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衡山县委挖出一块墓碑,只露一个“毛”字,深掘后揭开身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开始一步步过上了和平幸福的生活。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们的国家曾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走过了一段曲折艰辛的岁月。

可以说,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一块块墓碑,一封封书信,一件件遗物……都是他们存在的见证。

1966年衡山县委发现了一块墓碑,墓碑上只露了一个“毛”字,但是,在那个时代,“毛”这个姓氏是有极其特殊的意义的。因为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的毛主席也姓“毛”。

1966年衡山县委挖出一块墓碑,只露一个“毛”字,深掘后揭开身份

毛泽建

因此,当一块只露着一个“毛”字的墓碑被挖出来时,就立刻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一发现也立刻引起了衡山县委的重视,他连忙挖开了这块墓碑,随着挖掘的不断深入,墓碑的主人的信息也渐渐显露出来。

墓碑上刻着:“民国十八年刊,毛达湘女士墓,原籍湘潭人氏。”原来这座墓碑的主人就是伟大的革命先烈——毛泽建同志。

而墓碑上所刻的毛达湘则是她后来改的名字。

那么毛泽建到底是什么身份呢?她为什么要改名字呢?她为何又会被葬在此处呢?

1966年衡山县委挖出一块墓碑,只露一个“毛”字,深掘后揭开身份

毛泽建

墓碑的主人——毛泽建

说到毛泽建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想到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会猜想,他们是不是有亲属关系。

没错,毛泽建其实是毛泽东的堂妹,而且“毛泽建”这个名字也是由堂兄毛泽东起的。毛泽建从小就受毛泽东的影响,内心非常向往革命。但是,她走上革命这条道路的过程却也是波折的。

1905年10月,毛泽建在湖南韶山冲的东茅塘诞生,小时候,因为家境贫苦,父母身体状况不好,毛泽建便被过继给毛泽东的父母作女儿,她不仅聪明伶俐、善良勤劳而且也非常懂事,肯吃苦耐劳,因此非常讨人喜欢。

在她被毛泽东父母收养为女儿的这段时间,毛泽东父母毛贻昌与文氏都对她非常好,于是在毛泽东一家的关怀照顾下,毛泽建的生活过得还不错,而且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她心中也开始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1966年衡山县委挖出一块墓碑,只露一个“毛”字,深掘后揭开身份

毛主席

但是好景不长,1919年毛泽东的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15岁的菊妹子只好回到自己的亲生母亲身边。

然而由于她的家庭条件实在不好,母亲身体状况也非常差,而父亲已经去世了,尽管毛泽建非常勤劳,但奈何一家人的开支还是很大的,一个15岁的小姑娘根本难以承受。

最后,迫于无奈,她被送到韶山杨林乡的肖家当了童养媳。到这种地步,好像大家都认为她未来都会这样平平淡淡地做一个童养媳,照顾婆家生儿育女的度过,毛泽建也为此非常的悲伤和苦闷。

她不禁想到难道自己心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梦想就要由此而破灭吗?但是,没过多久,幸运的事情发生了,1920年8月,毛泽东回到韶山休息。听说了毛泽建的遭遇后,将她从封建婚姻中解救出来了。

于是,她的命运便彻底发生了改变,开始一步步走上了她梦想中的革命道路

1966年衡山县委挖出一块墓碑,只露一个“毛”字,深掘后揭开身份

毛泽建(左二画像)

参加革命,不断成长

毛泽建是一个非常勤奋努力的姑娘,在哥哥将她从“童养媳”的封建婚姻中解救出来后,她便跟随毛泽东到了长沙。在这里,她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思想也一步一步成熟起来。

1921年,她如愿地在长沙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又成功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员。而在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了革命意味着什么,革命的道路有多艰辛。

但她丝毫没有退缩,早已做好了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准备。由于工作和身份的特殊性,她给自己改名“毛达湘”。

后来她还给自己取名“毛日曦”,她认为这个名字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就像初升的太阳,正在冉冉升起,总有一天会散发出万丈光芒。后来,她也陆续参加了许多的革命活动,思想也进一步成熟。

1966年衡山县委挖出一块墓碑,只露一个“毛”字,深掘后揭开身份

毛泽建(剧照)

在她投身革命的这几年里,她不断进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这期间她遇到了与自己志同道合得非常优秀的共产党员陈芬同志,收获了一份忠贞不渝的爱情。但是,在无数次的革命中,她成为了远近闻名、令敌人丧胆的女游击队长,也因此被敌人盯上,成为他们的眼中钉。

毛泽建曾多次参与革命,她为革命所做的贡献是数不清的。

其中,在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她组织同学上街游行,焚烧售卖日货的店铺中堆积如山的日货,还带领几千学生包围衡阳县政府,要求县长释放被无理扣押的学生代表。

1926年夏,她被任命为中共衡阳县委妇女运动委员。在此期间,她除了组织同学去街头和工厂宣传北伐和国民革命外,还到附近乡村开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自卫军,发动妇女革命。

1966年衡山县委挖出一块墓碑,只露一个“毛”字,深掘后揭开身份

五卅运动

1927年她还作为衡阳县的代表,出席全省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1928年春,毛泽建为了配合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暴动,一度率队攻占南岳镇。

后又奉命到耒阳,担任中共耒阳县委妇运委员兼女界联合会负责人,并组建农民游击队,担任游击队队长,指挥队伍摧毁敌人巢穴,处决了赵水生和李善,配合红军击溃团防局反动武装,掩护部分红军家属和农民自卫军转移。

这些都是在毛泽建革命期间的重要成绩。在每一项运动中,她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可以说,她在革命中成长,她在成长的过程中又为革命作出巨大的贡献。

1966年衡山县委挖出一块墓碑,只露一个“毛”字,深掘后揭开身份

毛泽建画像

英勇就义,为革命献身

1928年5月初,毛泽建和丈夫陈芬被敌人在耒阳夏塘铺包围,不幸被逮捕。不久,她的丈夫陈芬就牺牲在了敌人的枪下。在毛泽建被捕入狱时已经怀有身孕,虽然很快,她的同志们将她营救出来了。

但是,在逃避敌人追捕的过程中,怀有身孕的她已经将要临盆,只能躲在一位乡亲家中产子,孩子顺利出生,但是孩子的哭声引来了敌人。

敌人顺着声音找到了她,就在她刚刚生完孩子身体非常虚弱的情况下再次被捕,也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她刚出生的孩子没多久就不幸夭亡了,这也让毛泽建内心非常痛苦。

再次被敌人捕捉后的她身体也承受了极大的痛苦,敌人使用各种残酷的刑罚想要逼迫毛泽建投降。但是,并没有如他们所愿。面对敌人的种种毒刑拷问,毛泽建都没有向他们透露任何有用的信息。

1966年衡山县委挖出一块墓碑,只露一个“毛”字,深掘后揭开身份

剧照

尽管如此,敌人也没有打算放弃她,而是用尽各种方法继续逼迫她。就这样,毛泽建被关押在监狱中受了将近一年多的折磨,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从没有向敌人有过任何屈服。

最终,1929年8月20日毛泽建被敌人枪杀,牺牲时仅仅只有24岁。在行刑前,她高呼:“乡亲们,今天, 杀了我一个毛达湘, 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毛达湘站出来!革命者,杀不尽,斩不绝!”

就这样,她在花一般的年纪里,永远地离开了。最终,红军冒着生命危险将毛泽建的遗体带了出来,并将她安葬。

直到1966年,后人偶然发现的那块墓碑,正好就是革命先烈毛泽建的墓碑。

在毛泽建投身革命事业以来,她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在国家大义面前,早就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也早就做好了为自己的革命事业献身的准备。

1966年衡山县委挖出一块墓碑,只露一个“毛”字,深掘后揭开身份

毛泽建等人

很多人只知毛泽建短暂的一生的三个名字:毛泽建、毛达湘和毛日曦。但却不知,在她很小的时候她还有一个花一般的名字,因为出生在菊花盛开的秋季,她的家人曾给她取乳名——菊妹子。

她的一生,虽然生命短暂,但她的意志却如菊花的花语一般有着坚强不屈的美好精神。她是我们的英雄,她应该被后世铭记。

行者无言,青史留名。中华民族一步步发展起来少不了英雄的付出,一路走来到今天,英雄的气质早已融入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

1966年衡山县委挖出一块墓碑,只露一个“毛”字,深掘后揭开身份

毛泽建墓地

历史拒绝遗忘,毛泽建虽然牺牲了,但她坚定的理想信念与高尚的精神品质却永远留存下来,不断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中国人民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革命胜利的成果来之不易,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不该也不能遗忘那些为我们的民族复兴而付出生命的同志。

人们将永远缅怀像毛泽建同志一般为中华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革命先烈。


参考文献

  1. 贺卫和.巾紫峰下葬英魂 毛泽建烈士墓发现考记[J].新湘评论,2012(05):39-41.
  2. 黄亚楠.毛泽建:湖湘菊骨傲秋霜[J].湘潮,2017(09):54-5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衡山   县委   耒阳   墓碑   韶山   中国共产党   童养媳   先烈   挖出   这个名字   敌人   贡献   父母   身体   同志   身份   事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