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带状疱疹,如何减轻疼痛,会有后遗症吗?

这个病毒感染了,携带终生,感染以后隐藏在神经元里。

你的免疫系统强大,它就弱,当你的免疫水平低下的时候会发作。

疼痛主要是神经痛,减轻疼痛的方法就是温养神经,个人感觉效果一般,还是抗病毒治疗,消退得快。我曾经也痛过,不典型的,没有疱疹,只是红了,衣服碰到都会痛。医院给的甲钴胺,吃了几天没用,后面买的阿昔洛韦,吃了几天后不痛了。

这个病毒在你劳累,或者免疫水平低时,会复发。青年时期相对较好,年老以后,老年人受罪,复发率高,疗程长。




带状疱疹后疼痛是影响中、老年人的常见慢性疼痛疾病,短则1-2年,长者可达数十年,严重影响情绪,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是解决这一顽疾的重要途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带状疱疹后疼痛。

带状疱疹后疼痛是什么?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定义为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类型,也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好发于60-75岁的老年人。

发病的元凶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其多潜伏于神经和皮肤,发病时常沿外周神经分布、群集性小水疱、后期神经痛。 正常情况下,人体中都会潜伏有带状疱疹病毒,当身体内部的免疫平衡被打破后,例如免疫力下降,就会造成病毒再次攻击潜伏的神经和皮肤,引起临床症状。

(皮肤组织中被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箭头所指的圆盘状细胞,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带状疱疹后疼痛的主要表现

首先是疼痛部位:常见于单侧胸部、三叉神经的眼支、颈部、腰臀部等,其中胸部发生率较高,可达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发生比例较小。疼痛部位通常比疱疹区域有所扩大,极少数患者会发生双侧疱疹。发病区域的皮肤多伴有色素沉着,呈褐色。

其次是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患病区域感觉、触觉异常。多数患者会出现痛觉超敏的现象,。其性质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一般疼痛的程度都是重度疼痛,疼痛评分可达8-10分。

再其次是疼痛特征:①自发痛:在没有任何触碰刺激情况下,在皮疹分布区及附近区域出现自发的疼痛。②痛觉过敏:对病毒刺激造成的疼痛反应增强,持续时间延长。③痛觉超敏:即轻轻的触碰病变区域皮肤,例如衣服的摩擦,也会造成剧烈的疼痛。④感觉异常:疼痛部位常伴有一些感觉异常,如紧束样感觉、麻木、蚁行感或瘙痒感。

最后要关注一下一些伴随症状:长期的带状疱疹后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情绪、睡眠质量、生活工作能力。临床及基础研究都已经明确了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情绪的负性影响,例如焦虑、抑郁,甚至自杀。带状疱疹后疼痛会干扰患者的睡眠,造成失眠等睡眠紊乱。在这一过程中,患者的家属也易出现疲乏、应激、失眠以及情感困扰。因而,带状疱疹后疼痛不仅影响自己,给他人也带来不便。

带状疱疹后疼痛的治疗

总体疾病的治疗原则是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治并发症,其中抗病毒治疗是缓解疼痛的病因治疗。而带状疱疹后疼痛治疗应该尽早有效地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睡眠和情感问题,提高生活工作质量。规范化治疗是疗效的基石,尽早、足量、足疗程及联合治疗,此疾病治疗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药物治疗是基础,药物有效缓解疼痛后应避免立即停药,仍要维持治疗至少2周。药物联合微创介入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减少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要监测疼痛强度的改善情况。治疗1周后,应对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以便维持或调整现有的治疗方案。使用疼痛评分量表对疼痛进行评价,治疗后疼痛评分较基线降低≥30%即认为临床有效,降低≥50%即为明显改善。

药物治疗: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镇痛药物和精神类药物,其中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曲马多、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麻药物(利多卡因贴剂)、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等,精神类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卡马西平等。由于此类药物多数是精神类药物和毒麻类药物,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开服。

微创介入治疗:是指在影像引导下以最小的创伤将器具或药物置入到病变组织,对其进行物理、机械或化学治疗的技术。常见的技术包括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镇痛、选择性神经毁损、鞘内药物输注治疗。

其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镇痛是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将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注射于病变区域支配的神经周围,以短暂阻断神经传导功能,既能达到缓解疼痛的治疗作用,又对神经 无损伤。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阻滞的方法也不一样,例如胸部带状疱疹疼痛可以通过硬膜外镇痛、椎旁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等方法来治疗。

神经调控治疗技术:是通过电脉冲适当地刺激产生疼痛的目标神经,反馈性调整神经的传导物质或电流,或产生麻木样感觉来覆盖疼痛区域,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主要包括脉冲射频治疗和神经电刺激。

其他方法:针刺治疗、臭氧治疗等技术在临床上显示有一 定的效果,其中臭氧技术可以杀灭病毒、细菌等微生物,辅助缓解疼痛。

心理疏导:由于此类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治疗包括所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心理科医生使用专业的治疗手段,包括暗示治疗、行为治疗等。

带状疱疹后疼痛虽是一类疼痛顽疾,但是积极就医治疗,科学使用治疗方法,是可以治愈的。医生需要去践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诺言,才能给患者带来康复。我是一名热衷于科普的麻醉大夫,希望我的文章对您有一点点帮助。如果您有相关的问题,可以留言、私信交流,同时欢迎您关注、点赞、转发。




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主要是神经性疼痛。所以针对带状疱疹的疼痛,第一就是营养神经,常用的药物就是谷氨酰胺,维生素B12,甲钴胺等等。第二就是使用止痛药,最好的止痛药就是吗啡一类的药物,可以让疼痛彻底解决,但是因为具有成瘾性,所以一般用非甾体类药物代替。第三就是使用针灸一类的中医方法,可以让大脑控制神经分泌减少,疼痛减轻。




带状疱疹算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治疗起来并不困难,但最为棘手的是留下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它可以是灼烧或者炖痛的感觉,的确,因为病毒在侵蚀了神经鞘之后就会留下长久的后遗神经痛。发病年龄越大,那么疼痛度就会越高。因为长久不消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还有精神状态,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困扰。所以对于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也是势在必行的。

我们发现越早干预所留的后遗神经痛越短,效果也越好。

在急性期,也就是疱疹刚出现的时期,这时除了抗病毒治疗之外,就是预防早期的后遗神经痛。我们可以局部使用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如加巴喷丁等;可以使用专门抑制后遗神经痛的止疼药,比方说普瑞巴林。同时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比方说甲钴胺或腺苷钴胺。如果疼的特别厉害,还可以到疼痛科采取神经阻滞的方式缓解疼痛。这种方式也可以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

而对于慢性期的患者,我们只是基于控制症状,不能立即停药。药物治疗个体化可以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止疼药物联合治疗。一线治疗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以及钠通道阻滞剂; 还可以进行电刺激等介入治疗。




这个病要及时治疗,就是初发就治,别拖大久了,时间长了患处扩宽病毒扩散,诊费也多,也可能会存在后遗症的风险,我是初发时期,疱疹才两手指那么宽花了4O块钱左右治好了,至今有五六年了没存在丁点的后遗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带状疱疹   巴林   阻滞剂   疼痛   痛觉   抗病毒   神经痛   后遗症   疱疹   类药物   药物   患者   神经   区域   病毒   感觉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