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事能看出一个人的人缘和排面,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这是必然的,只有人缘好的,才能真正的有排面。红白喜事办的才会风光

我生活在农村,给大家讲述一个我奶奶讲给我听的故事。

80年代的时候,那个时代的农村还是十分落后贫困的。很少能见到机械化的产物,更多的都是牲畜和人进行劳作。

当时我们村有一户人家,家里面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因为这老两口平常的行为就不正,在村里面也没有什么好的口碑,所以大家都不会正经的看他们家,有什么事情也都是面子上的事情,能说的过去就行。后来大儿子出去闯荡,结果是当小偷被抓判了几年,蹲监狱了。二儿子虽然一直在村里面务农,但是特别的不检点。经常大半夜的出来顺东西。如果说谁家的鸡丢了,第二天,他家肯定在炖鸡肉。谁家的什么东西没了,过几天就可以在他家的旮旯里面翻倒,虽然大家都众所周知,谁也没有戳破这个窗户纸,毕竟丢的都不是很重要的东西。而出去工作,然后远嫁了。

后来她家老头去世了,结果去她家帮忙了,一个人也没有。虽然都去写份子钱,毕竟都是一个村的,该有的礼数不能少,但是到了出殡那一天,连帮忙抬棺材的都没有。她家两个儿子给村里面的人磕头,还有几个小年轻帮他下的葬。完事之后,这几个人苦不堪言。因为没有机器,所以从家到坟地,这一路上都是需要人扛过去的,一个棺材几千斤,一直靠着几个人扛着,因为风俗棺材不能落地,而又没有人替换,这几个小伙只能咬牙坚持。好不容易下葬了,结果连盒烟都没有落下。从那以后,很多人都和他家没有往来了。

与之相反的是另一户,我们村的第一位大学生。他家一个儿子,但是老头腿脚不方便,平常就种点菜,再加上帮大家修一些东西,来勉强度日。但他家的儿子特别争气,考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大学,成为了我们村的第一名大学生。但是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他每一年上学的学费都是在村长的呼吁下,大家募捐的。后来小伙特别的努力,最后,在上海的一家银行工作。并把他爸妈每年冬天都会接过去。虽然他不在家里面生活,但是里面但凡有事情他都会邮钱回来,村里面修路,安路灯,修水渠,他都出了很多的钱。

零几年的时候,他父亲去世。全村的人都去他家吊唁,葬礼也成为了我们村最大的一场。百的农村大席足足有上百桌,两天的时间,吃掉了将近20头猪。他父亲下葬的时候也需要人来帮忙抬棺,大家都是争先恐后的上前帮忙,从家里面到坟地,基本上两三分钟就有人换上去,大家很轻松的就完成了下葬。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老家的村上。

我们一个村子,都是一个姓,姓李。在我上初中到高中时,我们村有一个大哥,在公社当干部,这大哥特小气,按农村人说的话,就是不会来事。举一个例子,就知道他多不会来事了。

有一年夏天,大家都去街上粮管所交公粮。我们村一位大叔赶着牛车从粮库方向过来,经过公社大院大门口,交公粮都是盛热的夏天,天气热,再加上来回搬运麦子出了不少汗,口渴了。就进公社院内,到水井上,提上一桶凉水喝水。喝水前,大叔看到当干部的哥,这位哥也看到了大叔,赶快背过脸去。大叔当时也看到了。待大叔喝过凉水后,这位哥迈过脸说:“大叔,你来交公粮,我有点东西给我带回家。”,他把他的东西放在牛车上,大叔一声话也没说,掂起他的东西扔在地上,赶着牛车扬鞭而去。

事后,听人说,大叔气的是,我喝凉水前,你喊我去你办公室喝开水,我都不会去。因为天热喝凉水解渴。大哥不该背过脸装没看到。

这位大哥家,不论有啥事,红事白事,还是其他的事,一概村上没人去,就连他最亲近的都不上前。相反,另一家,是村子上平平常常的老百姓,家里若有红白喜事,人满为患。若有其他的事,大家都乐意帮忙。

题主所说的开着宾利车,回村丧自己的母亲,没人帮忙,村里人在跳广场舞,以至于老母亲从棺材里翻出来。肯定开宾利车这人一家要么有钱瞎显摆,农村人最烦显摆。要么象我们村大哥一样小气,不会来事。我也是在农村生,在农村长大的人,知道农民都有一种倔脾气,你显摆,你小气,你不会来事,当你有事时,拿钱请人,村里人都不会干。返过来,不用花钱,不请自到。




金钱社会,人情薄如纸!

今年经历几场红白事,感触很深。

我姐夫的老父亲去世,他离开村子进城才十几年。生前为人和善,村里有什么事情他经常回去。并且长年担任村小学校长,亲自培养教育了许多村民子弟。病逝于医院后,我姐夫雇佣丧葬一条龙办理。抬棺入村葬入祖坟,全村只有一户上山送了份土纸。人情冷暖,可见一斑!

我的两个姑父都在今年去世,忙活丧事的都是自己子女以及双方直系亲属。抬棺、开圹都是雇佣丧葬一条龙。中午吃饭都是自家人,两三桌而已。

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亲情、友情、乡情都越来越淡。除了利益、金钱,别无其它。




现在的农村,攀比心理严重,盖房比高,买车比贵,穿衣比潮,吃饭比好。就是红白喜事,也要比个人多人少。

乡亲们之间比排场,倒也有情可原。可是兄弟之间,更是要分个高低上下,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某村死了人,出殡那天,来吊孝的人络绎不绝。可是人们发现,来捧场的都是在外当科长的哥哥的人马,而奔着老二过来的人却少之又少。

老二是开出租车的,平时也爱结交一些朋友。父亲死后,他本不想给朋友伙计说了,可是不说不行啊,这不是让哥哥压住了吗?于是掏出手机,把消息发给了朋友。

这下村里热闹了,出租车来了一百多辆。不但盖了全村,重要的是盖住了哥哥。让村民议论了好一阵子。老二真有本事,结交了那么多的朋友。

现在,农村谁家办红白喜事,人们更多的是议论这家来了多少桌人,上了多少道菜。自然是谁家来的人多,就会被受到追捧了。




人情冷暖,单从红白事看不出一个人的人缘和排面!

有个武局長,在当地县里深耕大半辈子。任职过好几个重要部门的局長。加上本人,人缘好,会办事,乡亲,亲朋好友找他办事,能办就认真办好。不好办,不能办也一定解释清楚,並且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给你指点说明问题的要害。武局長冇这个特点,因此人缘口碑都很好。平时家里总是髙朋满座。当年武局長老父病逝,那真叫热闹,排场。停灵五天,每天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光接待客人人员就有十几个。本村乡亲几乎都来帮忙,四里八乡都说武局長好人缘,够排场。

时光荏苒,武局長退休已经十几年了。故朋渐稀,门庭冷落。一儿一女都是普通人员,去年武局長因病身故。丧事过得普通又普通,来吊唁的除了单位只有几个知几。村里乡亲来帮忙的也是七零八落。前后对比,可见人情冷暖,仅从红白事很难全面了解事主人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红白事   人缘   红白喜事   公粮   人情冷暖   牛车   全村   凉水   乡亲   村里   大叔   他家   儿子   东西   农村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