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有些骇人听闻的案件,即使已经过去数年,回想起来也令人后怕和感慨,在刑事案件中有许多案件都和心理障碍疾病脱不了干系,有些案子经常被拿来用在我们的心理分析中,下面这则案例就和典型的恋母情结有关。畸形的恋母情结到底有多可怕?看完这个案例你就明白了。
2005年4月10日,云南省凤庆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电话,发现有多名中年妇女被奸杀的案例,而犯罪嫌疑人仅仅是一名18岁的少年,他叫茶文平,有人好奇茶文平为什么要将目标定为中年妇女,其实这和他的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是他童年时期的母亲缺位密切相关,那么母亲缺位为什么会导致人心理扭曲?
茶平文出生在云南省的一个小县城里,他的父亲常年酗酒、脾气暴躁,在茶文平小的时候经常对其和母亲施暴,这导致他的妈妈忍无可忍,在茶文平11岁那年选择离开这个家庭。
而年幼的茶文平每天期盼着母亲的归来,但同时又抱怨母亲无情,所以对母亲是又爱又恨, 这样的日子无疑是煎熬的。
他就在这种激烈的心理斗争中长大,逐渐形成了对中年妇女的畸形认识——一方面极度渴望与中年女人发生关系,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个年纪的女人都不是好东西”。
终于在一次受雇杀人的机会中,茶文凭在杀人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这种奇异的快感,并开始了万劫不复之路。
茶文平最终悲惨结果的根源在于他畸形的恋母情景,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亦译俄狄浦斯情结。
是心理学中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俄狄浦斯(Oedip-us)无意中杀父娶母的神话故事。恋母情结的虽然来源于父母,但并不是现实的父母,而是父母的意象。
从弗洛伊德的角度来说,每个男孩生来就有恋母情结。3-6岁出现的恋母情结是第一恋母情结,男孩出于“本我”对母亲无条件依赖,如果这个时候母爱欠缺,孩子就会心灵滞后,恋母情节也会延后。
茶文平从小和母亲遭受父亲的毒打,母亲给的这份爱与其说是“无条件的”不如说是“微弱”的,因为母亲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没有能力去保护幼小的茶文平,给予他心灵的滋养,很多时候,母子俩更多是相互“怜惜”的关系 。
进入青春期后开始第二恋母情结,这个时候母亲却抛下孩子远走高飞了,曾经相依为命的母亲如今却这样对待自己,茶文平的内心无疑是怨恨的,他不愿意相信母亲会“抛弃”自己的事实,于是一边期待着一边憧憬着母亲的爱,可是她又怎么能回来呢?
即使回来了,她也是一个反需要孩子照顾的母亲,按理来说,第二恋母情结的对象不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而是父母的替代者,如家庭之外的女性长者、父母的朋友、自己的女老师。
于是茶文平的内心对这些女性长者的感觉悄悄发生了变化,他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淡化恋母情结,将性欲望投射在同龄女性上。
相反,他将自己对母亲的复杂情感投射在年纪与母亲相仿的中年妇女身上,一方面极度渴望与她们发生性关系,弥补感情的缺失,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个年纪的女人都不是好东西”。这种又爱又恨的感情才是茶文平犯罪的心理根源。
在心理领域上,恋母情结是最基本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会受到恋母情结的影响。可以说,恋母情结是后来各种人际关系的雏形。
茶文平 的恋母情结没有顺利过度到同龄女性身上,而集中在中年妇女上,这其实就是一种母爱的 过度补偿,
如果说茶文平的恋母情结是必然,这股“杀意”和“恨意”却绝不是偶然,茶文平的家庭教育中,父亲才是让他走上犯罪道路的罪魁祸首:对女性施暴的男人往往不会从心底里尊重女性。
茶文平从小目睹了父亲对母亲的殴打,虽然幼小的他曾拼命想要保护母亲,但是父亲耳濡目染的夫妻相处之道,让他潜意思里相信:女性就是男性的附庸品,是不值得尊重的,更何况茶文平自身有被父亲虐待的经历,母亲的离开让他更加相信女性是“忘恩负义”的,没有一个“好东西”。
种种迹象表明,即使茶文平没有杀人犯法,他依旧会和父亲的一样,变成一个彻头彻底的虐待女性的“家暴男”。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双方都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任何一方的缺失和教育不当都会给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有句话叫作地球上本没有仇恨,但人们因爱生恨;地狱中本没有愤怒,只有一个受了嘲弄的婴儿——所有的恨皆来源于爱。
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恨”原生家庭的教育不当,根源还是因为我们爱着父母对父母有期待,可是像茶文平这样的孩子已经没有机会了,这股恨意彻彻底底地毁了他自己。
有的时候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庆幸的是我们当中大部分人收获的爱意是远远大于恨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不够完美的家庭而懊恼,因为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大部分人比茶文平要幸运得多,有些人即使活着也在一生中治愈着童年,而我们却有机会化解怨恨,拥抱爱意,所以,不要再怨恨你的父母了,带着恨意生活,走不出童年的阴影,给自己,给未来家庭,带来的,只能是灾难。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更新时间:2024-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