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逃离纳粹集中营的中国女人》(二)


人物《逃离纳粹集中营的中国女人》(二)

邹德怀 口述 叶小果 整理 译


和妹妹黄玛赛不同,黄讷亭的性格更加活跃。

1929年《Estampa》杂志的封面照正是黄讷亭,她身着男装,标题上写着“中国的圣女贞德”。

在北京读书时,她就已经是一位思想进步的革命青年,教穷苦小孩识字,在集会上发表演讲,拉着朋友们跳西班牙舞蹈。她伫立在人群中,双眼饱含炽热的感情,高举着拳头大声演说的样子,深深地印在一位美国记者心中。这个记者将她称为“中国的圣女贞德”。

1921年,黄讷亭刚满19岁。在一场舞会上,她认识了一位名叫Ting的中国将军,后者正在组建一支中国空军。

舞会结束时,Ting将军上前攀谈:“这支舞蹈非常优美,你的服装也很美。”

黄讷亭回答:“是的,我经常穿男装……尤其是运动的时候,比如骑马、击剑、打网球。”

“这些运动你都会吗?”

“还有更多,游泳、赛艇、拳击……”

将军道:“你愿意穿上空军上校的制服吗?”

黄讷亭兴奋地回答:“当然愿意。”

“那你现在有一套空军制服了。”

第二天,黄讷亭就成了那支新军的上校。

堂堂上校军衔居然随便送给一个在舞会上认识的姑娘?这种过于夸张的剧情让我非常好奇,Ting将军究竟是谁?

我查了很多资料,在1933年的《殖民地先驱报》上,黄讷亭曾对记者提起上司的名字叫Chang Tsong Chang。1928年的《每日新闻》也提到,她来自山东军。

两条线索叠加,指向一个名字——山东军阀张宗昌。不过,也有人认为,Ting将军指的是张学良。因为张学良字汉卿,“卿”在英语里的音译是tsing,也有被叫作Ting将军的可能。

无论张宗昌还是张学良,他们都来自同一个阵营。可以肯定,黄讷亭加入的是已经步入末路的北洋军阀。

穿上军装后,她失望地发现,自己不过是军队里的“吉祥物”。她去见了Ting将军,要求学习军事技能。最终,她如愿进了军校,并以顽强的意志完成所有课程,拿到了军官资格证明。

1925年,北洋政府派遣金融使团前往欧洲。通晓多国语言,并受过律师培训的黄讷亭上校担任秘书。一到巴黎,她就告诉随行同事,她要在布尔歇机场受训,成为一名飞行员。

回国后,黄讷亭已经能熟练地驾驶飞机。随即,她加入了当时还十分弱小的中国空军。未完待续……

喜欢我的作品,请关注我哟[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贞德   北洋   纳粹   军制   北洋军阀   使团   都会   上校   圣女   山东   集中营   中国   男装   将军   中国空军   舞蹈   记者   人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