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不需要跪皇上吗?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庄襄王,也就是那位著名的“绿帽侠”——异人!秦始皇由秦王进位为皇帝之后,尊秦庄襄王为太上皇帝。至于为何叫太上皇帝,其实就是个“数字游戏”,秦始皇自命为始皇帝,他后来的皇帝叫二世皇帝、三世皇帝……虽然秦二世而亡,但秦始皇的理想却是传之万世的。既然1号已经被秦始皇自己给占了,那他老子应该排几号呢?肯定不能比1小,那就只能是1+号了,所以秦始皇给他老子秦庄襄王取了个名号、叫太上皇帝,也就是比始皇帝还要大一辈的皇帝之意。

当然,秦庄襄王这位太上皇不存在跪不跪皇帝的问题,因为秦始皇成为皇帝时,他早已经入土了……一个死人,难道还“诈尸”不成?但接下来的第二位太上皇就有意思了。他就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子——刘煓,也就是太史公在《史记》中提到的那位“刘太公”。

在刘邦成为皇帝之后,每逢父子相见,刘煓依旧很在家里时一样,把自己摆在了老子的位置上、接受儿子刘邦的拜见。可旁边的人却觉得这样不行,便提醒他:“老爷子哎,您儿子现在可是皇帝,而您虽然是他老子,却只是大汉的臣民。您是臣、您儿子是君,以君拜臣,这不合君臣之礼呀!”于是,下一回刘邦再来看望刘煓时,老头儿早早地便拿着扫把站到了门外、“恭迎”皇帝儿子……刘邦一看,也懵了:“爹啊,您老这是干嘛呀?”刘煓言道:“儿啊,你现在可是皇帝了,而你爹我只是你的臣民,不能倚老卖老。这不,特地来迎接你了嘛!”刘邦似乎也明白了什么,不久之后便下旨尊父亲刘煓为太上皇,从而解决了“君不拜臣”的问题。

换言之,从太上皇这个名号第一次被安在活人头上,就是为了解决皇帝拜自己老爹的问题的。没有这个名号,刘煓是臣、刘邦是君,君不能拜臣。有了这个名号,刘煓便也成了君,既然都是君,那儿子拜老子就是天经地义!因此,从太上皇这个名号第一次被安在活人头上开始,太上皇就是不需要拜皇帝的。反过来,皇帝是太上皇的儿子,自然得给太上皇行礼。后世的绝大多数太上皇,无论是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还是清高宗弘曆,都是皇帝的老子!即便如赵构,也是宋孝宗赵昚名义上的老子,他们自然是不需要跪拜皇帝的。反之,作为儿子,皇帝还得跪拜他们,儿子拜老子,天经地义!

可问题又来了,明英宗朱祁镇呢?还有晋惠帝司马衷等等,这些不是皇帝他爹的太上皇又该如何呢?要不要跪拜皇帝?自然也是不需要的!为什么呢?因为皇帝是接受他们“禅让”才成为皇帝的,虽然只是逼不得已,但理论上皇帝的皇位依然来自于太上皇。所以,这些太上皇虽然没有权力、甚至没有人身自由,但名义上却依然是“退休”的皇帝!既然太上皇名义上也是皇帝,那大家就是“平级”,一个是“退休”的皇帝、一个是在职的皇帝,岂有皇帝拜皇帝之礼?

反过来,凡事都讲究个先来后到,太上皇是前任皇帝、是皇帝曾经的“老板”,即便“退休”了,那也还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因此,太上皇不仅不需要拜皇帝,皇帝还必须反过来给太上皇行礼!因此,朱祁镇从瓦剌“留学”归来时,景泰帝朱祁钰虽然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但还是亲自去“迎接”了……因为朱祁镇这个太上皇是朱祁钰皇位“正统性”得唯一来源!后来,为了避免尴尬、也为了不再拜太上皇,朱祁钰便再也没有跟朱祁镇这位哥哥见过面!有人说朱祁钰软禁朱祁镇是为了将其与朝臣隔离;诚然,这是个原因,但实际上这里面也有避免尴尬的意思。否则,经常见面,到底谁该拜谁呢?拜朱祁镇,朱祁钰不乐意!不拜吧?又于礼又不合,朱祁钰索性让朱祁镇老老实实在南宫猫着算了,免得糟心……

至于司马的那些个破事儿,小编我实在懒得说!本来就一家人打成了“一锅粥”,而且司马衷就是个“弱智”,估计也没谁跟他计较什么礼不礼的、更没人会把他当回事儿……司马伦当初给他一个太上皇的名号,无非也就是想给自己换个“正统地位”罢了。作为叔叔、手中又握着司马衷的生死,司马伦若真让司马衷跪拜他,恐怕司马衷也只能老老实实接受了,不是吗?




刘老太公见了儿子刘邦赶忙要跪下磕头行礼。这不是当年那个自己要拿藤条追打的刘季了,如今是君临天下的开国皇帝。虽然是自己的亲儿子,但当爹的该跪也是要跪的。那刘邦是怎么做的

大殿群臣都要跪拜皇上,别说刘太公一天没当过皇帝,就是当过,太上皇也已经下岗卸任,会自动列入臣的行列。要是按照儒家君臣思想和朝堂礼仪,自然在公共场合下,也要跪拜现任皇帝。

关于跪拜礼的由来:

1912年元旦,贯穿中国历史的跪拜礼被民国政府废除。至少在官方被禁止,私下却不多加干涉。

在此之前的数千年岁月中,自先秦开始,已经逐步有了跪拜礼的雏形。起初跪拜礼只是一种交际的礼节,与现代握手礼类似。但直到东汉末年,人们不再席地而坐,由此改变了跪坐姿势。

但跪拜礼却依然存在,却变成了体现等级差别的仪式。臣子要拜见皇帝,品阶低的官员要拜见品阶高的,包衣奴才要拜见主人,祭祀要拜礼等等,绝大多数都要恭敬地进行跪拜礼,代表一种尊重和表明身份。

而跪拜礼的流程是: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要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要在膝前,头要在手后。行为十分繁复。

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

这里着重要说的是,封建时代讲究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其中,皇帝具有特殊性,普天之下只有一个皇帝,具有唯一性的特点。所有人都要臣服跪拜皇帝。

为了追求这个唯一性,甚至许多朝代的太子要严格要求嫡长子继位。只要皇帝与太后亲生的长子健在,其他皇子是都没有继承皇位的权利和资格的。

比如只要朱元璋和马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朱标健在,朱棣是无论如何也不敢造反的。朱棣造反成功夺得帝位后,即使朱棣也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普天下也很难承认他是顺位继承皇位的。

而太上皇虽然是上一任皇帝,但既然已经卸任。就不具备唯一性了,身份自动转换为臣必须要对现任皇帝表示尊敬与臣服。这既符合三纲五常的君臣思想,也代表了自己的身份立场。

可太上皇与现任皇帝既有血脉关系,又有传位之恩。伦理上的辈分也不能不去顾及。尤其像汉朝要以孝治天下,这很是尴尬。比如太上皇是父亲,要向儿子磕头,跪拜行礼是不是有点过分?

所以,现任皇帝不论聪明与否,总会想出一些避免尴尬的折中办法:

1,二龙不相见:

其实大部分皇帝与太上皇,都是二龙不相见的状态。

原因无他,要么是皇帝在位时贪恋权势,要么为积极治国等不肯卸任下野。直到去世前,或者去世后才将太子召回,让皇位给太子。自然没机会做太上皇,跪拜也无从谈起了。

明朝的朱高炽一直给朱棣监国几十年,朱棣去世后才传位给朱高炽。而他仅仅做了十个月皇帝,就撒手而去。朱棣与朱高炽都没机会做太上皇,与现任皇帝朱瞻基根本没有讨论跪拜的机会。

当然,也有太上皇是身体康健,风华正茂。可皇帝却不愿意与之相见。

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两者关系是兄弟,子 侄 之间。甚至还有为争夺皇位,引发矛盾,大打出手的。自然皇帝无法接受太上皇,更不想见太上皇。往往这时的太上皇下场也要凄惨得多。

朱祁镇与朱祁钰原本是感情要好的1对兄弟。可朱祁镇因为向往父辈们铁马冰河,征战塞外的豪情,带领五十万明军精锐,土木堡一战损失殆尽。打了败仗的朱祁镇,被蒙古瓦剌部直接活捉到草原“狩猎”了。

人质扣关,国又不可一日无君,无奈下大臣们只好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而后朱祁钰临危受命成为了明代 宗,与于谦和孙太后一起打赢了北京保卫战。

其实如果“大明战神”---朱祁镇死在漠北草原上,一切矛盾都能解决。

可朱祁镇偏偏被送回了北京。现任皇帝和太上皇匆匆见面之后,朱祁镇被软禁了起来。朱祁钰再也没见过这个哥哥。直到后来朱祁钰重病,朱祁镇与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俩龙才又见面。

2,皇上开恩免跪:

这种情况多为父子关系。太上皇毕竟是自己父亲,当皇帝的儿子于心不忍其 跪 己 是人之常情。

比如文章开头的汉高祖刘邦斩白蛇,入秦关,打败项羽,历经磨难当上开国皇帝后,群臣一聚会就要酗酒吵闹,大呼小叫,说到兴头上还拔出剑来砍柱子,十分无礼。

后来一代大儒叔孙通就建议刘邦,要搞一套君臣礼仪规范这群开国功臣。刘邦同意了他的建议,只说不要把君臣礼仪搞得太繁复。

在叔孙通一番操作下,刘邦望着脚底下俯身跪拜的群臣,叹口气说:今日才知道做皇帝的威风。

可他面对父亲刘老太公犯了难。按照君臣之礼,刘老太公是要给儿子刘邦磕头跪拜的。但汉朝是要以孝悌治国,身为儿子要让父亲给自己磕头,刘邦心里怎么都不舒服。

后来也不知是谁琢磨出个折中的办法:刘邦去看望刘老太公,刘老太公为了尽君臣之礼,要象征性地打扫庭院,然后站在门口接待。而刘邦呢,看见父亲要磕头跪拜,得赶紧去扶住别拜。

好在这稀泥总算和的中规中矩,避免了尴尬。其实从这事上看,刘邦也是挺重情义的。刘老太公原来经常揍他,骂他。刘邦却一点也不记恨,还额外开恩免跪,对刘老太公委实不错的。

3,太上皇卸任不卸权,不敢让跪:

当然,太上皇一直掌控实权,太子当了皇帝也是傀儡的,那肯定不敢要求太上皇行跪拜礼。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乾隆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活了89岁。在位60年,但禅位给嘉庆后,又当了3年太上皇。乾隆的太上皇并不像其他皇帝撒手不管,而是训政,理政一点没放下。换句话说,乾隆的太上皇不仅有名望,也有实权。

虽然乾隆禅让了皇位,但嘉庆充其量只是傀儡。乾隆当然不需要给嘉庆下跪。甚至嘉庆还要看乾隆的脸色小心谨慎的行事。哪还敢让太上皇下跪,那不是嫌弃自己命活得太长,太舒服了嘛。

可见,压根不是太上皇要看大形势跪不跪,太上皇本来就有义务要明面跪拜现任皇帝。

但因辈分与伦理上的冲突,现任皇帝会采取些折中办法:要么选择二龙不相见,要么开恩免跪,要么安心做傀儡皇帝,拿掌控实权的太上皇毫无办法。现任皇帝对这种规矩也很无奈。

自古无情帝王家,无非看谁拳头大谁说的算。所以每任皇帝的头等大事,便是立孝顺听话的好太子。不仅涉及国本,更涉及皇帝卸任后的生死安危和面子。但很多皇帝又放心不下太子坐大,真是相爱相杀。汉武帝杀太子刘据的巫蛊之祸,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最后一问:太上皇和太皇太后需不需要跪拜现任皇帝的皇后,皇贵妃等一系列嫔妃呢?欢迎留言探讨。(图:网络)




太上皇跪不跪,那就要看是哪个太上皇了。历史上也有太上皇跪现任皇帝的事。

几千年来的历史上,出过十几个太上皇。看大形势,太上皇该下跪也得下跪。

其中一个太上皇,是西晋时著名的昏君,晋惠帝司马衷。

他的皇位是在“八王之乱”里被他叔叔司马伦抢走了的,司马伦假作禅让诏书,他就变成了太上皇。

虽然他是太上皇,但一方面他本来就是现任皇帝的侄子,另一方面他还是司马伦的阶下囚,所以司马衷这个太上皇,就得老老实实给司马伦下跪,该磕头也得磕头,司马伦不让他起身,他也不敢起身。

当然了,由于司马伦篡位,正史上不承认司马伦的帝位,只承认晋怀帝司马炽才是正统皇位的后续。

还有宋代的钦宗赵桓。

这是正史承认的正统皇帝,不过也是龙椅还没坐热,就发生了“靖康之变”。赵佶在靖康之变前一年把皇位禅让给了儿子赵桓,俩人还没等过瘾,就被金人虏走,双双成为了太上皇。继位的,就是宋高宗赵构。

你想,赵构压根就不想救徽钦二帝,何况他跟赵桓是兄弟。就算赵构肯跪赵佶,他还能跪赵桓这个太上皇吗?

明代还有哥俩,英宗朱祁镇、景帝朱祁钰,互相当太上皇。

朱祁镇被太监王振坑了个面目全非,在土木堡之变当了瓦剌的俘虏,他弟弟景帝朱祁钰上位,朱祁镇成了太上皇。

几年以后,朱祁镇跑回大明,又发动了一次兵变,重新抢回了皇位,朱祁钰退位,也当过几天太上皇。不过朱祁镇还是很不爽,最终废朱祁钰帝位,贬为郕王,再之后就把朱祁钰做掉了。

朱祁镇会跪朱祁钰吗?反过来,被幽禁在南宫的朱祁钰,再怎么太上皇,见到朱祁镇敢不跪吗?

这段故事,个人倒觉得在《奇神杨小邪》第三部里诠释得很有趣。不管谁当皇帝谁当太上皇,谁跪谁都不太正常,还真得灭掉一个才合适。

历史就是这样千奇百怪,再加上帝位之争尤其残酷,太上皇跟皇帝谁跪谁,包括太后什么的,这都得看大形势。

一般来讲,自己是皇帝,弟弟当太上皇,那就不跪。哥哥给弟弟跪了也确实不合适,跪弟妹那就更没溜了。

尤其要看继任的皇帝与前任皇帝连带的朝局关系如何。这种情况,从“太后”身上最能体现。

比如刘宋,刘义隆继位以后,他娘胡道安,也就是宋武帝刘寄奴的老婆还活着呢,尊为太后。这时,包括死掉的少帝刘义符那娘张夫人也活着,这种情况,尊刘义符的皇后司马茂英当太后都不好听,后来只能按王妃来对待。

刘义隆见到寡妇嫂子司马茂英若是下跪口尊太后,他爹刘寄奴、他娘胡道安的位置往哪摆?所以类似这种情况,皇帝见了皇太后,除非是真正的长辈,平辈就不跪了。谁也别见面,避免礼节上出问题。

就这复杂关系,花100块钱到超市门口去坐摇摇车都摇不明白,别见面最省心。




从名义上来讲不需要,大部分太上皇和皇上的关系是父子,哪有让老子给儿子下跪的。

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父子还是兄弟,更多的是时事和政治的需要罢了。还有不是太上皇需不需要跪皇上,而是看谁的权利大小以及政治需求,需不需要你跪。




在古代,有时最大的不是皇上, 而是太上皇,这两位都是人君,位居天下至尊。那么问题就来了,太上皇见了皇上需要下跪么?



这实际上是一个孰为君,孰为臣的问题。中国历来以孝治国。这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稳定的社会秩序,即纲常不可乱。这也是皇帝的统治基础以及统治合法性的提现。所以即时皇帝与太上皇都是君主,皇帝也应该遵守伦理纲常 ,



所以太上皇见了皇上是不需要下跪的。



古代的太上皇分两种,有实权得和没有实权的。



没有实权的如刘太公(汉高祖时期的太上皇)。《史记》上讲



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柰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后高祖朝,太公拥篲,迎门卻行。高祖大惊,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也,柰何以我乱天下法!”於是高祖乃尊太公为太上皇。心善家令言,赐金五百斤。-《史记》



从此就可以看出,汉代时,刘邦就已分清,太上皇是尊于皇上的。



还有一种是有实权的,例如乾隆(嘉庆时期的太上皇)。没有实权的太上皇尊于皇上,更不用说有实权的太上皇了,所以乾隆自然也是尊于嘉庆的。从乾隆退位诏书就可以看出,乾隆帝退位诏书曾说,“一切军国事务。朕仍亲理。嗣皇帝敬聆训诲。随同学习。”可以看出大部分权力还是乾隆的。



总结起来太上皇的地位是高于皇上的,至于权力的大小,要根据具体时期来分析。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太上皇是要尊于皇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太上皇   皇上   嘉庆   跪拜礼   乾隆   司马   太公   实权   皇位   刘邦   太后   太子   老子   皇帝   儿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