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

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一般都端坐着三个人,一个是温柔敦厚文质彬彬的孔子。因为孔子的儒家学说是强调入世的,也就是杜甫所说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既可以实现儒家的君子理想,又能在庙堂之上做官,这简直就是完美的理想。另外一个是老子。和儒家的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不同,老子奉行的是消极的退缩的哲学。这在中国哲学中叫出世的人生精神。老子和他的弟子庄子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对立存在的,有荣华富贵,就有坎坷挫折,有阳光普照就有大雨磅礴,这些都是人生的表象,而真正的道就是自然,人要追求逍遥于世,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所以,最好远离红尘,回归田园山水,就像南唐后主李煜所渴望的那样: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做个与世独立的老渔翁。还有一个是释迦摩尼。中国人还给佛祖留下了很大一块地方。佛祖讲轮回,这告诉我们,我们这辈子受的苦,都是上辈子没做好事的结果,既然已经命定,最好信命。下辈子能否活得幸福,还要看你这辈子的表现。所以,佛家学说的核心是抓住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你这辈子肯定是看不见了,但下辈子还是有可能的。所以,佛教在中国,势力大于儒家和道家学说。

所谓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其实并不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此蒙牛老总牛根生说得很精彩,他说: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三句话、九个字。看懂了,也就明白了。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包,其中重要的文化精神是儒释道合一,这三家也就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顺应自然。天地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形成,天地人三才中,人类因为有分辨能力具有特殊性,所谓“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人有能力也应该全面认识自己,通过认识自己在万物中的地位规范自己。一方面强调人既不是神的奴隶,也不是物的奴隶,人要做自己即保持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人也不能狂妄自大,去做天地万物主宰,而是要虚心地向天地万物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中华文化最根本特点是自觉和自律。自觉就是认识到人类跟万物不同,成己成物;自律就是要求人类管理好自己,不能做不该做的事情。这种自觉自律和西方文化中人本精神其实是异曲同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佛家   儒家   孔子   想得开   道家   学说   佛祖   万物   老子   自觉   人类   理想   自然   精神   人生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