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逝世后,朱德放声大哭,毛主席默默流泪,同年相继病逝

1976年1月7日晚上11点多,周总理从长时间的昏迷中醒了过来,他微微睁开双眼,吃力的对着守候在病床前的主治医生吴阶平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

谁也没有想到,这是周总理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并没有闭上眼睛休息,而是一直睁着眼睛望着门口,似乎在等什么人。当时有工作人员问:“总理啊,你有事吗,你在找大姐吗?大姐已经走了。”

就在周总理醒来之前,邓颖超刚刚在赵炜的陪同下离开医院回西花厅休息。周总理听到工作人员的话后,晃了晃脑袋,似乎是在表示没有找大姐,但他的眼睛一直盯着门口,心神不宁,直到十二点以后才睡了觉。

病房里的人,谁也没有想到这是周总理的最后一次清醒,他们总以为第二天周总理还会醒来,而邓大姐每天都来,他们还有时间见面,所以在那个深夜,当周总理一直盯着门口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要将邓大姐叫来。

不曾想,这终究是成了一个遗憾,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8分,周总理的心脏停止跳动,主治医生宣布停止抢救。

周恩来逝世后,朱德放声大哭,毛主席默默流泪,同年相继病逝

他没有等到邓大姐,等邓大姐从西花厅赶到305医院的时候,周总理已经去了。

72岁的邓颖超下车后一路跑进病房,病房里,还有医生在徒劳地抢救着,但邓颖超还是从病房里的一切看到了她最不愿意面对的一个事实:她的恩来去世了。

她扑倒在周总理的身上,哭喊到:“恩来,恩来,我来晚了……”

她的哭声仿佛打开了一种声音的阀门,原本很多人还在隐忍地哭泣,现在已经变成了嚎啕大哭。

如果泪水能够唤醒周总理,让周总理再睁开眼看一看他为之付出一生的国家和人民,那么,不会有人吝啬自己的泪水,即便是哭上几天几夜,也不会有人拒绝。

然而,死亡面前,泪水是不值一提的。只不过,在死亡面前,泪水是唯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不用说普罗大众了,就是毛主席和朱德委员长这样的伟人,在知道周总理病逝后,也都留下了眼泪。

毛主席是在1月8日的下午听到周总理病逝的消息的。

周总理病逝的时候,毛主席又是一夜未睡,他正在卧室的床上侧卧着看书,这是他行走不便后养成的一个习惯,书是他生命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即便他患白内障看不见的时候,不能看书也要听工作人员给他读书、读文件。

行走不便之后,他就侧卧在床上看书,1月8日这一天也不例外,卧室里静悄悄的,有的只是翻书声,护士孟锦云也陪在毛主席身边看书。

然而这一天又是很不寻常的,房间里的宁静很快被大厅里的一点响动打破。

警卫局副局长、警卫团团长张耀祠走进游泳池值班室,他原本是想直接将周总理病逝的消息报告给毛主席的。

周总理自患癌以来,毛主席也生着病,他自己无法去看望周总理,但对总理的病情一直很关注,也经常派张耀祠到305医院去,所以张耀祠对周总理的病情应该算是最了解的,也是他最先知道了周总理病逝的消息。

当他走进游泳池值班室后,告诉了大家这个悲痛的事实,随即要去报告给毛主席,但值班的护士小于拦下了他。

周恩来逝世后,朱德放声大哭,毛主席默默流泪,同年相继病逝

此时的毛主席正在卧室里看书休息,不适合打扰他。所以张耀祠就将周总理病逝的消息告诉了小于,让小于找时间转告。而小于就到大厅里用铅笔写了一张纸条,将这件事写了下来。

有时候,大厅里的值班人员和卧室里的值班人员会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传达信息。小于在大厅里走动的声音, 自然瞒不过卧室里的孟锦云。凭借经验,她知道是有人来送什么东西。

所以孟锦云放下手中的书,站起来悄悄走了出去,果然看到大厅的桌子上放着一张纸条,等她看了纸条上的字之后大吃一惊。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周总理居然就永远地离开了,但不接受也得接受,她还得打起精神来应对下面的事情,即怎么将这件事报告给毛主席。

她平复了一下心情,将纸条叠了叠,然后放进口袋里又进了毛主席的卧室。她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坐下来看书,当时的毛主席病体缠身,感知力下降,并没有意识到孟锦云的异常。

孟锦云拿着书却无心看上面的文字,心里一直在想该怎么说这件事,该在什么时候说比较合适。她必须要考虑到毛主席的情绪和身体,如果他情绪波动太大,引起心脏病该怎么办?

而这件事又不可能不告诉毛主席,两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放在一边不说,就是周总理后事的安排,也是需要请示毛主席的,所以他必须要知道。

孟锦云左思右想,还是决定等吃了中午饭,午睡过后再告诉他,这样至少对毛主席的身体会好一点。

下午三点左右,毛主席睡醒,一般这个时候该给他读报和读文件了,孟锦云知道自己需要在这个时间里将周总理病逝的消息告诉毛主席,时间不等人,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毛主席批准,而且政治局也已经派人送来了周总理病逝的讣告清样。

所以孟锦云先拿起一份报纸给毛主席读了一会报纸上的内容,然后将报纸放下,又拿起了那份讣告清样,用一种极为沉重的语气读了起来:“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与1976年1月8日与世长辞……”

就是这句话,让毛主席消化了好一阵,原本闭着眼睛的他听到这句话后,睁开了双眼看向孟锦云,他突然不知道“与世长辞”这四个字究竟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也或者他不愿意明白这四个字的意思,然而孟锦云的表情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他知道总理离开了。

他朝着孟锦云点了点头,随即又闭上了双眼,孟锦云以为毛主席要说点什么,但她没有等来话语,却看到了毛主席眼窝里涌出来的泪水。

周恩来逝世后,朱德放声大哭,毛主席默默流泪,同年相继病逝

这泪水从毛主席的眼角滑落,顺着脸颊一直到了脖子里,他没有动,任凭泪水默默地流淌,也淌进了孟锦云的心里,本就想哭的孟锦云也哭了出来,边哭边把讣告读完。

从那一刻开始,毛主席变得异常沉默,不愿意说话,他只是不停地看书、看报、看文件。周总理的去世对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们风雨同舟近五十年,周总理的骤然离世让他如何能够承受?

尽管周总理自癌症确诊开始,病情和治疗方案,毛主席都是知道的,他也让张耀祠经常去305医院去看望周总理。

尽管周总理住院之后,毛主席没有去看过他,但对周总理的情况都是知道的,知道周总理的身体撑不了多久了。

但知道是一回事,真的变成了现实又是另外一件事。

然而又能怎么办呢?此时的毛主席说话困难、吃饭困难、走路困难,对于周总理的病逝,他除了默默流泪,就只剩下沉默,他想用看报纸和文件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然而手连举起文件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工作人员帮他举着,以满足他的阅读需求。

当然,他头脑是很清醒的,对于周总理的后事很关心,很快,周总理治丧事宜、追悼会事宜等都设计好送到了毛主席面前, 他一一审阅。

周总理的追悼会被定在了1月15日的下午,在这一天之前,游泳池值班室准备好了轮椅、氧气袋等一切抢救措施,以备毛主席会突然出席追悼会。

四年前,陈毅病逝后,原本追悼会的规格比较低,谁知道毛主席在追悼会开始前一个半小时突然决定要参加陈毅的追悼会,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建国之后,除了任弼时的追悼会,毛主席还没有参加过哪个中央领导和干部的追悼会,谁也没有想到他会突然参加陈毅的追悼会。

有了这个先例,游泳池的工作人员就不得不做好准备,万一毛主席要坚持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他们也不至于没有任何准备。

只不过,大家既盼望着毛主席能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又不想让毛主席去参加,毕竟他的身体条件摆在那里,所以毛主席不开口,大家都不敢问,只是默默做好了准备。

周恩来逝世后,朱德放声大哭,毛主席默默流泪,同年相继病逝

秘书张玉凤终究是憋不住,替大家问了出来,她问毛主席:“去参加总理的追悼会吗?”

彼时毛主席正在看文件,他楞了一下,用手拍了拍略微跷起的腿,吃力的说:“我走不动了。”

简简单单的五个字,说尽了毛主席的无奈,那么多年的老战友,连告别都成了一件困难的事。

毛主席虽然没有去,但他派人送去了花圈,并让张耀祠代表他和游泳池的工作人员去参加了周总理的追悼会。

与毛主席一样走不动了的还有89岁的朱德委员长。

1922年10月,36岁的朱德和24岁的周恩来在德国柏林相遇,从此开始了他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亲密合作和深厚友谊,他们之间几乎是无话不谈的。

西花厅周总理的卧室里,一直摆着一张朱德戴着老花镜看文件的照片,而如今的国家博物馆里,也一直珍藏着一条补丁叠补丁的毛毯,它更是周总理与朱德之间友谊的象征。

周总理住院之后,朱德很挂心,多次表示要去医院看望周总理,但他真正能去的机会并不多,尤其是1975年周总理身体情况越来越糟之后,周总理自己拒绝很多人去看望他,他不愿意让别人担心,为此,他甚至有八个月不曾理发,为的就是不让专门为他理发的朱殿华难过。

当他知道朱德想去看他之后,他也多次拒绝,但不见是不可能的,两人半个世纪的交往,周总理也很想见到朱德,和他好好说说话,只不过他考虑到朱德的身体,怕朱德为他难过,就只能选择合适的时机见面。

1975年7月11日,周总理可能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而他这一天的精神还算不错,就打算和朱德见上一面,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周总理让高振普去打电话,看看朱德有没有时间,如果可以的话,请朱德来医院见上一面。

周恩来逝世后,朱德放声大哭,毛主席默默流泪,同年相继病逝

对于这次见面,周总理是早就想好了的,为了朱德的健康,周总理甚至还对高振普说:

“现在是4点多钟,如果朱老总可以来,5点钟到这儿,大约谈上半个小时,5点半离开,6点钟他可以回到家吃饭。按时吃饭是朱老总多年的习惯,他有糖尿病,年岁又大,不要影响他吃饭。如果今天不能来,请他去北戴河之前来一趟。”

高振普赶紧先给邓颖超打了一个电话,说了这件事,邓颖超让他直接询问朱德的夫人康克清,高振普又给康克清打电话,说了周总理的想法,康克清说:

“请报告总理,老总的身体挺好,这几天没有安排别的事。他想去看总理,一直在等你们的电话。他是要见过总理后再去北戴河的。”

与康克清沟通好之后,高振普报告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在病房里休息了一会,然后说:“换上衣服,到客厅去见老总,不要让他看到我穿着病号衣服。”

当时的周总理已经因为患癌体重降到了61斤,即便如此,他还如此细心,怕让别人为他难过,他的心里就从来没有过他自己。

5点50分,朱德到了305医院,两位老人在客厅里谈了二十多分钟,周总理不愿意耽误朱德的吃饭时间,就让朱德回去,朱德离开的时候对周总理说:“下次我来看你,你一定要好起来。”

两人紧紧地握手告别,周总理一直目送着朱德上了车才返回病房。朱德没有想到,他们之间没有下次,这是他和周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

有些见面,真的就是最后的离别。

朱德是在1976年1月9日才知道周总理病逝的消息的。

康克清在周总理病逝当天就知道了,只不过她不敢告诉朱德,一来朱德和周总理感情深厚,二来周总理比朱德还要小12岁,就这么走了……

周恩来逝世后,朱德放声大哭,毛主席默默流泪,同年相继病逝

康克清害怕朱德承受不住这个打击,所以她并没有第一时间将这件事告诉朱德,但她也知道不能不告诉朱德,唯一的办法就是循序渐进,一点点让朱德接受这个消息。

到了第二天,康克清就选了一个合适的时间,和朱德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周总理的病情,两人还谈到了生死。

在生死这件事上,朱德知道这是自然规律,谁都会死的,不过是早晚而已。

康克清以为朱德已经做好了准备,就将周总理已经去世的消息说了出来。

她哪里知道,当死亡这件事近在咫尺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淡定,朱德几乎是霍地一下站了起来,磕磕绊绊地说:“什么时候……走的?”

那茫然的样子让康克清心疼不已,她开口说:“昨天上午……9点……”

朱德听完,跌坐在藤椅里,两眼发直,吓得康克清赶紧问:“老总,老总,你没有事吧?”

还能有什么事呢?他的老友没了啊。

泪水瞬间涌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遂放声大哭,原本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人都怕朱德知道,所以不敢表露出难过的情绪,现在朱老总这一哭,大家都哭了起来。

等哭够了,朱德对康克清表示要去北京医院向周总理的遗体作告别。康克清理解朱德,就是想到朱德要去,所以她才把周总理的病逝消息告诉他。

第二天,朱德特意穿上军装,让女儿朱敏陪着去北京医院,这位年近90的老总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车上的时候,几次想摘下军帽向老战友致意,朱敏只好每次都把他的军帽扶好。

等到了北京医院,看到周总理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的时候,泪流满面的朱老总左手托着军帽,右手缓缓抬起,以一个庄重、标准的军礼和周总理作告别。

这是对老战友的最高敬意,而眼中滚落的泪水是对老友最深的感情。

周恩来逝世后,朱德放声大哭,毛主席默默流泪,同年相继病逝

从北京医院回去之后,朱德心情悲痛,几天不吃不喝,身体迅速垮了下来,等到1月15日要去参加追悼会的时候,朱德的双腿发软,怎么也站不起来,他难过的直摇头叹气:“唉,去不成了,这怎么对得起恩来?”

随后他又拍打着自己的双腿,喃喃自语:“恩来,你先走一步了,放心去吧……”

像是告别,又像是承诺。

周总理病逝之后,年近90的朱德伤心之余,开始更加拼命的工作。周总理在的时候,他扛下了太多,现在他不在了,而毛主席的身体也不容乐观,朱德就多扛一些工作。

在接下来的五个月时间里,他先后会见外宾18次,找人谈话3次。

6月21日,朱德在人民大会堂准备会见澳大利亚总理,但是礼宾司临时改变了会见的时间,却没有通知朱德。朱德在有空调的房间里等了很长时间,会见完之后,朱德就感觉到了身体的不舒服,回到家就发烧了。

当时康克清还让朱德去医院检查一下,但朱德觉得不是大事,可能就是吹冷气时间长了,感冒了,没什么大碍。

但年纪大了,任何的小病都可能演变成大病。

到了25日,朱德的烧还是没有退去,医生建议他立刻住院,只是考虑到第二天还要会见外宾,朱德不肯住院,只是病情哪里容得下他折腾,很快,他就不得不住院,并且再也没有离开过医院。

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星期,朱德病危的消息就传了出来,中央领导陆续去医院看望他。7月4日,他对前来的李先念说:“生产要抓,不抓生产,将来不可收拾。”

这是朱德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随后他陷入昏迷,直到7月6日下午3点1分,朱德的心脏停止跳动。

周恩来逝世后,朱德放声大哭,毛主席默默流泪,同年相继病逝

当毛主席知道朱德病逝的消息后,沉默了良久,用微弱的声音问身边的人:“朱老总得的是什么病?怎么这么快就……”

老战友一个接一个地离去,给毛主席的打击是巨大的,早在周恩来去世后的那个春节,他难得地看了一场电影,是《难忘的战斗》,当演到人民解放军入城受到群众热烈欢迎时,毛主席泪如泉涌。

他从周总理的病逝中看到了自己的时日无多,他越来越多地回想过去,而身体也越来越弱。

连最基本的饭来张口都成了一个困难,很多时候要依靠鼻饲来维持身体对食物的需要,鼻饲是很难受的,一根橡胶管子从鼻孔里插进去,一直到食道,往里灌一些流食。

其痛苦程度可想而知,在接下来的五月、六月更是连续两次心脏病发作,所幸抢救及时。

朱德病逝的时候,毛主席刚抢救过来不久,身体虚弱得很,他已经站不起来了,只能躺在床上,再次听到老战友的离去,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他甚至感叹:“‘朱毛’,‘朱毛’,不能分离。现在朱去见马克思了,我也差不多了!”

朱德的追悼会,毛主席同样无法参加,但送去了花圈,也让中央警卫局的人代替他去参加了追悼会,无法亲自与老战友告别,只能选择这种方式说再见。

朱德病逝后,康克清按照他的遗嘱,将他自发工资以来存放于中办特别会计室的存款( 20306.16元) 全部上交党组织。这个一生节俭的老总,死后什么都不留。

而伴随着周总理和朱老总的相继病逝,毛主席的身体更加虚弱,再加上唐山大地震的发生,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毛主席心情悲痛,到了八月份,他再次心脏病发作,虽然抢救过来了,但他的身体情况急剧恶化。

周恩来逝世后,朱德放声大哭,毛主席默默流泪,同年相继病逝

8月28日,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在时隔半年多之后终于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半睡半醒中看到李敏的到来,他虚弱地握着李敏的手,泪水涌了出来,他吃力的和李敏说话。

他问:“娇娃,你来看我了?”

他问:“娇娃,你怎么不来看我?”

他说:“娇娃,你要常来看我,我想你啊。”

这一句句,一声声,是一个父亲对亲情的渴盼和对女儿的思念,让李敏泪如泉涌,她何尝不想来看望父亲,只是中南海离开容易,想再进来是难上加难。她没有想到,半年多没见,父亲居然已经病成这样了。

这一天大约是毛主席生前最清醒的一天,此后,毛主席病情恶化,大部分时间处于昏迷之中。

9月8日这一天,李敏再次去看望毛主席,这一次,李敏明显感觉到了毛主席的疲惫,他很多时间都在昏迷,醒来也精神不好。李敏不敢太打扰父亲休息,遂在毛主席又一次鼻饲进食后回了家。

谁知道这一走,竟是永别。

虽然毛主席当时大部分时间处于昏迷状态,但他每次醒来之后都要坚持看文件、看书、看报纸,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只能依靠顽强的意志力来完成自己的工作。

当时的医疗组每天都有护理记录,根据记录,毛主席在9月8日这一天看文件、看书11次,时长达2小时50分钟。

他最后一次看文件是在9月8日下午4点37分,时长为半个小时,环境是这样的:上下肢插着静脉输液导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里插着鼻饲管,文件和书是由别人用手托着。

这完全是在和死神抢时间,在这之后,病情进一步加重,他再也无法看文件。

周恩来逝世后,朱德放声大哭,毛主席默默流泪,同年相继病逝

9月9日零时10分,毛主席心跳停止。

他离开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正如悼词中写的那样:

“毛主席的逝世,对我党我军和我国各族人民,对国际无产阶级和各国革命人民,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毛主席的去世,将世人的悲痛引到了最高点,举国悲痛,全世界悲伤。

一年之中,三位伟人的离开,几乎耗尽了人们的眼泪。

从此,世上再无周总理;

从此,世上再无朱老总;

从此,世上再无毛主席;

但他们又从未离开,一直都在我们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周恩来   追悼会   游泳池   悲痛   同年   病情   大姐   总理   老总   泪水   工作人员   身体   消息   文件   时间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