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致信全国考生,里面提到了两句诗,读完欲罢不能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距离高考还有20天的时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给全国考生上分啦!

教育考试院在其官方平台发布了题为《青春赛道 奋力奔跑——致2022年全国高考考生的一封信》的文章,读罢意犹未尽、欲罢不能。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致信全国考生,里面提到了两句诗,读完欲罢不能

这封写给全国考生的信首先回顾并肯定了考生们经历的自我成长,又从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并给所有考生加油鼓劲,全篇言辞恳切,读来令人斗志昂扬。

这封信发布以后,得到了众网友的点赞支持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致信全国考生,里面提到了两句诗,读完欲罢不能

作为一名教育领域创作者,我也是反复将这封信读了好几遍。

其中,末尾有一句古诗引起了我的注意——“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

通过查找资料,我得知这是唐代王涣《上裴侍郎》 中的两句。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致信全国考生,里面提到了两句诗,读完欲罢不能

网络上关于诗人和这首诗的资料很少,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来理解这两句诗,我们重点来看看这句““玉经磨琢多成器”。

《三字经》中有两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其实,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应是《礼记·学记》中的这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这里的“人不学,不知义“,”人不学,不知道”根据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仁义”或者说是“道理”等等。

关于“义”和“道”的本义,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此只想说明在一封致信全国考生的文中撰稿人为何独独会提到“玉不琢,不成器”这一个传统文化“意向”呢?

写这封信的人,在向全国考生传达一种什么精神呢?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致信全国考生,里面提到了两句诗,读完欲罢不能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在此一一求证。

中国人常说一句古话:“君子比德如玉”,“玉”这个字的本义指的是:“石之美,有五德。”

那“五德”?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

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

不桡而折,勇之方也;

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因为美玉自带“仁、义、智、勇、絜”五种属性,所以古代读书人有佩戴玉的传统,而“玉文化”作为传统中国人审美意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保存至今。

但是,请注意,玉只是一种石头,在了解了“玉”的五种美德之后,我们要重点看看这句“不琢不磨,不成器物。”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致信全国考生,里面提到了两句诗,读完欲罢不能

熟悉《论语》的朋友都知道,在《学而》篇中孔子和弟子有这么一段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如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孔子和学生讨论贫富的人生哲学,子贡说了一句:“如琢如磨”,孔子听了高兴地说,哈哈,你能领悟到这一层意思,那我就可以跟你讨论《诗经》了。

孔子一生最喜欢两本书,一本是《诗》,一本是《易》。

没错,这句“如琢如磨”正是出自于《诗经·卫风·淇奥》,那么“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这里究竟是指的什么意思呢?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致信全国考生,里面提到了两句诗,读完欲罢不能

《毛诗传筏》中解释说:“治骨曰切,象曰瑳,玉曰琢,石曰磨。”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治骨角者,既切以刀斧,而复磋以炉铴。治玉石者,既琢以槌釡,而复磨以沙石。言其德之修饬,有进而无已也。”

看了两位古代大神的解释,我们是不是对教育考试院写给全国考生的这句:玉经磨琢多成器”理解得更深刻了。

但是,注意,复旦大学教授傅杰在提到这句话时,有一个发人深思的观点,他说:“一块玉石你不打磨,它顶多算一枚顽石,而人呢?”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致信全国考生,里面提到了两句诗,读完欲罢不能

如果学生没有人生目标,不学无术,这不止令父母心伤,而且也是一个家庭不可挽回的损失。

复旦钱文忠教授也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他说《三字经》有一句:“曰仁义、礼智信,此无常,不容紊。”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的“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次序不容紊乱呢?

钱文忠说:“如果一个不懂“仁义礼”的坏人,他具有极高的智慧,而且还守信,那他给周围的人造成的损失得多大啊?

傅杰教授关于“玉与人”的深度思考以及钱文忠教授关于“此无常,不容紊”的精妙解读,真是令人受益匪浅。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致信全国考生,里面提到了两句诗,读完欲罢不能

所以说,广大考生应从这句“玉经磨琢多成器”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关于人生的思考,我想这篇关于“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致信全国考生”的解读文章,也可以作为高考作文备选素材。

希望广大高三党高考旗开得胜金榜题名、努力奋进,成为强国担当,因为祖国和家庭需要你!

祝福每一位努力奋进的人!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教育部   考生   如切如磋   玉不琢   孔子   复旦   不成器   本义   全国   仁义   诗经   欲罢不能   玉石   教授   中国人   重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