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就业机会,尊重市场规律

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云南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李克强表示,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着力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增长保就业保基本民生。更加突出就业优先,着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岗。

自5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后,仅仅相隔7天,再次在重要会议强调保就业,足见当前解决就业问题的紧迫性。

就业问题涉及面广,其中,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尤为受关注。今年有1076万毕业生,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从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等方面做出多项部署安排。地方也在发力,近日,广州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22年“赢在广州”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力争广州市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7月底达70%以上、年底前达90%以上,确保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从国家到地方,解决就业问题,政策紧锣密鼓,目的就是为了更好连接劳动力供需市场,为疫情下受就业问题困扰的毕业生尽可能多找一个机会,多寻一条出路。

解决就业要紧紧依靠市场,这是市场经济所决定的必然路径。企业需要人才以提高经营效率和企业竞争力,而企业寻找人才的过程正是解决就业过程。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市场主体的数量超过1.5亿户,所以,毕业生就业不能不通过市场来解决。李克强总理说的通过稳市场主体来保就业,是“施肥要施在根上”的现实注解:市场主体是根,就业、增长、基本民生等等都是根上结出的果实。因此,解决就业的根本还是稳住市场主体。

从就业政策具体来看,李克强总理对市场主体作用的强调也很有启示——具体的就业帮扶也要依靠市场主体,尊重市场规律。从省到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都提出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同时,挖掘基层、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岗位机会。这一方面要求,主渠道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当前,市场主体面临一定困难,工作动员难度势必加大,讲好政策用好政策更显重要。国办《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小微企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只有把相关政策讲到位、用到位,才能提高民营企业积极性,切实发挥市场主体的主渠道作用。

另一方面,就业市场是一个充分博弈的市场。只有“你情我愿”,就业才能真正稳住。配给制之所以无效率,或是因为劳动者被配置在了不了解、不喜欢的岗位上,或是因为被配给方原本并不存在用人需求,最终导致效率的降低或人员的闲置。就业帮扶归根结底是帮助建议,而不是配给,尊重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意愿,市场结构、企业经营方可稳定。

李克强总理在座谈会表示,要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地在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上有很多办法可用,要创造性工作。“创造性工作”切中肯綮,当前,部分行业和企业困难加剧,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正视困难、应对冲击尤其需要根据本地实际,尊重规律,蹚出解决毕业生就业的新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市场   就业问题   广州市   就业机会   座谈会   高校毕业生   总理   市场主体   毕业生   规律   效率   困难   作用   政策   地方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