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王子”张择: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网球王子”张择: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进入省队

小时候的一次偶然机会,张择接触到了网球这项运动,当他第一次迎着飞来的网球挥动球拍时,便立刻被其中的力量感和速度感所吸引。为了经常体验打网球的这种畅快感,还在上幼儿园的张择每天放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球拍,打上个几小时的网球。

当时,他们住的小区楼下就有一个网球场,来球场打球的人不多,干扰很少,这给了张择一个很好的打球环境。张择敏而好学,经常向球场内的成年人请教,这让他的进步非常快,没过多久甚至可以和其他成年人旗鼓相当。

父親看到儿子对网球的热情后,在本市给张择报了一个幼儿网球学习班。入班之前,老师先做了一个测试,老师把网球用橡皮绳绑好,并把橡皮绳另一头拴在重物上,这样打出去的网球就能自动弹回,测试的内容就是一分钟之内看网球能弹回多少次,以此评估挥拍的力量以及速度等。

最后,张择的测试结果远超其他人,获得第一名,那时张择才只有8岁,所展现的实力甚至超过了比他年纪大的孩子。张择的学习能力也超出其他人很多,一个动作其他人需要练上几小时,而张择不一会儿就能掌握。

教练对张择的天赋十分欣赏,时常带着他去看一些比赛,接触一些和他一样有天赋的年轻人,在教练的用心栽培下,张择进步更快,同龄人中很难找到对手。

随着投入在网球训练的时间逐渐增多,还在念小学的张择感觉时间已经不够用了,后来他听教练说,如果想全身心投入到网球上,就可以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接受更为专业的网球培训,于是张择便和父母提出自己想当职业运动员。起初,父母并不同意,认为还是以学业为重,但直到张择参加过几场少年网球比赛并获得名次后,父母看到了儿子的天赋,他们的想法才得以改变。

10岁那年,张择没有选择继续念书,而是进入了体校,接受正规的网球训练。几年下来,张择在体校一直表现出色,他的水平还获得了省队的认可。于是在13岁那年,张择正式加入江苏省省队,成为一名职业网球运动员。

“网球王子”张择: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天赋消失

一路走来一帆风顺,张择凭着自己出色的天赋继续在同龄人中领跑。本以为加入省队后能继续脱颖而出,可令张择没想到的是,刚入省队第一天就遭遇了滑铁卢。张择和队内与自己同龄或比自己小的年轻队员进行了几场比试,结果却让张择万分诧异,自己竟没办法战胜任何一个人。

起初,张择还尚且安慰自己:“这些人在省队已经训练很久了,自己还是新人,赢不了也在情理之中。相信凭着自己的天赋,过不了多久一定能战胜他们。”然而后来发生的事,却让张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一次,教练在教“高压球”的过程中,告诉新队员要尽快掌握。高压球是网球技术中的一种,粗糙地运用不难,但想打出高超技巧的高压球却并不简单,而对职业运动员而言,学会这项技巧却是基础中的基础。

张择在练习这项技术时,深深感叹省队与体校间的差距,体校的技术自己没多久就能掌握,可在省队的技术学起来却显得很吃力,张择耗了半天才勉强学会这项技巧。等到傍晚归队时,张择惊讶地发现所有新队员都在等他,原来其他队员早就学好了,只有自己学了大半天。

其他人盯着自己,教练也望向自己,张择万分羞愧,这是他打网球以来陷入的最尴尬的境地。以前只有他提早归队望着别人,还从没有别人提前望着自己。后来的几次集训更加证明了自己的技不如人,他发现自己的天赋消失殆尽,自己变成了学得最慢、动作最慢的人。

巨大的反差让张择开始怀疑自己。看到张泽的情绪一天比一天低落,教练拍拍他的肩膀跟他说:“在这里,比你有天赋又比你努力的人多不胜数,以后你还会遇到天赋更高的人。不要气馁,想办法去超越他们吧!”

教练的话给了张择些许信心,于是张择开始渐渐收起了自己的负面情绪,认认真真地参与到训练当中。一年后,他的水平也终于有所起色,虽然在队内不算高手,但也算水平不错的队员,只不过张择的光芒再不像以前那样闪耀。

用努力弥补天赋

“网球王子”张择: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入省队已经一年,张择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他代表省队参加过几场全国比赛,发挥也是毫无亮点。教练告诉过张择,他以前之所以被认为有天赋,是因为遇到的人大多不如他,而省队则聚集了全省的高手,相比之下张择的天赋就显得黯然失色了。

听到教练这么说,张择有些不甘心,问教练如果自己多加努力,是否能变得更强。教练摇摇头说:“尽管做任何事努力是最重要的,但决定一名运动员的还是天赋,这是多少努力都很难补回来的。”

虽然如此,但张择明白,天赋较差的他除了努力之外,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也正是从那不温不火的一年之后,张择开始给自己树立目标,希望自己可以变得更强。

为了让自己的训练更科学,张择在短短的休假期间去了美国,特地寻找世界知名的教练,向他们请教科学的训练方法。每个教练的方法、技巧都会有所不同,但张择在听的时候全都记在了本子上。

在那之后,他把重复的训练内容删去,按照从简单到繁琐依次排序,并定下目标。这些由世界知名教练提供的训练内容必须每天完成一次,休假的时候加倍完成。密密麻麻的内容包含了从早到晚的计划,即使时间安排合理,完成之后往往也已经快都到凌晨了。

很快,繁重的训练内容让张择在集体训练中变得疲惫,教练发现了他的私人训练后有些生气,建议他立刻停止。因为进行超负荷的运动不仅不会提高水平,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而张择却清楚,如果连努力他都做不到,那么天赋造成的缺憾将如何填补呢?!张择继续着他的私人训练,诚然,体育圈不缺努力的人,但却很少有拼命的人,张择就是那个“拼命三郎”,不把汗流干不罢休。

再到后来,教练和队员发现张择开始有所不同,他的脚步变得更加扎实,挥拍也变得更加利索。

“网球王子”张择: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中国男网第一人

尽管在初期,不少专业人士劝告张择不要进行超负荷训练,张择自己也被繁重的任务压垮过,但久而久之,熬过了最开始的艰辛后,他的身体开始渐渐适应了这种训练强度,换句话说,他终于熬出来了。

2006年,张择又一次代表省队参加全国性赛事,而这一次,他抛弃了以往中规中矩的打法,变得迅疾凌厉,每一次挥拍仿佛就会从对手身上拿走一分,最终,张择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他的表现震惊全场。他也用行动告诉了所有人,虽然人们口中说的天赋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不懈的努力。

2007年,张择获得了全国城市运动会网球混合双打亚军,他的名字开始在中国网坛流传开来。2008年,经次几次夺冠的比赛之后,张择基本在国内网坛站稳了脚,成为了知名运动员。

成名之后,张择的私人教练发现,他每天仍在坚持各式各样的超负荷训练,无论如何劝阻都不听。张择却说:“正是这些努力让我走到今天,抛开了它们我怎么办呢?”

无论取得多么高的成就,张择每天都在坚持努力,同时也获得了回报。这些年,提起中国男网,人们往往能够想到张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天赋   努力   体校   网坛   中国   运动员   高压   网球   网球王子   教练   其他人   水平   发现   技巧   职业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