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发烧让捂汗,西方人发烧让冰敷,方式截然相反,哪个是对的?

捂汗不对,从来没有效果。好了的纯粹是运气。过热会惊厥,惊厥很危险的,大脑都会受影响。




先不论谁对谁错,我们先来思考一个常识问题,当你想给某个东西保温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A、给它不停的冲凉水;

B、给它多包裹些东西在外面呢。

这时大家肯定会不假思索的选择B,那为什么发生在人身上就想不明白呢?

发热捂汗捂的不是汗!是中国民间没有科学依据的偏方!

那为什么有的人捂汗后会出现退热的表现呢?真相是即使你不捂,过三五个小时通过自身的免疫激活,发热也是会退下去的,在退热的同时就会出现大汗淋漓的表现。

所以这个汗不是捂出来的,而是自身免疫力战胜细菌、病毒后的表现!



那发热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在不同的发热时期应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发热的机制。

发热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现象,虽然引起发热的原因不同,但发热的机制却是相同的。

整个发热过程分为

1、体温上升期

当病原体感染机体后,机体会释放内生致热源,作用于大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释放大量的介质,引起体温调定点的改变,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浅表血流减少,出现皮肤苍白、肢端发凉症状;

同时由于皮肤散热减少,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并传至中枢引起畏寒。中枢发出冲动再经过运动神经传至运动终板,引起骨骼肌不随意收缩,发生寒战,使产热增加,该期产热大于散热,所以体温会上升。

2、高热期

在此期间,体温已达到或高于上移的体温调定点水平,体温调节中枢不再发出寒战冲动,故寒战消失。

同时皮肤血管由收缩转为舒张,使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刺激汗腺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使产热与散热过程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3、体温下降期

在此期间,由于自身免疫激活,消灭体内的病原体及炎症介质,内生致热源的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体温中枢的体温调定点逐渐降至正常水平,产热相对减少,散热大于产热,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所以此期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


当出现发热的症状时,可以根据上述不同的时期给予不同的处理。

体温上升期可以用热水、热毛巾、棉被等包裹手脚等发冷、发凉的部位;

高热期就需要积极的散热处理,包括洗温水澡、用冰敷双侧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大动脉搏动的地方。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科普博览邀请到了北大医学院的医生来回答: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发烧

人体正常体温(腋温)为36-37摄氏度,健康人的机体可以自动调节体温,使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在致热源(细菌、病毒等)的作用下,体温调定点上移,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时,为发热,即发烧。

最常见发热的原因是感染。细菌、病毒等进入人体后,机体为了保护自己,启动免疫系统来消灭侵略者,因为一定程度的发热能帮助人体消灭入侵的细菌病毒,加强防御力,所以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一些物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让机体产热大于散热,将体温上升至体温调定点后维持比较高的体温,从而导致发烧。

当免疫系统获得胜利,驱除入侵者,消耗了太多能量的身体开始迅速降温,这时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机体散热大于产热,在体温下降至正常期间,我们身体会出大量的汗,带走大量热量。

但是有时免疫系统与细菌病毒的战争持续太久,过于持久的发热敌我不分,会伤害我们重要的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长期的高温使心跳呼吸加快,机体代谢增加,再加上高烧使我们食欲不振,导致人体能量大量消耗而补给不足;6个月-6岁的小孩子还有可能出现高热惊厥。

那发烧时到底应该怎么做?冷敷or捂汗?

对于发烧,这世界上没有最完美无缺的通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本来发烧就已经很难受了,用冰块冷敷可能会让我们更难受。冷敷使皮肤血管收缩,反而还不利于散热。

从发热机制来说,冷敷降温是南辕北辙,就算一时强行将体温降低至正常范围,可是体温调定点没有下降,只会会引起机体更严重的产热。

可是对于持久的高温患者,过高的体温会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头部冷敷降温有助于保护大脑。

而用被子捂汗有用吗?

在体温持续高温时,我们会觉得你再盖一层被子不闷不难受吗?

在体温上升至调节点时,机体减少散热,是捂不出汗的。而出汗时,机体散热增加,用被子捂着则不利于散热。特别是对于一周岁以下的婴幼儿,捂久了可能会导致捂热综合征,轻者脱水,重则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当体温未上升至体温调节点时,我们会有手脚冰凉,寒战不止的时候,适当盖被子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体温,缓解不适。但达到体温调定点,持续高温时就不用再捂热了。

而且发烧不用立刻退烧。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指南指出,如果孩子没有明显不适,健康孩子39℃以下不用退烧,超过39℃孩子明显不适才需要退烧。而中国指南认为超过38.5℃才需要退烧。

发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发烧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好好休息,冷了盖被子,太热了冷敷,出汗了多喝水,还有及时补充营养。大部分发烧可以自愈,不用去医院,如果病情持续加重,身体感到非常不适,则应该去医院听从医生的指导。


本文由科普中国出品;北大医学科普团队制作;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监制。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记得小的时候,一遇到家里人感冒发烧,父母就开始熬姜汤,喝完以后,再用棉被裹身,捂一身汗。你还别说,多半时候,还是很灵验的。

但记忆中,也遇到过几次,感冒发烧,浑身滚烫,父母如法炮制,喝完姜糖裹棉被,最后,人都快虚脱了,赶紧送医院。

后来长大一些,又听长辈们说,寒感冒发烧,要捂汗;热感冒发烧,要冰敷。

那么,感冒发烧捂汗与感冒发烧冰敷,到底哪个做法对呢?今天正好借这个问题,和大家伙儿一起聊一聊,仅供参考。

我们的体温是如何调节的?

如果用非常专业的语言来说就是:我们的体温,是在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下,通过我们身体的产热散热过程,来保持相对恒定的。

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我们的体温,是在体内、体外的温度刺激下,进行身体产热散热,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水平。

但无论怎么说,这里有2个关键词,需要和大家伙儿解释一下,一个身体产热;另一个是身体散热

我们身体产热最多的器官,主要是我们的内脏,尤其是肝脏,以及骨骼肌

其中,内脏器官的产热,约占到我们身体产热的50%以上;而骨骼肌,在休息时,产热约占25%左右;运动时,可上升至75%以上。

身体散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身体皮肤;而散热方式,主要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这4种物理散热方式。

其中,捂汗属于蒸发散热方式;而冰敷属于传导散热方式。

下面,我们就重点聊一聊捂汗蒸发散热与冰敷传导散热,对于感冒发烧来说,哪个是对的,为什么?

但在讨论之前,我们还是需要简单了解一下,感冒为什么会发热?

感冒,身体为什么会发热?

首先,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病毒感冒,其病因主要是由于病毒和/或细菌感染到上呼吸道,而引发的一系列感冒症状。

其次,感冒了,为什么常常还会发热呢?这是因为当我们身体感染了病毒和/或细菌以后,这些病毒和/或细菌会在体内产生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和细菌毒素以及代谢产物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体内的致热源,也就是这些致热原,使得我们身体的产热增加。

当我们身体产热大于身体散热时,我们的体温恒定状态就会被打破,体温开始升高,身体开始发烧。

捂汗,为什么可以退热?

确实,我们中国人,尤其是年纪大的老年人,当家中孩子感冒发烧时,习惯通过捂汗来退热,这有什么道理呢?

如前所述,体温要恒定,身体的产热与散热一定要平衡;如果感冒出现发烧,说明身体的产热大于散热,那么,除了需要针对病因治疗感冒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加速散热来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

前面我们已经回顾了,身体散热的方式,主要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这4种物理散热方式。其中,捂汗就属于蒸发散热方式。

因为一般情况下,当在环境温度升到25-30℃时,我们皮肤汗腺的分泌部,就开始分泌汗液,并通过导管输送至表皮汗孔,使汗液蒸发离体,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出汗或者显汗。

而捂汗就是人为创造一个高温环境,使局部环境温度高于体温,加速汗液的蒸发,来达到快速散热,降低体温的效果。

冷敷,为什么也可以退热?

诚然,我们不仅经常在一些西方影视作品中,见到冰敷退热的场景;而且就在我们国家医院发热门诊里,也经常可见医务人员使用冷敷或冰敷给发热患者降温的做法。

那么,通过冰敷退热,又有什么原理呢?

如前所述,辐射、传导、对流、蒸发,是我们身体主要的4种物理散热方式,其中,冰敷就属于传导散热方式。

传导散热的原理,就是将身体过高的热能,直接传递给与身体接触的温度较低的物体(如冰块)。

它是利用了体表与接触冰块之间的温度差,来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

什么时候用捂汗?什么时候用冰敷?

综上所述,无论是捂汗蒸发散热,还是冰敷传导散热,它们都是人体散热的常见物理方式,对于感冒发热患者,只要用法得当,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物理降温效果。

那么,什么时候应当用捂汗蒸发散热降温?什么时候又该用冰敷传导散热降温呢?

1.捂汗蒸发散热适用病情:如果患者感冒发烧,并且感觉身体发冷,甚至出现打寒颤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用捂汗蒸发散热方式降温。

当然,也可以用温热毛巾,放置在额头,腋窝,大腿根儿等处,进行热敷蒸发散热降温。

2.冰敷传导散热适用病情:如果患者感冒发烧,并且感觉全身发烫,说明热能以达体表,且相对恒定,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可冰敷或冷敷传导散热方式降温。

当然,也可以用冷毛巾擦拭腋窝、脖子等处,同样可以起到很好降温效果。

总结1:辐射、传导、对流、蒸发是我们身体常见的4种物理散热方式;而捂汗属于蒸发散热方式;冰敷属于传导散热方式。

总结2:当感冒发烧,感觉身体发冷时,建议用捂汗蒸发散热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当感冒发烧,感觉全身发烫时,建议用冰敷传导散热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总结3:捂汗与冰敷,只要适用对症,2种做法都对。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特别提醒:评论区中的推荐用药,均需谨慎试用,切勿打款购买!




中医的“捂汗”和西医的“冰敷”哪个对我不知道,但是哪个好用我却深有体会。

小时候,身体不是很好,经常会感冒发烧。但是那时候农村的医疗条件很差,周围根本也没有医院,如果不是非常严重的疾病,谁都不会大老远的去找医院。

每次我感冒发烧,大人都会用农村最常用的“偏方“捂汗来治疗。而几乎是每次捂汗,睡一大觉,醒来时浑身大汗淋漓。但是浑身轻松,感冒早已随着出汗不见了。

其实,捂汗,是民间常用的一种治疗感冒发烧的中医治疗方法。

后来知道,捂汗,就是中医常说的“解表”。感冒发烧的时候,捂上被子,出来一身汗,来达到降温解表的目的。

那时候的捂汗,一方面是农村老人有这个经验。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医疗条件所限,无法就医而采取的办法。但是大多时候确实有效果。

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华夏五千年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虽然现在有些中医理论还不被西医所承认,但是,实实在在的治疗效果却是不可否认的。

“人民大众是真正的英雄”,几千年的治疗方法被流传下来,本身就说明了这种“捂汗”的治疗效果被人民大众所认可。

实践证明, “捂汗”是一种简单、经济、效果明显的中医退烧的办法,值得继续推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骨骼肌   方式   热源   寒战   中枢   西方人   机体   细菌   体温   被子   皮肤   物理   身体   人体   中国人   效果   病毒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