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你的称呼从“妈妈”变成“妈”,说明了什么?

“老头子,刚才儿子喊我什么呀?你听清楚了吗?”媳妇跑到卧室悄悄地问我。

我说:“当然喊你 妈呀!不然还能喊你什么,肯定不会喊你的名字。”

她说:“不是那个意思,我问得是刚才儿子喊我的是妈妈,还是妈。”

其实刚才他们在客厅,我自己在卧室看手机,至于他们在外面说的什么事儿,我根本就没有听清楚,于是我就打着马虎眼说:“有什么区别吗?意思一样就行了,何必纠结这个问题呢。”

媳妇小声嘀咕着什么出去了,没有一会儿时间,就看着她黑着脸又进来了,进门就随手把门关住了,然后做到床边耷拉着脑袋不吭声。看到这种情况,我也不敢再继续看手机了,立马关掉手机靠过去问她:“咋了?发生什么事了?这么不高兴,是儿子又惹你生气了吗?”

沉默了一会儿,她说:“我刚才出去找儿子问他,刚才喊我的是妈妈还是妈?他说是妈,我问他为什么不喊妈妈而喊妈呢?他说他也不知道,就是随口就喊成妈了。”

我赶紧安慰道:“还在纠结这个问题呢?我以为多大的事儿呢。”

媳妇说:“当儿子第 一声喊我妈妈 的时候,那时候我是多么的高兴,激动得一晚上睡不着觉。感觉我的生命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延续,毕竟他是在我肚子里待了十个月时间,是用我的血和肉喂出来的,我的后半生将要和他在一起。每天妈妈长妈妈短的被叫着,我心里那是相当的美气。”

“就是呀!不就是少喊了一个'妈'字吗?有什么区别吗?”我疑惑地问。

她立马反驳道:“区别大了!说明他长大了,慢慢就不再需要我们了。”

我说:“他才13岁,还不至于。但是我们要做好准备,随着他年龄的增长,生活圈的增大,朋友会越来越多,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那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就只能慢慢地退到他的背后,看着他的背影,默默地给予他支持。”

媳妇说:“其实这个道理我也明白,只是一时半会接受不了。孩子大了,翅膀硬了,肯定是要离开我们的,毕竟他们还要独自面对生活。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在他背后默默地支持着他们。”

我赶紧附和着说:“是呀。等孩子大,离开我们了,蕞后还是我们俩相依为伴,走完一生的。”

她说:“你想得美,到时候我去儿子家看孙子,你在家自个过,我才不管你呢。”

我看她也没有什么事儿了,就继续看我手机视频里的大美 女了。




孩子喊我妈的那一瞬间,我心里真的难过了一下。因为,当孩子喊你妈,而不是妈妈的时候,说明孩子长大了,他离开你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那是一个周末,我带孩子回姥姥家。在路上,坐在后排的儿子突然喊我说:“妈,你开慢点,安全第一。”

我愣了一下,要知道他才刚刚四岁,在我眼里,他还只是个小朋友。我听到这样喊妈的孩子至少应该八岁之后了吧?

我就问他,“你刚刚喊的啥?”他淡定地说,“妈”。

我心里一阵酸楚。孩子在不经意间就长大了。而这句称呼上的改变就是在告诉你,要珍惜跟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所以,陪伴孩子的日子就那么三五年,多抱抱他,亲亲他吧,不然随着他们慢慢长大,社交圈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多,父母就只能慢慢地退到他的背后,看着他的背影,默默地给予他支持。

毕竟,世间所有的爱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为了分离。




我女儿十岁时,突然有一天对着我媳妇喊了一声:妈,你这个字怎么读呀?我媳妇一下愣住了,听得特别的不习惯,这是她第一次听到女儿喊“妈”,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喊“妈妈”了,然后我媳妇直接问我女儿:你怎么不喊我“妈妈”,而是喊“妈”了?我女儿抬起头,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喊了。

我媳妇跟我分享这件事情的时候,她说女儿对她的称呼改变,那一瞬间像电击一样,震惊且有点心慌,觉得突然丢了什么东西一样,后来平静下来想想,是女儿慢慢长大了,已经不需要一个百分百保护她的“妈妈”,她开始有自己的思想,需要自己的空间,学着独立,“吾家有女初长成”正在她身上发芽,时光推移,女儿需要的是一个对她逐渐、逐渐放手的“妈”。

一声“妈”,让媳妇觉得像丢了东西,其实丢的是她心中那个女儿,在她心里,不管女儿是3岁、5岁、7岁、还是9岁,媳妇把她当成那个襁褓中的孩子,觉得女儿无时无刻都在需要她,而现在女儿要自己慢慢飞翔了……

(妈妈一边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像小时候一样活泼、可爱、天真、纯净,一边又盼望着孩子快点长大成人、立业、成家、生子,这种矛盾的心情,就是母亲这个角色特有的“爱”!)




丫头都高二了,仍然是“妈妈”“爸爸”的称呼,我在她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是大大咧咧地喊“爸”呼“妈”了。

丫头的确成熟得太晚,那么大块头站在你面前,仍然是个宝宝。

那些多早就由“妈妈”变成“妈”的孩子,心理年龄,独立意识都比我家这萌哒哒的丫头强太多。

昨天晚上洗脸的时候,洗脸盆缝隙里钻出一只甲虫。哟,我那个丫头就惊声尖叫,“妈妈”“妈妈”,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我戴上手套,抓个塑料袋一下蒙过去,利落收网,然后丢进垃圾桶。

“妈妈,晚上我不敢睡觉了,要做噩梦”。丫头可怜兮兮地说,眼眶红红的。

回头看了看这个怂包,遇事只会喊妈妈,咋办哦?

头疼。




说明他已经有自主意识,脱离了母亲的束服。他不再需要象幼儿时那样的强烈关照。

妈妈这两个字,称呼时需要延长字音。下意识的想引起母爱的关注,有种依赖的情感氛围。

妈妈这两个字,一般都由母亲教喊。把一个字重复叫喊,这其中包含教导婴儿知道母亲的重要性。树立幼儿从小就要尊从母亲的意愿,说明母亲自身的重要性。

妈妈这两个字,说明了母子双方,需求与被需求依赖的关系。是种给予与被给予的关系。是种爱的宣泄方式。是一首最短音符的爱的交响曲。

它是最抒情,最美感的字节。它是最纯洁,最空灵,最浪漫的弦律。

它味如甘甜,意如神幻。它催人情怀,动人心魄。它是世间最美的词汇。它是最令人留恋的声音…

一声妈妈,不知醉倒了多少人。一声妈妈,不知道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忆…

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我永远忘不了你,是你的乳汁把我喂养,是你的关怀教导,让我长大成人。

当我们思念母亲时,总会情不自禁的喊出妈妈这个字眼,以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

而為了能让母亲放心,她的爱子能够独立生存,永闯天涯。一声妈,坚强的表露了儿女的独立心态。

做為母亲何尝不需要这一天,希望儿女用力破茧,带着母爱的动力飞向蓝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妈妈   孩子   长大成人   母爱   母子   小路   媳妇   事儿   丫头   儿子   独立   父母   母亲   女儿   财经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