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嫁给李世民12年没有身孕,为何跟了李治一年就有了?

武则天十三岁的时候嫁给李世民,侍奉李世民十二年,却没能生下一男半女。

等到武则天成为李治的女人后,却以二十八岁“高龄”生下儿子李弘,之后连生数位子女,一共生育了四子二女,可谓多产。


那么,为什么武则天年轻时没有给李世民生下孩子,反而年纪大了,却给李治生下那么多孩子呢?

两个人在一起,如果无法生孩子,要么是男人有问题,要么是女人有问题,要么是都有问题,那究竟是谁有问题呢?

我们先说武则天,她后来跟李治生下六个孩子,证明她身体是没问题的,那她是不是不愿意给李世民生孩子呢?

这件事要从武则天入宫前说起,她虽然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的女儿,其母杨氏却是武士彟的继配夫人,只生下三个女儿,不受武士彟前妻所生的儿子们待见。

武士彟去世之后,武则天的哥哥及几个堂兄对她们进行霸凌,导致杨氏不得不离开家庭,带着三个女儿来到洛阳生活。

也就是说,武则天虽然出身还不错,却脱离了原本的家庭,沦为生活艰苦的没落贵族了。

637年,李世民巡幸洛阳,听说武士彟的一个女儿“容止美”,于是将其召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这个人就是武则天,李世民为她赐名武媚。


入宫前,武则天曾因为要离开母亲而感到难过得哭泣,杨氏便安慰她说,“侍奉圣明的天子,岂知非福?”

武则天认为母亲说得有道理,就安心离开了家,来到了皇宫中。

从这个记载我们可以得知,武则天是很愿意入宫的,她对李世民并不反感,反而认为成为李世民这种圣明天子的女人,可能是一种福气。

并且,武则天嫁给李世民之后,想要在后宫长期立足并获得荣宠,就必须要生下皇子,我们很难相信她愿意嫁给李世民,却不愿意给李世民生孩子。

更何况,那时候武则天的家庭生活比较凄惨,她又是个很孝顺的人,为了改变现状,她也应该通过生孩子,来获得李世民的宠爱,不然她入宫干嘛,难道只图自己快活,不管家人死活吗?

退一万步讲,即便武则天不愿意给李世民生孩子,但她作为妃子,并没有选择的权力,一旦李世民临幸她,她如果怀孕了,就只能生下孩子。

总而言之,武则天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来说,都应该是没问题的,无法生下孩子,应该是李世民的问题,那李世民是不是身体有问题呢?


一种说法是,李世民早年南征北战时受了不少伤,留下了病根,因此他娶武则天的时候,已经失去生育能力了。

这个说法之所以流传,是因为有人认为李世民所有的孩子,都是在武则天入宫前生的,武则天入宫之后,李世民的妃子就再也没有生下孩子了。

李世民最小的一个孩子名叫李明,是李世民没有名分的妃子杨氏所生,杨氏当时的封号是巢刺王妃,她原本是李世民弟弟李元吉的妻子,贞观元年玄武门之变后被李世民强纳入宫。

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李明的出生年月,但李世民倒数第二小的孩子李福出生于636年,因此李明的出生年份应该不早于636年,可能出生于637年,也就是武则天入宫这一年。

637年之后,李世民的妃子就再也没有给他生下过孩子了,因此有人以此作为证据,证明他失去了生育能力。

事实上,这个说法显然不能成立,我们姑且不说李明的真实出生年份,单从武则天入宫前几年李世民子女出生的数量来说,就可以证明李世民的生育能力没问题。


634年,长孙皇后生下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636年,李福出生。

再加上李福之后出生的李明,我们可以得知,在武则天入宫前三年时间里,李世民是有子女出生的,尤其是武则天入宫前一年,李世民至少是有两个儿子出生的。

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武则天入宫前一年,李世民的生育能力还没有问题,难道武则天一入宫就有问题了?

再者说了,李世民娶武则天的时候,年纪不过三十八岁,远远还没到无法生育的年纪。

那些说李世民落下病根,导致他无法生育的人,其实是没有根据的,要知道李世民在称帝之后就没有再亲自上阵砍杀了,在一段时间里,他的身体应该是越来越好才对,怎么会突然病情发作导致他失去生育能力呢?

事实上,自李世民继位之后,他的嫔妃至少为他生下六个儿子及数位公主,这足以证明伤病给他的影响十分有限。


总而言之,我认为李世民娶了武则天之后,生育能力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其实,武则天之所以没有生孩子,还在于李世民根本不愿意跟她生,也就是说李世民并不宠爱她。

这件事还要从武则天入宫的原因说起,史书说她是因为“容止美”,才被李世民纳为妃子的,真相恐怕不这么简单。

李世民的一后十五妃,大多都是他继位之前的妻妾,只有极少数人是他继位之后才入宫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李世民为了洗刷玄武门之变,以及强纳杨氏的污点,而刻意保持克制的,以此来营造自己明君的形象。

事实上,李世民自继位以来,在很多方面都严于律己,尤其是在女色方面,他极少选妃,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他继位之后纳的妃子,就只有武则天和徐慧。

我们先说徐慧,她之所以能够入宫,是因为李世民听说她才学出众,落笔成文,就非常欣赏,这才决定将她纳为妃子的,也就是说两人是因为兴趣相投才走到一起的。


再说武则天,以李世民的克制程度,我们很难相信他是因为听说武则天“容止美”,就将武则天纳入后宫的,因为这样会给他烙上一个好色的标签,这也是他继位之后一直极力避免的。

真实情况其实是,李世民听说开国功臣武士彟的妻女流落洛阳,生活十分艰难,又听说武则天容貌举止还不错,这才将武则天纳为妃子。

也就是说,李世民纳武则天为妃,其实有照顾功臣后代的考虑,这一点从《资治通鉴》的记载中就可以揣测一二:

十一月,辛卯,上幸怀州;丙午,还洛阳宫。故荆州都督武士彟女,年十四,上闻其美,召入后宫,为才人。

李世民是先得知武则天是武士彟的女儿,后听说武则天“容止美”,这才决定纳武则天为妃的。

那么,李世民是如何得知武则天的呢?

其实跟李世民的宠妃燕德妃有关,因为燕德妃的母亲与武则天的母亲是堂姐妹关系,燕德妃为了照顾武则天一家,这才向李世民推荐了武则天,李世民来到洛阳之后,向当地官员询问了武则天的情况,之后将武则天纳为妃子。


事实上,如果没有燕德妃的推荐,以及李世民出于照顾功臣后代的考虑,武则天不会仅仅因为“容止美”就被李世民纳为妃子,因为李世民要考虑这件事的影响。

再说武则天入宫之后,李世民的反应很奇怪,他给武则天赐名为武媚,按道理来说这是表达喜爱的一种方法,可现实却是,自那之后武则天就难得有机会见李世民。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李世民给武则天赐名,也有可能是他在表达自己对武则天的关怀,并不代表他一定宠爱武则天。

因为他不太宠爱武则天,所以他极少见武则天,武则天得不到临幸,自然就无法生孩子了。

再者,史书上关于武则天成为李世民妃子之后的记载,几乎是没有的,可见这段历史确实没什么值得说道的。

试想,如果武则天是个受宠的妃子,史书上肯定会写上几笔,要知道就连巢刺王妃杨氏在后宫的生活都有些许记载,而武则天却没有,只能说她并不受宠,事迹乏善可陈,没什么值得记载的。


当然了,有人说武则天称帝之后曾说,曾说自己因为驯马一事而受到李世民称赞,以此证明自己很受宠,事实上她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因为她驯马的手段十分残忍,极其不符合李世民的行事风格,李世民怎么可能欣赏她。

真实的历史可能是,武则天入宫之后,被李世民封为才人,享受一定的待遇,不但生活无忧,还可以补贴家用,这让李世民感到安心,也给了燕德妃面子,但他并不宠爱武则天,因此不怎么见武则天。

李世民不宠爱武则天,还可以从一件事得到印证,那就是在十二年时间里,武则天就一直在才人这个位置上待着,没有得到任何升迁!

要知道,哪怕是熬资历,武则天也应该升迁才对,正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见武则天非但不受宠,甚至因为某些原因,还不受李世民待见。

反观比武则天晚很多年才入宫的徐慧,她在短短数年时间就连升几级,从五品才人一路做到了正二品的充容,位列九嫔之一,只比皇后和四妃的级别低一点。

与徐慧相比,武则天可以说是完败,这就是受宠与不受宠的区别所在。


当然了,武则天之所以没有生下孩子,不能完全用李世民纳她为妃的动机,以及她入宫之后不受宠来解释,事实上还有其他原因。

首先,可能跟女主武王的传言有关。

据记载,大约在武则天入宫前两三年,太白金星多次在白昼出现,李淳风当时预言,“女主昌”。

不久后,民间也就开始流传一个预言,“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李世民对这两件事感到十分不高兴,他嘴上虽然说不信,但心里一直在打鼓,毕竟关乎到社稷存亡的事情,他不得不慎重。

这件事一直压在李世民心头,有一次他实在憋不住了,就将李淳风召来询问,李淳风暗示女主武氏就在皇宫之中。

李世民认为,后宫那么多嫔妃,总不能跟武字沾边的人,就都杀掉吧,这时李淳风又说,那个人三十年之后已经老了,或许心存善念,就没那么大危害了。

李世民听完这话,感到安心了许多,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心,他知道武则天姓武,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女主。


李世民虽然没有杀掉武则天,但他也开始疏远武则天,还故意不临幸武则天,让武则天无法生孩子,毕竟武则天作为一个女流之辈,如果没有儿子的话,怎么可能取代大唐成为天下主宰。

一直到贞观二十二年,也就是李世民去世前一年,他无意间得知李君羡的小名(五娘子)、官职(左武卫将军)、封号(武连县公)、封地(武安县),都跟武字有关,最有可能是传说中女主武氏,于是将其贬黜到外地,不久后又找了个借口将其杀掉了。

到这个时候,李世民才消除对武则天的猜忌,到他的生命也快走到尽头了,于是突然开始关心起武则天,他让武则天在自己生病的时候,与太子李治一起侍奉在侧,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次,李世民有自己喜欢的妃子,且工作十分繁忙,没什么时间搭理武则天。

武则天入宫的时候,长孙皇后已经去世了,那时候李世民的心情一直很低落,好在后宫之中还有不少妃子是他喜欢的,这让他感到十分安慰。

比如说韦贵妃,她虽然是个二婚女,但容貌出色,且性格温和,恭谦有加,还将儿子教育得非常好,因而受到李世民的宠爱,李世民一继位就封其为贵妃,直到李世民去世前都盛宠不衰。

还有燕德妃,一个德才俱佳的女子,深受李世民宠爱,是李世民身边不可或缺的人物。


当然了,才学出众的徐慧,在李世民的后宫属于稀缺物种,因此也被李世民所喜欢,李世民闲暇的日子里,总是少不了徐慧的身影。

除了以上三人之外,李明的母亲巢刺王妃杨氏,也是李世民十分宠爱的一个女人,李世民曾一度想要立其为皇后,由此可见一斑。

李世民最喜爱的女人,主要是以上四人,如果考虑到他是个十分勤政之人,我们有理由相信,有这四人的陪伴,李世民身边就很难容下其他女人了,因此武则天根本没有得宠的机会。

并且,由于长孙皇后去世了,她所生的小儿子李治只有九岁,小女儿新城公主更是只有两岁,都是需要李世民关心的,再加上李世民政务繁忙,牵扯了太多精力,因此他根本没有时间在武则天身上花太多心思。

举个例子来说吧,新城公主在很小的时候,李世民就开始亲自教她“飞白”,后来新城公主写得一手好字,可见李世民在她身上花费了不少心血。

还有李治,这个孩子从小就懦弱,李世民没少亲自教导他,时常将其带在身边。


当然了,在继承人培养这件事上,李世民也一直很头疼,他的大儿子太子李承乾不省心,另一个儿子李泰还觊觎皇位,进而引发了李承乾造反之事,让李世民伤透了心。

后来,李世民将十几岁的李治立为太子,为了培养李治的治国理政才能,李世民也没少花心思。

可见,李世民作为皇帝,既要处理国事,还要顾及到繁杂的家务事,真是忙得不可开交,那他哪里还有时间搭理武则天呢?

总结一下,武则天之所以无法给李世民生孩子,归根到底不是她的问题,而是李世民压根不宠爱她,不愿意跟她生孩子。

不过,也正是因为李世民不宠爱武则天,给了武则天接近李治的机会,两人在一起之后生下了好几个孩子,而女主武氏的故事,也在三十多年后成为了现实。




武则天第一次进入皇宫也是一个偶然的事情,当时李世民到洛阳宫听到有人评论十四岁的武则天仪容仪表端庄美丽,让唐太宗心里如同猫抓一样心痒,决定宣召武则天入宫。

14岁的武则天在贞观十一年被李世民召入宫中,封她一个五品才人的称号,赐号“武媚”,武则天的第一次入宫一共做了12个年头的才人,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武则天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宾妃一起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武则天在宫中做了12年的才人,和李世民竟然没有育下一儿半女,这个事情确实很是蹊跷,李世民在武则天入宫之前可是育有35个子女的,生育能力还是非常棒的。

为何武则天和李世民12年时间没有怀孕呢?笔者猜测有几个可能

①:武则天入宫后,李世民就根本没有临幸过她或者次数少之又少。

武则天在14岁入宫,年龄还非常的小,而李世民这个时候正好差不多40岁的人,按理来说男人这个年龄段的生育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两个人的年龄差距有25岁这样,由于年龄上的巨大差距,代沟是非常大的,年纪轻轻的武则天也可能没有让李世民看上,虽然被宣召入宫,但是并没有被临幸过,或者就那么一两次,这样的次数加上帝王的精子质量没有怀孕也无可厚非。

②:李世民并没有想让武则天要孩子。

在封建社会的后宫中,有很多人都是母凭子贵,很多人想尽一切办法都要给皇帝生下一个儿子,但是后宫中的宠妃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时不时的会对皇帝吹吹枕边风。古代虽然没有现在的科学发达,但是在帝王之家,一些避孕措施还是很到位的,皇上身边的御医会根据皇帝的意思,会协助宾妃们做好避孕措施。

③:李世民在后期失去了生育能力。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和武则天是有生育能力的,这一点是不可质疑的。但是笔者查找了一下资料,李世民的子女都是在贞观八年前所生的,在这之后李世民的宾妃中就没有一人在生过孩子,这是不符合常理的,也就是说在贞观八年之前,李世民由于特殊原因丧失了生育能力。

武则天是如何再次入宫的?

武则天在李世民病重期间,就和太子眉目传情打得火热,两个人的感情也水涨船高。在武则天在感业寺为尼期间,李治前去进香又碰见了武则天,两人相认后,互诉衷肠。

在李世民死后两年,武则天再次入宫,这一次入宫她不是以武才人的身份入宫的,而是被李世民儿子李治宣召入宫的。

武则天入宫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王皇后,因为王皇后无生育能力而失宠,想让武则天入宫后打击受宠的萧淑妃。

为何武则天和李治在1年就有了孩子?

李治和武则天可谓是情投意合,武则天还没有还俗时,李治就和她有了多次的交合,并且珠胎暗结。

历史记载李治比武则天还要小4岁,武则天经过12年的才人经历已经不再是一个青涩的小姑娘,在房事上当然是有经验了。两个人烈火干柴般的频频欢爱,当然更容易怀孕了。

武则天和李治在一起前后育有4儿2女,博得了李治的绝对欢爱,这也让武则天逐渐成为权利的核心人物,更是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很简单,李世民不愿意跟武则天生孩子。

武则天嫁给李世民时,刚满十四岁,到了十三年后,也就是在她二十七岁时,她又正式嫁给了唐高宗李治。

而在侍奉李世民的十几年时间里,武则天未曾生下一儿半女,但正式嫁给李治后不足一年,她便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李弘。

并且根据史料记载,在武则天正式入宫之前,就已经怀有身孕。

那么,为何嫁给李世民十几年,武则天从头至尾都没有怀孕,而跟李治在一起后,马上就怀孕了呢?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武则天,而是在于李世民。

之所以这么说,我们逐一来分析。

首先,夫妻两口子生不出孩子,原因无非是两种,第一,是不愿意生,换而言之,是没有生孩子的意愿。

而我们来看武则天,基本上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为啥呢?先说武则天,武则天出身于官宦之家不假,她的父亲乃是大唐的开国功臣武士彟,看似门第显赫,实际并非如此。

早在武则天入宫的两年前,武士彟便因病去世,而随着武士彟的去世,原本是千金小姐的武则天,生活发生的巨大改变。

史料记载,当时武则天的几个堂兄,没少对她欺辱,甚至还对武则天的生母杨氏失礼,在这种情况下,杨氏只能带着十几岁的武则天,自荆州返回长安的娘家居住。

而这就说明,当时武则天的境况着实不怎么样。

因此,当她被李世民看中,并被选入宫时,面对因为舍不得从而泪流不止她的母亲杨氏,说了这么一句话。

“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旧唐书》

这意思就是说,她要嫁给天子,肯定是一种福气,也会让自己的人生改变,因此没有必要做哭哭啼啼的小儿女状。

通过这句话就能看出,武则天对于成为李世民的妃子这件事,心里是没有什么抵触情绪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她肯定会想到接下来如何才能获得李世民的长久宠幸,同时也会想到如何才能奠定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和古代历史上大多数妃子一样,憧憬着进宫后会被皇帝宠爱,从而地位显赫,并改变自己的人生。

而作为一个妃子,如何才能让皇帝更为长久地看重自己呢?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给皇帝生儿子。

只有为皇帝生儿子,才有更多的资本让一个妃子在后宫中的地位变得相对稳固。

所以,至少武则天在嫁给李世民后,她是有生孩子的主动意愿的,而并非是她不愿意跟李世民生孩子。

既然武则天有主动生孩子的意愿,但她和李世民却没有生孩子,那么是不是武则天身体上有什么原因导致她不能生呢?

这一点,同样也基本可以排除。

武则天嫁给李世民的时候刚满十四岁,这个年龄段,也许会因为年纪过小而造成怀孕不太容易,但是别忘了,她可是前后侍奉了李世民十几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就算在刚开始武则天因为年龄因素不容易怀孕,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方面发育逐渐成熟,怀孕的机会还是蛮大的。

并且,在她二十七岁上下时,也就是她被送往感业寺期间,就怀上了李治的孩子,另外,她一生为李治生下了四子二女合计六个子女。

这就充分说明,武则天的身体绝对没有问题,甚至相对于李世民的发妻长孙皇后而言(36岁病逝),武则天的身体素质称得上是相当不错(生六个孩子还能活到82岁)。

所以,通过上述分析,证明了武则天既有主动的生育意愿,同时也有生孩子的身体素质基础,那么她和李世民没孩子,问题就不在她身上。

既然武则天没问题,那问题就自然出在李世民身上了。

李世民有什么问题呢?有一种说法,是说李世民由于年轻时打仗太猛,因此留下了不少暗伤,而到了他娶武则天之时(当时李世民38岁),他的身体已经不行了。

换而言之,就是李世民不能生。

并且,这种说法最大的“证据”,是李世民其他子女出生的时间,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是新城公主,史料记载新城公主出生的时间为公元634年,也就是李世民34岁的时候。

而李世民最小的儿子是曹王李明,李明的生母杨氏,原是李元吉的妃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将杨氏纳为己有,随后杨氏为李世民生下了儿子李明。

不过,史料中并未记载李明的出生时间,但根据李明的哥哥,也就是李世民的第十三子李福的出生年月来看(李福出生于公元636年),李明最早的出生时间,不过早于公元636年。

但从公元636年,一直到李世民去世(公元649年),整整十三年的时间,李世民的所有妃子,未曾再给李世民生下一儿半女。

而武则天嫁给李世民的时间,则是在(公元637年)。

因此,正是从这个“证据”来看,就有了一种说“李世民”身体不行导致不能生,因此武则天才没有给他生孩子的说法。

那么,这个原因真的是李世民和武则天没孩子的原因吗?在我看来,未必。

首先,李世民年轻时打仗确实很猛不假,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因此落下了暗疾,导致他丧失了生育能力。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李世民的发妻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在十三岁的时候嫁给了李世民,夫妻二人感情极好,因此,从长孙皇后嫁给李世民开始,到她36岁去世前的23年时间里,她一生共为李世民生下了三子四女合计七个孩子,平均三年多点生一个。

这就侧面说明,李世民绝对是有生育能力的。

并且,长孙皇后生的最后一个孩子是新城公主,新城公主出生于公元634年,而长孙皇后去世于公元636年,也就是说,在长孙皇后去世的前两年,李世民的生育能力依旧没问题。

还有,前文也提到曹王李明,他的十三哥李福,出生年月是在公元636年,而李明基本上也是在这前后生的,这就说明,到了李世民36岁的时候,他的生育能力同样也没有问题。

既然在公元636年,36岁的李世民没有问题,怎么可能在娶了武则天的38岁之后,就突然不会生了呢?这完全没道理啊。

所以,这其中的关键,不是李世民不会生,他的身体在当时是没有问题的,根本的原因,是他不愿意生。

而这个不愿意生,则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是指李世民已经逐渐不想把更多的心思花在男女之事上面。

造成这种现象的核心原因,不是李世民年纪大了的缘故,主要还是长孙皇后的去世,给李世民造成的打击。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这两口子之间的感情,可以说放在古代的皇帝之中,那绝对能称得上是“模范夫妻”。

二人从少年时结为连理,一路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甚至共同直面生死,再加上长孙皇后是一个难得的深明事理的“贤内助”,更让李世民对她的感情日久弥坚。

别的不说,前文提到的长孙皇后二十三年为李世民生了七个儿女,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这种情况下,三十六岁就去世的长孙皇后,绝对让李世民因此心情极为悲痛,并且他因此而产生的难过,都明明白白记载在史书里。

太宗葬文德皇后于昭陵,上念后不已,乃于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资治通鉴》

另:

但顷年以来,祸衅既极,又缺嘉偶,荼毒未几,悲伤继及。凡在生灵,孰胜哀痛,岁序屡迁,触目摧感。自尔以来,心虑恍惚,当食忘味,中宵废寝。---李世民亲笔所写《答魏徵手诏》

这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李世民对于亡妻的深深思念之情,也说明了李世民对于长孙皇后的感情如此之深。

甚至为了缓解思念,李世民还在御花园里搭建了一个台子,以便于站在台子上,能看到埋葬长孙皇后的地方(作层观,以望昭陵)。

在这种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下,你说李世民哪里会有太多的心思放在男女之事上?

并且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后还发生了一件事,也从侧面说明了李世民对于男女之事并没有太多的心思。

长孙皇后去世时,她所生的儿女中,李治刚满九岁,而新城公主则两岁有余,出于对妻子的思念,加上有寄托哀思的想法,同时又担心这两个孩子外人照顾不周,因此,当时的李世民就把李治和新城公主接到了宫内亲自抚养。

而在这两个孩子身上,李世民花费了大量心思,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奶爸”。

有人可能会说,李世民是皇帝,就算他把李治和新城公主接到宫里,那也是由宫里的宫女抚养,所以,李世民怎么可能会花太多心思呢?

别的不说,就说新城公主,她幼年时就能写一手好“飞白”,而要想达到这种程度,必然是李世民在她身上倾注了不少心血。

而与此同时,李世民还是个相对勤政的君主,这也就表明,他白天上朝处理政事,结束后还要腾出时间去带两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他哪里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后宫中寻欢作乐?

所以,这也解释了自打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的后宫中就很少再为他诞下子嗣的原因,毕竟当时的李世民既怀着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又需要忙于政事,同时还得充当“奶爸”,故而,实在是没有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去宠幸后宫中的妃子。

而既然李世民无心男女之事,自然作为后宫一员的武则天,就没有生孩子的机会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武则天在当时并不太招李世民待见,换而言之,李世民不怎么喜欢她这种类型的。

武则天十四岁进宫,一直到李世民去世,她的封号只不过是一个“才人”而已,而“才人”在当时唐朝后宫中,地位相当低。

并且,自打武则天嫁给李世民,一直到李世民去世,史料上关于她的记载,只有“驯服烈马”这一段,而这一段还是武则天掌权后进行的回忆,史官这才加上去的。

这就说明,在李世民活着的时候,武则天在后宫中就是一个妥妥的“小透明”,根本不受李世民的喜欢。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在李世民晚年,曾有个妃子叫做徐慧,她的年纪跟武则天差不多,但她却很受李世民喜欢,虽说徐慧也没能给李世民生下儿女,但李世民对她相当不错,从进宫时的“才人”,到不久后升为“婕妤”,最终晋封为“充容”。

这就说明,武则天在当时真的是不怎么受李世民喜欢,不然的话,也不会十几年的时间依旧是个低等的才人。

既然李世民不喜欢,自然他就不会关注或者重视武则天,也更不会临幸于她,所以,武则天自然就不会生孩子了。

因此归根结底,武则天之所以嫁给李世民12年的时间都没有怀孕,总结一句话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有生孩子的主动意愿,也有健康良好的身体,但奈何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对男女之事没啥心思,同时武则天又不招李世民待见,因此,纵然武则天想怀孕和生孩子,但也无能为力。




这个,说来话就长了,得细品,再细品,否则一头雾水,几乎是必然的,没有丝毫意外。

不过,武则天真嫁给李世民了吗?恐怕存疑,有不同看法吧!毕竟没有明媒正娶,给予名分认定,很难说他们之间,有那种关系维持。换句话说,没有身孕,其实很正常,甭管他们在一起多少年了。况且,古代还是有安全措施的,即使发生了关系,也不代表就一定可以有身孕。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尤其对于皇家而言,更是讳莫如深,谈之色变。

事实上,要想有身孕,离不开双方的努力,以及一拍即合。在此情况下,武则天争不争气是一回事,李世民给不给力又是另外一回事,双方共同决定了后续的发展。据记载,李世民与武则天,年龄并不相仿,一个垂垂老矣,一个二八芳华,倘若他们真的擦出了火花,那么有心无力的可能性,是始终存在的。也就是,为啥武则天一直没能有身孕,恐怕就在这里面去找答案了。

当然了,也不排除李世民的原因,还有那冥冥之中的天意。对于李世民来说,自己是通过玄武门上位的,那种血腥历历在目,久久难以忘怀。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再重蹈覆辙,虽然这种事情已经被无情镇压了,但多一个人便又多了一种可能性,谁也不敢保证,有身孕生出来的就一定不是儿子,且不会参与到皇位争夺当中去吗?所以,李世民有意控制,也不是没有道理。

总之,有身孕,急不得,要看上天的意思,用一生去看待。要不然,李治怎么办,还有没有武则天?历史轨迹又该如何发展呢?




武则天出生于富贵之家,母亲是杨氏,父亲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小时候的武则天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随着父亲的去世,武则天受到同父异母哥哥的排挤,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这也让她的个性变得无比坚强。

公元637年,因仪容举止得体,武则天被李世民召进宫,成了五品才人。从入宫到李世民去世的这12年间,为何武则天却始终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生娃是两个人的事,既要有实质性的接触,也要身体健康。

两人有名无实

李世民的后宫充盈,有名有姓有记载的女人就有15人之多,各种千娇百媚的女子都不缺,而且大多“争宠”经验丰富。前面排队的人太多,堵住了后来人。

武则天刚刚入宫不久,后宫经验缺乏火候,级别上也仅仅是才人。在讲究身份等级的唐朝,武则天受到李世民宠幸的概率相对就小。

李世民喜欢温婉体贤惠型的女子,比如长孙皇后。而武则天受小时候经历的影响,已经成了女汉子形象。有一次,李世民的座驾“狮子骢”无人可用驯服,武则天提出一个很“男士化”的方法。

武则天不知道,自己的表现虽然赢得了李世民的欣赏,也会让李世民对其失去性趣,入宫12年,始终在才人的品级上止步不前,说明李世民真不喜欢武则天,她更像在扮演一个秘书的角色。

李世民的生育能力衰退

李世民一生子女众多,幼子李明、幼女新城公主,都是出生于634年。也就是说,公元634年之后,李世民并无子女出生。武则天进宫时,李世民39岁,每天还要忙于政务,在某些方面可能也力不从心。

武则天后来与李治生过孩子,说明她的身体没问题。如果两人过了日子,那就说明是李世民的问题。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武则天刻意回避

武则天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如果生了孩子,以她在宫中的地位和李世民的宠爱程度,自己孩子当太子的概率约等于零,甚至还有被其他成年皇子排挤的风险,自己的政治空间势必会提前遇到天花板。

只有未雨绸缪,对未来的天子下注,才能更上一层楼。所以,贞观末年,武则天在与李治相处的过程中,双方就已经“互生好感”。武则天需要借助李治实现自己的理想,李治需要武则天的关爱。

等到李世民去世一年后,武则天能够光明正大地跟李治,两人就如同干柴遇见烈火。当时的李治是血气方刚的年龄,而武则天也懂得狐媚惑主,所以两人很快就能生下孩子。此时的武则天,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地位,也需要更加卖力地为李治生孩子。

原创:秋媚,感谢大家的关注和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长孙   贞观   生下   身孕   妃子   宫中   后宫   武士   皇后   公元   新城   儿子   公主   孩子   才人   时间   财经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