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机时,应该持有现金还是房地产呢?为什么?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董岩:

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都有什么特征呢?房产价格肯定是断崖式下跌,大量人员失业没有了经济来源,没有经济来源之后造成房贷断供,银行手里挤压大量的房产无法变现。在经历危机来临时金融资产将会变的一文不值,很过公司的股票都会降到历史地位,便宜的不能便宜。

但是在这个时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考虑最多的还是要生存下去,这个时候你有现金或者黄金都是好的因为这些东西在危机的时候能让你获得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度过难关。在经济危机之时虽然房子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没有办法变现,毕竟你总不能拿房子当饭吃。

当然现金在这种时候也不能避免也会因为物价上涨变的不再值钱,但是相比房产来说有更多的灵活性去抄底别的资产。知道你度过了难关,那么可以用多余的资金抄底超跌的房子和金融资产,那么金融危机过去之后肯定会有成倍的收益。

了解李嘉诚发家的读者可能就知道,最初李嘉诚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抄底资产慢慢发家的。第一次抄底是在1965年,当时香港金融危机大量房产公司破产,地皮和房产价格暴跌。当大家都在恐慌的时候李嘉诚大举抄底,两三年之后危机度过,个人财富迅速增倍,也正是这第一次抄底让李嘉诚成名。第二次是在1973年,那一年爆发了中东战争引发了石油危机,还是采取第一次的手法买入大量资产,这一次让他跻身亿万富豪行列。后边还有很多次的类似操作我们就不再一一列举。可以看到如果在危机的时候李嘉诚没有那么多的现金在手是无法去抄底别人的资产的,李嘉诚的案例是经济危机抄底的很典型的案例。






谢邀回答,起点投顾只讲实话真话。

先不谈金融危机的可怕与恐怖之处,我们先来回顾历史上有名的几次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后果不亚于一场局部小型战争的破坏力,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更不是稀奇的事情!

美国第一次金融危机爆发在1929年至1933年全球性经济大衰退,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大萧条从美国开始,并席卷了全世界,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是二十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

当时的情景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跳楼者不计其数,人民穷困潦倒,国家与人民陷入到了极度困境之中,负债累累。不明白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网上搜索,详细解释了发生前与发生后的一系列事件。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放弃了金本位,停止黄金的兑换。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再一次发生金融危机,这场危机肇始于美国房市泡沫破裂,并随房市继续向下探底而呈逐步升级和扩散之势。2008年9月,随着房利美和房地美被强行“国有化”,雷曼兄弟无奈破产,高盛、摩根士丹利变身转型,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收购,次贷危机更引发了新一轮全球金融动荡。

当时的美国毫无办法,世界上唯一能救美国的只有中国,美国财政部长亲自到北京来求助,求助我们购买美国国债。可以说如果我们不救美国的话,美国经济将是一地鸡毛,如果大家了解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政治格局的话,就不难理解美国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多次的经融危机,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大家自己去搜索,一定有详细的答案。

给大家一点建议,去看看美国的政治格局,比如了解一下美国几大家族以及一些神秘组织,银行业,华尔街,石油,军火,等等这些行业背后的家族和财团。其中美国总统几乎都出自于一个叫着(共济会)的组织成员,几任被暗杀的总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遭到暗杀,从这些地方去了解一下就不难发现,原来美国总统只是明面上的国家元首而已。大量赚钱行业被垄断,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合作,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的人掌控着98%财富,其后果不言而喻。

在比如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的情形,大量政商勾结,造就了绝对的垄断,寡头纵横,几十年来,俄罗斯一蹶不振,到如今经济还是那么糟糕。

反之我们看看当下的国内,是不是也有那么一些相似的地方,2%的人掌控着98%的财富,而98%的人只有2%的财富,经济被房地产所绑架,一旦发生经融危机,后果不堪设想,比如今年的新冠病毒,最受伤害的就是那些贷款买房的朋友,几个月内没有一分收入,店面倒闭,工厂破产,陷入经济危机,贷款,信用卡逾期率达到了历史新高。

一旦经融危机后,货币必然贬值,通货膨胀,哪时候纸币拿来擦屁股都嫌它硬,更不要说房产了。现金和房子都没有用,还不如大米来得实惠,一切难以变现的固定资产都不如柴米油盐来得香,所以大家在今后的投资方向上一定要注意现金流,一定要注意避免那些难以变现的固定资产。

中央在前段时间给房地产划出的三道红线,就已经注定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已经是夕阳产业,夕阳西下,不要在憧憬还有爆涨的时候了。至于现金,在金融危机面前一文不值,唯有那些硬通货比才能保值。比如黄金,在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下,没有什么比黄金来得更实用!




发生金融危机时,需要根据所处的危机段来看,应该怎么办。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之间,往往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但引发金融危机的成因较多,比如债券危机,财政危机等。金融危机一般由泡沫破灭引发,造成金融系统的混乱,金融资产大跌,进而引发经济危机,收入锐减,违约不断,银行倒闭。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一次比较典型的金融危机。

那么在危机刚刚发生的时候,意味着资产价格将出现较大的下跌,如果房地产本身处在高位存在较大泡沫,加着巨大杠杆的房地产受到的冲击便会首当其冲,这时候如果是投资的房子,能卖就先卖了,一旦危机加重,想卖都脱不了手。

此时自然是拿着现金最好,因为你拿着现金,未来资产价格暴跌后,才有机会买入低廉的优质资产,在危机过后,下一轮经济复苏来临后,获得巨大的资产增值。比如说股神巴菲特们,主要的收益其实就是来自于每一轮危机中的抄底,获利空间是巨大的。

但是在危机的中段,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央行就会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进行货币的量化宽松,大幅降息,大举印钞,这个时候货币就会出现快速的贬值,稀释掉你手中现金的价值,进而出现的是非资产类价格大幅上涨,通货膨胀出现,拿着现金就只能承受贬值。

因而,此时最好是将现金换为避险资产应对萧条,比如说购买具有避险属性的黄金,减少超发货币带来的货币贬值冲击,或者买入美元等主流的避险资产,静静的等待复苏期的到来。

当金融危机的影响慢慢渐弱,通过宽松政策的支持,经济重回增长,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开始恢复,就意味着冬去春来,下一轮复杂在即了。此时,不管是房价,还是股市,都处在于个很低的位置,但是由于大众的反应迟缓,惯性思维会使之选择远离一切风险资产。这个时候,就可以把黄金换回现金,再购入廉价的优质资产,下一轮经济增长,你就可以轻松的超越大多数人了。

总结:金融危机的早期,持有现金;金融危机的中期,持有黄金;金融危机的末期,买入优质资产。






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依情况而定。

首先,你得先搞清楚什么是金融危机。因为绝大多数民众很容易把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这两个概念混淆,当他们听到金融危机这个词时,脑袋里马上浮现的是经济萧条、消费低迷、赚钱难、失业率攀升等等社会现象,而这些现象虽然有可能是金融危机带来的不良后果,但却不一定是金融危机,多数时候是属于经济危机的范畴。

那么,什么是金融危机呢?说白了,就是金融领域发生的危机。它产生的源头可能是某个金融机构,也可能是某个金融产品,再或者是某个金融市场。比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它产生的原因是美国两家最大的房地产企业(房利美和房地美),因过度信贷导致的次贷危机,并最终传导到全球,所以2008次贷危机是金融机构印发的危机。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则是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造成泰铢过度波动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可见,1997金融危机是金融工具印发的风险。而上世纪最大的金融危机--美国1930年金融危机,则是美国股市大崩盘引起的,这是金融市场引发的危机,由于当时影响面巨大,波及全世界大部分地区,并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接下来,我们就拿这几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做下简单的回顾,看下是持现金好还是持有房地产好。



1930年金融危机,被史上称为大萧条。当时美国的经济背景是,一战之后,进入20年代之后,进入了经济大繁荣,资源充足,工农业高速发展,居民消费者手中闲钱太多,而投资者手中资金太少,从而由银行信用造成的股票市场的过度繁荣也反映了资金过剩的现状。过度放大的资本市场泡沫最终破裂,引发了整个金融危机。大批民众从危机前疯狂消费、手头富足一夜间开始走向财富大缩水,从而消费突然萧条,并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大萧条时期引发了大量辍学、失业、饥荒,美国经济大萧条造成的灾难是人类历史上所前所未有的。甚至比中国三年困难时期1959年到1961年所谓的“三年大饥荒”还要严重,这个时期的人民,什么资产都在缩水,现金是安家保命、度过危机的最直接武器,所以,这次危机,持有现金更有意义。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刚才我们说了,这场风暴的源头是泰国,因为汇率制度的改变带了的影响,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泰国,印尼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则几乎不受影响。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人民资产大为缩水。亚种的缩水程度达到70%,这无疑对于持有资产(包括房地产、股票)的人打击沉重,而持有现金的人则能更好的躲避危机。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这场危机是距今最近的一次金融危机,相信大部分人都还历历在目,这里就不做详述,而这场危机之后带来的全球资产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全球性通货膨胀时代,至今都还没宣告结束,这也是大家共同见证的。因此和之前两个大危机相比,这次的危机明显是持有房地产好。

所以,金融危机时,持有现金好还是持有房地产好,这个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看危机发生的原因、类型来区别看待。




从近现代这一百多年历史来看,每一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无一不是与房地产有极其重大关联的。

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有区别的,二者要分开来看,题主限定的是在金融危机时,那么我就只解答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对现金和房地产的态度。

首先要明白金融危机是怎么来的

当一些国家出于某些原因,对于金融市场活动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任由银行对房地产开放贷款,任何人都可以轻易拿到房贷资金,金融危机的种子就此埋下了。

因为银行放宽了对于买房人各项资质的审核,只要填个名字就行,贷款买房变得十分轻而易举,由此会出现从有钱人到穷人都纷纷购房的浪潮。

有钱人当然先知道银行贷款政策放宽,所以纷纷加大贷款力度来买房,带起一波火热,房子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然后通过媒体造势,让大部分人都认为房价只会越涨越高,形成一种共识,炒房成为全民狂欢,然后连无数低收入人群都要加入炒房大军。

就这样,通过银行贷款支持,高收入人群接盘有钱人的房子,中等收入人群接盘高收入人群的房子,低收入人群再接盘中等收入人群的房子,每个人都背上了贷款。

这时候有钱人可以撤退了,通过各种方式把赚来的钱转移到国外,所在国的外汇储备立马吃紧,本国货币大幅贬值。

如果不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生产大国,货币贬值就等于灭顶之灾。因为国内日用商品主要需要向其他国家进口,货币贬值就代表着进口能力下降,国内物价飞涨,多数人的收入不足以购买粮食和日用品,即便勉强能够买得起粮食,也几乎没有钱再支付银行贷款。

违约数量一旦大增,银行也要陷入严重危机,如果不能通过增加印钞来解决危机的话,会出现银行破产潮,而如果增加印钞,又会进一步推动本币贬值,加剧危机,最终发展为经济危机。

除了美国之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金融危机都面临着增发还是不增发货币的两难选择,如果没有外来因素影响,要化解危机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日本至今没有走出90年代初金融危机的阴影,亚洲四小龙除了香港有大陆做后盾,很快化解了危机之外,韩国、台湾这些年来居民收入几乎都在原地踏步,新加坡体量太小,不值一提。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都在97金融风暴中元气大伤。

美元如果不是依靠世界货币的地位,2008年那次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敢于QE大印钞,让全世界买单,那美国那一次就倒下了。而引发那场金融危机的源头,正是美国银行家们对低收入人群放开了房贷的审核限制,结果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还不上贷款,违约了,金融体系关联太紧密,一爆就是一串,整个就危机了。

金融危机下如何看待房地产和现金

由于各个国家化解金融危机的能力不同,对于民众来说,选择也是不一样的。甚至对于不同财富阶段的人,选择也不可能一样。

总的来说,对于出口大于进口的国家而言,金融危机相对容易化解,因为货币贬值恰好利于出口,企业生产受到的影响较小,劳动者还可以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房地产价格下跌过程比较漫长,多套房产者应该尽快出手,持有现金。

但对于进口大于出口的国家而言,金融危机就没那么容易化解了,企业破产会大量出现,继而违约增多,银行危机出现,处置违约房产的速度加快,房地产价格下跌过程比较迅速,见底较快,多数人反应不及被套牢,现金充足的人则可以适时抄底。

当然,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在这里不赘述了。




金融危机到来时,大量人口失业、房地产一跌再跌、金融机构倒闭,超市商品要实行配给制。而只有现金最值钱,因为金融危机一旦到来,房子会遭到抛弃。银行拿着大量的断供弃房的房产无法变现。而手拿大量房产的炒房者既是租不出去,又卖不出去。

显然,金融危机到来之时,房子并不能交换粮食和生活用品,房子就像一口棺材,把人死死的困在里面,看上去很有钱,但实际上却无法变现。同样,股票也不能交换日常用品,股票稍好一点就是可以快速变现,但是即使大打折扣,也没人愿意买进股票。大家都不敢玩金融游戏。

而有钱就不一样了,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你可以出更高一些的价格,在黑市上买到生活必须品,就算失业也可以撑上一段时间,起码有钱能够维持基本消费是不成问题的。此外,金融危机来了,股市、房地产会跌得一文不值,届时你手里有钱,出手购买低价股票和房地产,等到金融危机结束后,市值翻个几番,就可以实现财富的暴增。

当然,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内的货币也可能发生贬值问题。比如委内瑞拉货币出现大贬值,所以持有大量现金的人,除了留在身边日常开销的现金外,也可以将手中的部分现金兑换成美元、欧元、黄金等投资品,这样可以更加稳妥的避免金融危机的冲击。而那些持有房产的人,只能到处借钱,以度过眼下的生存危机。




距离我们最近的危机,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至今,我们受到后危机时代的影响。通过2008年的危机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现金的优势最为明显!

首先说下房地产,当时房价暴跌,快速下跌的情况在短短几个月一泻千里,大量炒房团为了回笼资金不得不快速抛售,一些追高买房的人甚至出现了打砸售楼处的情况,枉顾市场规律,倒逼政府救市,的确,政府后期出台了四万亿,稳定了预期。

然后是股市,6124点后急转直下,一路跌到1664点,特别是在3000点后,几次出手救市,其手段包括调降印花税、降息降准、新股停发、鼓励大股东增持,一系列组合拳后,才在大盘击穿2000点才止住下跌,1664点只是惯性下行。

楼市破了,股市破了,还要说下汇率,2006年的时候,1美元可以换7.97元人民币,2007年只能换7.6元,2008年只能换6.9元。

从上述变化来看,足可以证明持币比持有房地产强的多。危机之下,现金为王特别关键。房价跌了,有钱了去抄底;股票跌了80%,一地鸡毛的时候抄底买入优质股;还有外汇,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越来越值钱,那还不是持币杠杠的。危机最重要的是机会,而机会往往是给“有钱人”准备的,很多人死在了资金流动性上,只有资金充裕才能大胆抄底,从而在经济复苏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从现在来看,当时二线城市的房价8000元,现在至少2万8;骨质1664点后也反弹至5000点。在汇率上,2014年汇率最低到6.14,那能多换多少美元!所以,事实上告诉我们,持币是危机下最大的优势。




在金融危机时,应该持有现金还是房子?二选一的话肯定是持有现金为王,持有房子是一种错误的选择,原因如下。

因为当金融危机之时,房价也会出现暴跌,而此时房价一旦暴跌,房子是有价无市,供过于求,房子根本卖不出去。而此时假如持有房子的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房子一天天缩水,100万变90万,90万变80万,80万变70万,连续降价出售根本无法兑现,这个时候持有房子是最无助的。

反之假如持有的是现金,在金融危机之时,虽然随着物价的上涨,现金也会出现贬值,现金购买力在下降。但此时持有的是现金可以兑换自己所需求的商品,这就是在金融危机时持有现金的最大优势。

比如最典型的就是用现金可以购买粮食,购买粮食也不至于在金融危机之时饿肚子;但持有房子的人,只有房子没有收入,没有现金,这个时候房子卖不出去,兑现不了,总不能在这个时候把房子当做粮食吧,所以这就是持有现金和方向的最大区别。

其次持有现金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现金可以让自己平安度过金融危机,等金融危机之后还可以利用现金进行投资!因为金融危机之后会出现大量的商机,比如可以用现金购买到便宜的房子;用现金可以购买便宜的股票;只要购买到这些便宜的东西,一旦金融危机后价格肯定会逐步上涨,从而可以为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这也是在金融危机时持有现金的最大优势。

总之金融危机时,在这个特殊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活着,想要在金融危机时好好的活着最明智的就是提前大量购买粮食,其次让多余的钱可以兑换成黄金,如果不想兑换黄金就持有大量现金,而最蠢的做法就是持有金融产品,或者持有一些不动产,类似房子车子之类的,这种做法是在金融危机时最不理智的做法。

以上这些就是我个人关于在金融危机时,是持有现金或房子的分析,以上分析不管对与错,仅供大家参考。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资产价格恐慌性低估,金融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而不论是从防御还是抄底低估资产,现金是前提,如果没有手头持有大量现金,那么,金融危机对你来说就是危机的“危”而不是“机”。

而对于一个有效的经济体,金融危机中,不动产是最难套现的,不仅仅是因为金融危机导致资产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且因为缺乏流动性没有交易对手盘。那么,即使金融危机过后,房产价格由跌转升,对于持有房产的人来说也只是白白经历“危”而没有“机”。

因此,历史上,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社会平均财富大幅下跌,而极少数人反而发了大财。而金融危机结束后,多数人能够回归社会财富均值就算幸免于难了。但是,成功者都是金融危机期间手持现金大量买入低估资产,无论是股票还是房产。

比如李嘉诚,历史上多次金融危机,都是大量抄底,尤其是土地和房产,这才造就了李嘉诚的“超人”神话。主要是因为他总是防范危机,多数时间都在忧虑风险和危机因此才能走足够的准备,尤其是现金储备应对危机。他的名言是,他80%以上的事件都在考虑未来风险出自哪里,如何应对。

因此说,持有现金,是金融危机时最佳选择,不要急于抄底和购买资产,而要在金融危机开始趋于缓和的拐点才开始行动,手持现金是最佳策略。




历史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回顾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学会总结经验才有可能应对未来的金融危机。一般的人员如果不是经常性接触金融证券类或者其他财经领域,等你明确了解到金融危机时基本上已经发生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金融危机的中前期还是建议持有现金为主,国家肯定会想办法挽救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第一肯定就是货币政策。即使你手里的现金在不断的贬值,但是在那个大环境下持有现金即使不是最明智的选择但也基本上无伤大雅。

在金融危机后期可以选择性的购买一些便宜的不动产或者房地产,中国的大多数城市房价基本上也是08年之后才开始起飞的。如果细究的话和当时的4万亿政策有一定的关联,大部分的流动资金当时在08年之后涌入了房地产市场,未来即使不再全部涌入房地产市场,也会有相当一部分资金选择性的进入地域位置更好更有升值潜力的一二线房地产市场。

总的逻辑很简单,金融危机前中期一直持有现金等到末期可以捡漏,但是一定要注意有选择性买入房地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金融危机   现金   抄底   房地产   经济危机   亚洲   美国   萧条   货币   危机   房子   资产   银行   房产   财经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