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和蒙牛为什么会变成国企呢?

伊利和蒙牛均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二者的国企身份缘由略有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伊利成为国企的缘由

2009年,中国奶业面临着自2008年乳制品安全事故以来的媒体和消费者的持续质疑和厉厉以对的监管部门,奶业危机持续。此时,政府则开始加强对于奶企的资金、信用审核等方面的管制,伊利、蒙牛等企业资质申报、登记、监管等面临着严苛的认证和审批。

而在此背景下,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发通知称,引导与支持“绿色奶业”企业,鼓励对品牌和养殖技术等优质资源的重点扶持,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一流企业。于是,伊利成为了其中唯一一个被中国政府认定为“绿色”奶业的企业,并且被称为“国家大型家庭农场”,正式划归为中央企业。

伊利的成为国企意味着其资质、信息公开、财政支持等方面都将享受国有企业的待遇。同时,伊利也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改善中国奶业产品背景,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中国奶业的良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

蒙牛成为国企的缘由

蒙牛则于2014年11月获得“山东省第一家民营企业国企改制”证书,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国企改制的乳品民营企业。具体缘由如下:

2013年末以来,济南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集蒙牛和员工代表,研究安置企业困难职工、推进企业发展等事宜。面对政府提出改变企业经营模式的要求,蒙牛集团立足公司长远发展,决定国企改制。2014年4月,公司正式启动了国企改制的程序,公司领导层和大部分员工对改制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蒙牛被国企之后,带来的变化是企业在人事、融资、税收、品牌等方面将享受到国企根据政策得到的跨地区发展机会、高效融资、税收政策等优势。与此同时,蒙牛也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为提高中国奶业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发挥应有作用。

综上所述,伊利和蒙牛成为国企,一方面是得益于其对于乳制品行业的贡献和政府对于推进产业升级的政策导向;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推动中国奶业的可持续发展。




伊利建立的最初就已经是国企,因为当时是国有控股。然而,现今的伊利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国企。而蒙牛则从最初的民营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国有企业。

为什么这么说?两大企业又是为什么发生的演变?这就要简单介绍下两个企业的发展演变。

首先,说一下伊利。全名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集团。伊利集团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总厂(国有控股)。1986年1月,郑俊怀接任厂长。通过不懈的努力,郑俊怀使一个远近闻名的“烂场”变成了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的大型乳制品企业。1993年2月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总厂由21人发起改制,吸收其它法人和内部职工入股,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伊利集团,并于1993年6月14日更名为“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直至2013年,伊利依然属于国有企业。2014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出现了伊利集团。自此伊利归为了民企。

到如今公布的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名单上依然出现了伊利的名字,排名65位。伊利集团董事长也是现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还在这次的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榜单会议上做了主题演讲。这可能跟伊利的股权发生变化有关系。查如今的上市公司伊利股份的十大股东,第一大股东仍是国企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但占股仅9.88%核心管理层占比达7.94%,其中潘刚个人持股就占了3.88%。


而说到蒙牛集团的改制,就不得不说到蒙牛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起初牛根生是伊利集团的一名洗瓶工,由于聪明,干劲足,厂里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他积极响应,承包了一个车间,很快干出了名堂。很快便成为了郑俊怀的“左膀右臂”。但此后伊利越做越大,两人彼此也出现了分歧。1998年开始牛根生在内部调动资源的自由受到限制。

一年后牛根生离开伊利,带领投奔他的十几名老部下创立了蒙牛。

起初蒙牛属于民营企业,为什么会成为国企,这要追溯到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中蒙牛H股一天狂跌逾60%。此次事件让蒙牛牛奶下架,股价暴跌,现金流危机,可能被外资恶意收购。

为了不让外资收购,到2009年,中粮联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厚朴以每股17.6元人民币的价格投资61.1776亿港元收购蒙牛20%的股权。此次交易后,以牛根生为首的蒙牛创业者所持有的股权全部合在一起,共计有15.18%。自此中粮集团以20%的持股比例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蒙牛也由民营企业演变为国企。




什么都是国家的,只要国家需要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简单说下,伊利成立之时就是国有控股,1993年回民奶厂改制成立了伊利,郑怀俊为总经理,牛根生副总经理,后来伊利做大到集团,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是伊利的副总裁主管销售,后来与郑俊怀意见不统一,大体就是一个稳健,一个激进,牛根生带领销售团队自立门户,仅仅用了8年时间就做到了伊利的体量,并超越了伊利成为乳业老大,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压垮了蒙牛,2009年国企中粮集团入股蒙牛,至此两家都成了国企。




提起内蒙古的经济,虽然体量上无法与其他省份相比,但在经济领域还是有两个王牌企业值得大书特书,那就是人们所共知的伊利和蒙牛。



伊利和蒙牛对于内蒙古的重要性,通过一条财经资讯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全国各大城市千亿市值企业数量排名中,内蒙古以拥有2家市值超千亿的企业数量与成都、济南、南京、青岛、西安、潍坊并列全国第七。


当然,内蒙古的这两家市值超千亿的企业就是伊利与蒙牛。



回归正题,我们今天讨论的不是伊利与蒙牛的市值,我们要讨论的是蒙牛与伊利究竟谁是国企谁是民企的事儿!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要说了,这个问题还需要讨论嘛!内蒙人,甚至全国人民都知道,伊利是国企,蒙牛是民企!

其实,还真有很多人,甚至包括内蒙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实际上,伊利与蒙牛的国企民企身份很复杂。


在很早之前,伊利的确是国企,它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而蒙牛则属于民企,关于蒙牛牛根生的创业经历大家都有耳闻,最初确实是一家民企;但时至今日,它们的身份已经变了!



在2020年12月12日举行的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上,发布了2020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榜单,让很多人诧异的是,该榜单排名第一的就是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而蒙牛则完全没有上榜单,该结果让很多人,也包括小编,有些惊诧,因为在这之前一直以为伊利是国企,蒙牛是民企;直到看到这份榜单,上网又查了些相关资料,才明确了这个榜单的意义所在。



据了解,伊利和蒙牛的股权结构很复杂,下面就是小编查到的相关资料,大家有时间可以细看一下:

伊利最大股东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48%;伊利第二大股东是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8.86%,该公司股东分别为呼和浩特国资委和上海电气内蒙古青城实业有限公司,分别持股81%和19%;伊利第三大股东是现任董事长潘刚,持股3.88%;所有大股东中,伊利并没有控股股东,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虽然持股比例比较大,但也不是内蒙古纯国资企业。所以,伊利实际上是民营企业。

蒙牛的三大战略股东分别为中粮集团、法国Danone(达能)、丹麦Arla Foods(阿拉福兹)。从股权结构上来说,蒙牛也没有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但因为中粮集团是单一最大股东,所以,没有被划入民企行列。

其实,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国企与民企应当协同发展,共同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的增长。

对于蒙牛与伊利来说,世界市场足够大,也足够容得下两个乳业巨头去开疆拓土!希望未来的全球乳业江湖,头把交椅被中国企业拿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国企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   回民   内蒙古   乳制品   民企   缘由   市值   中国   民营企业   股权   股东   集团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