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明明很宠爱戚夫人,为何宁死不愿废除吕雉皇后之位?

刘邦根本不敢废了吕后,倒不是因为他怕吕后这个人,而是怕丢了汉帝国江山,但凡他敢立戚夫人为皇后,汉帝国很可能活不过50年,这是迫于形势之下的妥协和无奈的选择。


为什么说是因为怕丢了汉帝国江山呢?

看看汉初的天下格局就知道了,刘邦虽然完成了天下一统,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可他坐在那个位置上并不舒服。

因为还有人威胁着他的皇位,让他寝食难安,这些人具有威胁的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分封的异姓诸侯王,另一类是功臣集团。

刘邦在建立汉朝时,为了笼络人心,安定天下,对一些实力派功臣进行分封,一口气就封了七个异姓王,加上后面分封的燕王卢绾,前后共8个异姓王。

最严重的是,刘邦最开始给他们的政策也十分宽松,异姓王在封地上拥有很大的权力,不仅有军队,还能自行任免官员。

而且,诸侯王的封地加在一起有29个郡,刘邦自己手里只控制着25个,诸侯王加在一起的总人口大约有800多万,朝廷控制下的人口大约400多万。

很明显,诸侯王控制的地盘比刘邦大,人口、资源比刘邦多,经济比刘邦的地盘发达,这是典型的“地方强、朝廷弱”。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刘邦就会去算这个账,这些诸侯王地盘又大,人口又多,还掌握有军队,万一谋反咋办?谋反的话,一个还能对付,要是几个联合起来,朝廷还有的玩儿吗?

像韩信、彭越、英布之类的,没有一个是善茬,自己在世的时候都不一定镇的住,将来要是太子登基,这帮人要是有异心的话,太子就得完蛋。

就这样,刘邦越想越焦虑,寝食难安,于是决定趁自己还活着,将这帮人统统灭掉,为后世子孙消除这些威胁。

所以,刘邦登基后不久,便开始对这些异姓王动刀子了,但这帮人并不好对付,当他们察觉到危险的时候,干脆真的就举兵谋反,跟刘邦拼个鱼死网破。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邦在此后的日子里,直到去世前夕,不是在平乱,就是去平乱的路上。

最终除了韩信被设计谋杀外,只有长沙王吴臣的长沙国幸免,其他异姓王全部被干掉。


不过,刘邦还是愁眉苦脸,因为功臣集团也不是善茬,实力也很强悍。

这些功臣中,张良十分聪明,刘邦完成天下一统之后,他就主动归隐了,萧何察觉到危险后,主动自毁名声,干了点侵吞百姓财产,贪污受贿之类的事情,以消除猜忌。

但萧何毕竟不是武将,手里是没有兵权的,刘邦真正担心的,还是那帮武将。

彼时灌婴手上统领着10万大军,周勃、樊哙各自统领的军队加起来也有20万,而且他们战功赫赫,长期指挥作战,深得军心。

真要是哪天想起来要谋反的话,朝廷拿什么去抵挡?

刘邦非常想把功臣集团的问题也给解决了,可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为年事已高(毕竟跟秦始皇差不多大),加上常年征战受伤,如今病情越来越重了。

所以,功臣集团的问题,他是没有办法一次性解决的。

这种情况下,选择继承人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为刘邦的继任者要压得住功臣集团,要有厉害的政治能力以及丰满的羽翼才行。

而这些能力,只有吕雉才具备!


吕雉之才胜过戚夫人百倍。

当初,她是个衣食无忧的大家闺秀,偏偏被父亲嫁给了穷小子刘邦,但她没有怨言,而是帮着刘邦打理好家里的一切。

她从一个大小姐变成了农妇,每天要下地干活,整理家务,照顾孩子老人,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

刘邦最开始起义时,没兵没钱,只能躲进芒砀山落草为寇,她只能一个人带几个孩子,还要照顾老人,一人撑起一个家,不久又被当地官府当做罪犯家属关进大牢,受尽苦难。

被释放出来后,她又不惜从沛县步行一百多公里,到芒砀山找到丈夫刘邦,给他送少许物资,为他打气,出主意。

刘邦被项羽打得落荒而逃时,她也被项羽抓去关押两年,这样的日子里,她不曾低头,更没有沉沦,而是相信自己的丈夫有一天可以打败项羽。

谁知,当楚汉议和后,她回到刘邦身边时,竟然发现刘邦身边多了一个能歌善舞的美丽女子,而刘邦对这个年轻女子更是宠爱至极。

她十分难过,但为了大局以及自己的将来,她忍了。

项羽覆灭后,当刘邦想对付异姓诸侯王时,她主动站了出来,替刘邦扫除障碍。

一代兵仙韩信就是被她用计骗入宫中杀掉的。

刘邦一时疏忽,只是把异姓王之一的彭越流放时,她恰好在路上遇见彭越,于是借机说要为彭越求情,诱惑彭越和她回京。

结果彭越中计,被吕雉带回京城后直接就做掉了,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此时的刘邦,都被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这个结发妻子竟然有如此手段,凌厉狠辣,出手稳准狠,完全不给对手丝毫喘息的机会。


与此同时,吕雉的家族势力也很大。

她的哥哥吕泽、吕释之都是最早加入刘邦阵营的,而且人家是自己单独统领着一支军队加入的,属于带团队入伙,这叫“客将”。

跟萧何、樊哙等人不一样,萧何等人属于跟着刘邦白手起家的,是刘邦的属下,而吕家兄弟属于股东,是入了股的。

最重要的是,刘邦被人追着打的时候,吕家兄弟给了他很多支持,不仅有军事上的,还有粮饷等方面。

所以,刘邦统一天下后,吕家那哥俩直接被单独列出来封了侯,地位比起萧何等人,只会高不会低。

刘邦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也担心吕后以及吕氏家族坐大会威胁皇权。

这时,戚夫人也仗着自己受宠,经常在他耳边吹枕边风,让他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刘邦考虑到吕后的势力,加上一时心软就答应了。

谁知,刘邦遭到了群臣反对。

吕后那边干脆祭出大招,跑去张良那里求得一计,以太子刘盈的名义将“商山四皓”这四位连刘邦都请不动的高士给请出来站台。

刘邦当即就问:为什么我请你们,都请不动,太子写一封亲笔信,你们就出山了?

商山四皓答道:陛下轻视读书,又爱骂人。我们坚决不愿受辱,所以不来。如今太子仁孝恭敬,爱护天下读书人,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死力,所以我们就来了。

这一刻,刘邦才冷静下来,他意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太子凭借仁孝、爱护读书人的名声就能请得动商山四皓,说明太子刘盈已经具备影响力和号召力,而太子的背后更有吕家的家族势力撑腰,羽翼丰满。


反倒是戚夫人,她除了能歌善舞,长得漂亮、讨人喜欢以外,根本没有强大的家族势力,她本人更没有经验老到权谋手段。

如果把吕后废了,立了戚夫人为后,那么刘如意就成了嫡子,也必须成为太子。

这样一来,一方面是吕家的人肯定会有所反应,另一方面,戚夫人根本斗不过功臣集团。

等刘邦一死,戚夫人面对这群曾经参与推翻秦朝,又在项羽的刀口中活下来的人精,估计很快就会让人给玩儿死。

而刘如意此时尚未成年,即便是刘邦死的那一年,他也才11岁,一旦登基,必然成为傀儡。

在那个时代,母亲和儿子的前途命运是绑定在一起的,所谓“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就是这个道理。

也就是说,成为皇后的那个人,她的儿子必然是太子,汉帝国将来的皇帝。

所以,刘邦面临的选择是,把汉帝国的江山交给戚夫人母子,还是交给吕雉母子,换言之,戚夫人和吕雉谁能保住大汉江山,皇后就是谁的。


很明显,以当时的汉帝国的局势来看,戚夫人母子是无法镇住功臣们的,戚夫人没有这样的权谋手段,刘如意年纪尚幼,戚家在朝中也没有家族势力,是无法生存。

反倒是吕雉,坚韧的性格,凌厉狠辣的权谋手段,俨然就是一代政治家的角色,而且吕家在朝中有着无可比拟的权势,形成羽翼,足以应对功臣集团。

最重要的是,吕雉的妹妹嫁给了掌握兵权的樊哙,能进一步制衡功臣集团。

从本质上来讲,立戚夫人为后,等于是把儿子或者汉帝国的命运交给了功臣集团,如果继续让吕雉为后,那就等于把儿子或汉帝国的命运交给了吕雉。

也就是说,立戚夫人为后的话,汉帝国江山很可能改姓,交给吕后的话,她对付得了功臣集团,早晚也会把权力还给儿子,江山还是姓刘。

这就是刘邦不愿意废了吕雉的根本原因,只有让吕雉辅佐儿子刘盈,汉帝国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刘邦是宠爱戚夫人,但与汉帝国的江山相比,他是知道轻重的。




刘邦晚年除了疲于应付异姓诸侯王此起彼伏的反叛之外,还在考虑你一件事,那就是废长立幼。所谓废后,实际上和废长立幼是一体的。

刘邦称帝后,立嫡长子刘盈为太子,后封三子如意为赵王。刘邦后来逐渐产生了废长立幼的想法,因为他觉得太子刘盈仁弱不像自己,还是如意更像他。戚夫人当时才20多岁,经常跟随刘邦前往关东,“日夜涕泣,欲立其子”。而吕后比刘邦小15岁,当时大概在45岁左右,年老色衰,自然不受待见,故而经常留守京城,和刘邦见面不多,这样一来感情就越来越淡,日益疏远。

吕后再有不是,可毕竟是患难夫妻,现在又有自己的势力,所以刘邦想要废长立幼也必须征求大家的意见。在朝堂上,大臣周昌和叔孙通公开反对刘邦废长立幼的想法,极力争辩,为此,吕后对二人非常感激。

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以年老体衰为由欲令太子率军前往征讨。但是当时的太子才年仅15岁,还是个娃娃。刘邦这样做可以说是为了爱子如意豁出去了,因为他还曾说过“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吕后知道这个消息后可以说是心里拔凉拔凉的,让一个15岁的娃娃出去带兵打仗,对手还是能征善战的淮南王英布,这无疑是羊入虎口。

此时,“商山四皓”为吕后出了个主意,让她去刘邦面前哭诉:“英布是天下的猛将,善于用兵,陛下现在的将军都是您的同辈,如果让太子前往,那无疑是让羊指挥狼,没有人会听他的。如果英布知道了以后,必然会大张旗鼓的向西进犯。陛下虽然有病,勉强坐在辎车上,躺着也可以指挥军队,诸将也不敢不尽力。陛下这样虽然辛苦一点,但是为了老婆孩子还是应该自强一点。”

刘邦听后就说:“我就知道这小子难堪大任,还是老子自己去吧!”

刘邦在平定英布的时候,为流矢所伤,回来后知道自己来日无多,更加急于更立太子。一天,刘邦置酒宴,太子从侍于侧。太子身后站着四位老者,年纪都有80多岁,“须眉皓白,衣冠甚伟”。刘邦惊奇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四人上前应对,原来他们正是“商山四皓”。刘邦大惊:“我曾经几次派人去寻访你们,但是你们都不肯前来,现在为什么肯辅佐我的儿子?”四人说:“陛下轻慢士人,动辄辱骂,我们不想受辱,所以不敢前来。现在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没有人不愿意伸长脖子来为太子以死效力的,所以我们就来了。”刘邦便说:“那就劳烦诸公好好调教保护太子吧。”

当初,刘邦数次想要废立太子,吕后无计可施,于是有人向她建议去请留侯张良来出出主意。吕后让她的哥哥吕泽去求张良,张良本不愿多说,但被逼的没有办法,只好说:“商山四皓是当今天下陛下不能召之即来的人,陛下很看重他们。如果你们能礼贤下士,多带些金玉璧帛,请他们前来相助,则大事可成。”后来,太子果然请到了他们出山。

自从刘邦知道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盈以后,便无奈的对戚夫人说:“我想要更立太子,但是太子现在有商山四皓辅佐,羽翼渐丰,我很难再动摇他的地位了,吕皇后以后就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听后大哭。

司马迁在评论这件事的时候说:“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史记·留侯世家》)可以说,正是商山四皓的出山改变了刘邦的想法,而这个主意正是张良出的。

没过多久,刘邦驾崩。后来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最终遭到吕后的疯狂报复,先后惨死。

吕太后命人将戚夫人囚禁于永巷,剔去她的头发,颈束铁圈,穿上囚徒的衣服,让她做舂米的苦役。戚夫人在劳作的时候唱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吕太后闻听大怒:“你想让你的儿子来救你吗?”于是便招赵王如意来朝。

当初,刘邦知道周昌反对废长立幼,为人正直,又对吕后和太子有恩,故而便派周昌去赵国担任相国,辅佐如意,这样实际也是对如意的一种保护。吕太后三次派人来招如意入宫,都被周昌严词拒绝,顶了回去。于是吕太后便找借口先招周昌回京,然后再派人来招赵王如意,如意果然入京。

惠帝刘盈仁慈,知道太后盛怒,便亲自出宫赶到霸上迎接如意住进自己的宫殿,饮食起居都在一起。几个月后的一天早晨,惠帝早起出宫射猎,如意还在沉睡便没有叫醒他。等他回来的时候,却发现如意已经七窍流血被毒而亡。

吕后又命人砍去戚夫人的手足,挖去双眼,熏聋耳朵,灌下哑药,然后扔进猪圈里,称之为“人彘”。几个月后,吕后让自己的儿子惠帝刘盈前去观看,惠帝一问这才知道这就是戚夫人,于是便大哭起来,因此大病,一年多不能起床。他让人告诉吕后:“这不是人干的事,我是太后你的儿子,终究不能再治理天下。”从此以后,他日夜饮酒作乐,不问政事,七年而亡,年仅24岁。

关于这件事,吕后心肠之毒为史所罕见。但是戚夫人欲求不满,奢望扳倒吕后而代之不自量力的想法正是她和儿子最终惨遭横祸的根本原因。相比之下,文帝之母薄夫人的做法就相当聪明,她自从生下刘恒后也很不得宠,与刘邦很少见面。但她却以此因祸得福,知道自己不是吕后的对手,跟随儿子远赴代国。吕后死后,大臣迎立代王刘恒即位,薄夫人因此成为薄太后,最终成为笑到最后的人。




成王败寇,吕后是皇后,刘盈是谪长子,名正言顺;戚夫人争宠夺谪,纯粹是找死。

刘邦想废太子不成,吕后是他的结发妻子,他不会为了一个爱妾背上抛弃糟糠之妻的罪名。再说吕氏家族和朝臣也不会答应他的。刘邦晚年的时候,吕后的政治集团已形成,以商山四皓为代表。废吕后,将会江山动荡,社稷不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刘邦不得不放弃。

凡事量力而行。




刘邦一生有记载的妻妾有8个。在这些妻妾中,最得宠的就是文艺骨干戚夫人,不光出门在外,戚夫人要随军;和平年代刘邦也天天和戚夫人歌舞升平,最后还爱屋及乌,想改立他和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为太子。

(刘邦及吕后和戚夫人)

那么,贵为万乘之君的刘邦为什么不直接废掉吕雉,改立戚夫人为后呢? 说起这事,得分别看一看吕雉和戚夫人各自的能力及背景。

大女人吕雉

刘邦在未起事之前,是个一穷二白的小混混,成天除了混吃混喝,游手好闲,没有一点靠谱的地方。别说别人了,就连他的父亲刘太公都瞧不上他,经常因为他好吃懒做而训斥他。

当时刘邦快40岁的人了,好不容易才混了个泗水亭长的工作,由于一穷二白,再加上人品不好,根本没有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所以他只有个相好的曹夫人,还有个私生子刘肥。

然而,就是这个谁也看不上的刘邦,竟被富家翁吕公一眼相中,认为他自带大哥气质,将来必成大事。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吕公当即拍板要把未满20岁的女儿吕雉嫁给他,还怕他不要,又狠狠赔上一笔可观的嫁妆。

这样的好事哪儿找?刘邦为此高兴地连掐大腿,生怕只是一场梦。

说到吕雉就不得不把她好好夸一夸。

吕雉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小姐,但嫁到了刘邦家毫无含糊,孝敬父母,养育刘肥,还带着刘家的子侄从事农桑针织,把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模有样。

(影视中的刘邦娶妻)

刘邦呢?由于娶了能干的吕雉,继续在外面骗吃混喝吹大牛,有一次在押解囚犯的时候,由于喝多了酒,囚犯都逃了。无法交差的他索性连工作都丢了,还得东躲西藏,怕被官府追究。

就这,吕雉也没有跟他闹离婚,反而长途跋涉,给他送吃送喝送温暖,生下了刘盈和鲁元公主。

这样的媳妇,哪儿找去?

后来刘邦果然做了带头大哥,手下有了一批愿意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吕雉非常支持刘邦夺天下的事业,并且积极参与其中,出谋划策,多有相助,深得刘邦那些兄弟器重。

吕雉不光给予资金上的支持,还给予事业上的帮助。

当时吕雉的哥哥吕泽已经拥兵自重,但在吕雉的劝说下“发兵佐高祖定天下”。

虽然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及《吕太后本纪》中,都没有详细地说明吕泽的战功,但是从汉军中诸多重要将领郭蒙、朱轸等人与他的渊源可以判断,吕泽在灭秦及楚汉战争中都是独当一面的重要角色。

甚至刘邦大败彭城后,也是逃到吕泽驻守的下邑,在吕泽相助之下,收拢残部,得以重振汉军威风,打败了项羽。

(彭城之战)

吕雉这时候在干吗呢?

做俘虏。彭城战败后,吕雉及刘邦的家全都成了项羽的俘虏。

吕雉是个很刚毅的人,虽然受了许多苦,但她还是力所能及地照顾着刘太公等人。

直到刘邦和项羽议和后,吕雉才被还给刘邦,不过吕雉却悲催地发现刘邦的身边早就有了年轻貌美的戚夫人。

残酷的现实让吕后深知如果不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就算一哭二闹三上吊,最终也不会有好结果。所以她一刻也没闲着,经常对刘邦重用的大臣们关怀入微。本来她的待遇就受到这些大臣们的同情,再加上她的嘘寒问暖,大臣们一边倒地站到了她这一边。

再加上吕氏家族在刘邦得天下的大业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和朝中诸臣又都是同生共死的老革命,因此她的地位终于在她多方努力下得到了巩固。

(能歌善舞的戚夫人)

小女人戚夫人

戚夫人年轻、漂亮,最重要的是她能歌善舞。

刘邦胜了,她歌之舞之为其祝贺;刘邦败了,她歌之舞之为其鼓劲。

刘邦也是个没事爱唱个小曲,跳个舞的人,所以这两人搁一块,你唱歌来我跳舞,那可真是情投意合。因此,在刘邦老年的时候,戚夫人得到了他的万般宠爱。

但是戚夫人就是个农家女,不光没什么见识,也不懂得拉拢朝臣,只会一味以色示人,取悦刘邦。

然而,再怎么说戚夫人毕竟是个妾。

在古代,妻肯定是有身份的人,而妾什么也不是,因此出身不硬气。假以时日,刘邦一命呜呼,就得看吕雉的眼色讨日子了,戚夫人光是想一想都很难受啊。

所以,恃宠而骄的戚夫人要搏一搏,争取让刘邦废掉太子刘盈(吕雉所生),改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这样自己就能理所当然被尊为皇太后了。

戚夫人能想到,刘邦当然也想到了。

(刘邦议事)

但是他只是在朝中旁敲侧击地提了下,说刘盈太仁弱,不宜为太子。立刻就引得朝臣反对一片,御史大夫周昌更是顾不上结巴,愤然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除了朝臣不同意,吕氏家族的人也没闲着。

当时张良深知废太子事不宜参与其中,于是躲了起来。

结果吕雉的哥哥吕建靠着和他多年老交情,硬是“逼”他为保住刘盈太子之位出谋划策,并依张良之策请出商山四皓左右于刘盈身侧。

刘邦看到这一切,不得不考虑吕雉及她的家族在朝中的力量,深知如果一意孤行,硬要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势必引发众怒,引起刀戈之争,那时候,势单力孤的刘如意和戚夫人只怕连命都保不住。

因此,刘邦才会长叹一声,对戚夫人说刘盈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

既然废太子都难,想废吕雉的皇后之位,难道那些朝臣和吕氏家族的人就会答应吗?




谢邀,题主你太天真和善良了,你不了解刘邦这个人。刘邦不是正人君子和有情有义的人。

刘邦找了个“小三”戚夫人后,很快忘记了结发妻子吕雉,戚夫人时常伴随刘邦出征打仗,二人在战火间隙唱歌跳舞喝花酒。

(戚夫人和刘如意)

总之刘邦很宠爱戚夫人,戚夫人也为刘邦生了个“”小北鼻”刘如意,三人过起了“三人世界”的日子,

吕雉在后方过着独居的生活。苦苦守候着儿子刘盈太子之位。指望将来母凭子贵,干过“小妖精”戚夫人。

戚夫人恃宠而骄,加之想在将来谋求当上皇后,也好在刘邦死后,母凭子贵有个好的结局。于是吹枕头风想让刘邦立他俩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刘邦立刘如意,势必要废掉长子刘盈,结果这事被吕雉知道了,为了保住儿子太子之位,她求教于张良,张良说:“这是你家的家事,我不便插手,这样吧,我给你指条道,你马上求商山四皓出来辅佐刘盈。”

于是,吕雉得到指示后,找到了商山四皓,商山四皓觉得刘盈是个仁厚之君,决定出山辅佐太子刘盈。

话说刘邦在一次朝宴上,发现四个老头站在刘盈身边,当然这四个老头就是“商山四皓”。刘邦心中想道,我曾三番四次请四个人出山辅佐,这四个人都推脱不出仕,都跑到商山躲了起来,现在儿子刘盈看来还是有本领的,居然请来了四位高人来辅佐。
(吕雉)

散席后,刘邦来到戚夫人宫中,对戚夫人说,:“以后你就别提废太子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这件事了,太子刘盈翅膀硬了,不是从前那个软弱的太子了,羽毛已丰,根本不能废掉了。”

话刚说完,戚夫人泪流满面,浑身战栗如风中玫瑰。她起身跳起了一只伤感舞蹈,刘邦击筑做和,气氛很悲凉。

其实说白了,刘邦和戚夫人想“废长立幼”当初就试探过朝臣,朝臣都说太子无过,不能随便废立,太子乃国之根本,太子一动,国家不稳。况且,太子的母亲必须是皇后,这是大多数皇帝的规矩。

(刘邦)

其实刘邦对于立刘如意废刘盈为太子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废长子立幼子,第二步废原配吕雉立“小三”戚夫人为皇后,有道是“母凭子贵,子凭母荣”。你想想看,废了太子后,刘邦能不废皇后吗?

第一步成功,第二步也会成功,就像唐朝李治废后立武则天一样,总有理由废后立武则天的,哪怕李治的舅舅反对也枉然。

刘邦不是不废吕雉,实在是条件不允许,刘邦在战争期间,为了活命,居然把儿子和女儿推下车,多亏“车把式”抢回了一双儿女的命,否则就没有刘盈和公主这两个人。由此可见,刘邦不废吕雉,实在不是念在夫妻情分上。刘邦本来就是薄情寡恩的人。

可惜戚夫人没有武则天的才能,他除了色相侍君没有其它才能,吕雉却有武则天之才,之后刘邦死后,戚夫人的凄惨生活开始了。吕雉把戚夫人砍成了“人彘”了。也算出了一口恶气,故事告诉我们,斗垮“小三”还得有谋略。

【撰文:秉烛读春秋,点赞加关注吧,有不同意见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7

标签:刘邦   项羽   皇后   夫人   朝臣   江山   如意   帝国   陛下   太后   功臣   太子   儿子   集团   财经   天下   何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