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堂堂大清,咋还不如北美印第安人

1792年,英国人马戛尔尼不远万里觐见了80岁的乾隆皇帝。他此行的目的,是希望清政府取消对外贸易中的限制和禁令,开拓中国市场。乾隆不仅拒绝了这些请求,而且用严厉的语气在书信中英王乔治三世,任何无视禁令的英国船只都将被武力驱离,在信的结尾乾隆写道:“勿谓言之不预也。”

我堂堂大清,咋还不如北美印第安人

如果这封信是写给交趾支那、琉球缅甸、尼泊尔及蒙古汗王的话,自然有着不可冒犯的尊严。但彼时的大英帝国海军不可能将其放在眼里。半个世纪之后,当鸦片走私的矛盾无可调和,大英帝国还是用唯一能够听懂的语言——轰鸣的炮声接受了自己的要求。乾隆皇帝不曾想到,无所不备的天朝上国既不能用皇家威严震慑洋夷弓马骑射也顶不住坚船利炮,天朝终归打出原形。

我堂堂大清,咋还不如北美印第安人

1840和1856年,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彼时大清有八旗兵20万,绿营兵60万,是当时全球最庞大一支常备军两次投入到战争中的约10万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出兵2万,第二次英法联军出兵2.5万两次战争的伤亡对比:第一次大清伤亡22790人,英方523人第二次大清伤亡约1,联军伤亡500-1000。两场战争惨败,大清被迫签订一连串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我堂堂大清,咋还不如北美印第安人

在大清苦苦支撑的时候,北美的印第安人也在与白人各种战斗。与想象中的不同,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并不存在武器和战术代差,印第安人很快就学会了骑马和使用火枪与白人对战这是一场真正的战争。从1622年到1890年,这场战争断断续续持续270年,双方各有胜负,均伤亡惨重经常发生印第安村落与白人城镇被对方攻陷屠尽的惨剧。在彼此的屠杀中印第安人往往付出数倍代价,但不是一边倒的,剥头皮这个专利也是印第安人教会白人的

1622年,弗吉尼亚88个白人定居点被摧毁80个,首府詹姆斯敦被夷为平地1675年“菲利浦国王之战”中,新英格兰90个移民定居点被摧毁50个1876年小巨角河战役2500苏族印第安骑兵包围美国第1骑兵师第7骑兵团647人,将其全歼,此战震惊美国……

大清十万王师,也不曾一举全歼洋夷600人,他印第安人做得到,为何我大清不行

我堂堂大清,咋还不如北美印第安人

大约始于1621年,中国明朝向葡萄牙采购第一批红夷大炮,运到东北防御后金,彼时北美印第安人战争即将爆发。袁崇焕在宁远用这些大炮击退努尔哈赤,至少为明朝续命30年。既然采购葡萄牙火器,说明那时的中国火器已经落后西方,但买来的也能用

印第安战争时期,利用英法美西等国间的矛盾,印第安人经常从敌人的敌人那里购买枪支弹药,就凭这个也和白人打上270年。大清连这个也不会,难道因为比较笨吗?

大清是个比较特殊的王朝,它的统治阶层满族,人口很少。因缘际会之下,区区几十万人口的满族征服1-2亿人口的明朝,建立的满清有一个特殊性,就是不仅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也尖锐。

我堂堂大清,咋还不如北美印第安人

有清一代,始终强调弓马骑射,防范火器发展,这是由民族矛盾决定的。康熙一朝,就始终限制火器在绿营的使用,将威力较大的子母炮等列为八旗专属装备,不允许绿营配置。雍正上台后,又将满清龙兴之地盛京、吉林、黑龙江“之外的子母炮全部拉到北京封存,不允许军队配置,原因就是一旦有人搞事,方便八旗的弓马骑射去镇压。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有识之士就提出过采用西式武器装配部队,但满清怎么允许有人给自己掘墓。直到二次鸦片战争时,满清最为倚仗的八旗精锐在八里桥一战惨败,终于死心,允许绿营广泛装备火器,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就是用国产火器列装部队。

我堂堂大清,咋还不如北美印第安人

康熙、雍正限制火器的使用,是中华民族的罪人,但却是满族的恩人。1912年,掌握满清头号主力北洋新军的袁世凯,终于借助这支火器武装起来的汉人武力,逼得清帝逊位。此时不过距离洋务运动50年。如果不是康熙、雍正英明,满清哪里还能挨到1912年。

中国沦落到一个只能代表一小撮人利益的满清政府手里,是堂堂天朝比不上印第安人的主要原因,也是这段历史最惨痛的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印第安人   大英帝国   英法   鸦片战争   印第安   雍正   满族   明朝   绿营   北美   火器   白人   满清   伤亡   中国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