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吕剧为何流行不开?

做为一名吕剧爱好者,同时又是吕剧发源地的广饶人,吕剧的起源,传承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电脑上一搜都很全,只想谈谈目前吕剧的发展状况。

首先吕剧做为一个地方小剧种,由于其表现题材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表现内容大多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如大家熟知的《王小赶脚》、《借年》、巜喝面叶》、《小姑贤》等,演员阵容单一,二三个人就能胜任,一般一个家庭吹拉弹唱就全够了,不太适合展示一些阵容强大,场面恢宏的场景,虽然也有如《王定保借当》、《李二嫂改嫁》、《逼婚记》等剧目。

据传吕剧最早的表演形式,就是一个毛驴两个演员,主要剧目《王小赶脚》,被戏称为驴剧,相当不雅!又因大多剧目为两人演出,二口吕也,遂称吕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吕剧虽被出外发展的山东人带到了外地,但其地域性很强的唱腔、念白、生活场景限制了它的发展。

另外由于政府、文化、媒体等部门在推广宣传方面的不太重视,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在山东的电视节目上很难看到吕剧,何况外地。如果把《我是大明星》,做成《我爱家乡戏》,出几个朱之文之类的明星,利用其明星效应,由其传唱几段有代表性的吕剧唱段,将会有更多的,外地的,男女老少的朋友认识吕剧,喜欢吕剧!

再一个就是加大对青少年吕剧爱好者的培养,做到后继有人。目前东营市虽然也有吕剧大奖赛,不少小选手也表现不俗,但总体影响不大。争取象黄梅戏一样在央视举办大奖赛,括大影响!

排名前三的经济强省,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反之文化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相辅相成!




主要是推广不到位,财政投入不足。




山东吕剧又称化装扬琴、琴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剧种,在山东大部,江苏、安徽、东北三省部分地区流行。

吕剧起源于山东黄河以北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音乐属于板腔体,兼唱曲牌,由坠琴、扬琴、三弦、琵琶四大件乐器伴奏。吕剧鼎盛期,全国有近百个专业吕剧院团,影响波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省市。滨州市鲁艺镇被文化部评为“中国吕剧之乡”。

吕剧发源地之争:

1,博兴说,约在1880年左右,孙中新和刘峦峰等老人合伙,对《后娘打孩子》、《审青扬》等编成曲子,并扮演故事人物进行”唱小戏”,并用四根弦伴奏,后又增加扬琴、坠琴。

2,广饶说,1900年乐安县北部,时殿亡和崔心悦、潭明伦等人,从京剧、五言戏中得到启发,将琴书中《王小赶脚》改编,化妆演出,被群众称为“驴戏”。伴奏乐器为坠琴、扬琴。曲调为”凤阳歌”,发展成为“四平”、“二板”等板式形式。2008年牛庄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吕剧)之乡称号。

3,胶东说,约1894年。胶东琴书艺人翁老明在今蓬莱,将《三打四劝》中的《苏保送妹》举行了”化妆跑圆场”演出,群名称为“蹦蹦戏”。在济南被定名为吕剧之后,蹦蹦戏更名为“吕剧”。

其实吕剧历史悠久,流传的地区也较为广阔。只是由于现代人喜欢快节奏的电影、电视,及网络文化。在全国各地优秀的地方剧种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也由于只有中、老年人喜欢看这些地方戏剧,而年青人一般很少有人问津,是造成地方戏剧流行不开的主要原因,许多地方戏剧都面临关门的尴尬。

我们这儿的婺剧,如果是乡、村级剧团演出时,常常会遇到观众人数少于演员人数的场面。县级以上的婺剧团,由集体出资,观众免费观看,这样看的人才能多多满满。




有人说山东吕剧发展的不够好,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我是北方的辽宁大连人,要说我最喜爱的地方的剧种。只有山东的吕剧和河南的豫剧,要说我接触的最早就是山东的吕剧。那是六十年以前在我们村里搭台唱了三四天大戏,其中还唱了我最喜爱的就是山东吕剧《小借年》的全本古装戏。那年我才十来岁可能是一九五八年左右,从那个时候以后我再也没有听到吕剧《小借年》这个剧了。后来在广播上断断续续听了几次《李二嫂子改嫁》和《姊妹易嫁》的片断,

要说我最爱的地方剧种再就是河南的豫剧和曲剧,我接触河南豫剧和曲剧的时间比较晚。那是在七十年代为了配合上山下乡,河南省豫剧编排了一部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新编剧《朝阳沟》以及后来的曲剧《卷蓆筒》等优秀剧目。并且把它搬上银幕在全国上演,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响。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喜欢上豫剧和曲剧这两个剧种,河南电视台戏曲栏目《擂响中国》在我没玩头条之前。我每期都看,现在我在网上隔三差五还在看。

要说山东吕剧为什么发展的不够好,这里边的原因很多。我不想一一给揭示,我相信山东的有关专家学者。他们不会不明白,山东吕剧发展不够好的原因是什么。用我的说法是河南的地方戏曲,能发展到现在的风生水起。不但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还能走到国外演出。甚至都连大家并不看好的东北地方戏二人转,曾被专家学者认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二人转。都能发展下去,何况大名顶顶的山东吕剧为什么发展不够好呢?我觉得有关人员还是从主观上多找找原因吧。

有些事情我还真就理解不了,河南的三五岁的孩童都能上台唱上一段。山东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行,这个我完全不相信。都说一切事物从娃娃抓起,真诚希望山东的老艺术家们多多培养一些吕剧的后继人材。为山东的吕剧复兴多作贡献,我看好山东我为山东人加油鼓劲。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纯属个人观点。我的回答不一定付合每一个人的观点,不喜勿喷。如有不足之处,请大家留言评论。

谢谢悟空您的邀请。

感谢广大网友们的阅读和评论。









我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我省的主管文化,艺术的机构不重视我们省剧发展,明显的是没有发展和支持群众普及的平台,你看人家河南专门设立了梨园春频道,每天都播豫剧,当然也有别的剧种,可是以弘扬人家的豫剧、曲剧为主,大搞竞赛活动,推出新人才。我们省专门搞“我是大明星”,若是把省剧也和热衷于大明星似的,何愁我们的省剧不发展?

第二,我们的吕剧艺术工作者们缺少或者没有走基层群众路线,缺乏生活素材的搜集,这些年没有能写出好的剧本,特别是符合现实生活的题材的剧本。唱来唱去就那几处,所谓经典的老掉了牙,唱乏味了,新的能拴住人心的基本没有!实在是落后于豫剧,黄梅等戏种。

第三,县、乡、村级文化部门落后,不注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的流于形式,。大家还记得70年代吗,那时候,每个村庄都有小剧团,县里每年都举行比赛,是作为工作任务抓的。县剧团,文化馆,下发剧本,到处都搞的轰轰烈烈,相对就发展快一些。不是吗?




我是山东人,我懂吕剧,也给唱吕剧的伴奏。你说的流行不开,我也有同感。我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不代表其他的山东人。我认为吕剧,想让外省人接受,是不可能的事。首先吕剧山东人虽然很热爱,但是局限性太突出。大部分吕剧,很长的一出戏,在台上演来演去就两个人。三个人算最多的。观众看了一个多小时了,就看台上的一男一女来回的转。再说唱段,音域发生的变化不大。无论什么戏大至唱腔相同。有时候借鉴河南豫剧的唱腔,结果弄的吕剧不象吕剧,豫剧不象豫剧。河南豫剧能唱红大江南北,这于河南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从一出戏,能看出一个地方人的性格。河南人说话厰亮,办事利索。这一点在戏曲里就能看出来。河南豫剧起伏性极大,唱腔优美动情。而山东的吕剧,阴阴阳阳的老是那样。按说山东人说话办事直来直去,不应该出现吕剧这样的唱腔。我认为是老一辈的艺术家很可能是有意的在隐藏这种性格。山东人也不一样,看一下山东莱芜的《莱芜梆子》,那唱腔起伏高低很接近河南的豫剧特点。河南豫剧能把要睡觉的人唱醒,山东的吕剧能把精神振奋的人唱的睡着了。这就是山东吕剧唱不红的根本原因。




任何戏曲及说唱形式都是以方言为基础结合当地民歌小曲逐步演化而来的。

吕剧到任何时候也不能代表山东戏曲,因为流行区域面积,参与人数太少,在山东本土听吕剧的非常少。

山东戏曲剧种按流行区域面积排名

一 ,山东梆子,主要分布流行于聊城,菏泽,德州,济南,泰安,济宁,临沂,枣庄,莱芜,潍坊南部,淄博南部 日照,青岛西部烟台南部等地区。(发展分支了柳子戏,山东琴书,两夹弦,豫剧豫东调,沙河调,相符调及安徽江苏省内所有梆子剧种)

二 , 柳琴戏(苏鲁豫皖,东北,台湾),在山东主要分布流行区域是枣庄,临沂,泰安,济宁,菏泽,聊城,淄博南部,潍坊东南部,日照,青岛西部等区域。(分支了茂腔,五音戏,吕剧,莲花落,山东琴书,山东鱼鼓,快板书,道情戏,曲剧,越调,安徽淮北大鼓,泗州戏,安徽柳琴戏,江苏柳琴戏,淮海戏,徐州琴书,徐州鱼鼓,苏州评弹,越剧部分曲率曲牌等)。

三 , 茂腔,(属于柳琴戏的分支)主要分布流行于潍坊,青岛,烟台南部,日照北部等区域。

四 , 吕剧(属于山东琴书与柳琴戏的分支剧种,山东琴书也是柳琴戏的分支剧种)。主要分布流行于淄博北部 东营,滨州部分地区。

再往下都是一些小剧种就不一一列举了。

京剧虽然贵为国粹,因没有方言地区支持,目前各省京剧团体基本解体,根本没有群众市场,比豫剧,越剧流行区域及参与人数差远了。

吕剧的发展是上世纪50年代因山东分管文化的几个干部是鲁北人士,硬把山东梆子,柳琴戏这样的大剧种踩踏下去,不予发展传承,而是把一个小分支剧种太高宣传至代表山东省戏曲的吕剧,纯粹控制了山东梆子,柳琴戏的发展,直到90年后,吕剧彻底没有了群众市场,。80年代作为一支当时吹嘘到能代表山东戏曲剧种的吕剧为中国四大戏曲“京,沪,豫,吕”的笑话,吕剧近几年基本消声灭迹了。

解放后山东各届文化局都有责任,因为不去宣传发展传承,致使山东梆子市场缩小,很多地方剧团改为豫剧团(豫剧是山东梆子发展分支的,曲率曲牌基本一样),柳琴戏受到了更大的打击,一个中原地区最大的剧种被分为四个省(苏鲁豫皖),而且每个省都不重视,不作为宣传发展目标,柳琴戏的萧条达到极致,但是毕竟四个省的人们欢迎,目前柳琴戏喜欢参与人数还在一亿群众以上之众,仍然有发展上升空间。

综上所述,吕剧是不可能代表山东戏曲的,它和京剧的萧条,没有群众市场是必然的。




山东吕剧为何流行不开?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吕剧也有一定的市场,有不少人喜欢它。随着时代步伐的迈进,吕剧渐渐谈出人们的视野。多年前一位热恋吕剧的老人,喜欢吕剧调,还想学吕剧伴奏,买了两把坠琴,可不会定弦,我按4度定弦法给他定了弦,练了好长时间也只能拉上一小段。在辽宁某地区原来有个吕剧团。改革开放后,剧团黄了,十多年前,原剧团中一位伴奏的琴师找到我,他问我吕剧为什么就不行了,我让他拉了《李二嫂改嫁》《小姑贤》《借年》等曲目。听后我告诉他,吕剧主旋律中,一者是哭腔和悲伤调占比较重,二者是吕剧内容仅限于民间故事,没有大场面的文武戏!三者是主旋律单纯,几乎就一个韵味,它不像黄梅戏和豫剧那样风味宽泛,曲调激昂优美。因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它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再说,在曲目和主旋律方面始终没有推陈出新!这祥下去,这个剧种能不消沉吗?他听后也承认我说的有些道理。




山东吕剧是中国八大戏种之一。

首先你提出这个问题,就应该感谢您,因为你还在关心吕剧。

吕剧发源于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刘官村,在博兴县吕艺镇,大人孩子都能张口就来。博兴县吕剧团是全国唯一保留的县级吕剧团。

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在山东人尽皆知。

山东吕剧为何流行不开,我帮你分析一下。

现在所有的剧种都生存困难,不是山东吕剧一种。以前的戏院全改成电影院,看戏的主力大军到电影院,音响一开心脏病马上就犯了 那有命看戏。没地方看戏啊,博兴县吕剧团倒是四处演出,还送戏下乡,让老戏迷过过瘾。

有看戏的才能推广。现在的人都是忙忙碌碌,没时间看戏。

首先说,青少年每天被学习、作业、补习班忙的都没有玩的时间。即使有时间玩手机,打游戏,看戏这个年龄段就不要指望了。

青壮年,在大学也许可以过过戏瘾,那都时间有限。出了校门,就找工作,有了工作就加班,谈恋爱的时间都是被家长催急了,才有时间谈,然后买车买房结婚要孩子,时间就更不是自己的了,在挤点时间耍手机购物取快递,累的跟狗一样。

中年,快退休了,本以为有时间看看戏,娱乐娱乐,自己有点小积蓄,日子应该很滋润了。一抬头,孩子要买车买房结婚,自己的小康生活直接回到解放前。身后还有高龄的父母没回头看看。想看戏啊,孙子孙女外孙抱着腿,再好的戏也抛到脑后去了。

老年人听戏看戏的好时候,可得锻炼身体啊,好多的地方还没去看看,保健品已买一大堆,等想起来看戏了找不到戏院子了。

所以全国所有的戏剧都推广困难了。




扩大知明度。文化部门领导亲自抓,年内各市吕剧院(团)要创作新剧种,并且相互串演,扩大范围演出。下边农村城镇领导要在社区和农村设有固定场所鼓励和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吕剧   博兴县   山东   曲剧   山东梆子   柳琴   琴书   剧种   豫剧   山东人   剧团   河南   戏曲   时间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