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北发现3000多具尸骨,一73岁老人站出来:我知道他们是谁

我们都知道,地底下埋藏着很多东西,包括石油、煤炭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也有不少前人留下的东西,包括各种古墓、陵寝。

俗话说:陕西的黄土埋皇上。意思就是说陕西的土地下埋了众多的各朝各代皇帝,所以在陕西,你要是从地底下挖出个什么古墓,那都不算个什么稀奇事。

可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比挖出古墓还要稀奇、震惊。

2010年,湖北宜昌的一处工地上,发现了3000多具尸骨!

是的!您没有看错,3000多具尸骨!这个数字非常惊人。按道理来说,在工地上发现个几具动物尸骨,甚至是人的尸骨,都是比较正常的事了。

像1957年在南昌的工地上,不也正是发现了著名革命领导人方志敏烈士的骸骨吗?

2010年湖北发现3000多具尸骨,一73岁老人站出来:我知道他们是谁

图 | 方志敏烈士

可是今天这个事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这不是一两具、几具尸骨啊,而是3000多具啊!他们是谁?为什么会埋在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个消息迅速在当地传开了,一位73岁的老人听说了消息后,立即赶到了现场,站出来对着调查人员说道:“我知道他们是谁!

这位老人是谁?他怎么会知道呢?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久远、悲痛而又感人的故事……

一、工地惊现尸骨

我们国家有“基建狂魔”的称号,这自然不是吹的,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来都是遥遥领先。原先不通车、不通路的地方都有了路,天堑变成了通途。

2010年,湖北省宜昌市正在修建一条通往巴东的高速公路,这条路一旦修通,将极大缓解人们的出行问题。

宜昌附近地形复杂,施工队克服重重困难,修到了黄花乡南边村一带。

2010年9月,正是太阳晒的时候,工人们顶着烈日干活,搬运材料、挖掘土方……虽然辛苦,但他们为了早日通车,任劳任怨地做着。

“这天气真热,我的汗流个不停。”一位工人向旁边的工友抱怨道。

那位工友停了手中的活,擦了擦额头的汗,对他说道:“我也是啊,流个没停,多喝点水,注意别中暑了!”

两个人都拿起水杯灌了一大口水,接着又干了起来。他们正在开挖一个大坑,大坑的形状已经出来了,没多久应该就可以完成了。

2010年湖北发现3000多具尸骨,一73岁老人站出来:我知道他们是谁

他们正在卖力干着,突然天就慢慢黑了起来,一声雷鸣打断了他们。

“哟,看来老天也知道我们太热了,把雷公电母请来了。”

一位工友的玩笑话,引来大家一片笑声。没过多久,雨点就慢慢落了下来。

“回工棚歇会儿吧,这雨估计得下一阵呢!”工地负责人刘师傅对着大家说道。

“太好了,这雨真及时啊!”“回去咯!”工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刚才被太阳晒得烦躁的心,也被这一场雨冲得干干净净。

工人们收拾着工具,回到了休息的工棚,打盆水洗把脸,还有人直接去冲个澡。本以为这场雨没多大,可是没想到一直下个不停,下到后面雨势越来越大,渐渐变成了暴雨。

工地因为施工作业,土质本就疏松,经过大雨的一番冲刷,泥土更是被冲走了不少。到了下午的时候,雨总算是停了下来。工地上也被冲得乱七八糟,水坑遍地。

工地负责人刘师傅对着众人说道:“趁着下完雨凉快,大家拿上工具,把剩下的活干完吧。”

工人们拿起工具,成群地走向刚才的施工场地。走在前面的几位工人还在闲聊,谈论着什么趣事。

突然,一位工人脚底打滑,不小心掉进了刚才开挖的大坑里。那名工人掉进去后,摸到了不少像棍子形状的东西,他以为是之前工友遗留下的铁锹、铲子之类的工具,说道:“这是谁把工具落在这了?”

旁边几位工友看见他掉进泥坑里有些狼狈,笑出了声,那名工友更生气了:“你们几个笑什么笑,还不赶紧拉我一把!”

工友大笑着走过去,准备拉他起来。可是越靠近那个大坑,几个人脸上的笑意逐渐消失了,甚至渐渐带着几分疑惑与恐惧。

坑上的几个人相互看了几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惶恐。坑里的那位工友看着他们的神情,对他们说道:“你们愣着干嘛啊,快拉我啊!”

那几名工友用手指了指,对他说道:“你看看你旁边。”坑里的那人看了看,又看了看四周,顿时感觉后背发凉,寒意直冲头顶。

原来,在坑里出现了不少的白骨,在坑道的远处,因为刚才暴雨的冲刷,土里也依稀可见不少的尸骨。肉眼可以见到的,就不止一两具,而是很多。

2010年湖北发现3000多具尸骨,一73岁老人站出来:我知道他们是谁

刚才还因为下雨而开心,现在却没了笑意,只剩下震惊、惶恐、不安。

那人吓得不轻,大叫了一声,都不用工友拉,赶紧爬了上去。爬上去和几位工友站在一起,才勉强安定了下来,颤抖地说道:“我没有看错吧,那真的是白骨吗?”

大家虽然不确定,但也八九不离十。几个人拿着工具扒拉了一下,发现的确是人的尸骨,他们哪里还敢留在现场,赶紧跑回了工棚。

工地负责人刘师傅眼看工人们又跑了回来,立马上前询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跑回来干嘛?”

只见那位掉进坑里的工人满脸苍白,结巴地说道:“白骨……好……好多白骨,吓死人了。”

刘师傅觉得疑惑,带人去现场看了一下,果然没有错,的确是大量的白骨。他赶紧疏散工人,让大家回到工棚,今天暂时停工。

随后,他立即拨通了当地派出所的电话:“喂,110吗?我这里是黄花乡南边村的高速施工队,你们赶紧派人来看看,工地上发现了好多的白骨。”

警察以为听错了,再询问一遍:“您说的是人的尸骨吗?”

“对,确定是人的骨头,有好多,现在看到的就有几十上百具,你们赶紧来吧。”

随后,警察火速赶到了现场,将那里封锁了起来。经过勘察确认,的确是人的骨头,而且经过简单的挖掘,发现数量很多,在附近的土里很可能也有。

警察感觉事态严重,马上向上级部门报告,上级部门决定派有关专家赶往现场,进行挖掘和鉴定工作。

“南边村工地发现了大量尸骨!”这个消息迅速在旁边的村子里传开了。

附近村子有一位73岁的老人,名叫秦德标。他从别人口中听说了这个消息后,迈着略显蹒跚的步伐,走在泥泞的土路,来到了现场。

他穿过围观的人群,走到警戒线旁边,警察示意拦住了他,问道:“老人家,这里是封锁现场,不能进去。”

2010年湖北发现3000多具尸骨,一73岁老人站出来:我知道他们是谁

秦德标老人看着调查人员挖掘出来的尸骨,顿时老泪纵横,眼睛里已经充满了泪水。警察和围观的人群看着这位老人都有些奇怪,不明白他要干什么。

忽然,老人家说了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他指着地上的尸骨说道:“我知道……我知道他们是谁啊!”

二、尸骨之谜

警察赶到现场后,立即封锁了发现尸骨的区域,随后法医等有关专家赶到了工地。他们对工地进行了发掘,看着越来越多的骸骨,他们的心里除了震惊,还有大大的疑惑。

谋杀肯定是不可能的,这么多人,就算杀了人不会没有一点线索,也没有人报案。新中国成立以来,宜昌地区就没有这么多的人口失踪,那么就只能往前推了。

根据法医的进一步判断,这些尸骨已经有几十年了,基本可以肯定是建国前就已经被埋了。

“会不会是当年日军的大屠杀?”一位警察大胆提出了他的假设。

其他人觉得有这个可能,于是准备联系当地的文史专家,请他们查阅一下文献,看看究竟有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结果,文史专家还没有给出结论,秦德标老人就来到了现场。

秦德标老人的一番话让在场的人都震惊了,正在负责勘测的专家听到这句话后,停下了手里的活,也走了上来,询问老人知道的一些情况。

他们将老人带到了一间休息室,扶着他坐下,又端上了一杯热水。一位负责人问道:“老人家,您说知道他们是谁,那些尸骨到底有什么来历?您能讲一讲吗?”

秦德标老人擦了擦眼泪,颤抖着说道:“他们都是英雄啊!”

根据老人的回忆,南边村在抗战的时候是野战医院。那个时候自己还小,跟着母亲去过那里,看到过很多的伤员,有的正在做手术,有的躺在担架上疼得嗷嗷叫,还有的因为重伤不治身亡……

2010年湖北发现3000多具尸骨,一73岁老人站出来:我知道他们是谁

在那个年代,医护人员和药品都极其有限,可是伤员却一批又一批送往位于南边村的野战医院。很多的战士都因为得不到及时治疗,或者因为没有药品而牺牲。

正是因为医护人员不够,秦德标的母亲还有其他乡亲才加入到了救援的行列之中,秦德标也因此有幸目睹了那悲壮的一幕。

还是小孩子的他,对那些受伤的战士印象特别深刻。他刚看到的时候,就被那惨烈的景象还有战士嚎叫的声音吓到了。

母亲赶紧将他带到外面去,安慰他道:“宝宝不哭,不害怕,那些叔叔、哥哥都是好人,他们都是英雄,他们为了打鬼子受伤的,是为了保护我们啊!”

秦德标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害怕,后来就不怕了,也会和一些战士玩闹。可是在战争面前,生命是脆弱的,那些战士不断地死去。

昨天还和秦德标说过话的一位战士,今天却怎么也叫不醒了。这样的事太多了,秦德标小小的年纪就看到了太多的生离死别。

虽然那时他还小,但是那些画面一直刻在脑海里,在今后的日子里,经常回想起来,直到年老。所以当发现了那些战士的尸骨后,秦德标老人第一时间就来到了现场。

根据秦德标老人的回忆,这些人都是国民党军队,而且大部分是国民党第七十五军预备第四师的战士。

除此之外,还有附近的民兵、百姓等。当时,战事打得十分激烈,伤亡人数也很多,本来是伤亡的战士单独埋葬,可是后来牺牲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单独埋葬,就挖了个大坑集体埋葬。

到了后面,前前后后总共掩埋了3000多人。

当时为了纪念这些牺牲的抗战英雄们,预备第四师的师长傅正模还特地留下了标记。后来也修建了纪念碑,可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就消失不见了。

2010年湖北发现3000多具尸骨,一73岁老人站出来:我知道他们是谁

图 | 傅正模

听完秦德标老人讲完这些尸骨的来历后,参与发掘和保护的人员早已没了之前的恐惧与疑惑,取而代之的是敬佩、怜悯与感动。

秦德标老人说尸骨大概有3000多具,而专家们经过连日来的发掘,最后一一清点,发现的确是有3000多。

根据秦德标老人的描述,宜昌的文史专家也在史料中找到了线索,为我们还原了当年悲壮的历史。

三、无名英雄

根据《宜昌县抗战资料》《宜昌抗日烽火》记载,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不断侵入华北、华中地区,妄图蚕食整个中国。

在抗战初期,八路军挺进华北,在敌后给敌人造成重大损伤。而国民党也发动了一系列大的战役,和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伤亡较大,很多部队被打散、打残。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对一些军队进行了整编,预备第四师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于1938年组建。

预备第四师组建后,参加了多次重大战役,包括武汉会战、枣阳战役等,他们打得非常勇猛。预备第四师在宜昌和日军对峙了将近四年,牺牲了很多人,其中就有这三千多人。

要知道他们这个师就算满员也不过六千多人,这里就发现了三千多具尸骨,再加上其他伤员,可以说他们师已经快打光了,由此可见战斗有多么激烈。

日军想要攻占宜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依靠这个地方修建机场,然后可以直接轰炸重庆等大后方。为了争夺这个地方,国民党军队和日军进行了一场血战。

1940年,宜昌以东地区都被日军占领,他们修建大批碉堡、工事,企图慢慢向四川方向推进,攻占大后方。

预备第四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了宜昌,他们负责宜昌小溪塔地区的防守,师部和野战医院就安排在南边村。

打得最惨烈的战役是1941年的血战沙坝店子。

当时,沙坝店子被日军占领,为了夺回这个据点,傅正模下令10团夜袭。10团战士们趁着夜色冲到了鬼子据点附近,剪开了前面两道铁丝网,可是在第三道铁丝网处被敌人发现。

敌人的军犬顿时狂叫,照明弹也发射升空,10团的战士们暴露在了敌人的眼皮子底下。

10团团长立即下令冲锋,可是敌人占据了地利,战士们没有掩体,没有战壕,就这样冲上去无异于送死,很多战士被敌人机枪放倒。

他们没有畏惧,倒了一批,又冲上去一批。为了炸掉敌人的碉堡,一位营长带着几十人摸到敌人侧面,炸掉了敌人两个碉堡。可他们也遭到了大批敌人的围攻,最后全部牺牲。

在这一次战役中,10团战士一千多号人,最后只剩下13人,还有几名伤员,可以说整个团都打没了。

2010年湖北发现3000多具尸骨,一73岁老人站出来:我知道他们是谁

正是因为战况惨烈,傅正模才在南边村挖了大坑,为死难的战士安葬。可是死难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属于一个个无名英雄。

在《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姓名录》的宜昌部分,只是记录了几百名将士的姓名、所属部队、年龄等信息。可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记录在案。

在当时,国民党军队和日军在实力上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装备本身就不太好,更何况预备第四师又是新组建的部队,长时间在宜昌和日军展开拉锯战,消耗很大。

即使有新兵补充进来,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反观日军,他们装备精良,飞机、大炮、机枪等应有尽有。日军又训练有素,在侵华前就经常模拟演练,可以说是职业军人。

这样一来,预备第四师就显示出了不足。像第四师十团那样整团的牺牲,在抗日战场上也不算是稀奇事。

预备第四师在宜昌地区和日军拉锯近四年,为阻挡日军西进四川做出了重大贡献,保卫了陪都重庆。日军也因为在宜昌损失太大,撤离了该地区。

这样一支预备部队,以近乎全军覆没,比正规军更惨烈的方式,展现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坚韧决心,无愧于他们作为军人的身份。

预备第四师的风骨让全国闻名,因此也被称为铁血预四师!

他们的壮烈举动,为什么后来逐渐不为人所知,直到2010年才发现了他们的尸骨呢?

四、默默无闻不代表忘记

其实在预备第四师的战士和其他人员牺牲后,傅正模组织人员为他们安葬,并且立了纪念碑。抗战胜利后,这里也得到了修缮。

但是,预备第四师师长傅正模在1941年升任54军副军长,师长由原来的副师长王中柱担任。而且在1945年,预备第四师据说被裁撤了,也有可能是被并入其他部队了。

这样一来就没什么人关注了,再加上后来国民党又发起了内战,全国又开始了战乱,到处都在打仗。国民党在国内不得人心,抗战牺牲的战士又有谁会关注呢?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这样的死难战士很关注,当地政府对南边村原有的纪念碑进行了修缮。但是,因为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资金不足,随后又开始抗美援朝,全国哪里有精力和资金搞这些呢?

随后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那个时候人们都吃不饱肚子,有很多百姓饿死。为了填饱肚子,南边村以及附近的村民开始在山坡上开荒种地。

原有的纪念碑和纪念堂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毁坏的,为人们所凭吊的遗迹也就不见了。

根据南边村一些老人的回忆,在那个时候,只要在山坡上开荒种地,往地下稍微深挖一点,就能挖出一些白骨。可是挖出来了又能怎么样呢?

那个时候的百姓,肚子都填不饱,又怎么会想到保护这些白骨呢?

2010年湖北发现3000多具尸骨,一73岁老人站出来:我知道他们是谁

我们不能完全怪那些百姓,他们也是没有办法,人在生存都出现问题的时候,最先做的应该是保证活下来。历史已经过去,我们应该以客观的态度对待。

虽然部分白骨没有得到保护,但是也有人在默默保护它们。南边村一位名叫张先爱的老人,就在十余亩的山地上,收集了不少遗骸。

老人对待这些遗骸非常认真,不少的白骨已经风化成了碎片,老人就把它们装在陶罐里,然后埋在土里,再用编织袋盖住。

当问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老人只是简单地说道:“我家没有亲人参加抗战,也没有人牺牲。只是觉得那些人是为我们牺牲的,生前他们保护我们,死后我应该保护好他们。”

纯朴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对英雄的尊敬!

宜昌发现了这一批英雄的骸骨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人员加紧收集烈士骸骨。大批工作人员投入到挖掘工作当中,还有人员对南边村村民进行采访,询问当年抗战的事情以及掩埋后的发展。

在发现了这3000多位烈士的遗骸后,宜昌市政府决定重新为他们安葬,并建纪念碑供后人瞻仰。

我们当今的和平,有太多的人流血牺牲,这才有了现在的安宁。虽然发现的是国民党军队,但是他们也是为抗战而牺牲的,他们是为了保家卫国而牺牲的,他们值得我们敬仰!

英雄虽然默默无闻,但是从来不曾被人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尸骨   宜昌   老人   工棚   工友   大坑   湖北   南边   白骨   日军   工地   战士   说道   敌人   牺牲   现场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