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火箭炮到底有多厉害?能进战壕躲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躲进战壕躲避,意义不大。而且你也没有这么快的速度。

喀秋莎同传统火炮最大的区别,在于火力覆盖面大。

喀秋莎只要一次齐射,就覆盖远远大于传统火炮打击的区域,会造成极大的杀伤。

当德军恼羞成怒进行还击的时候,喀秋莎早就撤退走了。

这种战术让喀秋莎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也成为前线苏军士兵最喜爱的东西。

喀秋莎火箭炮,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都有着非常良好的战绩。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来说,双方在城市内激烈拉锯,尽一切力量使用全部的火炮攻击对方。苏军在该战役中使用了1531门喀秋莎火箭炮,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而由于城内战斗很混乱,障碍物众多,想要精确炮击大量杀伤敌人,是很困难的。

然而,喀秋莎可以一次性覆盖很大地区。

斯大林格勒的一个战例,很好说明这点。

市郊有孤立的楼房,是旧沙俄时期的建筑,非常坚固,75毫米火炮直接击中也难以摧毁。

这里又是一个制高点,谁占领了它,就能用火力封锁周围数公里地区。

苏联先后投入5个营的部队固守,德军也先后攻占了这所房子3次,3次都被苏联人反击夺回。

在德军第4次攻击中,该房子里面的红军战士全部阵亡,仅剩下个受重伤的排长。

德军大部队四面向房屋包围过来,英勇的苏军排长向后方命令:立即向我所在的坐标开炮,不要用别的火炮,就用喀秋莎!!!

火箭炮部队含泪向这个房屋开火,遮天盖日的火箭弹飞过来,将上百名德军士兵炸得血肉横飞,还炸死了德军一个团长。

由于炮火覆盖面大,速度快,这些德军士兵根本来不及躲避。

德军伤亡过重,被迫退了下去。

二战期间各国认为,对于敌人的作战部队进行炮击,以第一轮,也就是开炮之后5到10分钟内的效果最好。

超过这个时间,敌人就会有充分的防炮准备,第二轮炮击就无法造成什么大的效果。

喀秋莎БМ-13为例,一辆车上装备16枚М-13 (РС-132的改进型)132毫米火箭弹。16枚火箭弹在7到10秒钟内就可以完全发射出去,而132毫米火箭弹的威力基本相当于105毫米口径的重炮炮弹。

区区7辆发射车的第一次齐射,就可以发射100多枚火箭弹,相当于苏联一个常规炮兵师的火力。

苏军火箭炮团就有24门喀秋莎,一次齐射就可以发射近400枚火箭弹,相当于3个苏联炮兵师。就问你怕不怕。

如果这么多火箭弹落在同一个区域中,这个区域里面的德军士兵可就倒了大霉!

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喀秋莎一次齐射,将美第7师进攻的两个营重创,毙伤700多人。稍后志愿军一个火箭炮营的12门喀秋莎火箭炮一次准确的齐射,歼灭美军1个坦克营,击毁击伤坦克23辆。这两个战例足可见火箭炮的威力。




抗美援朝战场上,成建制最先装备苏制喀秋莎火箭炮的是炮兵第21师,该师是由四野第48军的第143师改编而来的,他们装备的喀秋莎有多厉害呢?步兵战士们喜欢和尊重的不行,根据志司后勤司令员洪学智的回忆,炮21师的车牌号前两个数字为“84”,在行军和道路拥挤时,其他部队兹要看见84的车牌号一律让路,可见喀秋莎的威力和战士们对它的喜爱程度。




那么喀秋莎火箭炮到底为什么威力十足呢?其实最重要的是火箭弹的集中齐射,以苏军正式定型的BM-13火箭炮为例,每门炮都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枚。这种齐射方式是很恐怖的,比如苏军最早装备喀秋莎的那个独立火箭炮连,只配备了七门炮,但是却可以瞬间一次性倾泻出112枚火箭弹!你明白什么意思了吗?要专业点理解。


因为该型火箭弹的口径已经高达132毫米,也就是威力要超过了105毫米榴弹炮(二战期间122毫米榴炮没有普及,有一些150毫米的重型榴弹炮),战斗部的TNT杀伤力介乎于105毫米和150毫米的重炮之间。而一个重型榴炮团一般也就装备24门炮,一次齐射可以打出24枚大口径炮弹,简单换算一下就知道,一个喀秋莎炮兵连的一次齐射,火力倾泻顶得上五个重炮团,这是什么概念?



所以喀秋莎的优势不在于火力的持久性,而是体现在一次性齐射的打击力度和轰击密度,假使攻击某一固定区域的目标,一个喀秋莎炮团的24门炮齐射的话,瞬间就可以把384枚大口径火箭弹同时砸到敌人头上。而如果换成是一个同样装备24门炮的重榴炮团,则需要16次齐射才可以,差距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攻击目标必然一次性遭到饱和轰炸,根本没有喘气的机会和躲避的时间,直接炸烂了。


正因为如此,喀秋莎的打击手段主要是“急袭”,也就是在敌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倾泻巨大的火力,让敌人根本来不及防炮和隐藏,所以损失必然惨重。比如1951年10月初,炮兵21师所属第202团,奉命配合位于朝鲜战场中线的志愿军47军作战,目标是收复添木洞敌占山头,这也是志愿军炮兵的喀秋莎火箭炮首次成建制投入实战。




前面说了,若想让火箭炮发挥最佳的效果,那就必须是火力急袭,于是炮202团采用了“引蛇出洞”的战法,就是喀秋莎炮兵分队提前抵达发射阵地,预先装好火箭弹、标定好射击诸元。战斗打响后,第47军步兵部队动用轻重机枪、迫击炮、步兵炮等先期向美军阵地开火,而后再吹响冲锋号,让美军以为47军发动了大规模步兵进攻,于是纷纷从从工事中钻出来进入阵地。


此时,严阵以待的202团“喀秋莎”火箭炮实施了齐射,当场炸死美军800余人,使敌人完全丧失了防御能力,47军部队由此一举夺回添木洞阵地,至此,“喀秋莎”火箭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崭露头角。这个战例其实也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喀秋莎的威力确实名不虚传,第二则是,火箭弹爆炸时的杀伤方式,其实与普通炮弹大同小异,在战壕或者工事里面防炮,仍然是有一定效果的,否则干吗把美军调出来打?



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喀秋莎火箭炮也是这么用的,战至1952年10月中旬,炮21师209团已经兼程到达前线,被配属给参战的第15军统一指挥。10月19日下午4时30分,15军首先集中全军及配属炮兵的104门火炮实施炮火准备,炸上10分钟后炮火向敌后方延伸。此时在地堡和工事里躲避弹雨的美军跌跌撞撞地钻出来,准备抗击15军步兵的冲锋,这跟添木洞战斗如出一辙。


就在此时,炮209团突然实施齐射,无数拖着红色尾巴的火箭弹,带着呼啸声掠空而过,整个上甘岭上空的云层被映得通红,整整两轮齐射,24门喀秋莎发射的火箭弹炸成一片火海,全部倾泻到美韩军阵地上,从进入阵地到打完转移,炮209团前后仅仅用了13分钟。而美韩军绝大部分防御工事被摧毁,步兵也伤亡极其惨重,早已提前进入攻击位置的15军步兵部队,在坚持在坑道里部队的配合下趁机发动进攻,顺利收复表面阵地。



对于炮兵第21师喀秋莎火箭炮发挥的巨大作用,洪学智将军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晚上9时,炮21师准时发射,炮火形成无数道火光,像呜呜地刮大风似的飞向敌人阵地,红透了半边天,几平方公里的敌人阵地全部覆盖,敌人阵地迅速燃烧起来了。我们的喀秋莎火箭炮21师又连着打了两个齐放,这时其他炮也还在打着。打完后,敌人的阵地燃烧成一片火海,地上腾起的烟尘也是红的,天上翻滚的云彩也是红的”。



在遭遇火箭炮急袭时,步兵阵地的惨象肯定要高于被其他火炮打击的情况,主要是一次齐射的火力密度太大,假如是一个喀秋莎炮团火力覆盖一个山头的话,384枚火箭弹足可以让这个阵地在一瞬间没有安全的地方,普通的土木工事基本没什么作用了,挨上一枚里面的敌人非死即伤。而如果是一个重炮团同样实施打击,必须得不间断轰上个15到20分钟左右,敌人是有时间隐蔽或者干脆撤出阵地的。


(美军阵地)


之前撰文提到过1943年7月库尔斯克会战的打响之日,当时已经掌握德军准确进攻时间的朱可夫,曾经命令三个方面军所属炮兵提前进行了“炮火反准备”以破坏敌人的进攻,其中就包括上千门喀秋莎火箭炮(斯大林格勒会战是1531门)。但是战后查明,炮火反准备的效果一般,主要就是因为时间掌握的不好,炮击时间过早。因为此时大部分德军还在工事和掩蔽部中没有出来,意外躲过了猛烈的炮火急袭,所以说,猫进比较完备的战壕或者工事里,肯定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逃过喀秋莎的打击的。


也别高兴的太早,注意喀秋莎还具备抵近平射功能!苏军在柏林战役、布达佩斯战役中就这么干过,为了摧毁德军的街垒、工事和据守的楼房,苏军近卫火箭炮兵用枕木将发射器垫起来,使火箭弹形成近距离平射,威力甚至超过了单一的加农炮,将许多德军筑垒区域完全夷为平地。这个时候,别说躲进战壕了,就是藏身钢筋混凝土的碉堡,也难逃被撕碎的噩运,因为火箭弹一来就是一片,几乎没有火力死角。




如果是在没有野战工事的部队集结地,一旦遭遇到喀秋莎的火力急袭,那可就是地狱般的惨烈了,前一段看过俄罗斯二战电影《最后的前线》,秘密赶来的苏军火箭炮兵,对德军的宿营地突然发起攻击,整个宿营地瞬间成为一片火海,坦克、汽车和步兵均遭毁灭性打击,正在附近钓鱼的德军上校基本被吓傻了,稀里糊涂就被两个苏军士兵给抓走了。


当然了,喀秋莎火箭炮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第一是精准度不高,不适合于准确打击,所以单炮游动、单炮冷炮射击意义不大,指不定歪到哪里去;第二是火箭弹安装比较费时,第二轮齐射怎么也得准备10分钟上下,所以火力的连续性不好;第三是火箭弹尾翼燃烧的轨迹太明显,敌人根据弹道很容易判断出火箭炮阵地的方向和位置,战场生存率不高。


所以在二战乃至于抗美援朝战场上,喀秋莎的战法原则是“打了就跑”,最多两轮齐射后,发动汽车或者载重车,立即撤出阵地,以免遭到敌人炮火或者航空兵的报复。


(德国兵在研究喀秋莎)




火箭炮的优势在于在单位时间内的炮弹输出量非常高,打一发普通的152毫米榴弹炮时间最快也要10秒钟,而10秒钟之内火箭炮最快能输出15-20发炮弹,所以一门火箭炮的单位时间内的炮弹输出量几乎等效于一个炮兵营的火力输出量。而卡秋莎火箭炮作为世界第一款应用于实战的火箭炮,它在苏德战场上的第一次应用就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其中感受最为深刻的就是躲在战壕里瑟瑟发抖的德军。

对于问题所说的能躲进战壕躲避炮弹攻击,这是必须的,因为敌人的炮火打击是不会有前兆的,所以面对突然的炮火打击只能躲进战壕,当然有防空洞、地下防弹办工事更好,而战壕里除了我们在电视剧看的那种一道道沟壑以外其实战壕战壕还有用来躲避炮弹的防炮洞、猫耳洞,虽然躲在里面防炮弹很难受,但是起码能保命,不然只是在战壕里没有防炮洞的话伤亡会更大。

而火箭炮与普通的榴弹炮相比装药量会更多,所以威力会更强,而防炮时或者卧倒时身体绝不能挨着洞壁或者地面,因为炮弹爆炸的冲击波会随着地面传播,如果身体贴着地面的话,冲击波会通过地面震伤你的内脏,严重的话出现内伤而死。在看海战电影猎杀u571也有相关介绍,在泰勒一行人夺取德军潜艇躲避德军驱逐舰深水炸弹攻击时,大副叫一个紧挨着艇壁的人不要挨着,用手扶稳就可以了,不然冲击波也同样会传导到你的身体形成内伤。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一说到喀秋莎,大家伙一准想到的就是哪门,屁股上点了火想着敌人扑过去的火箭炮。

其实他最开始应该是一首歌曲的名字,当年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苏联红军近卫第三师,就是唱着这首歌,开赴第聂伯河前线的。

就这个师,当时大多数士兵,都是平生第一次穿军装,他们上前线的时候,甚至连一封给家人告别信都没有留下来。

没人知道,这支部队的对手是德国人最为精锐的古德里安装甲部队,步兵冲击装甲兵,你们能想象到的。当这支部队,每一次向着敌人冲锋的时候,他们总是唱着《喀秋莎》冲向敌人的。

雄壮的歌声,在一片厮杀声中撞向了敌人的钢铁装甲,他们用血肉迟缓了敌人的进攻。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近卫军第三师的官兵,几乎都阵亡在了阵地上,莫斯科也因此得到了宝贵的时间喘息。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所有的苏联人都喜欢上了《喀秋莎》,他们喜欢听那悠扬的旋律,他们不允许这首歌遭到玷污。

在一次战斗的间隙,苏联红军的一个步兵连好不容易等到了喘息的机会,休息的士兵,突然听到了《喀秋莎》那熟悉而又雄壮的旋律。

“该死!这不行!”全体苏联红军生气了。

为什么?因为这首歌是从敌人,从德国人的阵地上传来的。

红军连长拿出望远镜,向着对过的阵地望去,一台留声机被德国士兵围在中间:“找到了!”

您想象不到,就为了这首歌,这支苏联红军连,在没有上级指示的情况下,对德国人发起了一次冲锋。

当苏联红军将德国人的阵地拿下来之后,那台留声机还在唱着雄壮的《喀秋莎》,而苏联红军连长,跪在地上哭了起来。

为了这次冲锋,损失了八个苏联红军战士。事情惊动了军法部,调查到连长所在的团里,团长盯着调查人员的眼睛:“有什么处分我来承担,如果当时是我,我的反应比他还会激烈!”

是的《喀秋莎》不仅仅是苏联人的歌曲,他已经成为了苏联人的魂。现如今苏联没了,当《喀秋莎》响起的时候,很多俄罗斯人还会哭泣。

说道这里,估计有多小伙伴要问了:“你这说那去了,人家说火箭炮,你说道歌曲了!”

没跑题,都挨着呢?

当初喀秋莎火箭炮出来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名字,为了保密的需要,就一个代号K,它是俄文单词共产国际中的第一个字母。

苏联红军战士拿到火箭炮的时候,很喜欢他,所以干脆就叫他喀秋莎。

之后不论官方怎么给他命名,大家伙就认定这个名字了,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一提到火箭炮,不仅是苏联人,其他国家的人都喜欢叫火箭炮为喀秋莎,这几乎就成了火箭炮的代名词了。

那么您要问,喀秋莎厉害不厉害。

小编给您说一件事。

当年苏联人第一批也就生产了七门实验性的喀秋莎火箭炮,但给他们生产的弹药却有三千多发,只够装备一个连的。

这个火箭炮连,第一仗就是跑到斯摩棱斯克前线,隔着奥尔沙河,对着对过的热闹非凡的火车站,来一次齐射,一百一十二发炮弹全砸到了火车站里头了。

对您没有看错,七门炮打出了一百多发炮弹,这比一个炮营的数量都大。

这通炮火,让整个过车站直接就变成了废墟,一堆德国人连个渣子都没有剩下来,气的德国人暴跳如雷,发了狠的去找苏联人的炮兵阵地。

当然他们别想了,他们压根就找不到,毕竟喀秋莎是装在卡车上的,一轮攻击往之后,喀秋莎撒丫子早撤了,德国人除了找到几个车轱辘印之外,啥也没瞅见。

咋说呢?就这个火箭炮连队,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给德国人添了不少麻烦,气的的德国人专门对这支连队发布了追杀令,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找到他们,俘虏不了就全杀了他们。

三个月后,火箭炮连被不期而遇的德国人给堵上了,炮手打光了全部的火箭弹之后,将喀秋莎全部销毁,因为时间问题,他们陷入了包围,整个火箭炮连的战士全部牺牲了。

所以德国人真怕这喀秋莎,不然也不会这么干。

咋说呢?火箭炮相对于一般的榴弹炮,他的单个威力是不足的,毕竟装药量就少,但火箭炮胜在是范围攻击,一打就一大片,对于步兵和无装甲防护的部队,效果相当不错。

对于步兵来说,这就是地狱。根据德国步兵的回忆,一具尸体插上三十多片弹片,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没什么好惊讶的!

再加上喀秋莎使用的燃料飞行,那么在飞行的过程中,燃料会减少,弹体的重量会发生变化,重心也会随着移动,造成他的精度不够。

顺道也让喀秋莎的攻击范围压缩了不少。

但这样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喀秋莎一旦发动起来,基本上就不会留给对手反应的时间。

随着第一枚火箭弹的爆炸,跟着就是一群,那时候德国人就只能祈祷,这火箭弹别落在自己的身边。

不过这么想基本上是多余的,毕竟火箭炮这玩意,是群攻技能,一次打击,火力覆盖面实在是太广了,这概率可不高。

当年在朝鲜战争中,咱也从苏联人手里购买了喀秋莎,第一仗就撞上了美第七师的两个营。一家伙就全让咱给报销了,足足七百多人,等咱冲上去一瞅,活下来的就俩。

就这俩人,咱把他们抓起来的时候,还晕晕乎乎的:“我是谁?我在那?”

他们也算是幸运,在炮击的过程中,被震晕了过去,就这俩人醒来之后,还愤怒的向咱抗议。抗议啥呢?

“你们作弊!你们使用了原子弹!不厚道!”涨红的小脸都搁不住他们的愤怒!

好吧!原子弹?上去了他们连渣渣都不会留下一小撮的,显然他们压根不懂这个。

不过其他的美国人都快哭了,此后美国人被喀秋莎都快炸疯了,居然传出了咱用的是原子炮的说法。毕竟在他们看来,喀秋莎打过来的时候,他们先是看到一团火球,砰的一声地动山摇,接着就是更多的火球,更多的地动山摇,跟末日差不多。

从这里您就知道喀秋莎的厉害之处了。

志愿军喜欢喀秋莎,喜欢他的粗暴和无理,之后咱可是由衷的爱上这哥们了。

咱对火箭炮的研究可谓是不遗余力,后来跟是发展出一款堪比导弹的火箭炮。

不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提高了不少。

为此美国人愤怒的批评咱这款火箭炮:“这压根就是导弹好不好!”

“不!您搞错了!这就是火箭炮,只要不拆掉这个零件,不加点那个零件,再塞点火药之类的其他东西的话,他就是一门火箭炮。喏!我们的说明书都有说明!”一般情况下,小白兔一本正经的样子,还是相当可爱的!

“有英文版的吗?给美国人瞅瞅!咱确实是火箭炮!咱从来不欺负人!”

大爱啊!

至于躲战壕里头。

机会也不大,前边咱说的朝鲜战场上,对美第七师的进攻,这帮家伙可不会露天摆个帐篷蹲在里头休息的,必要的战壕,您说能没有吗?

结果呢?七百多人全完蛋了。

一个是没有机会,喀秋莎的速度快,二是他的攻击范围太大,你就算是躲进去,也逃不掉被震死或者震晕的下场。

炮弹的伤人不仅仅是弹片,还有冲击波,靠的太近,将内脏整出血来这都算是正常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喀秋莎?好东西啊!一个卡车整一炮架子,上头齐刷刷的就是十六枚火箭弹,屁股一烫,就跟着了火似的“嗖嗖嗖!”,一片火光撒丫子往目标地狂奔。

“咣叽!”“咣叽!”这顿炸,地动山摇瞅着电影里头感觉不出来,震撼到是一毛不少,一个满员的步兵阵地都能给你掀翻了。

估计这么说您感觉不出来啥,告诉您一个数据,要是搞这么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一个齐射,这就相当于三个炮兵师的威力,您自己吧嗒吧嗒这数据。

所以德国人一听说喀秋莎火箭炮,脑仁疼,这也叫个东西?而德国人更加喜欢叫这哥们为斯大林的管风琴(原因是喀秋莎的声音和管风琴差不多!吐槽一下德国人的想象力!)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好奇:“这家伙为嘛叫喀秋莎?听着像个女人的名字!”

没毛病,这搁到苏联的地头上,确实是女人的名字,之所以有这名,也是个巧合。

当初喀秋莎被拉上战场的时候,也没个正式的名称,士兵为了好称呼,瞅着炮管子上印着一个字母K,于是干脆就叫人家为喀秋莎了,其实人家这个K是共产国际的俄文单词的首字母,那会苏联人为了保密,就印了这么个字母。

也就这么一误会,后来干脆就误会到底了,毕竟群众的力量还是很给力的,所以大家伙后来都开始叫喀秋莎了。

说道这里估计,大家伙感觉这火箭炮应该是二战那会的产品,咋说呢?这哥们其实在一战爆发之后,俄国人就有想法了(那会是沙皇俄国)。

原因是,俄国人感觉自己开着飞机出去打架,那武器太不给力,突突半天就和那水枪也差不多,他们急于弄一款威力巨大的武器搁到飞机上。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威力巨大,整个马克沁不香吗?”

咋说呢?一战那会的飞机,基本上都是木头板子拼起来的,就马克沁那动静“突突!突突!”,您感觉就这飞机的小身子板能顶得住吗?

别介敌人还没有干掉,到是把自己给整散架了,飞行员只能抱着拉杆,直搓牙花子:“这也叫个事!”跟着就和一堆木头板子掉地上了。

所以俄国人干脆就把主意打到了航空火箭的身上了。

打就打吧,结果报告送上去了,他们家高层没有批,为嘛呢?因为极度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有这水平,于是给否决了。

那么这事到了十月革命之后,也就到了苏联的手上了,苏联人是很感兴趣,于是下了大力气,做这事。

这过程就不细聊了,总之最终突破了各种技术吧,整出了一批火箭弹。

那么这就是喀秋莎吗?嗯!不是!

你咋也的让人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吧,别那么着急,这充其量就是喀秋莎的鼻祖而已。

咋说呢?东西是造好了,实验也差不多了,就等着投入实战了,结果日本人跑到诺门坎去撩苏联人的后腰。

那不用说苏联人是很生气的,于是干脆就把这火箭弹搁到了日本人的身上使唤去了,瞅瞅效果咋样。

效果是不错,揍的日本人哇哇大叫。其实咋说呢?诺门坎战役,苏联人投入了很多他们的新武器,就是为了验证这些武器的效果。

说道这里,咱插一句嘴。咱老是听说,什么诺门坎战役苏联是惨胜,似乎日本人在努把子劲,就把苏联人给揍翻了。

咱听着是扎耳朵,也不害臊,日本人要是真努把子劲能赢,他们咋不继续打呀?他们家天皇还逼着自己人去自杀?这不搞笑吗?

好了,这事咱就说这么一句,接着说。

所以火箭弹最开始是天上飞的,这天上飞的,苏联人都搞了两款。

而喀秋莎就是根据这两款作为原型,给拉到了地面,装到卡成上,这就成为了大家伙看到的火箭炮车。

咋说呢?整个喀秋莎,最贵的是那火箭炮弹,那底座一点都不贵,就一卡车,弄二十四根工字型的发射轨,这就齐活了,就这点东西随便一个搞焊接的厂子都能做。

所以这哥们,不仅猛,还超级便宜,可以大规模列装。

说道这里,咱不得不叹口气,当年朝鲜战场上,第四次战役那会,苏联援助过一批喀秋莎。而朝鲜战场上苏联援助的东西,咱都得掏钱购买的,喀秋莎一枚火箭弹就六两黄金啊!

对于咱来说,那不是一般的贵,换算成小钱钱那是十一万啊!那会的十一万,太贵了。

这就照成了,咱用这哥们的时候,那是个小心翼翼,有一次上级命令喀秋莎打一个齐射就可以了,结果咱打出了两个齐射,把秦基伟惹火了。

哎!这可以理解,咱不是没有吗?打一发就少一发,没了还得去买,那会咱刚建国一年,就赶上了朝鲜战争,家底子薄啊!

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不好受,只能忍着,秦基伟的怒火咱可以理解,毕竟谁家不想打个痛快啊!

难啊!

当年,咱为了保护喀秋莎,那是小心翼翼的,您要知道喀秋莎威力是不错,但他的阵地很容易暴露的。

毕竟一点火,那火苗子满天飞,瞎子的眼睛都能给照亮了,咱家可没有制空权,美国人那炮管子可一点都不比咱细,咱少,稍微一迟疑,就能给你全端了。

所以每次喀秋莎出场的时候,咱都是先看准阵地,设置好单元,派出警戒,然后开过去,一顿齐射,跟着就拍拍屁股走人。

您都不知道在上甘岭那样的激战中,咱家的喀秋莎出场十次,到最后都是全须全尾的。

难啊!

咱老说火力不足恐惧症,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其实心里酸楚也只有自己知道,落后就要挨打,这种挨打不是打完了疼一下就完事了,而是要流血,要牺牲的。

现在,咱家的远火营一个齐射,那是宝马奔驰漫天飞的,好啊!有了他们至少咱不用拿脑壳顶着敌人的炮弹子弹打仗了,太苦了!

哎!说的有点远了,咱接着说喀秋莎吧!不好意思!

咋说呢?火箭炮的优势在于单位时间内,他的弹药输出是很恐怖的。

举个例子,一发榴弹炮,你再快也得十秒打一发,而十秒足够火箭炮整出去十五发到二十发的水平。

也就是说一门喀秋莎就可以和一个榴弹炮营比高低了,那么这种火力的震撼,是相当恐怖的。

当年德国人听到喀秋莎的声音,只能瑟瑟发抖的躲起来,因为鬼才知道这玩意会不会砸到自己的身边。

榴弹炮还有一个,落到一个位置,下一发一准落不上去的说法,喀秋莎?你还是算了吧!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谢谈文论史友之邀

火箭炮到底有多厉害,你看看电影《上甘岭》的最后反攻阶段就知道了。

当真是万炮齐发、电闪雷鸣、动人心魄。

在现代战斗故事片中,其中有一个镜头最能激起我心中的沸腾,那就是火箭炮的齐射火力打击、齐射火力覆盖。

我看过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新兵马强》、《自豪吧,母亲》、《长排山之战》中的火箭炮发射,也看过苏联的纪录片中的火箭炮发射。

但我认为真正最精彩的火箭炮发射,那还得说电影《上甘岭》。

那么当火箭炮发射时,敌人能进战壕躲避么?

当然可以!

但真正的问题是你根本就来不及进战壕躲避!

现在的122毫米40管火箭炮发射,全部打出只需要20秒的时间,比ak47突击步枪慢不了多少。

电影《上甘岭》战斗打响时,还没有122毫米40管的,但它口径大、出动的数量多,而且看发射速度要比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里的发射速度要快多了。

一个现代的火箭炮营应该是有18台发射车,一个齐射是720发火箭弹,发射弹药的总重量达到40多吨,能覆盖二十多万的平方米。

这样的打击效果、这样的火力齐射覆盖,你觉得还能还来得及进入战壕么?

可以说,表面阵地上的一切都来不及躲避和进入掩体。




喀秋莎犁地没听说过吗,连地皮都翻起来了,战壕都没了呀!

喀秋莎火箭炮初次露面是在奥尔沙火车站,当时德军正准备补充给养,突然一排排的火箭弹瞬间让奥尔沙火车站成为了一片火海。火箭弹是一种依靠数量进行面覆盖的武器,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投送差不多一两个常规火炮营相当的火力,这种无控的火箭弹不追求射击准确度,只追求射击密集度,只要尽量将火箭弹发射到指定的区域内就行了,以苏联的БМ-13火箭炮为例,该炮一共8条滑轨,一次能发射16枚М-13(РС-132的改进型)型132毫米火箭弹,在如此猛烈的火力下人员最好还是呆在原地默默祈祷吧!

▲正在发射的喀秋莎火箭炮,一轮齐射只需要7到10秒钟

РС-132型132毫米火箭弹原本是航空火箭弹,从1939年开始移植到了陆军,这种火箭弹的尾翼极小,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飞行过程中尾翼几乎都处在弹体产生的涡流中,这样一来稳定性会大幅下降,而且采用滑轨发射时,约束能力远没有传统火炮的身管强。此外火箭弹在飞行过程中发动机会提供持续不断的推力,在一些外界或者自身因素的干扰下,发动机推力和弹体轴线容易不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个偏转力矩,火箭弹的飞行过程就会变得很不稳定,导致射击精度极差(射击精度包括射击密集度和射击准确度)。

喀秋莎火箭炮使用的火箭弹,80毫米,132毫米到300毫米都有

正所谓精度不够,火力来凑,苏联人最深知这个道理,所以该火箭弹的大多数装药量都留给了战斗部(战斗部重达20多公斤),而且该火箭炮不同于普通的支援火炮,它的任务就是打击敌方的装甲集群或者是军队的集结点从而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铺天盖地的火箭弹砸下来别说是人员了,就连装甲坦克都会被掀翻,所以火箭炮也成为了当时德军装甲部队的噩梦。

估计经历一次喀秋莎的打击,人就会变成这个样子

二战结束后苏联依旧大力发展火箭炮,从遍布世界的BM-21火箭炮再到集团军直接指挥的9K58“龙卷风”火箭炮再到一次齐射消灭一个村庄的TOS-1喷火坦克,苏俄对火箭炮极其重视,这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二战喀秋莎火箭炮的影响,因为后者实在是太成功了,相比于苏俄,西方则不太关注火箭炮,因为他们倚仗的是空军发射的各种精确制导武器。

从上图就可以看出火箭炮的发射阵地就好像经历了沙尘暴一样,很容易暴露位置

不过话说回来喀秋莎火箭炮的缺点也是不少,首先就是发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尘土,烟雾以及噪音,发射阵地很容易就被发现并进行反制,一旦受到密集的打击,这种毫无装甲的火炮几乎没有生存性。此外火箭弹的密集度实在是太差了,如今的火箭弹都会走末端制导的路子,但问题是火箭炮的密集度本来就极差,这些微量的提升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如果采用精确制导技术成为有控火箭弹,一次齐射的价格之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受的,想象一下10门火炮在10秒钟内齐射160发导弹,这简直就是烧钱,所以往后火箭炮的发展重点就是如何提高射击密集度。




喀秋莎火箭炮很厉害,也就是在当时,特别是刚拿出来那个时段。因为敌方没有见识过,也就缺少应对的手段;一旦摸清了这种武器的特点,就会在训练和行动中做出相应安排,一旦遇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它的炮弹相当于110mm榴炮弹,条令用法是营齐放,就是在8秒钟内打出256发这样的炮弹。

这样密集的火力,榴炮至少要团以上齐放才能达到。

实际那时在太平洋上,美军也有类似火炮,是24管的。后来在朝鲜也用过。

因为美军的火炮多的是,所以这个24管炮“名气”不大。

在苏德战场上用过,在朝鲜战场上用过。对于这两家后来的造炮用炮观念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如果不巧身陷这种火炮的目标区地表,一般来说性命难保;在工事里的,看工事的抗打击强度。不过看得出,这种炮主要用来打击地面生动目标的。不过那时的坦克,挨上一发也受不了的。




火箭炮的优点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倾泻大量的炮弹,至于说威力倒也不是说威力大的没边,一枚132毫米的喀秋莎火箭弹的威力和一枚152毫米榴弹相当,当然这个威力不小了,但是也不是巨大,一般排一级的隐蔽部的防炮标准就是可以顶住152/155毫米这个级别的榴弹直接命中。

苏军在战争后期的炮火准备已经是形成了一个套路,炮火准备使用喀秋莎开始,然后是各种身管火炮开火,最后再来一遍喀秋莎,这一次喀秋莎齐射意味着火力准备结束了,该步兵、坦克上了。

在40秒内可以把16发相当于152毫米榴弹的火箭弹打出去,被覆盖的目标的确是会遭到严重的杀伤,但是如果是目标有防护,那么杀伤效果并不是非常严重的。象苏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一开始抢在德军进攻之前发动的炮兵反准备就是这样,按照朱可夫的回忆,苏军的炮火反准备还是早了,如果要是能晚30分钟左右,那么就能取得更大的战果,苏军进行反准备的时候,德军的人员还在掩体里边,苏军就算用了喀秋莎,也没有阻止德军在苏军火力异常密集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向前推进了3~6公里。

被火箭弹覆盖的地区也不是就寸草不生了,当然这种被炮火覆盖的情况下,没人愿意在炮火覆盖区,在覆盖区里边的人就算是在掩体里也要自求多福,掩体被直接命中后能不能活下来真的是要上帝保佑了。

按照一些战场的调查,火炮的杀伤效果和射击时间成反比,一般来说,首批炮弹落地后3分钟之内的杀伤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候要到炮击的一方还在慌乱之中,就算是有一些还明白的人也还没有跑到隐蔽部、防炮洞一类的掩体里边隐蔽起来,这个时候由于缺乏防护,暴露的人员、物资、车辆的损失最大,但是过了5分钟之后被炮击的一方的人员已经基本上能跑的都已经是进入了各种掩体里边,这个时候炮击的效果就差了,除非直接命中一些防炮标准低的掩体,否则炮击已经就打不到什么东西了,当然一些装备什么的还是能够被毁伤,但是杀伤效果就很差了。

所以说,喀秋莎火箭炮虽然威力强大,但是也不是不可防护,一般的工事都是可以起到防护作用的,当然在遭到突然袭击的情况下,被炮击的一方会伤亡比较严重,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突然性,喀秋莎也是可以用躲进掩体的方式来躲避炮火的。

图片来自网络。




提起“斯大林的管风琴”喀秋莎火箭炮,许多军事爱好者都不陌生。虽然如今只有在军事博物馆才能看见这门“老爷炮”了,但是,这款火箭炮在二战时为苏联立下汗马功劳,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喀秋莎火箭炮

当时的有多牛?

1941年7月14日,德军顺利攻占了苏联的奥尔沙,指挥官古德里安和霍特立马安排人收缴苏军遗留的列车,打算用其运送物资。突然,一阵炮火打断了车站的宁静,一瞬间,整个车站化为废墟,德军死的死,伤的伤,列车和物资全毁于炮火。

由于不知道这是什么炮火,威力如此巨大,便称其为“魔鬼火炮”。后来,莫斯科战役打响,德军在一堆收缴品发现了一种新型发射器,这才揭开了这种神秘武器的身份。

原来,苏联一直致力于开发新型武器,他们集结了国内外的火器专家,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门火箭炮。这门火炮由当时的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生产,“共产国际”在俄文中第一个字母是“K”,所以就把“K”印在火炮上,作为生产标志。

战场上的喀秋莎火箭炮

大规模生产后,苏联培训了一批战士专门操作这种武器。但是,由于保密密级很高,战士了根本不知道武器的命名,他们便由火炮上的“K”字联想到苏联的流行歌曲《喀秋莎》,喀秋莎也是苏联姑娘们常用的名字,于是,战士们就把这款火炮亲切的叫作“喀秋莎”,久而久之,这个名字便流传下来。

这款火炮究竟有多厉害?它采用的是多种轨道定向器,点燃火箭弹尾部就能发射出去,火箭的战斗部装有烈性炸药,一旦落地就爆炸,爆炸后威力巨大。

该火炮能装备十六枚火箭弹,速度高达355米/秒,最远可到达八千米外,能在十秒内将装备的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更重要的是,它的持续战斗力也很强——重新装填弹药不过才六、七分钟。因此,喀秋莎成为二战时期当之无愧的陆战“火力之王”。

喀秋莎火箭炮

自喀秋莎火箭炮问世之后,它一直是苏联红军的杀手锏。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爆发,苏军依靠喀秋莎火箭炮与德军僵持多日,多门火箭炮齐射,火光闪闪,炮声轰轰,德军的炮兵阵在它面前仿佛塑料玩具一般。

1945年的柏林战役,喀秋莎火箭炮更是大显神通,苏军想办法降低发射角度,让火箭炮能平射,用它给步兵开路,在凶猛的火力下,任何坚固的掩体都化为废墟,德军毫无还手之力。整个二战期间,打遍欧洲无敌手的德军最害怕的就是喀秋莎火箭炮,许多德军官兵一听到战斗中要使用喀秋莎就心神俱怕,恨不得临阵脱逃。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开启了气壮山河的抗美援朝战争。在整个战争初期,面对美军的猛烈攻击,志愿军依靠不屈不挠的意志,取得了前三次战役的胜利。第四次战役时,在苏联的帮助下,志愿军终于迎来了一百二十门喀秋莎火箭炮,这批火箭炮装备给了炮兵二十一师。

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九月的第一天,志愿军正对美军阵地展开反击,21师第203团奉命抵达战地。战斗开始后,我方24门火炮同时开火,美军阵地损失惨重。伴随着一声冲锋号令,志愿军一举夺回阵地。同年十月,第202团依靠喀秋莎火炮,成功歼灭美军骑兵第1师主力一部。

除了以上赫赫功绩,喀秋莎火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辉煌的一仗就是著名的上甘岭战役。1952年十月十四日,美军在接连败退的压力下,集结了三百门大炮、四十架飞机、一百二十辆坦克,准备强攻上甘岭阵地。

这一战打得异常艰难,当时志愿军阵地上,平均每秒就有六枚炮弹落上,一天下来,美军投弹几乎三十万发,阵地上尘烟滚滚,火光不断。

喀秋莎火箭炮

在鏖战七天后,双方均损失惨重,志愿军首长决定将21师第209团投入战争,由军长秦基伟统一指挥。十月十九日,在秦军长的指挥下,全团二十四门火箭炮齐射,无数条火龙呼啸而过,整个战场被照得通红。两轮火力后,美军和韩军死伤无数,许多防御工事变成了废墟。

虽然喀秋莎火箭炮也是炮,但是,它与传统的火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火力覆盖面积。喀秋莎火箭炮每次发射,犹如万炮齐鸣,直接将敌人的一大片阵地覆盖。在这种情况之下,敌人即使躲入战壕也无济于事,因为,就连战壕都在喀秋莎火箭炮的覆盖打击范围之内。

正是有了喀秋莎火箭炮的协助,志愿军如虎添翼,迅速展开反攻,重新夺回战地,歼灭敌军数百人。战后,就连毛主席都表示能取得胜利,除了志愿军勇敢、指挥得当,工事坚固的原因,猛烈的炮火也是胜利的要素。

对此,国家特地授予21师第209团一面锦旗。据美方统计,上甘岭战役中,美韩联军与志愿军是伤亡比近乎二比一,美韩联军百分之七十的伤亡都是炮火造成的,这其中,喀秋莎火箭炮功不可没。也因此,如同苏联红军对喀秋莎爱不释手一样,志愿军官兵也称其为“炮兵大王”。

上甘岭战役

其实,由于喀秋莎火箭炮早在二战战场上就声名远扬,为了防止被美军知道它的存在,志愿军也想了很多办法。作战初期都是沿公路前进,后期则走小路,炮身也被人用衣服包裹得严严实实,运输的车头,车身都有伪装,不少人都以为这是架桥的钢架。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喀秋莎虽然有着很多优点,但是其缺点也很突出。比如,火箭炮发射时火光太大,容易暴露阵地,一旦敌方通过炮火干扰,喀秋莎便无用武之地。再比如,该火箭炮炮身缺少防护,如果敌方飞机扫射,只要一颗子弹打中,便是炮毁人亡。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喀秋莎火箭炮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只能在军事博物馆一睹风采,但人们永远无法忘记这位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火炮大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4

标签:火箭炮   战壕   上甘岭   苏联   火箭弹   志愿军   火炮   炮兵   炮火   威力   德军   炮弹   火力   阵地   敌人   厉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