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头黄牛摔死后,李大叔不让分吃牛肉,60后放牛娃的我吃肉后吐了


文/温暖的叶楠大叔


导读


因为在小麦青贮该不该的话题里,叶楠大叔发了一篇《在小麦青贮的争论里,想起儿时那碗带儿面,那时每一粒小麦都珍贵》的小作文。


尽管在小作文里,小编是回忆鄂东小山村,因为农田少、小麦珍贵,在那年那月吃一碗带儿面很不容易,并没有点题小麦青贮该不该,文后还是引起众多读者评论,其中一位读者问我:“你小时候吃过牛肉吗?”

那头黄牛摔死后,李大叔不让分吃牛肉,60后放牛娃的我吃肉后吐了

是啊,今天小麦青贮能卖高价,是因为今天我们:不仅要吃白面馒头、肉包子、包面等小麦做出来的面食,我们还要吃牛羊肉。


小麦青贮就是因牛羊肉要吃饲料,青贮的小麦转化成了牛羊肉。


那头黄牛摔死后,李大叔不让分吃牛肉,60后放牛娃的我吃肉后吐了


那头黄牛摔死后,李大叔不让分吃牛肉,60后放牛娃的我吃肉后吐了

当看到这位读者朋友的发问,少年时那次吃牛肉的经历,如同一幅幅图画闪现在脑海里。


那时,牛是农民的饭碗


那时候黄牛、水牛,每一头牛在农家眼里是很珍贵的,牛是农民的饭碗。


故乡湾塘和九丘田,分布着高低不同、大小不一的田地,春夏秋冬四季里,农家的牛,精耕细作、寒耕暑耘,板结的田地随犁铧翻起,成块的田泥地块,又在一排耙齿下,来来回回中划破,在满田的泥浆中,农人站在、或坐在铁皮做的滚轴上,牛儿弓着腰负重在泥田里转圈,只为把田地碾碎整平好插秧。

那头黄牛摔死后,李大叔不让分吃牛肉,60后放牛娃的我吃肉后吐了


那头黄牛摔死后,李大叔不让分吃牛肉,60后放牛娃的我吃肉后吐了


那头黄牛摔死后,李大叔不让分吃牛肉,60后放牛娃的我吃肉后吐了


那头黄牛摔死后,李大叔不让分吃牛肉,60后放牛娃的我吃肉后吐了

要知道滚轴加上一个大人的重量,在泥田里有多重?至今我依然没有准确的答案。


农家的儿女年年看到:早春寒冷的雨雾里,三伏的烈日炎炎里,初冬的山浸田里寒冷刺骨……


却总是那几头牛,在同一块田里犁开、翻耙、推平,一年反复数次。


大了些的时光,总会心疼抽打在牛身上的枝条,烈日下父辈和牛都疲倦的步伐,至今想起那些情景,还是一样湿了双眼……


没有那几头牛的辛劳,那有湾塘和九丘田年年的稻香?


那年我放养过的黄牛摔死了,吃了黄牛肉后我吐了很久


那年那月,农家的孩子都是小劳动力,帮助父母放牛是理所当然的。


那时候牛是生产队的,牛的放牧和管理,由生产队指定专人放养,我妈妈因为心脏病不能下水田,就被生产队长安排放牛。


妈妈多病,每年都在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病了去镇上医院住院。


爸爸当年支边、我是老大,生产队的牛只有我放养了,记得有两个月,我放过大小六头牛。


在我放养的牛中,有一头壮年公黄牛,力气大、犁耙耖都和大人配合得好,极其聪明还护主,但脾气也爆。


我很喜欢那头黄牛,为它挠痒、捉吸血的牛皮虫,在石崖边、水沟旁,为它扯嫩茅草、淡竹叶,拍拍它的头,它也用温柔的眼神看着我,一次放它的路上,一只大黑狗龇牙咧嘴追咬我,黄牛把我护在身后,低头用牛角尖抵着黑狗,还用后腿蹬黑狗,黑狗只好吠几声跑了。

那头黄牛摔死后,李大叔不让分吃牛肉,60后放牛娃的我吃肉后吐了

可在夏天的一个午后,黄牛在荒石崖下,一处乱石林中吃草,因突然的炸雷和闪电,受惊后摔死了。


黄牛摔死了,我放声大哭,耕田抢着用它的李大叔,也哭了。


李大叔强烈要求把黄牛埋在荒石崖下。

可在社员表决投票后,黄牛还是被分割成一块块牛肉了,家家分了一小块。


牛头和牛杂碎,第二天晚上全队社员加餐,我也被伯父拽着去了保管屋外的晒场上。

(保管屋,生产队存粮分生产队社员口粮的房屋,类似于仓库,也是生产队社员开会的地方。)


我也分到了一碗带汤的牛肉,见我迟迟不吃。

伯父对我说:“怎么还不吃?又瘦又黄不拉机的,还讲王八款!牛肉比猪肉还好吃、更补身体。”


嘴里吞咽着不知是牛头肉,还是牛骨头上的肉……

我满脑子里都是我的黄牛,在湾塘、在九丘田、在堰河……放牧的场景,还有黄牛温顺的眼神。


那碗带汤的牛肉,我没吃到一半,就突然感觉到恶心,我匆忙跑到一边去吐了。


接连好多天,我吃饭喝水也吐,我家分的牛肉弟弟吃了。


写在后面


人生短暂,回望岁月并不遥远,当年农民养牛只为耕田。


当年鄂东农民的牛病死的、意外死的,有吃牛肉、卖牛皮的,但也有农民念牛辛劳一生,牛死后把牛埋在山上的。


如今除了山村,没人用牛耕田了。


那头小黄牛,我依然记得它鲜活的样子。

后来我也慢慢吃牛肉了。


今天牛羊肉需求量大,有了小麦青贮喂牛羊,该不该的讨论,小编心里当然盼望着,冬种夏收金黄的麦粒。


那头黄牛摔死后,李大叔不让分吃牛肉,60后放牛娃的我吃肉后吐了


那头黄牛摔死后,李大叔不让分吃牛肉,60后放牛娃的我吃肉后吐了

在这个话题里,参与者少不了农民,更少不了真正有真知灼见的专家发声。

比如:小麦合理可行的价格,社会物价稳定怎样计算?


比如青贮饲料是牧草合算?还是小麦、玉米青贮合算?


这些都不是我这篇小作文能点评一二的。


文字是有温度的,但写文字更应该离不开思考。


如今,故乡也有人种牧草圈养牛羊,而种小麦的人却不多了。


不用买小麦,直接买面粉,经常能吃上牛羊肉,当然是好日子。


但世间那能总岁月安好?灾荒特殊年代里,黄金和小麦谁更少不了?


谁能肯定的说:我一生不会碰上这样的选项?

亚马逊蝴蝶的翅膀效应,或许在未来的日子里,某一天不期而至、来得更猛烈。


(本文中图片、含文字截图,部分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文/结

感谢阅读,感恩遇见,温暖的叶楠大叔,相信文字会传递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黄牛   大叔   牛肉   放牛娃   黑狗   生产队   牛羊肉   牧草   社员   伯父   田里   田地   小麦   农家   农民   文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