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苏振华签下离婚报告,拖儿带女6个娃,毛主席劝他:再觅良人

195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0周年。入夜,一场盛大的烟火晚会即将开始,苏振华手忙脚乱带着6个娃儿来到天安门城楼。怀里抱着一个,手里牵着一个,其余的紧跟在他身边,众人也体贴让出一条道来,心里对这位将军的遭遇感到难过。

正当苏振华忙得应接不暇时,刘少奇携夫人王光美走来,王光美立即接过苏振华怀里的孩子,叹道:“老苏啊,这段时间累坏了吧,真是难为你了,又当爹又当娘。你得想个办法,这样可下行啊!”苏振华听后长叹一口气,说:“这还不是没办法的事,孩子妈不愿见我。”

59年苏振华签下离婚报告,拖儿带女6个娃,毛主席劝他:再觅良人

图|毛主席

几天过后,不知怎的,毛主席知道了这事,亲自找到苏振华,让他再觅良人。担心苏振华有所顾虑,主席还叮嘱王光美帮忙。说起苏振华的婚姻,确实不算顺利,甚至能用坎坷来形容。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苏振华将军的三段姻缘,看看究竟是谁陪他走到了最后。

烽火岁月中的第一段婚姻

苏振华出生在湖南平江,那年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家中断粮多日,他差点就没挺过来。眼看人就要没了,年迈的祖母去邻居家讨了点米,做成米汤喂给苏振华吃,挽救了这条生命。奈何家境如此,他从小就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长大后还要去地主家帮忙放牛。

然而,在地主家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打骂、欺压都是常见现象,没有任何尊严可言。在苦闷的环境下,苏振华性子愈发孤僻,难得讲话,张嘴也是磕磕巴巴。后来祖母和父亲相继去世,因治病而欠下的债务,使苏振华和母亲只能拼命工作,在那段岁月里苦苦煎熬。

苏振华这种孤僻的毛病在接触到共产党时,当即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说话不结巴了,性格也变得乐观起来。可母亲在高兴之余,也是愁得不行,原因是苏振华要去参加红军。乖乖呀,上战场那是要死人的,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该怎么办啊?

于是,母亲赶紧给苏振华说了门亲事,想用婚姻困住苏振华。他自是极其不愿,参军后生死有命,也不知何时能回来,这不是耽误人家姑娘吗?可“母命难违”啊,苏振华只好答应。

很快,苏振华就与余姣凤结为夫妻,仪式也比较简单。没有彩礼、也没有办喜酒,点燃一挂鞭炮后,新人拜过天地就算礼成了,而后亲戚又简单闹了一下洞房。

这一夜,新娘度过了人生中最甜蜜的时刻,从今以后她也有家了!次日,苏振华起了个大早,收拾好东西就打算动身离开。余姣凤心里万分不舍,可国难当头,她没有理由阻拦,强忍着泪水,给苏振华做了一顿丰盛的送行饭。席间,眼里倒映着全是丈夫的身影。

59年苏振华签下离婚报告,拖儿带女6个娃,毛主席劝他:再觅良人

图|苏振华年轻时

余姣凤从没想过时间过得这么快,转眼丈夫马上就要离开了,千言万语难诉衷肠,话到嘴边只道一句“小心”。苏振华对这位新婚妻子心有愧疚,可他的远大抱负不能被儿女情长绊住脚,他难为地说:“麻烦你照顾好娘,你自己多保重……”

随即,苏振华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去,瞧着渐行渐远的身影,妻子再也憋不住,失声痛哭起来。之后,余姣凤与苏母相依为命,过起了简单且平淡的生活,直到余姣凤怀孕才打破了平静。次年,余姣凤为苏振华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此时的苏振华已经小有名气。

儿子成为了他的牵挂,可考虑到自己身份特殊,不敢与家中取得联系。再加上,国民党严密封锁,愣是一丁点消息都没传回家,妻子隔三差五就托人打听,可就是没个准信。另一边的苏振华越战越勇,上级领导非常欣赏他,敌人十分痛恨他,自然没有放过他的家人。

余姣凤等人被安上了“匪属”的帽子,当地反动派势力经常找他们麻烦,恶劣对待下余姣凤他们只好东躲西藏,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长期已久,余姣凤心力交瘁,精神开始恍惚,因思念生命不明的丈夫,终日以泪洗面,在艰难岁月中苦苦挣扎。

苏母看着儿媳这般模样,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只能尽力去开导。可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哪是一两句话就能做到的。最终,余姣凤忧思成疾,又贫病交加,悻悻离开人世。苏振华的第一段婚姻就此结束,但人生还长,日子还得过……

携手多年难偕老——第二段婚姻

1938年,苏振华已经是团级干部了,身边很多领导同志都关心他的婚姻问题。本人也有考虑过再婚一事,怎奈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这事便一拖再拖,直到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来到延安学习。冥冥之中,那根红线早已系在两人的小指尖,将命运紧紧相连。

59年苏振华签下离婚报告,拖儿带女6个娃,毛主席劝他:再觅良人

有一天,苏振华带领学生们上山背炭,用作冬天做饭和取暖。学生们大多来自城里,觉得此事十分新鲜,个个都劲头十足。很快,每人身上都背着一篓子炭大步向前,一些女同学体力有限,便在山坡下稍作休息,其中就有17岁的孟玮。

她面容清秀、身材姣好、思想进步、热情大方,各方面都深深吸引着苏振华。见她第一眼起,苏振华就知道自己等的人来了。他快步上前,不等孟玮说话立即接下她身上的炭,说:“孟玮同志,你别着急啊,看你累得满头大汗,不如放下炭休息一会吧!”

两人聊了一会儿继续赶路,苏振华接过孟玮篓子里一半的炭,这令她十分感激,印象也不错。孟玮轻声细语地说着感激的话,苏振华只觉得自己心跳加快,或许他已经爱上对方了。想通后,苏振华也不藏着掖着,开始主动出击,只要有机会,就会对孟玮嘘寒问暖。

如此这般,孟玮也深深感受到苏振华的爱意和热情,之前自己就很仰慕这位“年轻的老革命”,当下更是不禁心动起来。孟玮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心怦然而动,慢慢向对方靠拢,整日沉浸在爱情的甜蜜氛围中。

据孟玮当年的同学说,“每当周末休息时,孟玮总是很晚回宿舍,常把很难得到的零食塞到我们嘴里,分享她的幸福和甜蜜。”

没多久,罗瑞卿知道了苏振华的事,主动给两人牵起了红线,他们终于喜结连理,成为令人羡慕的一对。婚礼那天,许多领导、同事以及同学都赶来参加,虽简单却也胜在热闹,苏振华的嘴角就没下去过,那种喜悦只有他最清楚。

婚后,苏振华和孟玮相濡以沫,伉俪情深,一起经历了战争中血与火的洗礼。期间,二人先后生养了7个儿女,其中一个不幸夭折。不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时期,苏振华始终对孟玮宠爱有加,将她放在心尖上,更是外人眼中幸福美满的一家人。

59年苏振华签下离婚报告,拖儿带女6个娃,毛主席劝他:再觅良人

图|孟玮

可战争年间,长期分隔两地不可避免,孟玮和孩子在后方,苏振华一直在前线作战,能碰面的机会也不多。相聚时间短暂,彼此之间不舍居多,各自的问题没有暴露出来,可和平年代下,夫妻相处久了吵架就成了家常便饭。

建国后,苏振华在贵州担任要职,与盘踞在此的土匪斗智斗勇,治理贵州。事事顺利的苏振华感情却出了大问题,孟玮她十分渴望丈夫的关心,希望能多分些注意力给自己。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等不起,苏振华坚持将工作贯彻到底,没日没夜地处理事情。

此举,让本就极其敏感的孟玮心有不满,认为苏振华不爱自己了,而争吵也随之增多。夫妻间的吵闹本无可厚非,可磕磕绊绊的生活却让孟玮无法忍受,也对苏振华颇有怨气,甚至提出了离婚。苏振华只以为是气话,殊不知这个念头却在孟玮心头扎根。

1954年,苏振华被调离贵州,出任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为了让海军事业迅速发展,他一心扑到研究中,对妻儿的关心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孟玮的脾气愈发暴躁,经常找人不快,苏振华为了6个孩子,对孟玮的行为处处忍让,对妻子提出的要求全部应允。

为改善家庭的紧张氛围,给孩子们提供温馨快乐的成长环境,苏振华多次向孟玮示好,却始终不见效。一次,苏振华考虑到妻子上下班不方便,特地让司机去单位接她,可孟玮多次拒绝,不愿接受苏振华的帮助。妻子不想搞特殊,苏振华心里表示理解,并未多计较。

后来,苏振华在闲暇时带着6个孩子去公交站,他们就站在那接孟玮回家,可做到这个份上,孟玮依旧不领情。不过一段时间,苏振华就像老了十岁一样,面容憔悴,心里太难受。多少个夜晚,他都陷入自我反省中,问是否真是自己的问题,可没人告诉他。

此时的孟玮一心忙于工作,家里的事情不管,孩子也很少照顾。苏振华有时候看不过去说几句,就有可能成为导火线,孟玮后来还搬去了单位住,家也闹得不像个家。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孟玮又提出了离婚,且声称去意已决,无论如何都不会留下。

59年苏振华签下离婚报告,拖儿带女6个娃,毛主席劝他:再觅良人

苏振华出于对孩子的考虑,还是好言相劝,希望妻子不要说气话。可说着说着逐渐不对,孟玮离婚的理由也十分离谱,不能让人信服,直言在认识苏振华前,偶遇一位男青年,约定好和平年代结婚。孟玮发现那名青年还在等自己,认为对不起人家,便决定要离婚。

苏振华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所有苦涩谁能知?他强迫自己冷静,用最温柔的语气说:“在延安抗大,我们是罗瑞卿夫人介绍的呀!”“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对组织的安排只能服从。”孟玮冷冷地说道。一字一句犹如根根细针刺得苏振华的心千疮百孔,冷意传遍全身。

这种体会苏振华从未有过,竟是如此痛彻心扉,但苏振华还是抱有一丝侥幸,没准妻子会为了孩子留下来。他红着眼眶,轻声道:“你看看我们的孩子啊,就当是为了孩子,也不该离婚啊!”好话说尽,孟玮还是不为所动,苏振华无奈中带着煎熬,感情这是散了吗?

随后,孟玮的亲戚好友、领导、同事全都来了,他们努力做着思想工作,可孟玮就是铁了心要离婚,谁劝也不听。孩子们似是察觉到什么,跪求母亲别离开,可滚烫的泪水打不动那铁石心肠。曾经幸福美满的家庭,现如今支离破碎,家中变得冷冷清清,孩子们的欢笑声也少了。时间一晃,三年过去了,苏振华一如既往爱着妻子,细心呵护,但作用不大。

不久后,孟玮留下一纸离婚报告离开,对苏振华和孩子们避而不见,只说让苏振华把离婚报告签了。20多年的感情,昔日那些甜蜜,苏振华不忍就此割舍,还是试图挽回,拒绝签字。直到1959年2月,苏振华访苏回国,见再无挽回的可能,只能在离婚报告上签字。

苏振华第二段婚姻就这样草草收场,令不少人都唏嘘不已。后来,根据组织多方了解,“男青年”只是孟玮的离婚借口,此人并不存在。

婚姻的失败,带给苏振华深深的挫败感和无力感,几度陷入颓废。即便到了这个时候,他心里还念着孟玮,正逢三年自然灾害,苏振华将厨房仅有的蔬菜收拾好,叫女儿给她母亲送过去。而苏振华承担起照顾6个孩子的重任,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年过半百遇真爱——第三段婚姻

59年苏振华签下离婚报告,拖儿带女6个娃,毛主席劝他:再觅良人

图|陆迪伦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晚会上,苏振华寻思着带孩子看看热闹,这就有了开头那一幕。拖儿带女的窘态,让大家心照不宣心疼起他来,纷纷催促其找个对象,就连毛主席也表示,对象敞开了找。缘分总是妙不可言,苏振华认识了一位年轻的女演员——陆迪伦。

其母亲还曾是邓颖超的交通员,陆迪伦也以母亲为榜样加入共产党。当时,海政文工团到海军部队演出,陆迪伦优雅的舞姿时刻牵动着苏振华的心。一旁的肖劲光见状,心里跟明镜似的,难得老战友开窍,说什么也得帮忙撮合撮合啊!

散场后,肖劲光笑容满面找到陆迪伦,简单介绍了苏振华家中的情况,希望她能给个机会。陆迪伦不知是不是羞的,沉默了一会儿,也没个具体的表示。苏振华这人,陆迪伦听人提起过,她很尊敬这位年近半百的首长,也佩服他非凡的工作能力,可还谈不上喜欢。

在后来几次接触中,苏振华越来越喜欢陆迪伦,认定了这就是自己的另一半。随着,陆迪伦在他心里的分量越来越大,苏振华几次都想向人家表白,可话到嘴边又无言。苏振华很清楚自己喜欢小姑娘是真,可年龄差距大也不假,他根本没有底气去告白。

心里想得最多的是:她会不会喜欢我?会不会嫌弃我年纪大?会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一个个问题压得他喘不过气,却也不得不面对,肖劲光见好友如此纠结,鼓励道:“老苏啊,你也别这么纠结。自古以来,老夫少妻的婚姻多了去了,只要心诚金石为开,别人的想法你也不用太在意,依我看呐,只要小陆同意就行……”

这番话让苏振华在爱情的十字路口找到了方向,面对热烈且真挚的告白,陆迪伦心里七上八下,半喜半忧。年龄毕竟是不可跨越的鸿沟,他们之间相差了整整24岁,中间还插着6个孩子,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她不敢想。可自己对苏振华也并非无意,陆迪伦左右为难起来。

59年苏振华签下离婚报告,拖儿带女6个娃,毛主席劝他:再觅良人

图|陆迪伦和苏振华合影

她没有谈过恋爱,却也渴望王子和公主般的爱情,想当被人呵护的花,而不是跑去给几个孩子当妈。此外,陆迪伦的父母也强烈反对,称苏振华年纪太大,不愿将女儿嫁过去。就苏振华告白这事,闹出的动静还挺大,但他不在乎别人的言语,更愿意抛开自己的颜面,将心意告诉人家。被拒绝后的苏振华越挫越勇,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思考自己的问题。

他知道陆迪伦的顾虑,也知道其父母的担心,苏振华从不是会逃避的人,他从问题根源出发,建立信任,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心意。陆迪伦对苏振华产生了些许好感,随着接触越来越频繁,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

陆迪伦也从拒绝,最终转变为深沉的感动,执着不变的爱情填平了年龄的鸿沟。爱情不会迟到,爱人不会错过,他们在1960年春天结为夫妻,共度余生!陆迪伦的婚后生活,伴随着甜蜜和无奈,这群孩子还没打心底接受自己。

好在陆迪伦并不是一个人,每当孩子们对她冷嘲热讽时,苏振华总会站出来,苦口婆心劝导孩子们。陆迪伦从未向他人抱怨过孩子们,在嫁给苏振华前,她就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准备。丈夫可以为了自己排除各种障碍,不顾一切选择自己,她又怎会轻言认输呢?

陆迪伦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孩子们。比如,当时国家经济紧张,苏振华家每月分到津贴不多,一家八口人要养活,陆迪伦管理着日常开销,而对孩子们的需求也是尽力满足。时间长了,孩子们也渐渐接纳了陆迪伦,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别提多温馨了。

后来,陆迪伦先后生下两个大胖小子,取名陆一和陆二。新成员的到来,让家中充满欢声笑语,苏振华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两个小弟弟,常常会逗着玩。作为家里最小的两个,那地位也是8个孩子中数一数二的,备受宠爱无疑了。

59年苏振华签下离婚报告,拖儿带女6个娃,毛主席劝他:再觅良人

图|苏振华夫妇和孩子们(陆一、陆二)合影

陆一和陆二也经常跟在哥哥姐姐身后,软萌萌的模样可爱极了,谁看了不得夸一句啊!这里分享一件趣事,1963年苏承业考上解放军外语学院,正在收拾行李,这俩孩子顿时脸都垮下来了,一直缠着苏承业,吵着要一起去,不然就不松手。

苏承业面上有些无奈,心里十分高兴,假意说道:“那赶紧去收拾东西啊,我们一会儿就出发!”俩小孩信以为真,撒腿就往房间里跑,噼里啪啦捣鼓了好一阵,提着小箱子就冲了出来,家人皆露出疑惑的表情。打开箱子一看,里面全是小帽子,大家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最后,陆迪伦想了一个主意——拍全家福。大家穿戴整齐,乐呵呵前往照相馆,后来合影被挂在大厅最醒目的位置。每当俩小孩想哥哥姐姐时,就会过去看一眼,这深厚的感情着实令人羡慕。

自1979年开始,苏振华的身体每况愈下,即便身体再疼,他也会露出一抹微笑,轻声安慰妻子别难过。那时候,陆迪伦不过四十多岁,几个稍大些的孩子刚刚稳定下来,苏振华心里放心不下,陆迪伦总是会告诉他:“有我在,这个家就不会倒。”

2月7日,苏振华突发心肌梗塞,猝然离开人世。陆迪伦悲痛欲绝、心如刀绞,久久不能回神,声音哭哑了,眼泪也流干了,可最重要的那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59年苏振华签下离婚报告,拖儿带女6个娃,毛主席劝他:再觅良人

图|陆迪伦在医院陪伴苏振华

苏振华的遗体火化时,留在他颈部的那颗子弹头才掉落,陆迪伦将丈夫的遗产全部分给了孩子,自己只要这颗子弹头。往后的日子里,陆迪伦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孩子们,每当深夜才敢露出脆弱的一面,偷偷回忆着与苏振华的点点滴滴,那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力量。

不过几年时间,陆迪伦的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单薄的身子让人心疼。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丈夫的事迹,她长期沿着丈夫的战斗足迹,调查征集生平史料,编写了这本《苏振华传》。虽然苏振华的婚姻坎坷,但最终结局是好的,收获了值得相伴余生的爱人,拥有了其乐融融的家庭,可谓是人生赢家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生下   延安   良人   贵州   家中   妻子   丈夫   甜蜜   母亲   感情   婚姻   简单   孩子   时间   报告   爱情   工作   苏振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