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中,火神轰炸机奔袭一万公里完成一次轰炸,到底值不值得?

老干部值的最后一班岗嘛,我认为还是值得的。

火神(Avro Vulcan)其实是英国专门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核战争而设计的轰炸机,它的存在目的只有一个——实施战略核轰炸。

在冷战时期,“火神”是英国的最高端战略力量,是核威慑力量的一部分。

鼎盛时期英国拥有22个V-Force作战中队,时刻携带着原子弹执行核武值班任务,直待“热战”爆发,便开始遍地种蘑菇。

但是,火神轰炸机服役了20多年,却并没有等来热战。

最终英军选择在马岛冲突中启用“火神”进行常规轰炸,让其完成了一次差强人意的谢幕演出。

“火神”毕竟是一款50年代发展起来的轰炸机,随着服役时间的变长,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英军也逐渐对这种战机由“激动”变成了“厌烦”。

起初英国人对“火神”高达5万多英尺(约15240米)的升限津津乐道,认为它已经超越了苏联飞机能抵达的高度,是50年代-60年代最出色的飞行武器系统。

然而美国人接二连三被捅下来的U-2侦察机击碎了约翰牛的幻梦,U-2可是能飞到21300米呢。

随着对空导弹的高速发展,火神不得不由大摇大摆的高空飞行转为低空高速突防,然而火神这种无尾大三角翼飞机从不是为低空飞行设计的,它们变得很糟糕。

皇家空军的飞行员称之为——将我们的飞行从平流层带到了地板上,每次飞行都会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素……

后座乘员则表示:给我个弹射座椅啊魂淡,他们都有就我没有!

很多飞行员吐槽能见度极低,只能通过前部狭窄的倾斜窗口看到外部环境,前方30码处基本是“失明”的。如果要看到自己翼尖的话,他需要像乌龟一样向前伸出头部并扭曲自己。

对于一个需要在150米低空高速飞行的大家伙来说,这无异于在地狱边缘蹦迪。

“这根本就像是通过邮箱的信口在飞行!”飞行员们如此吐槽。

更严重的问题是,“火神”的机体无法扛住低空突防任务的强度,很多火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金属疲劳。

英军不得不调整飞行时长,不断调整飞行计划,使之“符合北约标准”,搅得皇家空军疲于奔命。

总之,“火神”在70年代以后已经逐渐变得鸡肋,英军懒得为飞机搞任何一点技术调整和升级,人们总把“它再过两三年就被换掉啦”的话言语挂在嘴上,恨不得让其早死早超生。

人们心知肚明,“火神”已经撑不了几年了,英军要么将之退役,要么用更新型号的轰炸机将其替换。

在英国的国家规划中,“火神”这种航空核威慑力量,已经被携带核武器的潜艇所取代。“火神”将以加油机的身份发挥余热。

不过,80年代初的英阿马岛之战还是为“火神”提供了一块谢幕的舞台,好歹让这架轰炸机完成了一次光荣的退场秀。

1982年4月,英阿马岛战争爆发,阿根廷在几经试探之下,对马尔维纳斯群岛发动了“收回”的战争。

英国自二战以后不断衰落,以至于阿根廷认为“英国没有能力绕过大半个地球,横跨8000英里的距离争夺一块飞地。”

但在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统领下,英国还是决定出兵与阿根廷争岛。

理由很简单——英国现在是不行了,但连个阿根廷都敢在头上屙翔,那英国明天更不用混了。

所以,为了展示自己的“强大军事能力”,英国人算是憋足了力气,能送上去的东西全送上去了,火神轰炸机也不例外。

实际上当时英国除了派特遣舰队过去,确实也没有什么对付阿根廷的好手段,跨越茫茫大洋跑到南半球打仗,的确让英国付出了吃奶的力气。

这时候就体现出远程轰炸机的价值了,只要加油机能接力上,“火神”完全可以轰炸阿根廷。

于是“火神”很快被编入作战计划之中,卸下了核武器,执行对阿根廷的常规轰炸任务,代号“黑巴克”(Black Buck 也称‘黑鹿’、‘黑山羊’行动)。

为了让“黑巴克”任务顺利执行,英军需要在途中设立多达11架维克多K·2“胜利者”加油机提供空中补给,以保障“火神”的8小时飞行,这实在是一项令人咂舌的计划。

英国人成功了,“火神”跨越了超长的距离,从英国的殖民地阿森松岛出发,对阿根廷的斯坦利港机场以及一些雷达、通讯站进行了重磅轰炸。

这番破坏显然是值得的,“火神”完成了一次战术突然性的打击,成功地摧毁了斯坦利港机场的跑道,迫使阿根廷空军不得不从更远的大陆起飞,保持了英国空军那些“鹞式”战机的局部优势。

在英国人看来,“火神”居功甚伟,它完成了一次光荣的战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但在阿根廷人看来,事情并没有英国人吹嘘得那么凶猛,“火神”的确袭击了阿根廷军队,但实际造成的影响很小,与其说英国轰炸机在摧毁阿军的武装,倒不如说它们那几炸仅仅只是吓了阿根廷人一跳,达成了一点点战略恐吓作用。

不管谁说得对,反正英国人打赢了,轰炸机的远程袭击多少也让阿根廷人投鼠忌器,尽管代价有点大,可江河日下的大英帝国,哪还在意这点成本呢?

马岛之战对英国来说其实也是场政治战争,它的确提振了英国的民心士气,给一个垂垂老朽的落魄帝国打了针肾上腺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仍记得撒切尔夫人的原因。

这肯定是值得的。

不过,值得归值得,英国人也实在用不起“火神”这种战略轰炸机了,他们在1984年退役了全部的火神。

哦,还留了一架XH558,卖给了私人公司,如今在航展上赚门票。




当然是值得了,“火神”的轰炸摧毁了斯坦利港机场跑道和军火库,极大的震骇了阿根廷人,无论实际战果还是震慑效果都是可以的。阿芙罗“火神”战略轰炸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三角翼轰炸机,采用了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每侧机翼内各有5个软结构油箱,在弹舱前方的机身还有两个常规油箱,共有12个油箱,任意一个油箱漏油都不会损失超过10%的总油量。“火神”B.1安装了复杂的燃油管理系统,在飞行中随着燃油的消耗不断维持着飞机的配平,而且全新的双翼梁结构、前三点起落架和动力系统可以让该战机在恶劣的天气下依然能够照常作战。

阿芙罗“火神”战略轰炸机载弹量是9450千克,可以安装百万吨级的黄日Mk.2氢弹、25000吨当量的“红胡子”战术核弹和安装一个百万吨级的“红雪”核战斗部的阿芙罗“蓝钢”导弹,威力相当于摧毁广岛和长崎的美国第一代原子弹,火力大的惊人,是上世纪60年代英国战略打击力量和核打击中坚力量。1982年,阿根廷军队占领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三军立即着手进行反击。虽然英国人以惊人速度凑出了一支远征军。但英国人还是为自己手里的装备犯难。

如果说英国海军在失去了装备弹射器的航母后,还有装备海鹞战斗机和直升机的全贯通甲板巡洋舰可以凑合。那么英国空军就真的在即将开始的战争中,难有用武之地。马岛周围既没有空军当年报告中的空军基地,也没有愿意开放机场的盟国存在。在那个曾经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即将成为皇家海军一家的舞台。无奈中的英国空军只能搬出了自己压箱底的老家伙——“火神”轰炸机。作为一款40年代末就开始设计的老飞机,“火神”曾经是英国空军在50年代执行全球存在战略的重要平台。部署在本土、直布罗陀、马耳他、塞浦路斯和新加坡的“火神”机群,挂载“蓝钢”导弹,威慑着一个个潜在对手。在退出苏伊士以东后,残存的“火神”机群只能在本土等少数地方活动。现在,这些老家伙成为了英国空军挽回颜面的遮羞布。


在皇家海军的特混舰队开往南大西洋时,英国空军的5架火神轰炸机也抵达了大西洋上的孤岛阿松森岛。他们将按计划先于海军的短腿战斗机,执行对马岛上阿根廷机场的攻击。为此,他们不仅需要加装新的电子对抗吊舱,还要使用此前从未匹配的“响尾蛇”空空导弹和“百舌鸟”反辐射导弹。但作为一款40年代设计的飞机,“火神”只是刚刚具备3700千米的洲际转场飞行能力。这显然不足以让“火神”够到马尔维纳斯群岛。为了完成单程就长达6300千米的超远距离空袭,皇家空军必须对其在半途中,进行6次空中加油!于是,数架由“胜利者”轰炸机改装的加油机,也被派遣到了阿松森岛。虽然看上去势单力薄,但皇家空军的老“火神”,还是在之后的战斗中发挥了不错的效果。皇家空军也专门将这些危险的任务命名为“黑山羊”。

1982年4月30日,编号为XM598的“火神”轰炸机,开始执行“黑山羊”轰炸行动。他们的目标是位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斯坦利机场。但因为机械故障,这次飞行行动被取消了。5月3日,编号为XM607的“火神”再次出击斯坦利机场。在载弹量有限的情况下,这次出击顺利轰炸了机场的跑道,摧毁了附近的军火库,还炸毁了一架“普拉卡”攻击机。然而,要执行如此长距离的复杂空袭,对于老旧装备的考验也是巨大的。南大西洋上多变的诡异天气,也让5月13日的空袭被迫取消。5月28日,编号为XM597的“火神”轰炸机,再次执行“黑山羊”轰炸行动。但一架为其进行中途加油的轰炸机,出现了机械故障。XM597只能取消轰炸,返回了阿松森岛。这也直接反应了“黑山羊”行动的艰难。

5月30日,XM597号再次出击。这次加油机们没有再掉链子,成功将“火神”送递目标上空,此时已经是31日的凌晨了。在有限的滞空时间内,XM597发射了2枚百舌鸟反辐射导弹。其中的1枚击中了阿根廷守军的雷达天线。受到攻击的阿根廷人,很快修复了雷达,但却不敢继续开机工作。XM597号在马岛上空停留了近40分钟,只能带着2枚没有发射的导弹返航。

“黑山羊”行动中,最大的纰漏发生在6月3日。由于空中加油中出现了机械故障,XM597号“火神”,无法返回阿松森岛的基地。无奈之,飞行员将轰炸机开到巴西。2架巴西空军的F5战斗机赶来,将英国人押解到了里约热内卢机场。这个意外也造成了英国和巴西之间的外交风波,XM597号被巴西人扣押了整整一周。随着英国海军与陆军的努力,马岛战争在6月12日开始进入尾声。当天,编号XM607的火神,执行“黑山羊”行动的最后一次飞行,支援陆军行动。“火神”在阿根廷人的阵地上,投下了一连串高爆炸弹,算是对得起自己最初的设计使命了。一周内,马岛战争以英军的完胜而落下帷幕。“火神”轰炸机也告别了异常艰难的超远距离轰炸任务。“火神”在战争中的奔袭距离记录,一直到90年代末,才由美国的B2轰炸机打破。




你就当是“火神”轰炸机退役前的最后表演,出场费贵一点,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吧?你要知道在1982年,威名横压一时的英国“三V兄弟”都快要歇菜了,作为老大哥“火神”出场表演一番,无可厚非!要说当年拥有火神红战机的英国,还是维持自己着自己空基核威慑力的(那才有点五大国的样子)。从二十世纪无年代起,英国皇家空军相继入列了三种轰炸机:勇士Valiant、火神Vucan、胜利者Victor,所以这三款轰炸机被称为“三V兄弟或者三V家族”(如下):

言归正传,我们说说马岛战争的“火神”表演,关于战争本身的前因后果,我们这里按下不表,事情就从英国特混舰队开拔说起。1982年4月5日,特混舰队离开朴茨茅斯港前往马岛,英国军方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在舰队抵达马岛前,需要阻止阿根廷继续向马岛增兵,而马岛上的斯坦利港机场则是阿军增援的重要补给渠道,结合自身海外基地情况和装备状况,英国只能用空军的远程轰炸机对斯坦利港机场进行轰炸,来达到拖延阿根廷增兵马岛并在岛上完善防御工事的目的,所以就有了我们火神轰炸机这款奇葩无尾三角翼布局老将出场的机会。

火神轰炸机“天生神力”,具备较大的载弹量,弹舱内可以携带21枚1000lb航空炸弹,外置挂架可带4枚“百舌鸟”反辐射弹,最大载弹量接近10吨,经过一次空中加油最大作战半径可达4630公里。这款战机也是从80年代起就饱受军费削减之苦的英军,最靠谱的选择。1942年4月9日,两架火神轰炸机从英国本土怀丁顿空军基地起飞,前往南大西洋英国海外领地阿森松岛,这里不仅是准备执行打击任务的火神轰炸机的重要补给点,也是英国特混舰队对马岛发起进攻的补给战。阿森松岛距离马岛直线距离约6000公里,英军为了确保火神可以顺利抵达马岛完成任务,制定了一个庞大复杂的空中加油计划,利用11架加油机(2架备用)为两架火神加油,整个攻击行动代号“黑鹿行动”:

总得来说,这次行动是成功且有意义的,对于火神轰炸机来说,退役前以完成一场战斗,在没什么更好的结局。对于英国来说,达成了继续占有马岛的战略目标,也是成功的,所以飞多少公里,扔多少炸弹,对于一片领土。一场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来说,重要么?




在马岛战争中英军使用火神轰炸机跨越了半个地球轰炸了马岛斯坦利港的机场,这次行动也被称为黑鹿行动。不过,对于此次轰炸行动,外界却褒贬不一,部分观点认为这次轰炸行动显示了英国老牌强国的实力,也有部分观点认为此次轰炸行动华而不实,完全是浪费资源。如果单从作战的角度看,此次轰炸行动的作用并不大,仅仅是炸毁了斯坦利港机场的几段跑道和几个雷达站。单从政治角度和威慑的角度看,英军的此次行动确实向外界展示了英军的战争决心,也对阿根廷军方产生了极大的威慑。因而,此次轰炸行动还是达成了既定的目标,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军事行动。


执行此次轰炸任务的是英国的火神轰炸机,该轰炸机是英国在二战结束后研制的“3V”轰炸机(勇士轰炸机、胜利者轰炸机和火神轰炸机)之一,也是英国装备的最后一款战略轰炸机。其于1947年开始研制,1952年8月完成原型机首飞。1956年服役,1991年退役。该机在设计之初主要是出于冷战的需要,令英军具备执行高空远程战略核打击的能力。火神轰炸机采用了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其也是世界上最早采用三角翼设计的轰炸机。该机采用了大面积的三角形中单翼,前缘后掠角50度,后随展向在不同位置的后掠角上呈一定程度的变化。其后期型在翼根内部装备有4台推力10000千克的“奥林巴斯”301型喷气发动机,进气口位于翼根前缘。机身断面为圆形,飞机头部有一大的雷达罩,上方是突出的座舱顶盖。机身腹部有一长8.5米的炸弹舱,可挂21颗454千克的炸弹或一枚“蓝剑”空对地导弹,以及核武器。火神轰炸机的最大载弹量为9.45吨,最大飞行速度0.96马赫,作战半径3700公里。


从性能上看,在冷战初期的1950年代,火神轰炸机的性能还是非常出色的。不过,到了1982年英国手上的火神轰炸机性能已经远远落后于美苏,而且该机的寿命也接近尾声,英国政府甚至还计划要在当年6月退役火神轰炸机。而当年马岛战争的爆发也让火神轰炸机得以重新披挂上阵,执行作战任务。不过,英军执行黑鹿行动的过程却并不轻松。由于马岛距离英国本土非常遥远,英军只得将火神轰炸机先部署到阿森松岛的基地,再从阿森松岛出发前往马岛战区。而即便如此,阿森松岛距离马岛的斯坦利港机场直线距离依然达到了7500公里。如果按照战斗状态,火神轰炸机的往返航程可以达到1.5万公里以上,远超火神轰炸机的航程。为此英军制定了比较复杂的作战计划。按照计划,英军将派遣2架火神轰炸机执行攻击任务,而有包括2架备用机在内的11架胜利者加油机为其提供空中加油。1982年4月9日,2架火神轰炸机从英国本土前往阿森松岛,4月30日黑鹿行动开始。2架火神轰炸机和11架胜利者加油机陆续从阿森松岛起飞直扑马岛。在途中一架火神轰炸机出现故障,最后只有一架火神轰炸机在斯坦利港机场投下了21枚450公斤的炸弹。随后英军又如法炮制组织了5次火神轰炸机的轰炸行动。


从战果来看,火神轰炸机的轰炸作用并不大,而耗费却不低,这也使得火神的轰炸行动饱受诟病。首次轰炸中,只有一架火神轰炸机在斯坦利港机场投下了21枚炸弹,而采用凌空轰炸的传统轰炸方式,仅仅破坏了机场的部分跑道和雷达设施。但英军却出动了11架加油机为其加油,往返航程超过了1.5万公里。而同样的战果英军完全可以不必出动火神轰炸机也可以达到。因而,此次行动确实有些鸡肋。不过,此次行动的政治意义却非常重要。首先,其展示了英军的作战决心,提升了英国的信心。其次,阿根廷方面也开始担心英军会出动轰炸机轰炸阿根廷本土,导致阿根廷方面军心和士气受挫。此外,此次轰炸还提振了英军的前线士气,这令马岛战争的胜利天平越发向英国方面倾斜。


总体来看,火神轰炸机轰炸马岛斯坦利港机场,虽然花费巨大,但其政治意义和对阿根廷方面士气的打击产生了很大作用。可以说此次行动还是非常值得的。




从直接的作战效果来看,不值,一点都不值,火神轰炸机飞了1.2万公里,结果只扔了几十枚枚自由落体炸弹,摧毁的阿根廷飞机跑道也十分有限,谈不上有多牛逼。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次作战创造了全世界最远的轰炸距离纪录,让全世界都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句话有了深刻体会,而阿根廷人则被英国人这次大胆的突袭吓破了胆,每每想到本土时刻面临空袭,就不敢放手一搏,最后仅仅坚持了74天就跪地求饶了。

这次行动的代号为“黑公鹿行动”,英军为了解除阿根廷空军对特混编队的空中威胁,决定派出即将退役的火神轰炸机对马岛首都斯坦利港机场进行空袭摧毁。而从距离最近的英国南太平洋阿松森岛基地起飞,单程距离也超过6260公里,往返则超过了1.2万公里,但是火神轰炸机的最远飞行距离只不过4170公里,没办法,英国人只能派出11架胜利式空中加油机随行保障两架火神,最后实际完成轰炸的其实只有一架火神,还有一架因为前挡风玻璃密封条老化漏风起飞三分钟就返航了。。。。。
好了,回归主题,唯一的一架火神到达了斯坦利机场,最后成功扔下了21枚1000磅炸弹外加4枚百舌鸟反辐射导弹,英国人最后的宣传是成功摧毁了斯坦利机场跑道,阿根廷的幻影飞机再也没敢来马岛,而岛上的防空雷达也瘫痪,最后英国登陆取得碾压优势完全靠这次空袭。
(空袭后的斯坦利军港)

而事实是英国人组织了黑公鹿三次空袭,只有一次击中了跑道,阿根廷人还用油漆和泥土制造了假弹坑让英国人产生了严重误判,其实其余的炸弹都不知道飞哪儿去了,这才符合自由落体炸弹的命中度嘛,英国人那宣传比激光制导还厉害,太假。而反辐射导弹其实也只击中了一个雷达站,但没过几天,阿根廷人又修好了。最后的的登陆成功与其说是英国人牛逼,倒不如说阿根廷陆军太水,不仅不抵抗,还把自己家前去支援的飞机打下来,最后被全部俘虏也怪不得谁了。

(阿根廷俘虏)

但是,不管怎么说吧,虽然英国海军在马岛战争中完全丢尽了脸,但是这一次黑公鹿行动,英国空军却让全世界看到了大英帝国最后的荣光,也让所有人对英国人捍卫领土的决心刮目相看,自此以后阿根廷人再也不敢在马岛挑事,这才是真正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用大司马的话说就是:这一波,不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火神   轰炸机   载弹量   阿根廷   加油机   作战   值不值得   英国   跑道   英国人   英军   导弹   空军   炸弹   距离   年代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