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前苏联最富裕的国家,乌克兰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欧洲强国,反而成为一个失败国家?

乌克兰并不是前苏联最富裕的加盟共和国,1990年乌克兰的人均GDP为1500多美元,在前苏联欧洲地区加盟共和国中,比俄罗斯人均3000美元和白俄罗斯1700多美元要低。到2017年白俄罗斯人均GDP已经增长到9000美元左右,而乌克兰还徘徊在3000美元,不仅令人唏嘘。乌克兰拥有不错的底子,却沦为一个失败国家,我认为主要是乌克兰"谋"有问题,"道"亦有问题

乌克兰独立后面临严重的经济结构问题

现在大家都说,前苏联发生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太过于偏重重工业和军工工业。而在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乌克兰的问题比俄罗斯还要严重。更为要命的是,苏联的解体彻底摧毁了乌克兰的工业体系。

乌克兰无论是重工业企业还是军工企业,要不是配件工厂就是组装工厂,离开了前苏联完整的工业布局,乌克兰的工业企业就陷入了极端困难之中。以黑海造船厂为例,作为苏联航母的总装工厂,是前苏联实力最强的造船厂之一。但是前苏联解体后,没有波罗的海造船厂等俄罗斯地区造船厂的互相支持,黑海造船厂迅速衰落,现在莫说制造航母,就是稍大型的船舶也非常困难。

乌克兰选择解决问题的“谋”,有很大问题。

乌克兰面临的严重经济结构问题,其实只有两个解决方法,要么与俄罗斯结合,维持前苏联的经济体系;要么连入欧盟,融入欧洲的经济体系。乌克兰独立后的大多数领导人都选择了后者。仅从经济角度看,融入欧洲经济体系确实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考虑到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环境,这个选择确实有些脱离实际。乌克兰位于俄罗斯欧洲区的腹部,乌克兰的局势对于俄罗斯的稳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乌克兰加入欧盟,甚至加入北约,就相当于美国和欧洲把刀子直接怼在了俄罗斯的肚子上,这是任何一个有血性的大国都不能容忍的。在把俄罗斯已经逼到墙角的情况下,如果美国贸然出手帮助乌克兰,俄罗斯也不介意与美国拼命。由此可以看得很明白,乌克兰这个"谋"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不仅为自己的失败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自己面对危险时,得不到真正的帮助埋下了伏笔

乌克兰追求“谋”的“道”也出了严重的问题

在乌克兰第二任总统库奇马执政时期,虽然也想加入欧盟获得经济利益,加入北约获得安全保障,但是库奇马与俄罗斯的关系维持得不错。此时乌克兰的外部政治环境还相对稳定。对比乌克兰与俄罗斯两国,在2000年至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可以看出,乌克兰的表现还很不错。


但是乌克兰人选择的第三任总统尤先科,毫无政治智慧,一心倒向欧洲和美国。乌克兰的态度让俄罗斯非常紧张,让美国人非常兴奋。2004年橙色革命之后,俄罗斯、美国积极插手乌克兰国内政治。尤先科、季莫申科、亚努科维奇在两个大国的操纵下,时而联合,时而斗争,搅乱了乌克兰的政治局势,更是激化了乌克兰内部的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的民族矛盾

在乌克兰政治家10年的挑动下,2014年,乌克兰再次爆发严重的街头革命时,乌克兰人情绪已经失控,反俄情绪已经十分强烈,俄乌友好的基础已经荡然无存。为了维护俄罗斯在黑海的利益,和在乌克兰的俄罗斯人利益,俄罗斯出手拿下克里米亚,并且支持乌克兰东部地区俄罗斯人自治。从在某个角度上来说,普京也是在乌克兰人的苦苦相逼中出手。

现在的乌克兰国土分崩离析,国内政治斗争激烈,外部俄罗斯虎视眈眈,是欧洲地区最不稳定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家成为失败的国家,最贫穷国家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谓谋定而后动,乌克兰在本身目标有问题的情况下,又选择了一条激进的道路,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被俄罗斯残酷无情的打断,也是咎由自取。

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欢迎讨论和持续关注。




乌克兰有着成为一个欧洲强国的良好的基础,却长期陷入社会动荡、经济恶化和国家分裂中,这是乌克兰民族的悲剧,也值得所有中小国家所深思。

苏联解体时,乌克兰有着丰厚的家底

苏联解体时,乌克兰国土面积仅占前苏联的2.6%, 但经济总量却占到了13%,是最富裕的加盟共和国之一。乌克兰继承了前苏联大约30%的军工企业(3500多家),职工300万人(占到了总人口的近10%),有着强大的重工业基础;有着煤、钢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钢铁产量占到了前苏联的40%;拥有全球3/4的黑土地,为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虽然其经济结构极不合理,过度依靠于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轻工业极其落后,石油天然气资源匮乏,但凭着雄厚的家底,所有人都认为很快乌克兰就可以步入经济增长的快车道。为什么27年过去了,乌克兰经历着断崖式下降,沦为欧洲第二穷国,面临着国家分裂和社会动荡的恶果,成为失败国家的代名词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不成熟的民主制度使得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不可能

在经历了5年的混乱后,一直到1996年乌克兰才通过了第一部宪法,确定乌克兰为总统-议会制国家,总统为国家最高元首,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对总统负责,议会为最高立法机关。2004年,乌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自2006年1月1日改为议会—总统制,议会有权解散政府。2010年乌宪法法院又裁决2004年宪法修正案违宪,规定全面恢复1996年宪法。2014年议会又决定恢复2004年的宪法。独立后27年的时间里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修改了4次,每次都伴随着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作为一个有4500多万人的小国,全国有将近190多个政党,正常的议会民主博弈制度没有建立,议会打架成了家常便饭,甚至2012年连总理在议会都被议员给打了;当议会博弈失败时,失败的一方往往通过街头革命来表示抗议,引发进一步的矛盾冲突。而稳定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须,国内政治动荡,政策朝令夕改,国外谁敢来投资,国内谁能安心发展?长达27年的混乱,使得乌克兰错过了黄金的发展时机。

缺乏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腐败和投机的政客长期把持国家政权

乌克兰第一任总统克拉夫丘克是前苏联解体的策划者之一,善于破坏而不懂建设,在他的任期内,经济上采取“休克疗法”,造成大量的工厂破产、工人失业,通货膨胀,寡头当权,人才外流;从1991年到1994年,乌克兰的GDP每年持续负增(-8.9%、-10.2%、-14.3%、-22.4%),短短4年,经济总量下降了50%以上!这和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类似,但俄罗斯幸运的是迎来了普京,迅速止住并扭转了颓势,不得不承认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可惜的是,乌克兰没有普京!第二任总统库奇玛,在他长达十年的总统任期内,腐败成了乌克兰政府的代名词,政治丑闻不断,他任命的总理仅干了一年就因贪腐逃亡国外,自己的办公室主任和内政部长卷入了谋杀揭露政府丑闻记者的案件中,十年期间换了9任总理此后,乌克兰迎来政治强震期,开始了“三人转”,第三任总统尤先科和总理季莫申科通过街头革命战胜了另一候选人亚努科维奇上台,但在2005年就和亚努科维奇换掉了季莫申科;2007年又联合季莫申科换掉了亚努科维奇,2010年亚努科维奇和季莫申科在大选中又搞掉了尤先科,随后在2011年把季莫申科送进监狱,2014年在乌克兰再次爆发街头革命后亚努科维奇逃亡俄罗斯。这三人都深陷贪腐丑闻,误国殃民!交给现任总统波罗申科的就是一个国家分裂、经济恶化和社会动荡的烂摊子,现在看来,他也只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亿万富翁)而不是一个可以挽救危局的政治家。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成为大国角力的牺牲品

从乌克兰的第一任总统开始就有加入欧盟和北约的愿望,但操之过急。一方面,乌克兰糟糕的经济局势使得它从经济条件上就不存在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其重要的地缘政治战略地位,俄罗斯也不允许北约的军队开到自己的家门口,国内20%的俄罗斯人也有很强的反对声音。相对于俄罗斯,乌克兰再强也只是个小国,先发展经济,修好邻国,搞平衡外交等待时机是比较务实的选择。乌克兰的前两任总统也是这样做的,可自从亲西方的尤先科通过街头革命上台后,迅速地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直接地侵犯了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很快俄罗斯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通过相同的方式扶持亚努科维奇上台,再开始倒向俄罗斯;西方国家和美国再通过议会扳回来,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没有真正接纳的意愿,也不可能为它出头(克里米亚就是很明显的例子),而只是利用它作为消耗俄罗斯国力的棋子。现在的形势下,乌克兰国家分裂已成定局,内战未止,加入北约和欧盟都成为不可能。大国角力的结果就是乌克兰局势的崩盘,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俄乌成了仇人,这对乌克兰还是俄罗斯都是一个双输的结局。

乌克兰的未来之路在何方?需要一个有决断力的政治家,抛弃对美欧不切实际幻想,咽下对俄罗斯的愤怒,以务实的态度处理好大国关系;以卧薪尝胆的决心推动国内的发展,徐徐图之。毕竟这是一个国土面积与法国相当的欧洲大国,只要能稳定地发展个十年,成为一个强国也仍有希望。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只是那个人在何方呢?




乌克兰确实很可惜,工农业基础非常好!但是苏联解体后也确实活得很累。至于是不是失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至少木叔和乌克兰使馆的朋友交流时,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失败,也不认为乌克兰就会一直这么沉沦下去,还是对未来发展有信心的。

那么木叔就分析乌克兰这几年的历史吧!

谈三点,有内有外。

第一,乌克兰放弃了核武器,这可能算是一个失败,也是如今被俄罗斯侵略的原因之一。

1994年,在布达佩斯,美俄英三大国和乌克兰签约,促使其放弃了当时全世界第三大核武库,而这三国和联合国来保障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安全。

乌克兰本以为冷战结束后核武器用处不大了,而且放弃还能获得大笔资金支持,还有各国关系都很不错,未来一片光明。哪知道俄罗斯20年后会对他发动战争?把克里米亚都夺走了。

要是当年乌克兰没有放弃核武器,普京动武至少要多考虑几年吧!

而且乌克兰国运出现大问题,正是从和俄罗斯关系闹僵开始的。

第二,乌克兰政治家决策有问题。

如果乌克兰能够很好地转型,比如类似波兰等国,彻底和过去说再见,其实也可以。只是该国有不少俄罗斯族,这导致该国政治总是左右摇摆,一会亲俄、一会亲西方,过几年就换一次,这会发展也非常不平衡、不健康。

反过来又加剧了乌克兰政治家利用这种社会和民意分裂来加强自己的政治影响。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不断激化,最终让该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意志。

这是缺乏决断型的强人政治家出现的原因,也是结果。最终让乌克兰没能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有效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来改革体系,目前乌克兰人基本就是维持20年前的现状,不思进取或者难以进取。

第三,大国博弈让乌克兰利益受到损害。

不得不说,美欧和俄罗斯之间的利益争夺,也是乌克兰给人感觉比较失败的原因之一。

这些国家当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第一为乌克兰人考虑。

比如在克里米亚危机十分严重的背景下,德国人竟然还和普京讨论从俄罗斯进口便宜的天然气,而且为了避免经过乌克兰,还弄了一条海上的通道。

这让乌克兰人觉得西方自私且背叛,所以一直很不满。默克尔为了安抚乌克兰只好说,未来欧洲和俄罗斯谈天然气的时候,要把也要弄一条过境乌克兰的管线,作为条件之一。

俄罗斯更是如此,获得了克里米亚还不算,还要把乌克兰东部的顿涅斯克以及卢甘斯克等地据为己有。如今这里已经打了5年战争,有近万人遇难。

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的拖累,经济也好,社会也好,怎么能发展得好?

所以,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也是乌克兰比较失败的理由。




乌克兰刚分家的时候什么都有,有航母、有核弹、有大粮仓,还要啥自行车?因为它什么都有,所以它必须什么都没有,一个强大的乌克兰不符合欧盟、美国和俄罗斯的利益,一个半死不活的乌克兰其实才是最好的乌克兰,当然这个乌克兰的国家名换成俄罗斯、欧盟和美国一样适用。说白了,乌克兰现在混成这副德行,固然是靠自己的奋斗,也是搭上了历史进程。

(1)自废武功的乌克兰

乌克兰从独立之后,基本没做过啥正经事,这30年它基本上就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反俄,最近乌克兰和俄罗斯都快打起来了,前段时间不是还在乌东摆阵,这何止是愚蠢,简直是愚蠢!虽然说要远交近攻,但前提是对方要跟你差不多大,差距太多简直找死,你看从明初苟到大清扑街前一年的李氏朝鲜想过远交近攻吗?还不是抱着父母之国苟着。乌克兰拿头打得过俄罗斯,连像样的大杀器都没有,去了就是经验宝宝。

第二件事就是搞颜色革命,搞得整个乌克兰乌烟瘴气,整天屁事不做,就顾着闹事了,结果经济一落千丈,现在混成欧洲子宫,更扯蛋的是乌克兰人居然把一个演员选上去,这种国家基本上没救了。

(2)被俄罗斯和美国、欧洲同时排挤的乌克兰

俄罗斯和乌克兰其实是标准的兄弟,比如那个克里米亚半岛,就是当初赫鲁晓夫打着俄乌兄弟结盟300年的名义送给乌克兰的,虽然本质上是希望乌克兰扶养这座半岛,毕竟俄罗斯送东西过去不方便,但是当时乌克兰也有自己的指标,不可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俄罗斯,就像A部门不会牺牲自己的指标去帮B部门一样,虽然两个部门都是一家公司的,所以公司老总直接大笔一挥,这个小组归A部门了。

但是随着乌克兰分家出去,俄罗斯越看它越烦,第一点是乌克兰带有很多宝贝,比如核武和轰炸机,还有瓦良格等国之重器,能够威胁到俄罗斯;第二点是乌克兰这哥们不厚道,居然跟斯拉夫民族的对头们勾勾搭搭,颇有几分引狼入室的味道,所以俄罗斯没少找机会削它。

再说欧盟了,这哥们一直在扮演乌克兰的假朋友,然后一边暗搓搓叫乌克兰反俄,但是关键时刻却不给什么像样的支持,甚至欧盟老大德意志还跟俄罗斯搞北溪2管道,这分明是杀乌克兰的父母啊。欧盟过去不会让乌克兰人跟他们玩,现在不会让乌克兰人跟他们玩,将来同样不会让乌克兰人跟他们玩,说白了,乌克兰在他们眼里跟俄罗斯一样讨厌,不过看看狗咬狗,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最后说美国,美国基本上把乌克兰都渗透烂了,但是正是美国人和俄罗斯人联手,把乌克兰的重宝都搞掉了。

杀人其实不算什么,但是老美玩得最溜的是杀人诛心,搞掉乌克兰的重宝,然后非常殷勤大方再资助他们玩颜色革命,并且不厌其烦地给他们打包“自由”、“民主”,搞得以为学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制度一切就顺其自然的好起来了,对此菲律宾和利比里亚点了个赞。

(3)结语

经过外部势力的不断加温,朝廷里内鬼不断搞事情,于是整个乌克兰都陷入了斗争之中,根本不能专心做事情。上层人忙着投奔美国或者俄罗斯,出卖国家利益也无所谓;中层人顾着把自己的家产带出乌克兰,去其他国家过日子,男的去欧洲国家做低端工业,女的四处去其他国家当正经或者不正经的模特;底层人都没本事出国,只能上街闹事挣薪水,或者去给人代孕挣钱。不过话说回来,作为一个小国,自己的命运大概是无法自己左右,我还是劝他随缘就好,祝他自求多福。

我是蓝白旗帜,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




作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乌克兰其实并非前苏联最富裕的加盟共和国。如果以人均富裕程度作为衡量指标,那么苏联加盟共和国中最富裕的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这三个波罗的海沿岸的加盟共和国;如果以经济总量作为衡量指标,那么俄罗斯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当之无愧的老大。不过苏联解体时乌克兰在所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仍算是家底可观的:1991年苏联解体时乌克兰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中第二大经济体。乌克兰和俄罗斯一样是一个资源大国。目前乌克兰已探明有80多种可供开采的富矿,主要包括煤、铁、锰、镍、钛、汞、石墨、耐火土、石材等,这些矿产分布在全国7000多个地区,其中有4000多个地区已进行开发。乌克兰已探明的铁矿石的储量有275亿吨;锰矿石的储量超过21亿吨,位居世界前列;煤、染料矿石、陶土地腊和石墨的储量也比较丰富。乌克兰最大的顿巴斯煤矿已探明储量为1090亿吨。和俄罗斯所不同的是:乌克兰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其中80%蕴藏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和黑海沿岸,乌克兰国内所需石油90%依赖进口。欧洲经济发达,但能源短缺,尤其是在油气资源这块在相当程度是需要依赖能源大国俄罗斯,于是俄罗斯就修了一个经过乌克兰通往西欧的天然气管道,这样一来乌克兰一方面可以享受俄罗斯给他这个斯拉夫兄弟的优惠价,又能赚一笔过路费。拥有全球3/4黑土地的乌克兰在苏联时代就有“欧洲粮仓”的美誉,独立后的乌克兰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独立之初的乌克兰有3500多家军工企业,职工高达300万人,这其中甚至还包括洲际弹道导弹生产厂、安东诺夫飞机设计局,黑海造船厂等军工企业。除了这些军工企业外乌克兰还继承了苏联留下来的大量军事装备:苏联一共有14个军区,其中3个军区位于乌克兰。乌克兰当时有6000多辆坦克、7000多装甲车、1500多飞机、350艘军舰。乌克兰还继承了苏联大量核武器,在质量和数量都仅次于俄罗斯:1270枚核弹头、2480枚战术核武器使乌克兰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核武器大国。当时的乌克兰拥有制造生产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拥有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

独立之初的乌克兰就是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强大且拥有仅次于美、俄的核武优势的国家。当时很多人认为乌克兰会发展成为俄罗斯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平衡者角色,尽管不可能和美、俄这样的大国相提并论,但至少可以成为一个区域性强国。然而如今乌克兰陷于北约和俄罗斯的东西地缘之争,国内亲西方派别和亲俄派别水火不容,最终导致了克里米亚入俄和乌东战事的爆发。迄今为止乌克兰已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内战,战火毁坏了乌克兰东部地区的重工业基地,使乌克兰经济的发展更加举步维艰,乌克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而生活水平的下降又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国内矛盾的积压。如今人均GDP不足4000美元的乌克兰已沦为欧洲最穷的国家,与此同时还面临着国家分裂和社会动荡的恶果。乌克兰的悲剧命运首先源于其敏感的地理区位:乌克兰正处于俄罗斯和北约势力的夹缝之间——乌克兰在历史上曾被波兰统治过,随着俄罗斯的崛起则成为俄罗斯和波兰争夺的地区,当时的乌克兰不得不在俄罗斯和波兰之间朝秦暮楚。尽管时光过去了数百年,但乌克兰位于东西方争夺的咽喉要地的格局并未改变,唯一不同的是西部的波兰变成了北约。苏联解体后北约和欧盟的持续东扩不断挤压着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而俄罗斯则将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视为自己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战略缓冲区。敏感的地缘区位使乌克兰成为了俄罗斯和西方大国势力角逐的舞台,同时乌克兰国内的亲俄与亲西方势力之间也存在着裂痕。在俄罗斯看来:乌克兰同北约和欧盟的接触是对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挤压。要知道乌克兰和波兰、捷克这些东欧国家是不一样的:波兰、捷克虽然是前苏联阵营的国家,但毕竟不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在地理位置同俄罗斯也有一定距离;而作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对俄罗斯而言可谓就在家门口,更何况俄罗斯民族的发源地还是乌克兰境内的基辅罗斯,无论从民族情感或是地缘战略上而言:俄罗斯都无法接受乌克兰倒向西方的潜在可能。而北约一直以来都将俄罗斯作为自己的主要战略对手,自然不会放过乌克兰这一制衡俄罗斯的有力武器。自身实力不足的乌克兰不得不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选边站队。

导致乌克兰悲剧命运的另一个因素是其国内民族状况:乌克兰东部生活着占乌克兰总人口17%的俄罗斯族,而由于历史上乌克兰曾分属波兰和俄罗斯统治的原因导致西乌克兰受西方文明影响较深并生活着大量信奉天主教的波兰等族裔。乌克兰这种族裔分布情况使国家处于一种被撕裂的状态:东部俄语人口聚居的地区亲俄意识明显,而在西乌克兰则有浓厚的亲西方意识。除了族裔之间对立之外,乌克兰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则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国内的对立情绪——由于乌克兰西部更靠近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获得了先发优势,而东部地区的俄语居民则认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与此同时乌克兰的政治体制则在总统制和议会总统制之间反复摇摆不断,因为民族意识和贫富分化导致的对立各方之间又因为不同的政见而进一步加剧了对立态势,使乌克兰的政局呈现一片混乱的状态。而混乱的政治局势又使乌克兰政府无法集中精力于经济建设,人民因为自己的生活迟迟无法得到改善而日益滋生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于是就形成了经济发展越是缓慢政局就越动荡,而政局的动荡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

尽管乌克兰从苏联继承了相对较为强大的重工业基础,但与此同时也继承了苏联产业结构上的缺陷。事实上这是所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通病:我们知道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产业结构上的缺陷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迟迟难以得到提高,而在这方面乌克兰其实表现得比俄罗斯更为明显。更为严峻的是苏联的解体彻底摧毁了乌克兰的工业体系。苏联时代的工业体系是分布于各加盟共和国的:有的负责提供原料,有的负责生产零件,有的负责组装。乌克兰无论是重工业企业还是军工企业要不是配件工厂就是组装工厂,一旦离开前苏联完整的工业布局就使乌克兰的工业企业就陷入了极端困难之中。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因为国力的削弱而不得不自废武功:基辅号和明斯克号航母被迫提前退役,如今俄罗斯只保留了一艘航母。事实上乌克兰也面临同样的命运:作为苏联航母的总装工厂的黑海造船厂就位于乌克兰境内,在苏联时代乌克兰境内的黑海造船厂可以和同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境内的配套企业合作,然而苏联的解体使本来完整的工业体系被撕裂。在失去波罗的海造船厂等俄罗斯地区造船厂的支持后黑海造船厂迅速衰落,基本失去了制造稍大型的船舶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乌克兰最终将苏联时代的瓦良格号转入给我国的原因,因为乌克兰自己实在是已无力再负担一艘航母的建造。独立之初的乌克兰尽管是仅次于美、俄的世界第三核大国,但乌克兰的核武器直接继承自苏联,而乌克兰自己却缺乏控制、测试、再生产体系以及维护体系。事实上和航母一样:核武器是大国才玩得起的游戏,因为核武器的生产研发以及后期的维护保养知识储备、有效的组织能力及财政能力。既然连俄罗斯这个庞然大物在苏联解体后的那段困难时期都不得不自废武功,那么小小的乌克兰显然也无法维持自己作为世界第三核大国的地位。实际上不只是乌克兰,同样继承了苏联核武器的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两国也都放弃了自己的核武器。

现在看来乌克兰放弃核武器不能说是失误,只能说是在当时的客观形势下无可奈何的自废武功之举。不过乌克兰所面临的形势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是不同的:地处中亚的哈萨克斯坦远离北约与俄罗斯地缘博弈的核心地带,而白俄罗斯一向与俄罗斯有着密切的外交关系,相比之下乌克兰可是真正处于俄罗斯与北约地缘博弈的核心。要知道乌克兰所在的地理位置直接扼守黑海的门户,一旦北约势力控制了乌克兰就相当于无形中将俄罗斯封锁围堵在黑海之内。这样的地理位置注定乌克兰将成为北约与俄罗斯地缘之争的要害,而乌克兰国内复杂的民族结构又使乌克兰在外交上的抉择往往与国内民族问题牵扯在一起:如果乌克兰政府表现得亲俄,那么西部地区的亲西方政治势力不能接受;如果乌克兰政府亲西方,那么东部地区的俄语居民又接受不了。在这样的形势下乌克兰的出路其实就是:对内一方面致力于经济建设,一方面加强民族团结;对外则尽可能在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维持一种平衡外交。事实上同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哈萨克斯坦在独立时是次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独联体第三大经济体,然而如今的哈萨克斯坦不仅国内政治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经济持续增长(人均GDP8838美元),同时也成为了整个中亚地区的稳定之锚和中亚地区事实上的领导者。哈萨克成功的秘诀恰恰就是在致力于国内经济建设和民族团结的同时发展平衡外交,而乌克兰之所以沦落到如今的地步也恰恰是违背了这一原则。

我们先来看乌克兰是如何解决国内经济建设问题的:乌克兰面临的严重经济结构问题,其实只有两个解决方法:要么与俄罗斯结合,维持前苏联的经济体系;要么加入欧盟,融入欧洲的经济体系。这两种办法本质上都是利用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克服自身产业结构上的缺陷。乌克兰独立后的大多数领导人都选择了后者,如果我们仅从经济角度看:融入欧洲经济体系确实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选择。但与此同时必须注意一点:在融入欧洲经济体系的同时务必需要考虑俄罗斯的感受。我们还是以哈萨克的例子作为对比:位于亚欧大陆中心的哈萨克的地缘格局尽管有沦为大国博弈场所的风险,但也能使哈萨克成为沟通亚欧各国的桥梁。哈萨克从独立伊始就确立了多元化外交方针,如今的哈萨克既和俄罗斯保持着睦邻友好关系,也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保持着相对良好的外交关系,同时还在我国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以国内的朝鲜族群体构建了同韩国联系的外交桥梁。相比之下乌克兰领导人在这方面做得就有欠考虑:本来最明智的做法是同欧盟国家加强经济合作,但暂缓加入北约和欧盟,因为这样做无疑会将俄罗斯逼入墙角。乌克兰第二任总统库奇马执政时期实际上就是这样做的:尽管这时的乌克兰很想加入欧盟获得经济利益,加入北约获得安全保障,但同时库奇马政府与俄罗斯的关系也维持得不错。

乌克兰命运的转折发生在第三任总统尤先科上台后:他上台后毫无顾忌公开自己一心倒向欧洲和美国的政治意图。毫无疑问乌克兰这样的公开表态使俄罗斯的神经高度紧张:如果俄罗斯要避免使自己的战略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如果俄罗斯要确保自己出入黑海的门户安全,那么就不得不有所应对了。2004年乌克兰橙色革命后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积极插手乌克兰国内政治,此后尤先科、季莫申科、亚努科维奇这几个大佬在两个大国的操纵下不断在乌克兰政坛上演合纵连横的大戏,使乌克兰的政治局势变得一片混乱,而混乱的局势又反过来影响到乌克兰经济的发展。这时乌克兰国内另一个突出矛盾表现出来了——这就是上文提到的乌克兰国内民族问题。本来乌克兰西部的亲西方势力和东部的俄语居民之间就存在矛盾,政府摇摆不定的外交政策和国内经济的困境进一步刺激了这种矛盾情绪,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很快转移为对政府的愤怒。2013年11月底在矛盾持续日积月累的发酵之后乌克兰国内的亲俄势力和亲西方势力之间终于爆发大规模冲突,到了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地区举行公投宣布加入俄罗斯联邦,俄罗斯随即接收了克里米亚地区。同年5月11日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州举行公投,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国”至此乌克兰已处于分裂状态。迄今为止乌克兰已经历了长达四年的内战,战火毁坏了乌克兰东部地区的重工业基地,使乌克兰经济的发展更加举步维艰,乌克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而生活水平的下降又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国内矛盾的积压。




苏联时期,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

乌克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乌克兰   克里米亚   欧洲   前苏联   黑海   北约   苏联   国家   俄罗斯   核武器   美国   强国   大国   欧盟   国内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