。

而更厉害的是在过去十几年当中,华为所累积下来的超过10亿的用户数,这些用户数都是华为汽车潜在的消费者,他们是华为最忠诚的粉丝,他们手中正在使用的华为手机等智能终端具有衍生进入华为智能汽车的天然的粘性,而这个粘性是其他的任何竞争对手所无法具备的。

因此,国内的汽车的制造商到了好好思考的时候了:

是自己单独打造自己的汽车生态体系,这种场景实际上非常难,投入非常巨大,前途未卜;还是选择与国外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行合作,比如高通等等,而这种方案未来会面临着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问题考验;还是选择跟国内的解决方案和生态提供商像华为这样的公司合作。

其实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了,时间其实已经不多了!


国内智能电动汽车厂:未来究竟是向东走还是向西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华为   鸿蒙   智能   国内   汽车厂   粘性   用户数   巨额   提供商   生态   解决方案   领域   未来   时间   汽车   市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