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改善脾胃问题?

脾胃问题要如何改善呢?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古名医张仲景是如何培补脾阳的!

首先,脾阳是什么?

脾阳是脾的阳气,是脾功能赖以发挥的基础物质。这样说,比较玄乎,还是从一个真实病例说起吧,前些年,跟着老师学习的时候,遇见了一个30来岁的女性患者,在饭店当服务员,因为工作忙,吃饭没有规律。有的时候白天吃一顿,半夜吃一顿。有些时候就简单的冷饭冷菜凑合一下。


一次夜里感觉好像有些感冒,肚子饿,吃了点不温不热的饭菜。结果吃完,就肚子疼,疼得直冒汗。从那以后,就落下了病根:经常性的胃痛、隐痛,饿了也痛,吃饱了稍有缓解,但是吃不多,吃后发胀。疼的时候浑身没劲,吐清水,还经常便溏,比从前怕冷。


以上的问题,就属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脾阳不足了。那脾阳不足,脾胃之气郁滞,于是胃痛、胃胀、吃不下、吐清水。进食后,脾阳有所增长,所以痛减。脾阳不足,必然伴随脾气亏虚,所以乏力懒言。延续不能温煦四肢,所以畏寒怕冷。脾运化失职,所以便溏腹泻。这里面,便溏腹泻、胃痛喜暖喜按、身体乏力怕冷,这是脾阳不足的三大症候。


该怎么办?

调理: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组方: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水煎服。

这个组方其实就是张仲景记载于《伤寒论》里的理中丸。人参补脾气、干姜散脾寒,炙甘草温脾,白术燥脾湿。我们的脾呀,是气血生化之源,脾阳要是伤了,它就不能很好的运化食物,我们就不能很好的吸收营养了。


要怎么呵护脾阳?

对于普通人而言,培补阳气,大体需要从2个方面来维系;


第一个:先天肾精、肾气补充;


第二个:后天之本运化而来的水谷精微。


所以说,日常养护。就需要保护肾精、肾气。此外,还需对后天之本呵护备至。

当然,要是遵循古训,还需从“足太阳膀胱经”入手。


① 就比如说,多运动。适当的运动,能令双腿、腰背得到活动和锻炼,可以很好地伸张和刺激足太阳膀胱经。其次,我们可以沿着足太阳膀胱经不停地揉搓,使皮肤表面生热。这也是促进膀胱经气血运行的好办法。


② 由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在《我说参同契》中记载的一则补阳方。其原方为:

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


方中的桂圆肉,主要在于补益心脾;而花椒则可以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同时还能通三焦,补右肾命门;艾绒则可以暖血温经,行气开郁。


加味以后,方中加入了养血安神的酸枣仁,以及滋补肝肾,益精养血的枸杞。而配伍里,大多都是比较容易收集的材料,建议大家可尝试制作。


用法也很是简单,只需要在睡觉前贴于肚脐处,天亮时取下即可。若是实在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也可以直接使用成品。




感谢邀请。

文章有点长,也希望脾胃不好,身体虚弱的朋友看完。

首先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脾胃虚弱,即使一直在调理,但总归“根不正”,调理了半天也是竹篮打水。脾和胃可以说是后天身体强健的根本,气血的制造需要脾胃的吸收和运化,所以它们也是气血出生的源头,如果脾胃虚弱根基就不好,始终身体也无法强壮,无法气血丰盈,无法长肉增肌。

我们首先应当调节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利脾胃健康的习惯:

①长期暴饮暴食

长期的暴饮暴食很伤脾胃,这样会给胃部增加消化负担,还会损伤胃黏膜,撑坏胃黏膜,长期下来胃功能失调,胃黏膜也有损害,还可能会出现一些肠胃炎症,必然是伤胃的。脾在人体的功能作为一个强大的免疫器官,在饮食上它也发挥着重要功能:人体进食后,经过肠胃消化或肝脏加工后分解出的氨基酸或脂肪酸等等杂微物质,都会经过脾的运化运输到各脏腑合成或加工成营养成分分配给身体所需;另外脾脏还有一项工作是水液吸收和运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平衡,多余的水分分配给肾脏排出,所以如果暴饮暴食,脾的工作负担必然也是增加的。爱惜自己的脾胃,首先在饮食上就应当合理安排,适量饮食。即使体弱也不能暴饮暴食的方式来增肥。

②忽略主食的摄入

从传统医学的角度来看,粮食是和脾胃关系最亲的人,“五谷为养”,从消化的角度来说,粮食的消化最节能,脾胃做起工作最轻松,产热也高于脂肪、蛋白质,很多朋友会忽略主食的摄入,大量摄入脂肪、蛋白质类食物,而如此一来胃肠和脾胃的工作量却是会大大增加,长期下来其实对脾胃是不利的,而且缺乏主食能量聚减,还会对身体健康不利。所以平时的饮食上注意主食的摄入,多少要有点主食吃,不要完全忽略它,所以经常在外就餐,爱吃火锅,聚餐的人,经常会缺乏主食摄入而摄入更多油腻的肉类,一定要吸取教训。

③爱吃甜食,油腻、爱吃冷饮

也是从传统医学上来说,“湿”是最威胁脾胃的外邪,因为脾胃也是要调节水湿的器官,身体的湿气很阻碍脾脏的工作,也会给它带来负担。而生湿生痰的食物首当其冲的就是甜食,比如点心,雪糕、甜饮料、过量的水果等等,而且甜食也是很容易生痰的,另外过量油腻食物、肉类等也易生痰,这痰和湿结合是难舍难分,可以说是“加固了湿气”,在身体里更固执,难以祛湿,这样脾就更苦恼了。日常少吃一些生痰生湿的食物,以清淡为主,甜食不要过量。

冷饮或其他冰冷食物也对脾胃有威胁,内脏都是平滑肌为主,而平滑肌很容易受到温度刺激,特别是胃会很敏感,比如吃了一些冰凉食物,我们可能会肠胃蠕动频率剧增,一些朋友还会立马有腹泻症状,这冷食还会被预热到和内脏温度相当才会被消化,而这个预热的过程消耗“脾气”,所以这冰冷食物对于脾胃都有不同程度的威胁,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对肠胃也好,对脾也好是一种温柔对待。

④暴躁脾气,思虑过度

我们都知道:容易发怒的朋友容易“动肝气”,而思虑过度同样让肝气郁结,不良的情绪很容易让肝气横逆,而肝脏属木,脾胃属土,木能克土,这肝气横行霸道,脾也受其迫害,肝脾不喝,很容易出现胃痛、胃胀、食欲不振。俗话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意思就是说肝脏要是不舒服了,第一个找来出气的肯定是脾胃。所以我们伤心了或者是暴怒过后根本一点胃口都没有,完全吃不下东西。日常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少一些悲观和思虑,让自己心宽。可以喝一些疏肝解郁的茶饮,比如花果茶,闻闻花香,逗逗小动物啥的。

⑤缺乏运动,久坐久躺

缺乏运动、久坐久躺会让肌肉怠惰无力,血液粘稠,体内的能量无法有效消化,无法沟通,造成能量的淤积,也会反过来拖累脾胃。传统医学上“脾管肌肉”,肌肉和脾脏联系密切,如果缺乏锻炼,肌肉能力不足,肌肉含量不足,也同样影响脾胃的效益,所以虚弱的人脾胃虚弱,一般肌肉丰富体质强壮的人都吃饭有味。日常注意锻炼,不要久坐久躺。

想要逐渐增加自己的体质日常饮食也很重要,不是吃肥肉吃甜点来增重,它们徒长一些脂肪的囤积,对体质的提高没什么用,注意蛋白质的补充,日常多选择精瘦肉、鱼虾、禽畜肉适当摄入,在蛋白质供应充足的基础上,适当的锻炼是绝对不能少的,特别是“力量训练”和一些“无氧运动”,它们能够有效增肌,提高体质,气血和肌肉量的提升对脾胃功效的提升十分有效。




广州的夏天暑气逼人,高温预警日日悬挂,大家开启了“出门两分钟,流汗两小时”的模式。然而,就在酷暑逼人的炎炎夏日,猎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吴晓飞教路,此时养生最紧要“保暖”,这是何解?

自汗,疲劳困倦,四肢冰凉,这些都是夏天阳气没有得到好好养护的症状。吴晓飞解释,夏天养生关键在于养护脾胃,保养阳气,并充分调动阳气调理身体。但夏天人们经常处于“冰火两重天”状态,这并不利于元气保养。从内服到外用,小记特意代街坊们向吴晓飞“取经”,夏季养生妙招学起来!

切忌冷饮 做好保暖

据吴晓飞介绍,夏季人们偏爱冷饮,对脾胃的养护不够,肠胃感冒、腹泻咳嗽是夏季的常见疾病。很多人有这样的误区,觉得夏天炎热,咳嗽应该大多是热咳,从而通过煲凉茶来“降火”。

吴晓飞解释,夏天咳嗽其实更多的是寒咳。中医有云“五脏皆可致咳”,五个脏腑都可以导致咳嗽,从内因来讲,这主要是由于脾胃的养护不够,脾胃受寒导致的咳嗽比较多见。

因此,夏天最重要的不在于去热反而在于保暖。吴晓飞提醒,夏天出汗后一定要注意擦干,刚从户外回来不要一下进入温度过低的空调房,切忌冷饮。同时,睡觉时尤其要注意足部、背部的保暖。秋天腹泻症状,大多是因为夏天脾胃没有养护好烙下的“根子”。

祛湿养胃 食疗有方

夏日除了保暖,最重要是祛湿保养脾胃。莲子、绿豆、山药等都有养心温脾的作用,夏天可以多吃。在莲子羹中加入绿豆、莲子一起煮,不仅可以清热降暑,还能滋养阳气。

莲子绿豆山药羹

做法:

将莲子直接放入锅里加水煮开,水开约30秒,关火,将莲子捞出,去芯洗净。

绿豆洗净,山药去皮切块待用。

将莲子、绿豆、山药放入锅中加水一起煮,煮开之后换用中火煮。

莲子表面有开裂,汤水开始变粉的时候,加入适量冰糖,再中小火熬制约20分钟,即可食用。

对症下药 滋养阳气

吴晓飞介绍,脚底的涌泉穴、背部的阳经、小腿的足三里等几个经络部位,是人体全身阳气运行经络的起点,也是阳气聚集的位置,跟脾胃息息相关。平时,可以用生姜和艾叶一起煮水,在三伏天期间用以泡脚,泡时要注意将水洗过膝盖,从而达到滋养元气的作用。另外,街坊还可以在家针对上述部位自己做艾灸,如果想更方便,可以选择艾灸盒。

信时记者 刘展萍




夏季是很多瓜果蔬菜上市的季节,正是通过饮食调养脾胃的好时机。但是,有些人夏天脾胃虚弱的情况反而比其他季节严重,这跟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夏季最伤脾胃的6个细节一、不吃主食夏天气温高,出汗多,很多人胃口不好,不爱吃主食。《黄帝内经》在讲到饮食养生时,将“五谷为养”放在第一位,谷类是非常重要的营养来源,不吃主食,脾胃会越来越虚弱。二、饥饱无度脾胃喜欢规律的生活,如果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边走边吃或者一边吃饭一 边看手机,时间长了必然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便秘、腹胀等不适,严重的甚至患上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三、大量喝凉茶茶多含有性质寒凉的中草药成分,如菊花、金银花、荷叶、夏植草等,夏天适当喝些有助于解署生律、清热止渴。但是,如果海过量 ”药物中的寒凉之性就会伤害脾胃,使其受纳运化功能降低,本就脾胃虚寒的人,夏天时喝凉茶犹如雪上加霜,严重的还可能立即就出现腹痛、腹泻等问题。另外,经期女性、孕妇、产妇、婴幼儿都不宜多喝凉茶。四、‘烧烤加啤酒” 的刺激夏天晚上路边的大排档通常是人满为患,很多人吃烧烤、喝啤酒,很是愜意。然而,烧烤的热,啤酒的冷,却是对娇嫩胃黏膜的极大刺激,而且烧烤食物辛热,还会耗伤胃阴,容易导致胃热炽盛而出现上火症状。五、饮食贪凉脾胃就像一口锅,把进入锅里的食物煮熟消化,人才变得有力量。脾胃要将食物煮熟消化,得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锅要热。但是,夏天气温高, 很多人贪凉,吃生冷食物,喝冰镇饮料,让脾胃总是冷冷的,这样的后果就是锅里的食物不能“腐熟",而食物如果不熟,就不容易消化吸收,脾胃就必须超负荷劳动来解决,时间长了,就会被脾胃疾病缠上。六、衣着贪凉人体的肚脐部位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神阙穴" ;在人的腰背与神阙穴对称的地方,有“命门穴”,这两个穴位如果受到寒邪侵袭,不仅伤脾胃,还会伤肾、伤骨。而夏天不少女孩赶时髦,穿露脐装、露背装,还贪凉吹空调,使腹部、腰部受寒,这对脾胃和肾的健康都很不利。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脾胃虚寒的形成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防微杜渐,注意养护,才能拥有一个好的脾胃。




很多人都有脾胃问题,比如脾胃虚弱,寒湿或湿热重等。大家也知道怎么改善,以及应该吃哪些药,但是效果就是不明显,甚至没效果,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我们说脾胃虚弱,一般是指容易出现疲倦、乏力、懒言、食欲减退、胃脘不适、腹胀、腹泻、舌有齿印等等。

当然不是说脾胃虚弱就一定会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只是大部分容易出现,因为脾胃虚弱,气血无法化生,容易出现气虚表现。

但有很多人胃口是不错的,吃得多,拉得也多,但就是不胖,这也是脾虚的表现,属于胃强脾弱型。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脾胃虚弱这个问题存在,也看到过很多关于改善脾胃问题的方法,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寻找导致脾胃虚弱的病因,而这个是导致脾胃虚弱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

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脾胃虚弱呢?

最常见且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进食过快,这个过快平时不会有感觉,因为还不到狼吞虎咽的地步。但是进食过快的确是比较伤脾胃,还未怎么咀嚼就吞下去了,这对胃是造成不小的负担,长期以往是容易出现脾胃问题的。

还有一个是一边进食一边玩手机虽不是思虑过度,但也是分神影响脾胃的受纳运化。

当然思虑过度也是很伤脾胃,饮食不规律,经常喝冷饮、奶茶等都是伤脾胃。

当脾胃受伤后怎么调理呢?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参苓白术颗粒,其实这个只是适合少部分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参苓白术颗粒比较适合脾胃虚弱有些湿气的人,但都是比较轻类型,吃参苓白术颗粒有用。如果脾胃气虚明显,或者湿气明显,气滞明显等都是不太适合的。常见还有以下这些:

  • 人参健脾丸,适合脾胃气虚明显,且睡眠质量较差的人,能补气健脾,养血安神
  • 理中丸,适合脾胃虚寒,稍微吃点凉的容易胃痛、拉肚子的,能够温中健脾
  • 小建中颗粒,比较适合脾胃虚弱,容易反反复复胃脘或腹痛疼痛,大便不正常的,能够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 香砂六君子丸,比较适合脾胃虚弱,食欲较差,疲倦、乏力的,能够健脾益气,开胃
  • 补中益气丸,比较适合脾胃气虚明显,且有气下陷出现胃下垂、子宫脱垂等,能够补气升阳、健脾
  • 木香顺气丸,比较适合脾胃气滞,同时湿气也明显,出现脘腹胀痛、恶心、嗳气等,能够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 大山楂丸,比较适合吃得过多或过于油腻,导致食积内停,消化不良,腹胀等,能够开胃消食
  • 午时茶,比较适合感受风寒,同时又有食积内停的出现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能够解表和中
  • 肥儿丸,比较适合体内有虫积,导致面黄肌瘦、食少腹胀、腹泻等,能够健胃、消积、驱虫,不仅小孩能吃,大人也可以吃。
  • 平胃丸,比较适合脾胃有寒湿,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等,能够燥湿健脾、宽胸消胀
  • 清热祛湿颗粒,比较适合湿热内蕴导致食欲不振、精神倦怠、口苦口干、身热烦渴、大便黏腻等,能够清热祛湿,益气生津

所以脾胃有问题,调理的方法有很多,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不是仅仅一个四君子丸或参苓白术颗粒。我们应该先找到导致自己脾胃问题的原因,尽可能地去除病因,然后适当地选择一些药物治疗。双管齐下,脾胃才能好得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脾胃   凉茶   肝气   白术   阳气   湿气   莲子   主食   气血   冷饮   虚弱   夏天   食物   适合   饮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