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娶妻又出新招,讲究“一高一跑一甩”,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表弟25岁那年,谈了一个外地的女朋友,两人合得来,就准备结婚。结果上门提亲时,女方父母提出:“一高一跑一甩”的要求,表弟听了,回了句娶不起,转身就走了。

小姨家在村里条件还不错,2016年修了一栋三层的高楼,想着以后给表弟做婚房,前前后后花了三十多万,里面装修也不错,看着就气派。

小姨和小姨夫常年在外面打工,挣了不少钱,家里条件还可以。

那时,我和表弟一起读书,他身上穿的都是名牌,每周还有一百多零花钱,班上好多同学都羡慕他,经常跟在他后面。

但表弟学习成绩差,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了,在家玩了两年,整天游手好闲,啥事不干,还要小姨养着,小姨就让他去外地打工,自己挣钱。

由于表弟没什么文化,只能做底层的工作,他当过服务员,干了两个月就辞职了,说太累,也去工地干过,半个月就放弃了,最后就在厂里上班,每月工资四五千。

表弟在厂里上班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女孩,叫杨燕,杨燕人长得漂亮,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还爱笑,表弟见她第一眼,就被她的外表吸引了,对她产生了好感。

后面,表弟就故意想办法接近她,比如经常帮她干活,时不时给杨燕买零食,晚上下班晚了,还主动送杨燕回宿舍。

时间久了,杨燕被表弟感动了,也慢慢喜欢上表弟,两人就这样在一起了。

杨燕跟表弟在一起后,表弟很宠她,只要她喜欢的东西,二话不说就给买,几百块的包包,眼睛都不眨一下,就买了,包括杨燕的生活开销,都是表弟承担。

表弟每个月几千块的工资都用完了,有时还不够,就去找小姨要,小姨不知道表弟谈了女朋友,以为是表弟自己用完了,小姨心疼表弟,每次就会给他几千块钱。

表弟跟杨燕在一起两年,才去见双方父母,表弟第一次去杨燕家,很舍得,给杨燕父母一人买了一套衣服,还有一箱好酒,给弟弟妹妹也买了衣服和零食,还拿了红包。

表弟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才终于到杨燕家,原来杨燕家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家里就几间砖房,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看着就穷。

杨燕家有四兄妹,杨燕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父母都是农民,挣不了多少钱,杨燕每个月就要往家里寄2000块钱,养弟弟妹妹。

表弟第一次去,杨燕父母就简单炒了几个菜,没有什么大鱼大肉,表弟那么挑剔的人,也跟着一起吃。

饭桌上,杨燕父母对表弟说:“你要想娶我女儿,就得做好思想准备,每月要给我们寄两千块钱”。

表弟听了,也没说什么,点头答应了,毕竟自己很爱杨燕,这点钱不算什么,表弟不知道的是,更过分的要求还在后面。

晚上的时候,杨燕家没有多的床,就让表弟睡沙发上,大冬天的,屋里也没暖气,冻得要命,才待几天就感冒了。

表弟走的时候,杨燕父母也没给他拿一分钱,表弟有点耿耿于怀,就问杨燕:“你父母是不是没看上我,怎么没给我拿红包”。

杨燕笑着说:“我父母对你挺满意的,只是我们这里没有拿红包的习俗”,表弟听了,也没说什么。

后面,表弟又把杨燕带回老家,小姨知道表弟带女朋友回来,高兴得不得了,一大早就起来做饭。

小姨看到杨燕第一眼,就对这个儿媳妇满意,觉得表弟眼光不错,小姨很高兴,就给杨燕包了1001块红包,作为见面礼,寓意千里挑一,杨燕也没拒绝,就拿着了。

吃饭的时候,小姨大概了解了杨燕家的情况,心里有点不满意,但没有说出来。

等杨燕走了,小姨把表弟叫到一旁,语重心长地说:“儿子,这个姑娘人是好,但她的家庭真不行,我不是嫌弃她家穷,主要是她弟弟妹妹都还小,到时肯定要你们扶持,而且她还是外地的,不知根知底”。

表弟听了,觉得小姨说的也对,但表弟又很喜欢杨燕,爱她就得接受她的家庭。

表弟对小姨说:“你放心吧,杨燕父母也说了,每月给他们寄两千块钱就行,也没其他什么要求”。

小姨听了,也没说什么,忧心忡忡的,怕杨燕家到时拖累表弟。

见了双方父母后,表弟就准备跟杨燕结婚,两人在一起两年,性格也合得来,杨燕也愿意嫁给表弟。

那天,表弟买了很多提亲礼物,带着满满的诚意,和小姨一起去杨燕家提亲了,想把这门婚事定下来。

到了杨燕家,两家人就坐下来慢慢谈,杨燕的父母知道表弟去提亲,就直接开门见山,说道:“我们家杨燕人长得漂亮,又能干,她远嫁可以,但我们作为父母,有几个要求”。

杨燕父母提出的要求就是:“一高一跑一甩”。

表弟和小姨听了一头雾水,不知道其中的意思,杨燕父母细细道来。

我们就来看看这“一高一跑一甩”到底是啥意思。

先来说“一高”的意思:

杨燕父母提出,两人结婚必须要有婚房,农村的房子不算,要城里的高楼大厦,这样才有面子,所以在城里要有一套房子,面积至少120平,四室两厅两卫,这样以后他们去看杨燕,还有住的地方。

还有房子不能按揭,怕杨燕嫁过去跟着还房贷,吃苦受罪,要求全款,他们不会支持一分钱,房产证上还要加上杨燕的名字,这样离婚了也有保障。

再来说“一跑”的意思:

杨燕的父母说,结婚车子是少不了的,有了车子,到时回娘家才有面子,杨燕远嫁也不用怕了,能经常开车回来,上班也方便。

车子的价格要求15万左右,一样要求全款,不能太差,也不用太好。

最后再来说“一甩”的意思:

杨燕嫁过来后,不能让她做家务,以后生了孩子,公婆必须帮忙带孩子,而且孩子的生活费都由公婆承担,杨燕不会管。

还有结婚后,经济大权要给杨燕管,每月按时上交工资,不准存私房钱。

最后就是彩礼方面,按照他们当地的习俗,一般是十几万,杨燕父母说他们要求也不高,给12万8就行,这彩礼钱是不会退还的,相当于给女方父母的辛苦费。

表弟听完,有点生气,觉得杨燕父母的要求太高了,这哪里是在嫁女儿,分明是“卖女儿”。

表弟就提出反对的意见,对杨燕父母说:“第一,房子我家能买,但全款不行,第二,车子我家有一辆旧车,才没买几年,第三,父母可以帮着带孩子,他们也会无条件支持我们,但是杨燕当甩手掌柜是不行的,还有最后说的12万8千的彩礼,我家是拿不出来”。

杨燕父母听了,也反驳道:“这点彩礼钱都拿不出来,还娶什么媳妇”。

杨燕父母态度很强硬,说他们的要求要是能答应,表弟和杨燕就结婚,不能答应,两人就直接分手,还说杨燕条件这么好,不愁嫁不出去。

小姨听了,在旁边就劝说杨燕父母,想让他们退一步,毕竟两个孩子在一起这么久,也有感情了,而杨燕父母坚决不妥协,局面一下就僵住了。

表弟只好跟杨燕使眼色,让杨燕去劝劝她父母,杨燕看到了,也没表态,在一旁假装玩手机,好像事情跟她无关。

表弟一下就心寒了,原来这段感情里面,一直是他在努力,而杨燕始终站在她父母那边,从头到尾都不愿付出。

表弟站起来,拉着小姨就走,走的时候,还说了句:“你家女儿镶了金,我娶不起”,说完就走了。

杨燕看到表弟走了,就开始着急了,一直在后面喊表弟回去,表弟也没理她。

回去的路上,小姨问表弟:“你刚才这么冲动,到时婚事黄了,你不后悔呀”。

表弟说道:“我不后悔,我们三观不合,以后就算在一起了,也很难相处,我今年才25岁,还有大把的机会,慢慢找吧”。

小姨听了很欣慰,觉得表弟成熟了不少,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

表弟回到家,狠心把杨燕的联系方式删除了,彻底断了联系,表弟很难过,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也不出来。

好在几个月后,表弟终于从上一段感情中走了出来,没有待在家里颓废。

后面,亲戚给表弟介绍了一个本地的女孩,女孩是幼师,家里条件还可以,至少跟表弟家门当户对。

表弟跟那个女孩互相看对了眼,就留下了联系方式,两人开始聊天交往,相处得很好。

几个月后,表弟跟那个女孩就结婚了,结婚的时候,女方只要了五万块彩礼,最后都陪嫁回来了,相当于没要钱。

小姨觉得这个女孩好,主动给她买了三金,结完婚,表弟和表弟媳在城里工作,没有房子,小姨又拿了几十万,给表弟他们买了一套婚房,房产证上写的两个人的名字。

现在,表弟已经当爸爸了,有两个孩子,过得很幸福,小姨帮他们带孩子,表弟他们就只管挣钱。

后面,杨燕来主动找过表弟,说她还没结婚,让表弟娶她,表弟只回了句:“我们一家四口过得很幸福”,杨燕也明白是什么意思,没有再来打扰。

写在最后:

“一高一跑一甩”的意思就跟以前的“一动不动,万紫千红一片绿”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形容女方的彩礼要求高。

我觉得一段婚姻,最好是门当户对,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才不会那么累,如果只有一个人在付出,另一个人只知道索取,就算在一起也没有意义。

作为女方父母,嫁女儿的时候,要求适当就行,别把女儿明码标价,当做“商品”一样,这样做其实是在侮辱自己,会让别人看不起你,要求别人的同时,也要看看自身的条件。

也奉劝那些年轻的女孩们,靠别人得来的,终究不会长久,自己打拼出来的江山才更稳,更硬气,所以,幸福生活还得靠自己,父母只是我们的后盾。




现在我们农村的20--30岁之间的小伙子们娶媳妇真是遇到了大难题了。对于“一高一跑一甩”这样的说法跟我们这里的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这里的彩礼钱讲究“万紫千红一片绿”,男方的硬条件是“一动不动”!跟大家先解释以下题主关于娶妻的说法,然后在和我们这里的对比一下:



一高一跑一甩

现在我们里的小楼房也是越盖越高,比如说我们这里在前两年的时候女方一般都是要求男方2层半的小洋楼。而现在都是3层或者3层半了,真是越盖越高,不过最好还是得在县城里有一套房老家有一套。

一跑指的不一定就是我们大家认为的跑车,而是价格在10--15万之间的轿车或者说suv。随着这几年我们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出去打工挣钱,物质生活水平也是越来越富裕了。比如说我们村里一般没有结婚的小伙子第一件事都是先买辆轿车,不然的话相亲的时候也不好说话。

一甩在我们这里可以这样的认为那就是结了婚以后生个孩子就把孩子甩给父母了,小夫妻两还是过二人世界。这样的话在相亲的时候就会先看看男方的父母是否年轻或者健康。

我们这里的“千紫万红一片绿”和“一动不动”和题主说的基本上相符!按照这样的说法折合人民币起码的50万以上,对于咱们农村有一个儿子的可能会好一些,但是有两个儿子的就鸭梨山大了!

再此还是希望90,00后的小伙伴们能够真正的做到独立自主,靠自己的双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对于父母所能够给予的物质和金钱的帮助应该是锦上添花。




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这篇文章,北农小杨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给大家分享关于农村的人和事,如果感觉我写的不错,可以点个喜欢,如果还想继续看我后期的文章,可以点关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农村娶妻又出新招,讲究“一高一跑一甩”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其实这对于农村娶妻来说并不是什么又出新招,而是自古以来就是这个样子,城市和农村在娶妻大同小异,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谁不想自家孩子嫁的好,有房有车有存款呢?

不过乍一看标题,这“一高一跑一甩”让人看的有点懵,不过仔细一想便知其一二,不过每个地方经济状况与条件有着很大差别,对这“一高一跑一甩”的定义也有着一定的差别。

咱们先说这“一高”吧,在咱们西北地区来说,这一高首先想到的是高楼吧,不过在咱们一般的农村来说高楼的是不大可能的事,二层砖混结构的房屋到是有,至于高楼只能是想想吧,毕竟咱们农村的条件就摆在那里。


现实当中男多女少,女孩成了香饽饽,所以对于女孩来说有的是选择,在物质条件方面,你若达不到女方要求,女方自有一万种选择,毕竟你买不起的东西,有的是人买的起,所以对于男方家庭来说,不管怎样都得挣扎一把,尽管借账也得让自家孩子娶到老婆,不管女方家提出多高的要求都得想办法满足。

说到这里了,咱们就不难看出这“一高一跑一甩”是什么了吧?

首先说这“一高”,一高指的是房子,在农村要想娶媳妇,多高的楼咱们肯定达不到要求,但至少有个砖混结构的小二层的有吧,你不可能让人家姑娘来了,跟你住下雨漏雨,刮风进风的破烂瓦房吧,除非你遇到不跟你计较居住环境的好姑娘,不然,或许人家来看一眼你家里的情况,事情就黄了。

再说这“一跑”,一跑最起码也得是个四个轱轮的小汽车吧,别说多高档的车了,就是几万块钱的车也得是必备,你没看到现在买车的基本都是咱们农村人,尤其是年底这段时间,汽车店里基本都是农村人在买车,现在买车成了农村相互攀比的工具,一个买,全村人不管有钱没钱的都要买车,这就是现实。

这最后的“一甩”,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尤其是父母挣不来钱,还的靠孩子养活的时候,就开始嫌弃父母了,把父母当成了日后小两口过日子的累赘了,最好是能甩掉父母,两口子独自过日子,这样最好不过了,但又回想过来,谁人不是由小两口变成老夫老妻的呢?

父母是我们的养育恩人,我们作为子女的就应该有权利和义务去照看他们,而不应该把他们当成过日子的累赘,不管男方还是女方,一定要发扬咱们中华名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农村娶妻对于一高一跑的追求,咱们情有可原,毕竟社会发展到了这一步,让人不得不去追求这些东西,但对于一甩在农村娶妻时,就显得过了,显得没有良知了,决不能在农村形成这种风气,否则生活在农村的父母,将会成为无人养活的对象,形成一片凄惨的景象,我想这将不是我们每个人看到的局面和结果!




我来说说吧,我家就是农村的,我们那结婚不但有“一高一跑一甩”的说法,而且还有彩礼“三斤三两”的说法,都是有特定指代的!

首先咱们先来说说这个“一高一跑一甩”,然后再来说啥叫“三斤三两”?

在我们村,适龄小伙子找媳妇,都是通过专门的媒人来介绍,管这种人叫专业的“跑媒人”,这种人有男的也有女的,年龄都在40岁-60岁之间。他们对附近十里八乡的情况特别了解,谁家有适龄小伙子啊,谁家有适龄大姑娘啊,都在小本本上记录着呢!

如果你找他给儿子说媳妇儿,那这个“一高一跑一甩”就得严格的符合条件。这三样儿指的也无非是房子、车子和家庭状况等。

先说说这个“一高”就是要在县城买一套高层的房子,当然只付了首付也行,也算符合“一高”的标准。为啥结婚要在县城有高层的房子呢?这还是出自农村的攀比,以前都在老家自己盖房子结婚,比的就是谁家的房子盖得气派,院子宽敞。后来随着观念的转变,村里人都开始在县城买房子了,可那会儿县城的房子几乎都是低层楼“6+1”结构,也就是一层车库加上上面6层住户。而在价位上,这样格局的楼房,没有电梯,楼层越高越便宜。

所以农村人为了省几个钱,一般选择购买4-6层的房子,因为没有电梯,上下楼比较累和麻烦,所以没少遭到媳妇们的抱怨。再后来,县城盖的楼房逐渐有了高层住宅,都有电梯。这种情况下,介绍对象,女方往往提前讲上条件,要在县城买高层,否则免谈。不少买的早的人家,都把不带电梯的低层房子卖掉,重新购买的高层楼房,这也是“一高”的由来吧!

再说说这“一跑”。这个比较好理解。以前农村结婚三大件,要有个自行车,如果是凤凰牌的最好不过了。后来,自行车不吃香了,结婚要买辆摩托车,用作往返娘家的代步工具,虽然冬天骑起来比较冷,但它灵活,而且跑得也快,在农村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再到后来,年轻人都考驾照,会开汽车了,家用汽车又成了一件结婚前,必须置办的东西。因为别人结婚后回娘家,都是自己开车来回,你结婚后,回娘家还要骑个摩托车,显得嫁得不好,女方父母没面子。所以这一跑,指的就是汽车。

而对于汽车的价位,其实农村人没有太高的要求,一般都是10万以内的国产品牌车。基本7、8万的居多。

最后要说的这个“一甩”是个统称,主要是对男方的家庭状况的总称,男方家里几个儿子啊,父母都健在不,父母身体状况怎么样,以后能不能给看孩子等等。当然这个排在最后,也不是一个必须项。但总体来说,家里只有一个儿子、父母健在、身体健康,这是很好的加分项。不少女方喜欢找这样的人家,因为以后女儿不会发生妯娌矛盾,婆婆公公能帮衬一些,过日子不会受苦。

说完了,总结一下,“一高一跑一甩”指的就是,一套高层楼房,一辆家用汽车,一家事少的人家。符合以上条件,只要男方没有大毛病,一般都不愁娶媳妇儿的。那些跑媒的三天两头来给说媒,介绍女孩。

而农村找对象的困难户,就是不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人家,要么家里穷没有高层楼房,要么买了房子买不起汽车,要么家里儿子多,以后妯娌关系复杂,要么父母不全或者死了一个。但是,你以为满足了“一高一跑一甩”,就能轻易地把媳妇娶回家吗?这样想就错了,后面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还要满足女方“三斤三”的要求,那么啥又叫“三斤三”呢?

“三斤三”其实就是,男方给女方彩礼的数量统称。在我们那里,不直接说出具体的彩礼数额,而是用“三斤三”来指代,就是你找一杆秤(现在都用电子秤),往上放100元的人民币,直到显示三斤三两,就可以了,然后用红包袱连同秤和秤上面的钱一起包起来,送过去。

不过有人也计算过,按100元崭新人民币的重量来计算,满足三斤三的重量,大概得准备14万多人民币,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啊!

所以啊,在我们那,给家里儿子结婚得多少钱才能把事办下来呢 ?估算一下:一套房子首付30%大约15万,一辆汽车大约8万,彩礼大约14万,三金和订婚礼2万,结婚当天酒席加改口费大约4万元,加起来总共43万元。这还不包括装修房子和买家电,如果都算上估计超过了50万元。

这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结个婚几乎耗干了家里的全部积蓄,有些人家估计自己都没有这么多积蓄,还要找亲戚朋友借上一些。好多人家都是,孩子结完婚了,家里老人却没精神,泄气了。一方面是因为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另一方面,也伤了家里的元气,需要好几年才能缓上来。

前几天回村里一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村里哪些人过得最滋润呢?一部分是曾经在市里工作的退休老人,相对同龄老人,他们每个月有2000-3000元的退休工资,日子过的轻松些,生活条件也要好一些。而另一些人,就是家里只有女儿的人家,一辈子挣的钱都留给自己花,不用为娶媳妇操心,家里房子盖得也挺好,娱乐生活也很丰富。

但是村里人有个矛盾心理,就是相互羡慕,有儿子的人家羡慕有女儿的人家,说他们有福气,不必操心办婚礼,也不用为钱发愁。而有女儿的人家反而羡慕有儿子的人家,说虽然结婚花了不少钱,但家里进了新人,以后还添新人,日子越过越有意思,不像他们,女儿们都出嫁了,剩下俩老人,生活空荡荡的!

听他们这样一说,有时候,连我自己都不明白,到底是生儿子好,还是生女儿好呢?




有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将会有4000万的男光棍,其中将会有超过3000多万集中在农村。农村男多女少的现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甭说未来的农村绝对是娶妻难最严重的地区,可以想象,农村男孩娶媳妇将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困难程度。这样,也为农村男孩结婚难,以及各种无理,甚至过分的结婚条件创造了“契机”。“万紫千红一片绿”也落伍了,就连“一动不动”也不能满足,还要附带个“一甩”。都成了“一高一跑一甩”。


“一高”

“一高”是指女方提出了要一套城市楼房的要求。

在前些年,女方除了彩礼之外,还要个“一不动”,即婚后要有属于自己的,象样一点的房子。也是啊,若是两个儿子,迟早要分家另过。房子的事也不为之过。随着农民打工又其他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又恰逢旧房改造、异地搬迁、新农村建设等惠民政策的落实,房子已经难不住农村人了。

哪里会想到有些女方,也“变本加利”、“推陈出新”。“一不动”“升级”了,还成了“一高”。这里“一高”就是城里的拔地而地的高楼。农村人想进城,是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改变。问题是城市的房价高得有点吓人。就我们11.6万人的小县城,今年前半年房价是4100多元,眼下5038元还抢不到。尽管这样,只要有楼房开盘,买房者大多还是农民。其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儿子娶上媳妇。动辄六七十万的城里楼房,就是农“天价彩礼”相形见绌。毕竟彩礼在当地是20——30万。因此,这里“一高”,不是高彩礼,而是城里的高楼。

一跑

“一跑”和“一功”,其实是一样的要求,说的都是小汽车。

本来,现在的农村交通条件越来越方便,如果有一辆车,无疑为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尤其对自主创业的青年夫妻,如果能有一辆属于自己小车,平时工作、出行都会非常实用,也会解决大问题,买辆小汽车也无可厚非。

可是,要娶媳妇的农民家庭,已经掏空“家底”,还借钱了,贷款了,负债前行都已经很累的。女方又提出了买小汽车的要求,没办法,借钱呀,按揭呀!车子还得买呀,不然儿子相不上对象,结不了婚就是大事。婚是结了,农村的年轻人谁还想种地,还不是又得外出打工。车子也就只好放在家里“扒灰”,而没有人去开。这样买来的车子成了闲置品,还要搭进去保险的钱。仔细想想着实的划不过账。

一甩

“一甩”不只是把农村的老人甩掉,还要把结婚所有的花费,所欠的债务,甚至是房贷都甩给了老人。

现在女孩都比较独立,和公公婆婆在一起居住难免会因为价值观、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不同而发生必要的矛盾,很多女孩现在也越来越向城市看齐了。尽量不和父母一同居住,这个很多女孩在订婚的时候就首先和媒人达“共识”。其实出现这种现象也挺无奈的,不然儿子得打光棍了。

这还是轻的,还有把借款、欠账、房贷也一古脑儿甩给了父母的。谁让他是自己的儿子呢,只要小夫妻俩长相厮守。做父母的也只好拼命的赚钱,尽力而为。只可惜,可怜的父母已经“扫地出门”,被儿子不管不顾了。可悲也好,可怜也好,儿子娶了媳妇再好不过了。



社会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人们的经济和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大地改善,婚姻观念也似乎“与时俱进”了。特别是女方,婚嫁的条件可以说有点苛刻了。未来随着男女比例的持续拉大,还会很长时间存在。农村父母真的不易,为孩子结婚花光了自己所有的养老钱,还欠下一屁股债,最后还“一高一跑一甩”的无理要求所限制,这足不可取。希望女方还是通情达理,有点眼光,要看男方是不是“潜力股”。毕竟婚姻是个大事。

【@为生活而提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农村   彩礼   男方   表弟   女方   楼房   车子   讲究   家里   儿子   父母   女儿   房子   条件   孩子   女孩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