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竞争10年内分胜负,美对华态度有4个转变,要为失败做铺垫?

5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华盛顿大学发表长达40多分钟的公开演讲,首次阐述了拜登政府系统性的对华战略。

中美竞争10年内分胜负,美对华态度有4个转变,要为失败做铺垫?

这篇充满了“既要矛,也要盾”的演讲,没有任何新意,是标准的美国话术,给霸权主义披上“普遍价值观”的外衣,总结来说,就是美国要在亚洲用地缘政治武器针对中国,要在高新技术领域封锁中国,要在世界供应链里把中国踢出去,但是,美国不想与中国开启“新冷战”。明面上说不冷战,可实际上,这次演讲就像是一篇冷战檄文。

演讲中,布林肯引用了拜登的话称“未来十年是中美竞争关键性的十年,美国要在十年内获胜”。这说明美国对华战略的总体思路没有变,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中美关系特征,以对抗为主基调。

中美竞争10年内分胜负,美对华态度有4个转变,要为失败做铺垫?

基调虽然没变,但是布林肯的对华态度却比特朗普时期的蓬佩奥要缓和许多,即便是对照拜登政府以往的发言,观察细节也会发现,美国与中国沟通的态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布林肯说“美国已经准备好增加与中国的直接沟通”,美方希望能拥有更多和中国沟通交流的机会。

自拜登上台以后,对中美关系就不是特别重视,在有限的几次中美对话里,拜登政府仍然是傲慢的大国心态,幻想用实力碾压一切,然而近两年发生的事实,证明了一句话,“美方没有资格说,从实力的角度出发,同中国进行谈话。”

布林肯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希望增加和中国沟通的机会,说明美方已经接受中国的崛起对全球政治格局形成再塑造的事实。

中美竞争10年内分胜负,美对华态度有4个转变,要为失败做铺垫?

实际上,这种转变从去年的下半年就已初现端倪,拜登三次主动与中国领导人通话和视频会晤,布林肯和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通话,沙利文和杨洁篪主任通话、见面等等,说明美国已经感受到了,不与中国沟通对话不利于美国发展的事实。

第二,谈及中美合作事务时,布林肯提到的项目和领域比以往更加全面、具体。

包括气候问题、新冠疫情、核不扩散和军备控制等。过去,美方提到中美合作主要是气候变化,或者美国遇到麻烦了找中国帮忙,比如说阿富汗撤军问题、伊核问题等等。

此次布林肯提到的中美合作项目,更加细致,具有可操作性,双方都有合作的必要和可能,而以往讨论的合作则比较笼统,“找茬”性质偏多。这种微妙变化,表明了美方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合作的诚意正在增加。

中美竞争10年内分胜负,美对华态度有4个转变,要为失败做铺垫?

第三,美国在和中国接触时,已将应对危机和风险放在突出位置。前段时间,在中美防长的通话中,重点讨论了海空安全问题,这说明美方认识到中美之间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在上升,并且给予了更多关注。

美国前防长鲍勃沃尔克在2017年一次国防部最真实的战争兵棋推演中,得出结论:如果中美基于台海问题发生战争,美国将毫无胜算。尽管真实的战争环境会有些许差异,但是足以证明美国在亚洲面对中国,已经失去了压倒性优势。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如果在亚洲和中国发生冲突,一旦失败,美国失去的就是整个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供应链掌控权,和货币主导权,甚至太平洋也要画上一条带度数的线,来重新划定中美边界。美国与中国沟通的态度变化,说明美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中美竞争10年内分胜负,美对华态度有4个转变,要为失败做铺垫?

第四,布林肯在讲话的最后称,中美两国要“和平共处”,这里的用词也出现了变化。去年拜登和中国会晤时说,中美可以“共处”,中国则表示,还可加上两个字,即和平共处。这次美方在对话政策演说时就主动加上了“和平共处”这四个字。

中美之间的大国博弈,即便美国会输,也不代表着中国一定会赢,因此,中国在博弈与对抗中,一直致力于将冲突控制在某个界限以内。

这次布林肯讲话中,拜登政府接受“和平”二字,表明美国认同中国的判断,将与中国一道,控制战争风险。

以上是美方态度的四个变化,说明拜登政府两年以来,对中国实力的认知逐渐清晰。而美国对华态度的四个转变也许是在为美国的失败作铺垫。

中美竞争10年内分胜负,美对华态度有4个转变,要为失败做铺垫?

为什么说美国必然失败?首先站在美国的角度来看,要想打败中国,无非三个路径:

第一,经济对抗,这是特朗普贸易战的思路,事实证明行不通,因为中美经济相互依赖,这种对抗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以美国的经济现状,比中国更加无法承担经济脱钩的后果。

中美竞争10年内分胜负,美对华态度有4个转变,要为失败做铺垫?

第二,政治对抗,拜登走的就是这个路子,在亚洲搞“印太经济框架”,拉拢亚洲国家封锁中国,逼迫盟友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制造地缘压力。这一招同样不奏效,亚洲诸国意在发展经济,为美国站台只是虚与委蛇,布林肯在演讲中表示,“不逼迫盟友在中美之间二选一”,说明美国政治封锁的企图已经破产。

中美竞争10年内分胜负,美对华态度有4个转变,要为失败做铺垫?

第三,综合对抗,长期给中国施加发展压力,“耗死”中国。从布林肯的演讲来看,这一招就是拜登接下来将会采用的策略,就像30年前战胜苏联那样,但这需要长期稳定的战略执行力,就美国的政治体制来说,并不具备优势。

中期大选后,拜登还能不能作出有效的决策都两说,如果共和党占领众议院,美国政界将陷入长期的内耗。往远了看,两年后另一位总统上台,又会把拜登政府的努力化为泡影。

而且美国战胜苏联,并不是因为美国做得有多好,主要是借助苏联内部自我革新的趋势,才使美国被动获得了胜利。

中国与苏联不一样,亚洲国家对于中国变得强大这一事实,并不像欧洲国家对于苏联的扩张威胁一样恐惧,相反,因为中国积极推动全球经济贸易合作,许多国家希望与中国建立良好稳定的关系,共同在经济合作中受益。

中美竞争10年内分胜负,美对华态度有4个转变,要为失败做铺垫?

所以美国的这第三招注定失败,拜登政府对中国明显是无计可施了。

总之,美国对华态度的转变,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中国所采取的战略正在转变,随着美国政府针对中国的计划一个个破产,如今的拜登政府已处在黔驴技穷的边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中美   苏联   态度   和平共处   美方   美国   冷战   中国   胜负   年内   事实   战争   竞争   发生   战略   政治   政府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