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生活中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疑惑:很多家居生活中常见的物件,这么多年过去了,明明存在着明显的“设计缺陷”,怎么就是不改进呢?但你有没有想过,也许这些常见的家居物件,并没有设计缺陷,而是自己根本不会用,或没用对呢?

其实,人的惯性思维都是这样,很少会从自身找问题。

尤其是在看了下文这9个物件的设计细节后,我发现,真的有无数人都辜负了发明者的良苦用心。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图源:爱折腾的番茄月)

我反省!曾经我也吐槽过它们为“蠢设计”,笑话发明者是小丑,不思进取。

然而如今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原来是我自己。

不由感叹:发明者的考虑太周到了,怪我自己不会用呀!

玻璃调料瓶底部波浪纹设计

很多人说这个波浪纹用处不大,有时候底部粘上油污、汤汁,还不好擦。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防滑

其实之所以这么设计就是为了增大瓶底摩擦力,这样在厨房油污环境下,瓶身也不容易打滑。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通过摩擦解决潮湿不出粉的问题

其次它还有个作用,就是里面的粉料结块倒不出来的时候,可以用两个瓶底相互摩擦,这样就能轻松出佐料了,知道这个细节后,你是不是豁然开朗?

滚筒洗衣机料盒设计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很多人不知道料盒可以拆卸(图源:爱折腾的番茄月)

滚筒洗衣机的料盒(也叫洗涤盒),被很多人吐槽是“蠢设计”,直接抽还抽不出来,里面藏污纳垢还不好洗,好几个洗涤格,似乎平时只有一个用得上而已。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蓝色半圆按钮,按压就能拆卸

直到得知正确用法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想要拆开清洗,只需要按住蓝色部位上方的弧形按钮,就可以轻松拆出清洗了。

设计师的良苦用心在于,就是怕咱们平时抽取料盒,添加洗涤剂的时候,不小心把整个洗涤盒都抽出。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每个洗涤格有自己的用途

而三个洗涤格,也是各有各的用处,以下为不同洗涤格的正确用法讲解,以及注意事项,看看你是不是一直都用错了?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正确的用法详解

袜子标签固定棉线设计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塑料片固定的

最常见的袜子标签固定,都是用上图这种类似鱼线材质的塑料片固定的。被很多人吐槽过,徒手掰开要使很大力气,还怕把袜子勾丝,要么就得用剪刀剪开。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棉线固定的(图源:爱折腾的番茄月)

后来,很多厂家就把塑料片换成了上图这种棉线固定的方式,谁知吐槽的人更多了。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错误打开方式(图源:爱折腾的番茄月)

徒手不仅拽不开,还得用尖头的剪刀或是挑线器才能打开,比以前“更蠢了”……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正确打开方式(图源:爱折腾的番茄月)

其实真的是咱自己用错了,仔细看棉线边都有一根极细的小绳,拖住一拉扯标签就轻松拆开了,根本不费力。哎,真是辜负了发明者的良苦用心呀。

美工刀钝了是可以掰断翻新的

很多人以为,美工刀片上的斜纹是为了好看,是毫无实用性的“蠢设计”。其实这里面恰恰藏着发明者的良苦用心。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斜划线纹路设计

美工刀用一段时间后,刀头会变钝,用起来会不利索。而这个刀片的斜纹设计,其实就是为了方便掰断的,掰断后你就获得了一个崭新锋利的美工刀。不必频繁更换刀片了。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其实是为了方便掰断刀片

而且美工刀尾部的“堵头”,还专门设计了辅助槽,避免了徒手掰断的危险,操作特别方便。你是不是看了文章才知道?

马桶外接喷嘴

没用过之前,很多人误以为这个东西是如厕后“冲PP”的,想着喷嘴的冲击力算比较大的,那画面不敢想象,被吐槽是蠢设计。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马桶外接喷嘴

其实,它的真正用途是拿来冲马桶,做清洁用的。

生活中,难免马桶会粘上一些脏污,虽然用马桶刷也可以搞定,但马桶刷本身也需要二次清洁,否则就是对卫生间的二次污染。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去污力很赞

所以就可以用马桶外接喷嘴代替,喷嘴的水压比一般花洒大,冲击力足够,但又不会过于高压。能轻松冲掉黏在马桶内壁的脏污,又不会导致水花乱溅。

对于马桶区距离花洒较远的,外接喷嘴也能用来冲洗马桶周围边边角角的位置,做卫生就事半功倍更省事了。

U型枕应该倒着戴

除了居家使用,经常看到有人坐火车、坐飞机也会用到,目的是支撑颈部,起到一个承托、舒压的作用。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正这戴U型枕,越枕越累

当然也被无数人吐槽过,说是带着根本不舒服,靠着睡一觉醒来脖子更疼了……这真不怪产品本身,而是怪很多人用错了。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倒着戴才叫一个舒服

当我们坐在沙发或椅子上使用U型枕时,应该从脖子正面,往后倒着戴。因为咱们坐着休息的时候,背后脖颈的位置本身就有座椅支撑,而这时候头是往前倾的,下方没有支撑脖子就会受压,所以需要在下颚处有一个受力承托,为脖颈分担压力。

长条形粉包是从中间掰开用的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长条形粉包撕开不好使(图源:爱折腾的番茄月)

我还说,明明是可撕开的设计,为什么每次撕的时候都那么不痛快呢?要么就是好不容易撕开了,里面还残留了一圈塑料膜拉扯着。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直接从中间掰开轻轻松松(图源:爱折腾的番茄月)

好家伙,后来才知道怪我自己用错了。正确的用法是应该把长条形粉包横过来,中间用手指抵着,直接向上掰开,试了一下果然利索多了。

驱蚊挂瓶应该反着挂

这种驱蚊挂瓶,很多人夏天都会备着。但这种挂瓶的设计,也被很多人吐槽是鸡肋,因为瓶子很容易掉落,一摔就破了。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驱蚊挂瓶的正确、错误收纳演示

其实是用法错了,改用正确办法后,再没掉过了。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买这种驱蚊挂瓶一般都是给家里小孩子用的,挂在脖子上、书包上,样子也比较可爱,随手就可以取用。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瓶子里面是滚珠的设计,用的时候在腿部、手腕、脖子耳后擦一擦即可,不容易泼洒。这个设计很棒,现在很多风油精也都开始使用滚珠设计和悬挂设计了。

米袋抽绳设计

很多米袋、面粉袋还用着这种传统的老式抽绳设计封口。(老一辈都比较懂)像我们这些年轻人很多都不懂,就不知道如何拆开,拿剪刀挑半天都拆不动,最后只能一口气把袋子剪破。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错误的米袋拆绳演示(图源:爱折腾的番茄月)

其实这种米袋抽绳设计非常科学,不仅能结实密封,也能让我们轻松打开,当然前提是掌握方法,大家记住以下口诀:

单线朝我,从右往左。双线朝我,从左往右。(没听懂的,下面有步骤图)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区分单线、双线

①米袋扎线分两面,一面是单线,一面是双线。(双线可以看到明显是两根绳)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剪开连接处

②把单线这一面朝向自己,然后用剪刀剪断右侧双线、单线连接处。

被无数人吐槽的9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双手配合一拽就开

③接着从右边剪断处,两只手分别拽着两处的线头,直接同时拉开,米袋就轻松打开了。晾晒网收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米袋   正确   脏污   棉线   单线   发明者   喷嘴   刀片   物件   小丑   剪刀   番茄   马桶   脖子   用心   轻松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