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老兵误闯戈壁滩,50发子弹与狼群对抗8天,最终结局如何

1987年10月的一天,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深处的茫茫戈壁滩上,一辆运输燃油的军用卡车正缓慢吃力地行驶着。

由于迷失了方向,这辆卡车在戈壁滩上兜起了圈子,最终还是停了下来。

随后,卡车司机从驾驶室跳了下来,他举目四望,希望能找到辨别方向的参照物。虽然已经是金秋时节,但这里的气候还是很炎热,正午的阳光明晃晃的,刺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

他的目光所到之处,是一片看不到尽头的戈壁滩,除了一些低矮的红柳外,没有其他的植物,更没有人和动物的踪迹,完全是一个荒凉寂寥的世界。

司机在附近转了好一会,也没有找到任何可以指路的标志物,这不免让他感到有些沮丧。他原本是塔里木油田车队的一员,要运输一批燃油到兵团农场,但由于途中遭遇了沙尘暴,他偏离了车队的行驶路线,和其他队友失去了联系。

眼看太阳一点点地西沉,司机心里不免有些焦急,戈壁滩昼夜温差很大,他既没有携带御寒的衣物,也没有足够的干粮和水,决不能在这里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尽快找到路线离开。

1987年,老兵误闯戈壁滩,50发子弹与狼群对抗8天,最终结局如何

于是,他打开运输的油罐,给自己的卡车加满了油,继续向前摸索着行驶。

但走了没多远,他就看到前方停着一辆和他的型号一模一样的卡车,也是运输燃油的,他一下子振奋起来,心想终于遇到同伴了,这下肯定有救了。

他把卡车停在不远的地方,下车前往那辆卡车的跟前查看情况。令他感到奇怪的是,这辆卡车的油罐接口已被打开,里面的油已经流光,因此这一片的土地明显和戈壁滩不一样,呈焦黑状。

难道这是一辆已经废弃的卡车?他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他抬头看向驾驶室,惊讶地发现挡风玻璃已经破碎,碎裂的玻璃边缘还能看到隐隐约约的血迹。

一种不详的预感在他的心头升起,他带着疑惑打开驾驶室的门,眼前的景象让他大惊失色,他一边高喊着救命,一边连滚带爬地逃离了这辆卡车。

他究竟看到了什么?答案是他看到驾驶室的座椅上坐着的并不是人,而是一具完整的人体白骨……

之后,这名司机在慌乱中开着卡车漫无目的地向前行驶。但幸运的是,他在快天黑的时候遇到了当地的牧民。

热心的牧民为他指明了方向,他最终顺利地找到了驻扎在附近的一个兵站。到了那里后,他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首先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兵站的同志们。

大家听了以后都很震惊,连忙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上级。为了查清事情的真相,上级随即出动了直升机和地面侦察力量,迅速找到了这辆卡车。

尽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现场的惨烈程度还是出乎了人们的意料,除了那一具白骨外,驾驶室里到处都是血迹和衣服碎片,另外还发现了一把上了刺刀的步枪,弹匣里还有二十余发子弹。

根据现场的情况推断,死者生前是油田车队的司机,但他到底姓甚名谁?又为何如此惨烈地死在了这戈壁滩上?

这一切的谜团,最终在驾驶室角落里发现的一个日记本上,得到了明确的解答。

死者的名字叫吴健,他生前有爱记日记的习惯,正是通过他在日记本上的记述,调查人员得以查清了事情的真相,还原了他生命中最后八个惊心动魄的昼夜……

1987年,老兵误闯戈壁滩,50发子弹与狼群对抗8天,最终结局如何

最后一次出车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期间,在祖国大西北边陲的塔里木盆地,曾经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怀着一腔爱国热情,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条件艰苦的油田建设中。

吴健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河南新乡人,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吴健初中毕业后,怀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参军入伍,在部队他每天努力训练,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他喜欢写日记的习惯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养成的。

尽管吴健一心想留在部队好好干,但在当时部队大裁军的背景下,他最终还是没能如愿。退伍之前,上级领导找他谈话,准备把他分配到新疆的油田工作。

吴健的心里很清楚,油田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且距离老家太过遥远,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来。

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吴健没有丝毫犹豫,就在服从分配的表上签了字,他决心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随后,吴健给远在老家的父母打了一份电报,让他们不必过于担心,等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就回家探亲。

退伍手续办好后,吴健收拾简单的行李,和战友们挥泪告别,踏上了前往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漫长旅程。

经过数十天的颠簸后,吴健终于来到了正在建设中的油田,由于在部队时就在汽车班,会开大卡车,他被分配到了汽运队,成为了一名车队的司机。

车队的主要工作就是向外运输石油,同时给油田运送给养物资。油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荒无人烟,距离最近的城市都有好几百公里。

1987年,老兵误闯戈壁滩,50发子弹与狼群对抗8天,最终结局如何

因此,车队每次运输的往返路程都在上千公里,辛苦劳累不说,沿途的路况还很恶劣,需要穿越沙漠和戈壁,不仅很容易迷路,还时常会遇到危险的沙尘暴。

正是考虑到运输途中的危险性,车队才规定每次出车必须集体出动,以便遇到突发状况时相互间能有个照应。

这一天是1987年4月20号,吴健又接到了出车的任务,运送一罐成品油到几百公里之外的兵团驻点。他像往常一样准备好水和干粮,当然也没有忘记带上他的日记本,此时的他肯定不会想到,这将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出车。

与吴健同行的还有好几名同事,他们组成了一个油罐车队,队长对众人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后,车队就动身出发了。

虽然队长一再叮嘱保持车距,不能掉队,但由于这是一条车队经常走的路线,再加上最初走的是路况很好的国道,大家的车速都很快,没过多久车距就拉开了。

吴健处在车队末尾的位置,刚开始他还能看到前车的身影,但下了国道拐入戈壁滩之后,他正好遇到一个放牧人赶着一大群羊经过,只好停下车等待。

等羊群全部通过后,吴健这才发现他掉队了,连忙踩油门加速想追上前车。但就在这时,突然天色大变,狂风四起,天地之间一片昏黄,他知道沙尘暴来了。

果然,狂风席卷着黄沙呼啸而来,能见度瞬间下降到不足50米,吴健只得放慢了速度,顶着风沙凭感觉向前开。

过了一会儿,沙尘暴停了下来,吴健正准备继续赶路,却发现眼前的戈壁滩上没有了前车的车辙印,他立即意识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他迷路了!

1987年,老兵误闯戈壁滩,50发子弹与狼群对抗8天,最终结局如何

人与狼的遭遇战

当时的通讯设施还比较落后,吴健并没有任何能联系外界的方式,车队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现他掉队并回头来找他,因此留在原地等待救援是不可行的。

吴健是一个经过部队锤炼的老兵,身体和心理素质都很不错,虽然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但他并没有慌乱,当务之急是找到正确的路线,尽快跟上大部队。

于是,他跳下驾驶室,爬到车顶上向远处眺望,希望能找到指引方向的参照物,但除了茫茫无边的荒漠,他什么也看不到。

吴健在部队学过野外生存知识,他知道借助北斗星可以辨清方位,于是他打算先养精蓄锐,等到晚上星星出来后再出发。

随后,他进入驾驶室吃了一些干粮,又习惯性地拿起日记本开始写日记:

“1987年4月20日,晴。今天出车,路上遇到沙尘暴,我迷路了……”

简单地写完日记后,吴健想闭上眼休息一会,但却怎么也睡不着,他随手拿起一旁的步枪开始把玩起来。

步枪是组织上统一为车队配备的,每人还配发了50发子弹,出车途中遇到野兽或其他危险情况时可以用作防身。

把玩了一会步枪,吴健感到有些困倦,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突然被一种异常的声响给惊醒了,他猛地睁开眼,赫然发现两只狼在卡车前方不远处徘徊着。

1987年,老兵误闯戈壁滩,50发子弹与狼群对抗8天,最终结局如何

这两只狼的毛色灰黑相间,体型并不是很强壮,但凶残的眼神却让吴健感到不寒而栗,它们一边徘徊一边观望着吴健,显然把他当成了猎物。

吴健此前曾听别人说过当地有野狼出没,但他一次也没有见过,没想到这一次真的和狼遭遇上了。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极度饥饿,狼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更不会在大白天出来觅食。而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荒漠上又没有多少野生动物可以猎食,吴健从这两只狼血红的眼睛判断,它们正处于危险的饥饿状态。

虽然手中有枪,但吴健毕竟从未和狼打过交道,也没有任何狩猎经验,一时难免会有些紧张。那两只狼对人也有些胆怯,迟迟不敢靠近卡车。

吴健定了定神,决定用枪把狼赶跑,他给步枪上了子弹,将驾驶室的玻璃摇下一条缝隙,举枪瞄准了其中一只狼。

“啪!”一声清脆的枪响过后,子弹击中了那只狼的前腿,它发出了一声惨叫,和另外一只狼吓得落荒而逃。

吴健松了一口气,心里也有些得意,狼没有那么可怕嘛!他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已近黄昏,但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就决定等到北极星出来后再走。

如果吴健熟悉狼的习性的话,他肯定不会选择这么做,而是会立即驾车离开。但遗憾的是,他低估了狼的战斗力,也失去了唯一可能逃生的机会。

卷土重来

天逐渐黑了下来,吴健下车检查了卡车的零部件,确认没有异常后,他上车准备点火启动车辆重新出发。

但他一时没打着火,这才发现油箱里没有油了,他准备下车从油罐里接一点油,加到自己的车里。这时却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声凄厉的嚎叫。他抬头一看,顿时感到不寒而栗,昏黄的月光下,一群狼堵在了卡车的面前,足足有三四十只之多。

1987年,老兵误闯戈壁滩,50发子弹与狼群对抗8天,最终结局如何

也许是知道吴健手里有枪,这群狼并没有贸然上前,而是组成一道墙挡住了卡车,它们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把吴健围困在这里,等到他体力耗尽再一拥而上。

吴健这时才明白过来,之前那两只狼并没有逃走,而是回去报信了,现在这些狼卷土重来,就是要找他复仇的。

狼是群居动物,耐力和组织纪律性很强,为了捕食到猎物,它们分工明确,协同作战,且不达目的不罢休。

吴健很后悔之前没有及时离开,但一切都已经晚了,一个人孤身面对饥饿的群狼,卡车没有油又开不走,他的处境可谓万分危急,九死一生。

好在他还有一把枪,这也是他对付群狼最有效的武器。他将子弹上了膛,决定故技重施,用枪赶跑这一群狼。

由于紧张加上晚上光线不好,他接连开了几枪都没有击中狼,狼也并没有被赶跑,它们似乎不再害怕枪声,重新聚拢到了一起,将卡车团团围住。

1987年,老兵误闯戈壁滩,50发子弹与狼群对抗8天,最终结局如何

吴健意识到这是一场比拼耐力的博弈,深谙心理战的狼准备把他活活困死,因此这一夜他一刻都没有合眼,生怕狼群会趁他睡着时猛扑上来。

到了第二天,狼群不仅没有散去,反而越聚越多,大概是在附近活动的狼都被召集过来了。在狼群的不远处,还有一只体型硕大的巨狼,冷冷地观望着局势,旁边还有两只狼不时地往返于它和狼群之间。

吴健知道这头巨狼就是群狼中的首领,也叫做头狼,正是它组织策划了这场围猎,所有的狼都必须听它发号施令。

擒贼先擒王,如果能把头狼打死的话,群龙无首的狼群很可能会不战而逃,吴健便举枪瞄准了头狼。

他在部队时的枪法一向很好,但由于头狼一直不停地移动位置,这一枪并没有命中要害,只击中了它的一条腿。

这反而激怒了头狼,它仰天长啸,似乎在发出一种战斗号令。果不其然,其他的狼也纷纷学它的做法,凄厉的狼嚎声在茫茫荒漠上久久回荡,听起来十分地骇人。

狼嚎声过后,狼群不再和吴健对峙,它们从四周向卡车猛扑过来,一场血腥而惨烈的人狼大战开始了……

1987年,老兵误闯戈壁滩,50发子弹与狼群对抗8天,最终结局如何

狼狈为奸

吴健还没来得及关上车窗,狼群就扑到了眼前,其中一只狼一个跳跃,企图从狭小的车窗缝隙中钻进来。

吴健急中生智,取下步枪上的刺刀,用力砍向扒在车窗上的狼爪,狼的獠牙虽然很锋利,但狼爪却弱了很多,他只用一刀就将两只狼爪砍断了。

那只狼惨叫一声,从车头跌落了下来,吴健迅速关紧了车窗。

接下来的一幕让他目瞪口呆,这只受伤的狼刚落地,就被群狼撕扯着吃掉,转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这就是狼的可怕之处,它们对于老弱病残的同类从不留情,这样可以及时地补充能量,保证充沛的体力继续捕猎。

随后,群狼再次扑了上来,它们在驾驶室前后跳上跳下,用头猛烈地撞击着玻璃,企图破窗而入。好在油罐车的设计很牢固,它们一时没有得逞。

但这样耗下去可不行,因为狼有很强的体力和耐力,甚至可以好几天不吃不喝,但人不行,吴健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已所剩无几,子弹也是打一颗少一颗,再这样僵持下去无异于坐以待毙。

唯一逃生的办法就是给车加油,但他根本无法走出驾驶室,一旦走出去,他就会像那头受伤的狼一样,瞬间被撕成碎片。

1987年,老兵误闯戈壁滩,50发子弹与狼群对抗8天,最终结局如何

转眼又是一天过去了,狼群的接连好几波攻击都没有成功,但驾驶室的玻璃已经出现了一些裂痕。趁狼群休整之际,吴健决定铤而走险,下车给车加油。

他拿着空油桶和步枪,小心翼翼地跳下驾驶室,不远处的狼群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动向。他打开了油罐的接口,开始往油桶里接油,但油还没有满,一阵狂风席卷而来,满天的黄沙让他睁不开眼睛,油桶也失手掉在了地上。

这时狼群也发现了车下的吴健,它们立即嚎叫着猛扑过来,吴健顾不上加油,只好一路小跑躲进了驾驶室。

尽管他的动作很快,但一条腿还是被紧追不舍的狼咬了一口,顿时鲜血淋漓,他强忍着疼痛给伤口包了扎。

局势又僵持了起来,有了之前一次经验,狼群显得格外警惕,吴健再想偷偷下车加油已经不可能了。

入夜,精疲力尽的吴健却无法入眠,黑暗中一双双闪着绿光的狼眼让他无法入眠,他只好拿起日记本写了起来:

“迷路已经第七天了,狼群的围困越来越紧,干粮已经快吃完了,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几天……”

1987年,老兵误闯戈壁滩,50发子弹与狼群对抗8天,最终结局如何

到了天亮,吴健发现情况又有了变化,狼群不仅越来越多,而且其中还多了一只奇怪的动物,它的样貌像狼又像狐狸,枯瘦的眼睛显得阴险狡诈。

更奇怪的是,它的腿无法独立行走,由两只狼将它背在了身上。

狈!吴健几乎是脱口而出,在古老的传说中,狈也是狼的一种,但它天生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只有依附于狼。

狈又被成为狼的军师,它诡计多端,通过狼群合作,完成一些难度很大的捕猎,这也是成语“狼狈为奸”的由来。

吴健的判断没有错,这只狈来到了头狼身边,似乎在密谋着什么。

不久后,群狼改变了战术,一部分狼继续围攻驾驶室,另一部分狼则疯狂地撕咬卡车的一侧轮胎。

看到这种情景,吴健倒吸了一口凉气,狼群这是要让他的卡车失去平衡后翻倒,进而让他失去反抗能力,狈的狠毒心计由此可见一斑。

但卡车的轮胎可不是动物的皮毛一咬就破,狼群折腾了半天,只破坏了轮胎的表面。不过,吴健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出现了,由于长久的猛烈撞击,驾驶室的一块玻璃终于被撞碎。

狼群从玻璃的缺口一拥而入,吴健举起了步枪,试图作最后的抵抗,但在狼群疯狂的撕咬下,一切都是徒劳的……

半年后,吴健的卡车意外地被另一个迷路的司机发现,于是就发生了文中开头的一幕,事后人们根据他日记本上的文字,还原出了这一幕惊心动魄的人狼大战……

1987年,老兵误闯戈壁滩,50发子弹与狼群对抗8天,最终结局如何

后记

事件调查清楚后,吴健被单位认定为因公牺牲,他的父母也得到了一笔抚恤金。

与此同时,塔里木盆地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狼运动,但奇怪的是,此后戈壁滩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狼群活动。

狼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早在200万年前,它曾和泰坦鸟、剑齿虎并称为陆上最强的食肉动物。

但泰坦鸟和剑齿虎早已灭绝,唯独狼至今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依然是食物链顶端的存在。

狼并没有猫科动物那样强悍的单兵作战能力,它们之所以在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中能够生存下来,靠的就是团队合作精神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

科学研究表明,狼的嗅觉和听力十分发达,远远超出了人类,这让它在捕猎时能时刻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和灵敏性。

另外,狼有极其锋利的犬齿,咬合能力很强,能在瞬间咬断猎物的喉咙,还擅长快速长距离的奔跑,全力冲刺的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56公里。

因此,如果一个人在野外遇到狼群,逃生的几率几乎为零。

1987年,老兵误闯戈壁滩,50发子弹与狼群对抗8天,最终结局如何

当然,每种动物都有致命的弱点,狼也不例外,“铜头铁尾豆腐腰”就是形容的狼,这是因为狼的腹部和腰部十分柔软,几乎没有骨头,遇到攻击时很脆弱。

另外狼还害怕异响,怕光怕火,因此它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遇到人时,它自己就会主动离开,像吴健这样的悲壮事件还是极为罕见的。

如果万一真的在野外遭遇到狼,就可以利用狼的这些弱点对付它,提高生存几率。切记决不能转身就跑,这样无异于告诉狼,你就是它的囊中之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之所以在物种的进化中成为地球的主宰,就是因为走出了丛林,依靠智慧创造了发达的工业文明。试想一下,如果把人重新放在从林里,不依靠任何科技手段生存的话,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答案显而易见,人类将成为食物链底端的物种。因此,只有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人类与地球才能和谐共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戈壁滩   塔里木盆地   狼群   前车   子弹   油罐   驾驶室   干粮   步枪   卡车   油田   日记本   车队   部队   结局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